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三章 世界的居民 复习(课件)(共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三章 世界的居民 复习(课件)(共3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11-14 10:03: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第三章 世界的居民 复习课件
世界人口的数量与增长
第一节 世界的人口
1.人口的数量:2011年10月底,世界人口总数突破70亿。
2.人口的增长特点及原因。
3.人口自然增长率
(1)人口自然增长率主要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
①出生率是指一年内一定地区的出生人口与总人口之比。
出生率=出生人口数/总人口数×100%
②死亡率是指一年内一定地区的死亡人口与总人口之比。
死亡率=死亡人口数/总人口数×100%
③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年内一定地区的自然增长人口(出生人
口数减去死亡人口数)与总人口之比。
自然增长率=(出生人口数-死亡人口数)/总人口数×100%=
出生率-死亡率
(2)人口自然增长率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联系。一般来说,
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经济发展水
平低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高。
知识总结 当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大于0时,表示人口增加,数值越大,表示人口增长越快;当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0时,表示人口既不增加,也不减少,也就是人口停止增长;当人口自然增长率小于0时,表示人口减少,数值越大,表示人口减少越快。
世界人口的分布
1.人口分布特点:世界人口分布不均匀,有的地方稠密,有的
地方稀疏。
2.人口密度
(1)概念:用来表示人口疏密的程度,是指平均每平方千米
内居住的人口数,单位是“人/千米2”。
(2)公式:
3.世界人口分布规律及原因
世界的人口问题
1.人口增长产生的问题
2.解决人口问题的措施
为了解决人口问题,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人口政策,以使
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人
口增长过快的国家,实行控制生育的政策;人口增长过慢或者
人口不断减少的国家,则采取措施鼓励生育。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人口分布既受自然条件的影响,也受社会
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的影响。
1.自然因素:包括地形、气候、水资源、土壤、矿产资源等,该因素
的影响在不断减小。自然环境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如下表所示。
2.社会经济因素
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生活方式、交通运输条件、文化教
育状况等。其中,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最为显著。
3.政治文化因素
政治因素、宗教信仰、文化习俗、科技发展水平、人口政
策、历史因素也是影响人口分布的重要因素,甚至可以在较短
时间内改变人口分布状况。
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密度的区别
世界不同人种的划分:
1.划分依据: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具体包括肤色、
眼色、毛发、头型、脸型等。
2.三大人种:黄色人种、白色人种和黑色人种。
第二节 世界的人种
三大人种的特征及其分布:
世界人种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在人种形成和进化的过程中,环境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不
同人种的体质特征都是适应当地环境的结果。
1.黑种人主要生活在气温较高的热带地区,他们皮肤黝黑,便
于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减少对皮肤的伤害;鼻子低而宽,
体毛较少,便于散热。
2.白种人多分布在寒冷的中高纬度地区,他们的鼻子高而窄,
鼻孔通道长,可以使冷空气较缓慢地进入肺部;体毛稠密,可
以御寒。
3.黄种人分布在温带地区,因此体质上具有上述二者特征的过
渡性。
世界的语言
1.世界上的主要语言:
(1)数量:目前世界上共有2000多种语言,其中大约30%
的有文字,70%的没有文字。
(2)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
是世界上的主要语言,也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
第三节 世界的语言与宗教
2.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
3.相关语言的特征
汉语是世界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流传最广
的语言。
易错点拨
1.世界上流传最广的语言和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易产生混淆
2.巴西属于拉丁美洲,但通用的语言是葡萄牙语,而不是西
班牙语,此处易产生误解。
世界的宗教:
1.信仰宗教的人被称为教徒,世界上有超过半数的人信仰宗教。
2.世界的三大宗教。
人种、语言与宗教的分布
三大宗教的建筑风格
聚落的形态
1.定义:人们集中地居住在一起,就形成了聚落。
2.聚落的形式及其主要区别。
3.城市聚落
(1)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一系
列城市问题,例如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破坏等。
(2)措施:加强管理和保护,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
第四节 世界的聚落
4.乡村聚落:规模较小的叫做村庄,较大的叫做集镇。乡村民
居有的集中,有的分散,大多依山傍水,沿河流、山麓或公路
分布。
名师点拨
聚落的发展过程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全世界大
约有一半人分布在城市。
5.民居建筑
易错点拨
聚落的基本形式是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这里的乡村聚落,
误认为是农村聚落。乡村聚落包括农村聚落、牧村聚落和渔村
聚落等不同类型,故乡村聚落和农村聚落是从属关系。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1.世界文化遗产的种类: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古镇、古村
落和古代的宫殿、神庙、园林和陵墓等。
2.聚落的作用:作为人类宝贵财富的世界文化遗产,体现了不
同历史时期某个国家、民族的文化精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制
度、民风民情、宗教习俗、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
3.保护措施:
(1)控制工业污染对历史性建筑物的侵蚀。
(2)在著名文化遗产周围禁止修建高大的现代化建筑物。
(3)避免过度旅游活动对文化遗产的破坏等。
4.世界重点保护的文化遗产:
(1)意大利:威尼斯、佛罗伦萨等古城得到较好的保护。
(2)中国:云南丽江、山西平遥等古城,以及皖南古村落、
福建土楼等民居也得到妥善的保护。
聚落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
环境对聚落形态的影响
1.自然环境对聚落的影响:
(1)气候寒冷的地区,聚落的墙体一般比较厚,窗户较小,
建筑物低矮,这样便于保温,如我国北方的传统民居;气候炎
热的地区,聚落的墙体薄,门窗较大,建筑物高大,便于通风
散热,如我国西南地区的民居。
(2)降水多的地区,屋顶的坡度大,便于雨水下泄,如我国
南方地区的传统民居;降水少的地区,屋顶坡度小,或者为平
顶,如我国新疆地区的建筑都是平顶。
2.人文环境对聚落的影响:
(1)政治因素:历代统治阶级为了政治的需要,能够改变聚
落的规模和位置,如为了开发一个地区而进行大规模的移民,
就人为造就了许多聚落。
(2)生活习惯:中国人习惯大家一起生活,因此聚落建筑物
离得很近;欧美等西方国家,人的独立性很强,建筑物都离得
较远。
(3)宗教文化:宗教文化对于聚落有很大的影响,信仰某个
宗教的地方,其聚落的建筑风格有明显的宗教色彩,如信仰基
督教的地方,其建筑风格具有明显的教堂色彩。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