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作业-《珍珠鸟》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眼眸(mō) B.待会儿(dāi) C.趴着(bā) D.咂嘴(zhā)
2.按要求写读音。
“蔓”的意思为“细长不能直立的茎”时,读“wàn”,如“瓜蔓”;用作合成词时,读“màn”,如“蔓延”。根据解释判断下面词语中“蔓”的读音,写在括号里。
蔓生( ) 枝蔓( ) 爬蔓( ) 蔓草( ) 藤蔓( )
3.写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1)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 )
(2)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摇动,跟着逃到画框上去了。 ( )
(3)白天,它这样淘气地陪伴我;天色入幕,它就在父母再三的呼唤声中,飞向笼子,扭动滚圆的身子,挤开那些绿叶钻进去。 ( )
4.根据课文内容,填写合适的词语。
珍珠鸟是一种( )的鸟,它有( )的眼睑,( )的小嘴,( )的爪子,( )的绒毛,还会发出( )的叫声。
5.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麻雀(节选)
这种活在人间的鸟儿,长得细长精瘦,有一双显得过大的黑眼睛,目光却十分锐利。由于时时提防人,它得处处盯着人的一举一动。脑袋仿佛一刻不停地转动着,机警地左顾右盼。它们每时每刻都在躲闪人,不叫人接近它们,哪怕那个人并没有看见它,它也赶忙逸掉。它要在人间觅食,还要识破人们布下的种种圈套,诸如支起的箩筐,挂在树上的铁夹子,张在空中的透明的网,等等。有时地上有一粒亮晶晶的米,它也只能用饥饿的眼睛远远盯着它,却没有飞过去叼起米来的勇气。它盯着,叫着,然后腾身而去——这是因为它看见了米粒旁边有东西在晃动,惹起它的疑心或警觉。
(1)请用一句简短的话概括这段话的内容。
(2)画“ ”的句子写出了麻雀 的特点,这两句话写得好吗?谈谈你的看法。
(3)读文中画“ ”的句子,结合课文中“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谈谈你的感受。
参考答案:
1.B
2. màn màn wàn màn wàn
3.(1)比喻 (2)排比 拟人 (3)拟人
4.怕人 银灰色 鲜红 红色 细腻 又细又亮
5.(1)麻雀非常机警多疑。
(2)机警 示例:我觉得很好,句子通过对麻雀动作的细节描写,生动地写出了麻雀提防人时的状态,突出了麻雀机警的特点。
(3)示例:动物是我们的伙伴,我们应该和它们和谐相处。我们应该对自然界的生灵多一份关怀,让它们信赖我们,只有这样,我们的世界才会更美好。
1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