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雪》(学案)
文本导读 名师引领
【学习纪要】
学习目的:
1.学习文章运用强烈的对比手法。
2.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作品中闪现出的理想光芒与对生活的热爱。
3.品味优美的语言,理解文章的深刻内涵。
要点点拨:
这是鲁迅先生《野草》散文诗集中的一篇文章。作者以鲜明的形象展现了两幅各具特色的雪景图:江南的雪景和朔方的雪景。
前三段描绘的是江南雪景,我们通过抓关键词的方法可以提炼出江南的雪在作者眼里是“滋润美艳”的。那么为了表现这种“滋润美艳”,作者使用了多种修辞方法与联想和想象的方法。但是,江南的雪的滋润美艳和给人带来的快乐却是短暂的。在第三段的描述中,作者渗透了他的遗憾和惋惜,“但他终于独自坐着了……又使他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
第四段作者用一个表示强烈转折的连词“但是”转入了对“朔方的雪景”的描绘。这个转折只是内容上的鲜明对照,并不是情感态度的转变。作者对朔方的雪花虽然着墨不多,但他时刻照应前文所描写的江南的雪的特点用笔。江南的雪是滋润美艳的,朔方的雪花却是“蓬勃地奋飞”“旋转而且升腾”;江南的雪粘结成雪罗汉并且给人们带来短暂的欢乐,而朔方的雪花却“永远如粉,如沙”“决不粘连”,是“孤独的雪”“死掉的雨”“雨的精魂”。如果我们把雪比作人的话,江南的雪就是温润如玉的谦谦君子,朔方的雪则是刚强如铁的铮铮硬汉。
总体来看,作者对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都是充满着深情的,都是十分喜爱的,但他更为欣赏的是朔方的雪的抗争精神。“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本是晶莹的雨滴,即使死去化为雪花,也要继续抗争。
【文体感悟】
走进作者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散文、小说、杂文等文学作品,以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战斗姿态,对反动腐朽的封建文化和帝国主义进行了英勇的斗争。代表作品有散文集《朝花夕拾》、《野草》。今天我们所学习就是选自散文集《野草》的《雪》。
背景资料 《雪》写于1925年,正值不平凡的年代。南方的革命形势蓬勃发展,可谓是春暖花开之日,然而,北方还处于一片寒冻之中。面对黑暗的现实与酷冷的季节,鲁迅以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战士的姿态,去寻求“革新的破坏者”,去战取理想的春天。他不仅以小说、杂文进行战斗。而且“有了小感触,就写些短文,……以后印成一本,谓之《野草》。”《野草》共收散文诗二十三篇,也是鲁迅追求革命真理、抒情述怀与进行对敌斗争的记录。本文也是鲁迅当时内心世界形象化的表现。
【提纲挈领】
文章主旨
本文通过对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的描绘,寄寓了作者执着追求国家民族美好未来、决心将革命事业进行到底的胸怀和理想,是鲁迅先生《自题小像》“我以我血荐轩辕”这一雄心壮志的形象化表述。
内容结构
本文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1~3段),描写江南的雪与雪野,抒发渴望美好生活的感情。
第二部分(4~6段),描写朔方的雪,表现了对冷酷现实的不满与反抗
南方雪景图:滋润美艳(抒发渴望美好生活的情感)
雪
北方雪景图:如粉,如沙(赞颂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写作特点
1.对比手法的运用。
本文中作者把江南雪与朔方的雪进行对比。写江南的雪,“滋润美艳”,写孩子的欢乐,雪罗汉的有趣。但随后在描写朔雪时,一反先前的温柔,缠绵的语调,语气异常刚劲、果决,这不仅是对朔雪的质地、形态的描写,同时也表现了作者毅然决然地砍断了与社会现实极不协调的思想情绪。随后对飞腾的朔雪磅礴的气势、浩大的声威的酣畅淋漓的抒写,也是对作者不屈不饶的战斗的人生观的形象写照。
2.抓住特点写景,写景抒情。
本文写景状物均能抓住特征。例如写江南的雪是“滋润美艳”,然后进行具体描写:“隐约着青春的消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以写出江南雪的实质是富有生机,充满活力的。
师生互动 合作探究
1、整体感知
南方的雪和北方的雪整体上有何不同?
明确:南方的雪美艳、北方的雪孤独。
2、局部突破
(1)南方的雪有什么特点呢?从哪些地方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有没有遗憾?为什么?
明确:南方的雪滋润美艳、绚丽、有趣,从“那是还在隐约着……嗡嗡地闹着”。但南方雪因为未经磨练,不能经受时间的考验,不能持久,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2)北方的雪有哪些特点?从这些地方我们还能感到北方雪的什么个性?
明确:因为她“永远如粉,如沙,决不粘连,蓬勃的奋飞”。从这里还能看出她独立的个性和斗争的激情以及献身的精神。
(3)作者称北方的雪是什么?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对北方雪的什么态度?
