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科学5.1杠杆(杠杆的动态平衡分析)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华师大版科学5.1杠杆(杠杆的动态平衡分析)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11-13 23:24:47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杠杆的动态平衡分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如图为吊车从图示位置向上起吊货物的工作示意图,利用伸缩撑杆可使吊臂绕O点缓慢转动,伸缩撑杆为圆弧状,伸缩时伸缩撑杆对吊臂的支持力始终与吊臂垂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匀速缓慢顶起吊臂的过程中,伸缩撑杆的支持力大小不变
B.匀速缓慢顶起吊臂的过程中,伸缩撑杆的支持力渐渐变大
C.匀速缓慢顶起吊臂的过程中,伸缩撑杆的支持力渐渐变小
D.吊臂是一个省力的杠杆
【解答】解:如图画出动力臂和阻力臂,动力臂L1小于阻力臂L2,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动力大于阻力,是费力杠杆,故D错误。
吊车吊起货物的过程中,阻力不变,阻力臂减小,动力臂不变,动力减小,所以伸缩撑杆的支持力逐渐变小,故C正确,AB错误。
故选:C。
2.如图所示,杠杆OAB可绕支点O自由转动,动力F作用在杠杆B端且始终与杠杆垂直,将杠杆缓慢地由倾斜位置拉至水平的过程中,F的大小变化情况(  )
A.逐渐变大 B.逐渐变小 C.保持不变 D.无法判定
【解答】解:
由图知,将杠杆缓慢地由位置①拉到位置②时,动力臂不变,阻力不变,阻力臂变大,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分析,所以动力变大,故A正确。
故选:A。
3.将一根木头的一端搁在地上,另一端始终用竖直向上的力F向上抬起,在抬起的过程中,F的大小将(  )
A.保持不变 B.逐渐增大
C.逐渐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
【解答】解:如图所示:
若力总是竖直向上,因为△OAC∽△OBD,所以=为定值,即力F的力臂和重力力臂的比值为定值,根据F×OB=G×OA可得,F与G的比值为定值,故力F保持不变。
故选:A。
4.如图所示,某轻质木板的左端可绕O点转动,右端放一重为G的物块。当物块向木板的左端匀速滑动时,在竖直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下,木板始终在水平位置保持静止。则拉力F与物块滑动时间t的关系图象可能是(  )
A.B.C.D.
【解答】解:如图所示:
动力臂为OA=L,杠杆受到物体的压力(阻力)F′=G,阻力臂为OB,
物块向左做匀速滑动,则阻力臂OB=OA﹣vt=L﹣vt,
因杠杆平衡,
故有:F×OA=F′×OB=G×(OA﹣vt),
即:F×L=G×(L﹣vt),则F=G﹣t,
因G、v、L为常数,所以拉力F与运动时间t是一次函数关系,当t增大时,F减小,变化关系为直线,故A正确。
故选:A。
5.如图所示,用一个始终水平向右的力F把杠杆OA从图示位置缓慢拉至接近水平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阻力臂一直变大
B.F先变小后变大
C.一直是省力杠杆
D.可以将杠杆OA拉至水平位置并保持静止
【解答】解:
如图,用一个始终水平向右的力F,把杠杆OA从图示位置缓慢拉至水平的过程中,阻力的大小不变(等于物重G),阻力臂变大,动力臂不断变小,当阻力臂大于动力臂时,杠杆为费力杠杆;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动力将变大。

将杠杆OA拉至水平位置时,动力臂为0,杠杆不能平衡,不能保持静止状态,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6.如图,均匀硬棒悬于O点成竖直状态,在下端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拉力让棒匀速转过θ角。在棒转动的过程中(  )
