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自然资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 自然资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商务星球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2-09-21 22:07:33

文档简介

第2课土地资源教案
【教学目标】
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理由类型和特征
能够在图上找出我国耕地、林地、草地的主要分布区。
理解我国土地方面的基本国策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土地资源的分布
【教学用具】
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图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新课导入:上节学习了我国自然资源的特征,今天具体学习一下土地资源的特征和分布。 2、读课本57页插图,总结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和特征。 讲解:我国土地利用类型齐全,但是林地耕地比重小,后备土地少。 板书:一、土地资源的特点利用类型构成特征读我国土地利用图,找出耕地、林地、草地的分布地区,结合地形和气候分析其原因。 补充:耕地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以北是旱地,以南是水田。 (转承)那么,我们在利用土地的时候,产生了那些问题呢?板书:二、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阅读59页材料,找出我国各种类型的土地资源存在的问题。 讲解:因此,保护土地资源是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我国公布了土地方面的基本国策和一系列法律。用来保护现有的土地资源。大家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说说身边存在的不合理利用土地的现象。 总结:土地是我国的立国之本,我们要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对于身边出现的不合理利用现象,要大力宣传,制止。 学生读图,讨论,结合课本,找出四种类型:耕地、草地、林地,建设用地。类型季风干湿地形耕地季风区湿润,半湿润平原,丘陵林地季风区湿润山地,丘陵草地非季风区干旱,半干旱高原,盆地耕地:乱占耕地,水土流失等林地:乱砍滥伐草地:草地退化,荒漠化等。同学们结合自己的认识,提出了乱占耕地,乱砍滥伐等现象。
【作业设计】
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
教学反思:
注重土地和土地资源的区别与联系,和学生一起分析土地资源的分布与使用现状,了解土地资源的基本法规和基本国策,课堂气氛活跃,效果良好。
PAGE
- 2 -
用心 爱心 专心第三单元 自然资源同步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你把它找出来并将其代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
1.判断以下几项内容中,哪一项不是自然资源 ( )
A.空气 B.鱼 C.水 D.书本
2.下列自然资源,全部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
A.石油、森林、煤炭、太阳能
B.铁矿、天然气、铀矿、阳光
C.阳光、土地、水、草原
D.森林、水、天然气、铁矿
3.下列自然资源中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的是( )
A.生物资源 B.矿产资源
C.水资源 D.气候资源
4.我国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不断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资源数量有限,难以大量增加
B.自然资源不可再生,用一点少一点
C.我国人口不断增加,数量众多
D.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浪费严重
5.对我国土地资源描述正确的是( )
A.我国土地资源丰富,没有后顾之忧
B.我国人均耕地资源丰富
C.我国土地资源构成比例不合理,而且分布不均
D.我国难利用的土地资源比可利用的土地资源多
6.有关我国耕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B.水田分布在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的地区
C.旱地分布在年降水量200至400毫米之间的地区
D.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中部和西部地区
7.下列哪一项不是我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主要问题( )
A.耕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B.草场超载,草质下降
C.过度开垦、放牧,引起土地荒漠化
D.土地价格过低
8.我国人与地突出的问题是( )
A.国土面积大,耕地总面积很小
B.后备耕地资源丰富
C.人口增长迅速,人均耕地越来越少
D.草场过度放牧,草地遭受破坏,数量减少
9.我国把“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作为基本国策,主要原因是( )
A.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B.土地资源不可再生
C.土地资源多种多样
D.人口多耕地少
10.我国主要的淡水资源是( )
A.江河湖泊水 B.高山冰雪融水
C.大气水 D.地下水
11.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
A.北方多,南方少 B.西北多,西南少
C.南方多,北方少 D.东北多,西南少
12.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之一是( )
A.兴修水库 B.节约用水
C.跨流域调水 D.开发地下水
13.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的特点是( )
A.冬春多,夏秋少 B.冬春少,夏秋少
C.东部多,西部少 D.东部少,西部多