明确: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对北方的雪的喜爱。北方的雪的特质之一是孤独,他们决不粘连,在文中还表现为死掉的雨,惟有死掉才能以升华,作者愿将最宝贵的生命都献给斗争,这是最完全的献身,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气概。突现了作者无私无畏、顽强不懈斗争的精神。这两幅对立鲜明的图景中,贯穿着鲁迅一个共同的心声,要用战斗来创造一个春天般美好的世界。
(4)作者将南北雪景对比描写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对比的目的是衬托。江南的雪平和恬静的美固然让人喜欢,但更崇高的美是应该像北方的雪那样,他憎恶把北方的雪花变得孤独,也憎恶冰冷的严酷的冬天,他要用战斗来现理想。
积累运用 拓展演练
一、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磬口( ) 脂粉奁( ) 目光灼灼( )
朔 方( ) tuì尽( ) 凛liè( )
2、填空题。
(1)鲁迅原名_______,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伟大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著有小说集_______、_______及《故事新编》。《雪》选自他的散文诗集_______。
(2)江南的雪,“_______ ” ;北国的雪则“_______ ”,随着旋风蓬勃奋飞。作者以鲜明的形象,展观了两幅各具特色的画面。
二、课内阅读
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胡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个一齐来塑雪罗汉。因为不成功,谁的父亲也来帮忙了。罗汉就塑得比孩子们高得多,虽然不过是上小下大的一堆,终于分不清是壶卢还是罗汉;然而很洁白,很明艳,以自身的滋润相粘结,整个地闪闪地生光。孩子们用龙眼核给他做眼珠,又从谁的母亲的脂粉奁中偷得胭脂来涂在嘴唇上。这回确是一个大阿罗汉了。他也就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红地坐在雪地里。
第二天还有几个孩子来访问他;对了他拍手,点头,嘻笑。但他终于独自坐着了。晴天又来消释他的皮肤,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样;连续的晴天又使他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
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一九二五年一月十八日
3、解释下列词语。
(1)凛冽:
(2)目光灼灼:
4、作者写了哪儿的雪(用文中语言回答)?
5、用横线划出具体描写江南的雪的美景的句子,说说江南的雪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6、作者从来惜墨如金,何况又是散文诗,可是作者却用较多笔墨描写雪罗汉的形象,你怎么理解,请简单谈一谈。
7、朔方的雪的特征是什么?它象征什么?
8、写出对文中画横线语句的理解。
9、你在雪地里做过什么游戏 试写一段文字描述出来。没有见过雪的同学可以借用想像来写。
三、类文阅读
雪
①雪满山野,总令我想起国画里的留白。王摩诘画山而不见云,齐白石画虾而不见水,那留出的空白,便是云,是水。与西画比起来,国画手法最简洁,而意韵却最丰厚。每当雪至,五色杂陈的世界只剩下黑白两色,山川大地便成了落笔简约的国画,环境纯粹了许多,心灵也就跟着纯粹了许多。
②所以,雪来的时候,我的心中总是充盈着几许淡淡的欢愉。倘在山中,那感觉就更好。黎明于客舍醒来,心中纳罕天缘何亮得这般早,披衣行至院中,发现大雪早巳没膝。呼啸了一夜的北风不知何时戛然而止,空气清爽如琼浆,天气温静如睡熟的少女,崖上翠柯、溪上板桥、无一不穿上白袍,只有檐上麻雀,傻兮兮地挺立着,黑得可爱。
③于是,柳宗元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便禁不住于口中滑脱而出,那种深透的意境遂将自己浑身浸透。这时的内心纯净得就像白纸,随时等待着思想的浓墨,滴染出幽美的图影。
④大雪封山,路是走不得了,喝罢老板娘亲熬的热汤,便于窗下慵读一卷《聊斋》这或许是另外一种形式的行路罢。读得倦了,便再去访雪。周遭静无声息,而脚底踏出的咯吱声,好似雪地轻柔的言语,令我感到亲切和愉悦。
⑤我之看雪,是看它的银白空蒙,于无色中想像有色,于无形中揣测有形,于无生命中体味凛然的生命力,任思维的雪橇恰然划向岁月深处,去领略世界的无涯与多姿。有人写道:“能欣赏荒寒幽寂的人,必定具有一种特殊的素质,那是一种顽强的生命活力,那是一种桀骜不驯的人格力量。”古人常从孤寒寂寞之中酝酿出一种生命的诗情。北宋书院中,不乏以空山荒寺,寂寞无人之境为主题的画作。我曾在一家博物馆的《寒江独钓图》前伫立良久:沃雪千里,地老天荒,只有一只孤影,一叶篷舟,境界何其寂寥,然而我看到的不是生命的渺小与哀苦,相反,却是挺拔的灵魂与不屈的意志。一如明人胡应鳞所说:“独钓寒江雪,五字极闹”,这个“闹”字很刁,一下子就点化出了柳公《江雪》一诗中昂扬的活力。所谓的枯寂,不过是一种表象。君不见恍若轻绸的溪泉正在冰雪下面漾动,诱人的芭蕉正在雪天里挺立,而渚上小舟,亦正在无声中悠然地划行。或许,只有雪天的凄冷,方能反衬人心的温热;只有雪野的空旷,方能凸显生命的充实。那片苍茫空阔,并非一无所有,而是如国画中的留白,意味深远。我钦佩胡应鳞,他分明是将柳宗元心底的境界,玩味透彻了。