A.动力逐渐变小 B.阻力逐渐变小
C.动力臂逐渐变大 D.阻力臂逐渐变大
【解答】解:如图:
杠杆在转动的过程中符合杠杆平衡的条件,即阻力为硬棒的重力,大小不变,硬棒在竖直位置时,重力的力臂为0,转过θ角后,重力力臂(阻力臂)逐渐增大;当硬棒在竖直位置时,F的力臂是杠杆的长度,且力臂最长,当杠杆转过θ后,力与杠杆不再垂直,所以动力臂变小;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可得,阻力与阻力臂的乘积增大,而动力臂减小,所以动力逐渐增大,故D正确。
故选:D。
7.一均匀木板AB,B端固定在墙壁的转轴上,木板可以在竖直面内转动,木板下垫有长方体木块C,恰好使木板水平放置,如图所示。现用水平力F由A向B缓慢匀速推动木块C,在推动过程中,地面受到的压力和推力F将(  )
A.变大,变大 B.变小,变大 C.变大,变小 D.变小,变小
【解答】解:
以杆为研究对象,杆受重力G和C对它的支持力F支,两力臂如图所示: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F支 L支=G LG,
水平力F由A向B缓慢匀速推动木块,F支的力臂在减小,重力G及其力臂LG均不变,
所以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在整个过程中支持力在逐渐增大;根据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可知,杠杆对C的压力变大,C对地面的压力也变大;
由于支持力逐渐变大,且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可知杆对物体C的压力也逐渐变大,
根据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知,C和木板间、C和地面间的摩擦力逐渐增大,由力的平衡条件知,水平推力F也逐渐增大,故A正确。
故选:A。
8.如图所示,重力为G的均匀木棒竖直悬于O点,在其下端施一始终垂直于棒的拉力F,让棒缓慢转到图中虚线所示位置,在转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力臂不变,F变大 B.F力臂变小,F变小
C.F力臂不变,F不变 D.F力臂变小,F变大
【解答】解:将杠杆缓慢地由最初位置拉到图中虚线所示位置,拉力F始终垂直于棒,则动力臂不变;阻力为杠杆的重力,其大小不变,当硬棒在竖直位置时,重力的力臂为0,转过一定角后,重力的力臂(阻力臂)逐渐变大;因阻力(即重力)不变,阻力臂变大,动力臂不变,所以,由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动力F变大,故A正确。
故选:A。
9.在“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若实验时在杠杆的左端悬挂一个物体,右端用弹簧秤拉着,如图所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手拉着弹簧秤缓慢地沿图中虚线的位置1移动到2(杠杆始终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则弹簧秤的示数(  )
A.不断增大 B.不断减小
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
【解答】解:1、2位置施力的力臂如图所示,当施加的动力垂直于杠杆时,动力臂最长,
杠杆始终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阻力和阻力臂一定,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此时的动力最小,所以从位置1移动到2的过程中,动力F先减小再增大。
故选:D。
10.在对汽车的发动机做检修时需要将引擎盖抬起,抬起过程应用了杠杆原理。图2为引擎盖的受力分析模式图:引擎盖可绕O点自由转动,A为引整擎重心位置。由图1可知在引擎盖抬起过程中,重力G的力臂逐渐  减小 (选填“增大”或“减小”)。
