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的构成
【课时安排】
教学目标 1.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了解核电荷数、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2.认识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3.培养学生善于想象、敢于创新的精神,综合分析能力和抽象思维及逻辑思维能力。进行物质的可分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4.了解原子的实际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的意义,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以及相对原子质量和原子组成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1.原子核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形成。2.有关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播放1964年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的资料短片,然后出示问题:为什么“原子弹的爆炸会产生如此大的能量呢?”要了解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弄清原子结构的奥妙。本节课我们就学习原子构成的有关知识。提问:1.原子中有带负电的电子,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2.合作探究:你能以氧原子为例,说明构成原子的微粒有那几种?它们之间怎样构成原子的?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吗?学生讨论:根据课本知识分组讨论。小结:原子的构成:可用恰当的比喻描述原子的构成情况:原子核极小,若把原子比成十层大楼,原子核仅相当于一个樱桃的大小。所以相对来说,原子核外有很大的空间,电子就在这个空间里作高速运动。师:课本中几种原子的构成情况。(1)不是所有的原子都含有中子,如氢原子;(2)中子数与质子数不一定相等;(3)原子核所带的电荷即核电荷数与质子数相等;(4)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5)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师:我们已经知道原子很小但有质量,那么原子的质量有多大呢?(例如1个氢原子的质量为1.667╳10-27kg),这样小的数字书写、记忆和使用起来都很不方便,就像用吨做单位表示一粒米的质量一样。你能想出解决这个问题的好方法吗?试谈一谈?阅读并思考:阅读资料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回答问题:(1)此涵义中关键的字词是什么?(2)涵义中的“它”指的是什么意思?(3)该怎样求算相对原子质量?让学生进行交流。教师小结:根据学生的回答加以补充: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它是一个比值,单位是一。合作探究:根据以上数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学生汇报交流讨论结果;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小结。从这一组数据可以看出,质子和中子质量大约相等,且都约等于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而电子的质量很小,相对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相对原子质量近似等于质子数加中子数。3.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课堂小结:小组交流“学完本节课你应该知道什么?”(二)巩固练习,反馈矫正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不能再分B.原子核是由质子和电子构成C.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实际原子质量的简称D.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也可以构成物质分析:原子不能再分是指在化学反应中,但在其他变化(原子核裂变中,原子可以再分,故A不正确。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故B不正确。相对原子质量是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他原子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比,故C也不正确。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而分子则是由原子构成,故D正确。答案:D)2.北约轰炸南联盟时,广泛使用了美制贫铀弹,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已知贫铀弹中含有的铀-236(236为相对原子质量)是一种放射性元素,其质子数为92,则这种铀原子里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为_______。3.已知一种碳原子(碳12)的质量是x g,另一种原子的质量是y g,则此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A.12y/xB.12x/yC.y/12xD.x/12y
第二课时课题二原子的构成(二)【授课类型】课时编号
教学目标 1.认识原子的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2.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涵义。
教学重难点 1.离子的形成;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它的原子结构紧密相关。2.原子的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都知道,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原子核的体积很小,仅占原子体积的几千亿分之一,电子在核外的空间里作高速的运动。那么,电子是怎样排布在核外空间的呢?氢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比较简单,氧原子核外有8个电子,这8个电子是怎样排布的,又是怎样运动的呢?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提问:请你发挥你的想象猜想这些电子如何运动?学生交流:向你的同学说一说你想象中核外电子如何运动?探究证明:播放核外电子排布的动画演示录像片。提问反思:1.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的能量是否相同?2.是否都在同一区域运动?3.电子能量与运动区域有何关系?讲解:同学们讨论上述问题。