⑥记忆深处的大雪无边无际,静好如诗。我就站立在雪地里,默默地伫望着。我在一片寂寞中感受生命的怡静与温馨,逝去的梦境再度重现,凋谢的热情开始复苏,而那一瓣六角雪花,自天空落下来,咝的一声,就在我滚热的心窝里融化了。(选自《名家散文》 祝勇文)
10、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纯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浸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请从修辞的角度品味第③段中“这时的内心纯净得就像白纸,随时等待着思想的浓墨,滴染出幽美的图影”一句的妙处。
12、作者在第⑤段中说“古人常从孤寒寂寞之中酝酿出一种生命的诗情”,请你从文外另外举出一例加以印证。
13、谈谈你对第⑤段末“我钦佩胡应麟,他分明是将柳宗元心底的境界玩味透彻了”一句中“柳宗元心底的境界”的理解。
14、请按示例试对②至④段内容用两个字加以概括。
①品雪→②___→③___→④___→⑤看雪→⑥忆雪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qìng lián zhuó shuò 褪 冽
2、(1)周树人 革命家 思想家 文学家 《呐喊》 《彷徨》 《野草》 (2)滋润美艳之至 如粉、如沙
二、
3、(1)刺骨地寒冷。 (2)目光十分明亮。
4.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
5、具体描写江南的雪的美景的句子是:“江南的雪,可谓滋润美艳之至了……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江南的雪特点是:滋润美艳,富有朝气和生机。
6.雪罗汉是江南的雪天中最值得珍藏的记忆,也是美的象征。在内容和结构上是联接朔雪之景的桥梁。雪罗汉虽然“洁白”“明艳”,非常优美,但却很快消融。作者更欣赏的还是朔方雪的壮美,那种在苦寒中独立抗争的形象正和作者“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不屈不挠战斗的形象吻合。
7、朔方的雪冰冷、坚硬、灿烂,又如粉、如沙,决不粘连。俨然是一个面对黑暗、恶劣的环境,无所畏惧、顽强不屈的斗士,一个奔放又孤独的挑战者形象。
8、“孤独的雪”是指朔方的雪既没有江南雪的雪滋润美艳,更无奇花异草相伴,却有着独立不羁、昂扬向上的性格。“死掉的雨、雨的精魂”可以理解为北方的雪升华是与死亡联系在一起的。也正是完全的献身,让他成为雨的精魂——-凝聚了所有坚强内涵的精魂。
9、略
三、
10、纯粹:无杂念 浸透:完全沉浸、沉入。
11、作者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将当时所见之景、所生之情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出来。
12.如文天祥在狱中吟出了宁死不屈的的诗篇。司马迁于逆境之中写出了“无韵之《离骚》”——《史记》(举例恰当得2分)。
13、孤寒寂寥中有生命挺拔的灵魂与不屈的意志。(只答出旺盛的生命力得1分,答出孤寂的环境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得2分)。
14.喜雪 咏雪 踏雪
素材大观园
美文品读
我读鲁迅
我读鲁迅的高洁。面对黑暗中来自四面八方的诘难,他从不屈服。他是猛士,一个勇往直前的战士;他是强者,一个不惧任何艰险的强者;他又是一片晶莹的雪,正如《雪》中所说:“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魂。”因此他笔下的雪,被赋予生命,而这生命是他人生的有机组成部分,雪也就显得那样孤傲、高洁,恰似鲁迅其人。
也读鲁迅的坚韧:“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面对死于敌手的年轻人那鲜红的血,他的悲愤更加浓重了,但他化悲痛为力量,以笔代武器,向敌人讨还血债,正因为他对友人爱得深,才会对敌人恨得切,谁能说他不是一个奋然前行的猛士呢?
还读鲁迅的幽默:《狂人日记》里对“吃人者”入木三分的刻画,《孔乙已》中对孔乙已迂腐固执的一面淋漓尽致的描写,读来让人忍俊不禁,拍案叫绝!他的幽默是最让我欣赏,也是最令我佩服的,他用他幽默诙谐的语言,将那充满白色恐怖的年代与人性,披露得一清二白。
我读鲁迅,不仅读他的作品,也读他自已。他深刻,勇敢,坚强,他骨头最硬。读他那“一”字形的胡须,他瘦削的面颊,他一簇直竖起来的头发……
鲁迅为了拯救整个中华民族而三改志愿,他一生“俯首甘为孺子牛”,鞠躬尽瘁。虽然他不是一名共产党员,但他一直在用他的实际行动,支持着年轻的中国共产党,鲁迅当之无愧为“民族魂”。
读金庸、琼瑶的小说可斜倚床头,信手翻来;读巴金、冰心的文集,则须备上香茗,月下品读;然而读鲁迅,则要正襟危坐,宁心静神地细细咀嚼。我愿这样读鲁迅,直到他的所有被我读懂为止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