【解答】解:逐渐抬高引擎盖的过程中,重心A向左上方运动,重力的方向不变,由力臂的定义可知,重力的力臂会减小。
故答案为:减小。
11.如图所示,OA为一轻质杠杆,OB长0.2m,AB长0.4m,重物G=30N,拉力F作用在A点上,当杠杆水平平衡时,动力臂为 0.6 m,拉力为 10 N;保持拉力F与杠杆垂直,杠杆缓慢地由A位置放至C位置,此过程中拉力F将 变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解答】解:(1)根据图示可知,当杠杆水平平衡时,OA与动力F的作用线垂直,因此动力臂为L1=OA=0.2m+0.4m=0.6m;
(2)根据图示可知,保持拉力F与杠杆垂直,杠杆缓慢地由A位置放至C位置,动力臂不变,阻力臂变小,阻力不变,由F1L1=F2L2可知,此过程中拉力F变小。
故答案为:0.6;10;变小。
12.如图所示,质量分布均匀的相同的两块砖平放在水平地面上,现分别用始终竖直向上的力F1和F2分别作用在ab和cd的中点,使它们缓慢的竖直起来,且砖不在地面上滑动,当砖的边ab、cd刚离开地面时F1 = F2(选填“>”、“<”或“=”),在ab边不断抬高的过程中,F1的大小将 不变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解答】解:左图以与地面接触的下边为支点转动,F1克服重力才能将砖抬起,即F1×cd=mg×;F1=;
右图同理有:F2×ab=mg×,F2=,所以F1=F2;
在ab边不断抬高的过程中,动力始终向上,重力始终竖直向下。因为动力臂与阻力臂的比值不变,所以动力与阻力的比值也不变,所以动力的大小也保持不变。
故答案为:=;不变。
13.如图甲所示,长1.6m、粗细均匀的金属杆可以绕O点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让一个拉力传感器竖直作用在杆上,并能使杆始终保持在水平位置平衡。该传感器显示其拉力F与其作用点到O的距离x变化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分析图乙可知金属杆的重力为 10 N;拉力F与x大小的数学关系式是 F= 。
【解答】解:金属杆重心在金属杆的中点上,重力的力臂为L1=L=×1.6m=0.8m,取图像上的一点F=20N,L2=0.4m,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GL1=FL2,
金属杆的重力:G===10N。
根据图像可知,F与x成反比,即F、x的乘积为一定值,即F×L2=20N×0.4m=8,因此拉力F与x大小的数学关系式:F=。
故答案为:10;F=。
14.如图是农村曾用的舂米工具的结构示意图。杆AB可绕O点转动,杆右端均匀柱形物体的长度与杆右侧的OB相等,杆AB的重力不计,柱形物体较重。若作用在A点的动力F方向始终与杆垂直,则杆从水平位置缓慢转动45°角的过程中,动力F大小的变化是 先增大后减小 。
【解答】解:动力F的方向始终与杆垂直,故动力臂不变;
阻力是柱形物体的重,阻力作用点在柱形物体的重心上;
如下图所示(只画了杠杆的右侧部分,图中虚线为重心运动的路线):
0位置为原来的位置,1位置为阻力臂最大的位置,2位置为转过45°的位置,
由上图可知,整个过程中阻力臂先变大后变小;
因动力臂不变,阻力G不变,阻力臂先变大后变小,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动力F先增大后减小。
故答案为:先增大后减小。
15.如图所示,一均匀木块A,左上角用转动轴O与墙连接,其下方垫有一小木块B,B与地面之间存在摩擦,地面粗糙程度相同,其余摩擦不计。用水平拉力F将B从A的左端匀速拉到右端的过程中,A对B的压力逐渐 变小 ,力F的大小 变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解答】解:如图所示,重力(阻力)和力臂OD不变;B对A的支持力为动力,其力臂为OC,在B从A的左端匀速拉到右端的过程中,OC变大;
把物体A当做杠杆,由于杠杆平衡,可得F支×OC=G×OD,
G和OD大小不变,OC变大,
支持力F支变小,
A对B的压力变小,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
B受到的摩擦力将变小;
B被匀速拉动,拉力等于摩擦力,