教师进行总结:电子层是用来描述运动的电子离核远近的区域不同。电子能量最低、离核最近的叫第一层,能量稍高、离核稍远的叫第二层。然后由里向外,依次叫三、四、五、六、七层……这样,电子可以看作是在能量不同的电子层上运动。电子的这种分层运动,又叫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小结:原子的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提问设疑:知道了原子的核电荷数和电子的排布以后,如何可以把原子核外电子的这种分层排布形象的表示出来呢?投影:结合投影的示意图,将各部分的含义说给同学们听一听。讲解:投影显示的是镁原子结构示意图。圆圈内的数字表示镁原子核内有12个质子,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电子层上的电子数,即第一层上有2个电子,第二层上有8个电子,第三层(也是最外层)上有2个电子。解疑释疑:观察l~18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后,归纳核外电子的排布有哪些规律?1.观察每一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目。2.元素分几类?每一类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有什么共同特点?引导:1.学生扣住观察要点“原子最外电子层的电子数目”,悉心观察。2.稀有气体元素的化学性质是否稳定?它们的核外电子排布与其他元素有何不同?合作交流:请几位同学紧扣问题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课堂小结:本节课你收获了哪些知识?小结:元素分类最外层电子数元素化学性质金属元素少于4个易失电子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非金属元素大于或等于4个易得电子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稀有气体元素为8(He为2)个不易得失电子,本身为稳定结构由此可见,元素的性质,特别是化学性质,跟它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密切相关。了解这些知识,就可以进一步研究不同元素的原子是怎样形成不同的化合物的。课堂检测,反馈矫正:1.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离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B.原子是能再分的一种粒子C.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D.原子只能构成分子2.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它们原子结构中关系最密切的是( )A.质子数B.中子数C.最外层电子数D.核外电子总数3.写出下列符号:(1)氧离子:(2)铝离子:(3)钙离子:(4)氯离子:4.由下列结构图回答:(1)写出下列示意图的符号。(2)属于原子的是_____,属于阳离子的是_____,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3)图F表示元素_____,在化学反应中,易变成离子。(4)最外电子层未达到稳定结构的是_____。5.Fe、Fe2+、、Fe3+三种粒子,它们都具有相同的_____数,不同的_____数。因而,在化学反应中这三种粒子具有不同的_____。
第三课时课题二原子的构成(三)【授课类型】
教学目标 1.了解离子形成的过程;学会书写离子符号。2.认识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教学重难点 1.学会书写离子符号。2.认识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上节课题出了一个课后问题,元素的性质,特别是化学性质,跟它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密切相关。了解这些知识,就可以进一步研究不同元素的原子是怎样形成不同的化合物的。学生讨论后回答。投影:播放课件:钠是典型的金属元素,氯是典型的非金属元素,钠在氯气中燃烧的反应后,会生成氯化钠。观察:钠与氯气反应形成氯化钠的动画。 ( file: / / / F:\\网龙外包\\2017年项目\\教案\\采集\\上交\\任务包9\\教案-人教版初中化学八年级全一册(五·四学制)-徐晓琴20170611\\NaCl的形成电子变化演示彬.exe )师:氯化钠是怎样形成的呢?生:(观看动画)讨论下列问题:1.让学生说说氯化钠是怎样形成的,及在形成的过程中又出现了什么样的粒子?2.这种粒子怎么书写?小结:1.像氯化钠这种化合物由阴、阳离子相互作用而形成的。2.构成氯化钠的粒子是离子,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带正电的离子叫阳离子,带负电的离子叫阴离子。如O2-、K+。探究讨论:1.离子和原子之间有何联系?2.钠离子和钠原子是否属于同种元素?为什么?3.阴、阳离子中的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是什么?边讨论便投影。离子和原子的联系:原子阳离子阴离子结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电性不带电带正电带负电表示方法元素符号表示:O、Na离子符号表示:Na+离子符号表示:O2-相互转变阳离子原子阴离子提问:阅读资料(PPT),你可得到哪些启示?教师在学生说出一些结论后,可进行总结构成物质的粒子。课堂小结:本节课你们收获了哪些知识?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的初步知识,了解了稀有气体元素原子、金属元素的原子、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特点,知道了元素的性质跟它的原子结构密切相关,粗略地讨论氯化钠的形成原因。(二)巩固练习,反馈矫正1.Fe、Fe2+、Fe3+三种粒子,它们都具有相同的_____数,不同的_____数。因而,在化学反应中这三种粒子具有不同的_____。2.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当X=_____时,该粒子表示原子;当X=_____时,该粒子表示阴离子;该粒子原子核内共有_____个质子,属于_____(填“金属”、“非金属”或“稀有气体”)元素。3.有以下几条信息:a、b、c、d均为1到18号元素的一种;a、b元素的阳离子和c、d元素的阴离子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b元素的原子比a元素的原子更容易失去电子;c元素的离子所带的电量比d元素的离子所带的电量高。请你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它们的核电荷数间的关系是怎样的?(2)假设四种元素的离子都有2个电子层,利用你所学的知识猜测一下,如果两两结合形成化合物,哪两种元素更容易?原因是什么?(3)你能举出实例吗?请写出它们的元素名称和元素符号。4.根据上面所给出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你能否判断出下面所给的原子结构示图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
8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