14.调节河水水量季节变化的有效措施是( )
A.兴修水库 B.节约用水
C.跨流域调水 D.防止水污染
15.我国水稻种植相对集中分布在( )
A.长江以南 B.黄河以南
C.秦岭—淮河以南 D.阴山—辽河以南
16.我国林地主要分布在( )
A.湿润区 B.半湿润区
C.半干旱区 D.干旱区
17.下列做法,不利于节水的是( )
A.自流灌溉 B.喷灌
C.滴灌 D.生活用水,一水多用
18.南水北调工程东线方案的主要优势是( )
A.输水线路较短
B.人口少,最为经济
C.可以利用已有河道及天然湖泊
D.南高北低方便引水
19.近年来北方冬季频繁发生沙尘暴,这是什么现象发展的表现?( )
A.水土流失 B.荒漠化
C.气候骤变 D.乱占耕地
20.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总量越来越少,甚至有可能枯竭的自然资源是( )
A.土地资源 B.气候资源
C.生物资源 D.矿产资源
三、读图综合题
21.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图”,回答问题。
(1)我国耕地、林地占
全国土地面积的 ,
难利用的土地占全国土地
面积的 。我国所有
的土地利用类型中,
占的百分比最大。
(2)由图可以看出,我国
土地资源的现实状况是 。
A.耕地、林地少 B.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C.难利用的土地多 D.人和耕地矛盾突出
(3)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 用地将会不断增加,耕地将会 。阅读平台
22.阅读有关南水北调工程材料,分析回答:
社会各界关注的南水北调工程已于2002年年底正式开工建设。经过数十年研究,南水北调工程总体格局确定为西、中、东三条线路,分别从长江流域的上、中、下游调水,以缓解北方地区干旱缺水、水环境恶化等问题,适应西北、华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
(1)南水北调工程将把我国的哪四大流域连接起来?
(2)南水北调工程的东线和中线是将 (河流)的水调往 地区。
(3)南水北调工程的东线调水可利用 河道,经过 、 、 、
、 五个省级行政区。
(4)南水北调工程的中线是从 水库调水,经过 、_ 等省级行政中心一直输往北京、天津。
(5)想一想:为什么要建设南水北调工程?
23.读下表,分析回答:
我国人均资源与世界比较
中国 世界 中国在世界的位次
人均耕地 0.1 公顷 0.36公顷 67位
人均林地 0.12公顷 0.9公顷 80位
人均草地 0.23公顷 0.76公顷 121位
人均河流径流量 2600立方米 11000立方米 88位
(1)我国自然资源方面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2)怎样对待我国人均资源不足的问题?
地理作坊
24.读南方和北方水土资源比较表,根据表格绘制我国南方和北方水土资源扇形百分比示意图。
答案
1.D2.C3.B4.C5.C6.B7.D8.C9.D10.A11.C12.C13.B14.A15.C16.A17.A18.C19.B
20.D
21.(1)20.1% 21.6% 可利用的草地 (2)ABCD
(3)建设 更少
22.(1)长江 淮河 黄河 海河(2) 长江 华北(3)京杭大运河 江苏 山东 河北 北京 天津(4)丹江口 郑州 石家庄(5)能够有效缓解北方水资源的紧张状况;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23. (1)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2)认识我国资源形势的严峻性;科学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环境,探索新能源;使可再生资源不断更新,非可再生资源得到合理利










可利用草地32.6%
林地6.6%
耕地13.5%
工矿交通城市
用地和内陆
水域等
15.7%
沙漠石头山地永久积雪和冰川
21.6%
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
水资源 土地资源
北方 20% 60%
南方 80% 40%
PAGE
6
用心 爱心 专心第3课水资源教案
知识与技能
了解水资源的含义,知道我们日常应用的水资源有哪些
过程与方法
。理解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和解决措施。
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水资源短缺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懂得我国节水标志的含义
【教学重点】
我们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和解决措施
【教学用具】
中国水资源分布图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新课导入:和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除了土地以外,就是水资源了,今天我们学习一下水资源的分布和特征。 2、读课文,了解水资源的含义,找出最多的水资源和日常用到的水资源。 讲解:水资源在地球上占的比重很小,可利用的更少,因此水资源短缺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我国也不例外。 板书:一、水资源与生产生活 分析我国节水标志的含义,知道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的时间。 (转承)我们水资源人均较少,分布怎样呢? 板书:二、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结合日常实践和课本的黄河,长江流量曲线,得出我国的水资源季节分布特点。 小结: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夏秋多,冬春少,南多北少,东多西少,使有的地方的水土矛盾十分突出。例如北方地区,特别是华北地区。 怎么解决这些矛盾呢? 讲述:这两个措施是今天学习的重点内容,尤其注意跨流域调水中的南水北调,要看懂南水北调示意图,熟悉三条调水线路,知道东线和中线已经开工,并且开始使用,西线是一个计划。 读课本知道,水资源是陆地上的淡水资源。最多的是冰川水,日常应用的是河流水,淡水湖水和浅层地下水。世界水日:3月22日,中国水周:3月22日-28日阅读我国水资源分布图,找出水资源的分别规律,结合前面的降水示意图,知道和降水密切相关。读课本找出解决时间不均的措施:修建水库。空间不均的措施:跨流域调水。讨论:除了以上措施,我们在生活中海能够有什么做发可有节水。例如:植树造林、海水淡化、节约用水,治理水污染等。
【作业设计】