水平拉力的将变小。
故答案为:变小;变小。
16.从地面上搬起重物我们的常见做法是弯腰(如图甲)或人下蹲弯曲膝盖(如图乙)把它搬起来,哪种方法好呢?下面就建立模型说明这个问题。把脊柱简化为杠杆如图丙所示,脊柱可绕骶骨(轴)O转动,腰背部复杂肌肉的等效拉力F1作用在A点,其实际作用方向与脊柱夹角为12°且保持不变,搬箱子拉力F2作用在肩关节B点,在B点挂一重物代替箱子。用测力计沿F1方向拉,使模型静止,可测出腰背部复杂肌肉拉力的大小。接着,改变脊柱与水平面的夹角即可改变杠杆与水平面的夹角α,多次实验得出结论。
(1)在丙图中画出F2力臂L2。
(2)当α角增大时,L2 变小 (变大/不变/变小),F1 变小 (变大/不变/变小)。
(3)如果考虑到人上半身的重力,那么腰背部肌肉的实际拉力将比丙图中F1要 大 (大/小)。
(4)对比甲乙两种姿势所对应丙图中的两种状态,由以下分析可得, 乙 (甲/乙)图中的姿势比较正确。
【解答】解:(1)延长F2作用线,由支点作其作用线的垂线,L2是其力臂。如图:
(2)由图可知:当α角增大时,力臂L2变小;由于拉力F1的方向与脊柱夹角始终为12°,且OA这段距离不变,则O点到F1作用线的距离不变,即动力臂不变,阻力为箱子的重力不变,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F1变小;
(3)如果考虑到人上半身的重力,由于上半身的重力会阻碍杠杆的转动,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实际拉力将变大;
(4)比较甲、乙两种姿势可知:甲的支点太高,在搬起物体时,阻力臂减小得慢,则腰背部复杂肌肉的等效拉力F1要比较长时间的使用较大的力,所以甲姿势不正确,乙姿势比较正确。
故答案为:(1)如上图;(2)变小;变小;(3)大;(4)乙。
17.如图,在杠杆OA上的B点悬挂重物G,A端用细绳吊在小圆环E上,且细绳AE长等于圆弧CED的半径,此时杠杆恰好成水平状态,A点与圆弧CED的圆心重合。已知A是动力作用点
(1)请在图中画出阻力
(2)E环从C点沿顺时针方向逐渐滑到D点的过程中,阻力 不变 ,阻力臂 不变 ,动力臂 先变大后变小 ,所以动力将 先变小后变大 (填变化情况)。
【解答】解:
(1)由分析可知,重物对杠杆B点向下的拉力是阻力,方向竖直向下,如图所示:

(2)由题意可知,在圆环转动中,A的位置保持不变,故杠杆始终处于平衡状态,且阻力大小与重物重力大小相等,
因为阻力与阻力的力臂的乘积不变,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可得,动力臂越大,动力会越小,又因为圆环在图示位置时,力臂最大,动力最小,所以从C端移动到D端的过程中,动力臂先变大后变小,所以动力会由大到小,再由小到大,即先变小后变大。
故答案为:
(1)见上图;
(2)不变;不变;先变大后变小;先变小后变大。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杠杆的动态平衡分析
1.如图为吊车从图示位置向上起吊货物的工作示意图,利用伸缩撑杆可使吊臂绕O点缓慢转动,伸缩撑杆为圆弧状,伸缩时伸缩撑杆对吊臂的支持力始终与吊臂垂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匀速缓慢顶起吊臂的过程中,伸缩撑杆的支持力大小不变
B.匀速缓慢顶起吊臂的过程中,伸缩撑杆的支持力渐渐变大
C.匀速缓慢顶起吊臂的过程中,伸缩撑杆的支持力渐渐变小
D.吊臂是一个省力的杠杆
2.如图所示,杠杆OAB可绕支点O自由转动,动力F作用在杠杆B端且始终与杠杆垂直,将杠杆缓慢地由倾斜位置拉至水平的过程中,F的大小变化情况(  )
A.逐渐变大 B.逐渐变小 C.保持不变 D.无法判定
3.将一根木头的一端搁在地上,另一端始终用竖直向上的力F向上抬起,在抬起的过程中,F的大小将(  )
A.保持不变 B.逐渐增大
C.逐渐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
4.如图所示,某轻质木板的左端可绕O点转动,右端放一重为G的物块。当物块向木板的左端匀速滑动时,在竖直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下,木板始终在水平位置保持静止。则拉力F与物块滑动时间t的关系图象可能是(  )
