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生物的变异现象
【教材来源】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遗传与变异》第二课《生物的变异现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生物之间普遍存在变异现象。
2、了解变异现象的原因有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两种。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性状组合游戏,认识人与人之间存在一些不同特征,进而认识变异现象。
2、能对同一种类生物外形特征的差异性进行观察比较,并做出解释。
3、会查阅和搜集有关生物的变异资料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到合作与交流的重要价值。
2、感受生物变异的神奇和美妙。
【教学准备】
希沃课件(包含微课、贴图等)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变异是生物的特征之一,在生物界普遍存在。
教学难点:能对同一种类生物的外形特征及其差异性进行分析,并作出解释。
【教学过程】
一、找不同——认识变异
1、活动:他们是谁的家人?出示爸爸时不好找出是哪位同学,出示妈妈后,同学们发现这是同班同学陈可青的家人,刚才我们找相同是遗传现象,可是由于孩子与父母不完全一样,说明他们具有不同的特征。再出示班上的龙凤胎、双胞胎兄弟的照片,找一找他们有什么不同?
2、通过观察照片,每组照片在外貌特征,或者神态多少都有些差别。所以说,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人,就连双胞胎的长相也有不同的地方。
3、小结:科学上把存在这样不同特征的现象称为是变异(板书)
二、认识物种之间存在变异的原因
1、谈话:除了亲缘关系外,其他非亲缘关系的人之间是否也存在差异呢?我们是否长得一样(播放微课)
2、活动:分小组统计相貌特征
3、利用白板全班统计相貌特征,你发现了什么?(一个班里面相貌特征不大一样)
4、活动:找一找,有没有和我一样的人,根据老师提示,双眼皮的起立、无耳垂坐下、平发际的坐下、下颌中央有沟的坐下、舌头能卷的坐下。
5、请拥有五个共同相貌特征的同学上台,你们发现他们长得一样吗?
6、性状组合游戏发现相貌各异的我们。
7、总结:这就是人与人长相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人属于一个物种,我们一起把变异现象的描述补充完整。
三、认识变异现象的普遍性。
1、提问:不仅人类有遗传现象,其他生物也有遗传现象;人类有变异现象,那么其他生物是否也存在变异现象呢?你的依据是什么?
2、引导学生进行假设。
3、利用希沃5课堂互动,让学生拖动能够证明变异现象的例子。
4、对于这些例子你是怎么理解的?(通过图片进一步认识植物、动物的变异现象)
5、小结:人类、动物和植物都存在变异现象,所以生物的变异现象也是普遍存在的。
四、总结拓展
1、出示两幅图(猫的一家、人长期在太阳下曝晒变黑)这两种变异有什么不同?
2、分析交流得出:变异分两种形式,一种是可遗传的变异,一种是不可遗传的变异,判断的关键在于遗传物质是否发生改变。
3、利用思维导图总结:今天我们认识了变异现象,知道它在我们自然界普遍存在,它有两种形式。回去以后大家想一想,近似是属于可遗传的变异还是不可遗传的变异。
板书:
2.2 生物的变异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