我国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措施
教学反思:水是生命之源,日常生活中离不开水,学生对此熟悉,所以,本节课给学生活动的时间多一些,让他们充分讨论理解教材内容,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PAGE
2
用心 爱心 专心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1课 自然资源总量丰富 人均不足
教学目标:
知道自然资源的含义及主要类型;
明确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的特征及原因;
树立节约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点:
人类生产生活与自然资源的重要关系。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的现状及其利用自然资源方面存在的问题。
教学难点:
对自然资源的归类分析。
导入新课: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这些自然资源与我们生产和生活有何关系 在数量上有何特征 我们应当如何看待和对待我国的自然资源状况呢 今天我们就学习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讲授新课:
学生活动:据教材,小组总结自然资源的概念
学生发表意见
教师总结:
自然资源是人类直接从自然界取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它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提问:自然资源有哪些种类 举例说明
学生活动:读60和61页的图并分析、概括
学生回答: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
教师补充:还有气候资源。自然资源还可以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提问:哪些是可再生资源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总结:
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循环使用的,属于可再生在原。例如:水资源、气候资源、森林资源、土地资源等。水资源、气候资源可以循环再现,土地资源可以重复使用,生物 ( http: / / www. / SW / " \t "_blank )资源可以不断的生长繁殖。所以都是可再生资源。
非可再生资源:是指在人类历史时期用完了就不可能再产生,或使用后在较短时间内难以恢复的资源。煤、石油、矿石等矿产资源形成周期很长,在人类历史时期使用完以后就无法再生,所以是非可再生资源。
承转:自然资源是从自然界中直接获取的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那么,同学们能否举例说明资源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学生活动:完成P61 活动1
承转:自然资源为我们提供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那么,如何利用这些资源呢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60-61内容并回答上述问题
教师小结:对可再生资源:合理利用,注意保护和培育
对非可再生资源:珍惜和节约使用
学生活动:完成P61活动2
承转:自然资源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地球上自然资源的数量是有限度,那我国的自然资源现状怎样
学生阅读教材63页材料:
中国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土地占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3。
中国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总值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矿产资源占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2。
中国耕地面积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耕地面积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
中国河流年径流量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
中国森林面积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林木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5。
学生活动:再次阅读教材P63,回答下列问题
总结:1、我国的基本国情-----
2、我国的自然资源现状如何
教师小结:
1、我国的基本国情-----地大物博,人口众多
2、我国的自然资源现状——1)资源大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
2)人均资源不足,相对短缺。
承转:那么, 你们怎样认识“地大物博”这个常用的形容词 对合理利用和保护我国的自然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学生讨论 、展示 、完成64页活动1
教师小结:
我们既要看到我国资源的优势,也要看到人均资源不足,相对短缺。同时,一方面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还会不断大量增长;另一方面,生活水平和生产能力的提高,自然资源的消耗量也将持续增长。再加上我国资源利用不当、保护不力、管理不善等问题突出,导致破坏和浪费严重,更加剧了我国资源问题的严峻性。所以,我们既要为我国丰富的资源而自豪,也要看到资源的危机,树立危机意识,更好地、合理的利用、节约、保护资源。
提问: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我们能够做些什么
学生活动:完成P65的倡议书

巩固练习:导航作业
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为概述,从宏观了解我国自然资源的现状,联系生活实际,师生共同完成取得良好效果。
PAGE
2
用心 爱心 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