A. B. C. D.
5.如图所示,用一个始终水平向右的力F把杠杆OA从图示位置缓慢拉至接近水平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阻力臂一直变大
B.F先变小后变大
C.一直是省力杠杆
D.可以将杠杆OA拉至水平位置并保持静止
6.如图,均匀硬棒悬于O点成竖直状态,在下端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拉力让棒匀速转过θ角。在棒转动的过程中(  )
A.动力逐渐变小 B.阻力逐渐变小
C.动力臂逐渐变大 D.阻力臂逐渐变大
7.一均匀木板AB,B端固定在墙壁的转轴上,木板可以在竖直面内转动,木板下垫有长方体木块C,恰好使木板水平放置,如图所示。现用水平力F由A向B缓慢匀速推动木块C,在推动过程中,地面受到的压力和推力F将(  )
A.变大,变大 B.变小,变大 C.变大,变小 D.变小,变小
8.如图所示,重力为G的均匀木棒竖直悬于O点,在其下端施一始终垂直于棒的拉力F,让棒缓慢转到图中虚线所示位置,在转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力臂不变,F变大 B.F力臂变小,F变小
C.F力臂不变,F不变 D.F力臂变小,F变大
9.在“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若实验时在杠杆的左端悬挂一个物体,右端用弹簧秤拉着,如图所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手拉着弹簧秤缓慢地沿图中虚线的位置1移动到2(杠杆始终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则弹簧秤的示数(  )
A.不断增大 B.不断减小
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
10.在对汽车的发动机做检修时需要将引擎盖抬起,抬起过程应用了杠杆原理。图2为引擎盖的受力分析模式图:引擎盖可绕O点自由转动,A为引整擎重心位置。由图1可知在引擎盖抬起过程中,重力G的力臂逐渐    (选填“增大”或“减小”)。
11.如图所示,OA为一轻质杠杆,OB长0.2m,AB长0.4m,重物G=30N,拉力F作用在A点上,当杠杆水平平衡时,动力臂为   m,拉力为   N;保持拉力F与杠杆垂直,杠杆缓慢地由A位置放至C位置,此过程中拉力F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2.如图所示,质量分布均匀的相同的两块砖平放在水平地面上,现分别用始终竖直向上的力F1和F2分别作用在ab和cd的中点,使它们缓慢的竖直起来,且砖不在地面上滑动,当砖的边ab、cd刚离开地面时F1   F2(选填“>”、“<”或“=”),在ab边不断抬高的过程中,F1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3.如图甲所示,长1.6m、粗细均匀的金属杆可以绕O点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让一个拉力传感器竖直作用在杆上,并能使杆始终保持在水平位置平衡。该传感器显示其拉力F与其作用点到O的距离x变化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分析图乙可知金属杆的重力为
   N;拉力F与x大小的数学关系式是   。
14.如图是农村曾用的舂米工具的结构示意图。杆AB可绕O点转动,杆右端均匀柱形物体的长度与杆右侧的OB相等,杆AB的重力不计,柱形物体较重。若作用在A点的动力F方向始终与杆垂直,则杆从水平位置缓慢转动45°角的过程中,动力F大小的变化是   。
15.如图所示,一均匀木块A,左上角用转动轴O与墙连接,其下方垫有一小木块B,B与地面之间存在摩擦,地面粗糙程度相同,其余摩擦不计。用水平拉力F将B从A的左端匀速拉到右端的过程中,A对B的压力逐渐   ,力F的大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6.从地面上搬起重物我们的常见做法是弯腰(如图甲)或人下蹲弯曲膝盖(如图乙)把它搬起来,哪种方法好呢?下面就建立模型说明这个问题。把脊柱简化为杠杆如图丙所示,脊柱可绕骶骨(轴)O转动,腰背部复杂肌肉的等效拉力F1作用在A点,其实际作用方向与脊柱夹角为12°且保持不变,搬箱子拉力F2作用在肩关节B点,在B点挂一重物代替箱子。用测力计沿F1方向拉,使模型静止,可测出腰背部复杂肌肉拉力的大小。接着,改变脊柱与水平面的夹角即可改变杠杆与水平面的夹角α,多次实验得出结论。
(1)在丙图中画出F2力臂L2。
(2)当α角增大时,L2   (变大/不变/变小),F1   (变大/不变/变小)。
(3)如果考虑到人上半身的重力,那么腰背部肌肉的实际拉力将比丙图中F1要
   (大/小)。
(4)对比甲乙两种姿势所对应丙图中的两种状态,由以下分析可得,   (甲/乙)图中的姿势比较正确。
17.如图,在杠杆OA上的B点悬挂重物G,A端用细绳吊在小圆环E上,且细绳AE长等于圆弧CED的半径,此时杠杆恰好成水平状态,A点与圆弧CED的圆心重合。已知A是动力作用点
(1)请在图中画出阻力
(2)E环从C点沿顺时针方向逐渐滑到D点的过程中,阻力   ,阻力臂   ,动力臂   ,所以动力将   (填变化情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