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湖南怀化通道侗族自治县九下语文第一单元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年湖南怀化通道侗族自治县九下语文第一单元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1-14 18:05: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年上期九年级语文单元目标检测题
(第一单元)
一、积累与运用。(39分)
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4)题。(11分)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州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jìng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3分)
百舸( )  jìng( ) 自由  寥廓( )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正确写法是“   ”。(2分)
(3)“层林尽染”中“尽”的意思是 ( )(3分)
A.完毕 B.达到极端 C.全;都 D.所有的
(4)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画面。(3分)
2、下列诗句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B.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C.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D.我亲爱的/祖国
3、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3分)
A.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B.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C.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D.母亲永远想念我,如同我永远想念她一样。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月夜》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也即五四前后的一代知识分子)独立不倚的坚强性格和追求思想自由与个性解放的奋斗精神。
B.《萧红墓畔口占》是现代诗人戴望舒于1944年所作的一首悼亡诗,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怀念。
C.《断章》中诗人如同与读者面对面聊天,“你”指的是读者。全诗明白如话,但又蕴含深意,耐人寻味。
D.《风雨吟》中“大地风雨的海”是一个独特的意象,这个意象使我们知道诗人的人生坐标发生了动摇,其对未来感到茫然。
5、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①诗这种文学样式,偏重于抒怀言志。
②诗与其他文体相比,能更为充分地显示作者的品格和情怀。
③优秀的诗篇承担着丰富和美化人们精神生活的使命,它向我们展示世界,表达心灵,并启示真理
④情绪和感情是诗的基础
⑤但它一般不直接告诉读者应如何如何,而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净化人们的灵魂
A.①③④②⑤ B.③④①⑤② C.②①③⑤④ D.①④②③⑤
6、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3×2=6分)
时任中国驻美大使的李肇星,一次在美国演讲时,一个老太太问他:“你们为什么要侵略西藏?”李肇星一改往日之态,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在得知老太太是得克萨斯州人后说:“你们得克萨斯州1845年才加入美国,而早在13世纪中叶,西藏已纳入中国版图。您瞧,您的胳膊本来就是您身体的一部分,您能说您的身体侵略了您的胳膊吗?”老太太一听就乐了,她热情地拥抱住李肇星,连声说:“谢谢您,谢谢您让我明白了历史的真相。”
李肇星的讲话表达了哪两层意思?(每层15字以内)为什么他能成功说服老太太?
表达的意思:① ;
② 。
(2)成功说服的原因: 。
7、学校开展“亲近经典”读书活动,请你参加。(10分)
(1)【我阅读 我朗诵】小明在朗诵叶赛宁的《夜》时,遇到一些困难,请你帮助解决。
河水悄悄流入梦乡,/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夜莺的歌声沉寂了,/长脚秧鸡不再欢嚷。
①请用“/”给下面的诗句标出两处停顿。(2分)
幽 暗 的 松 林 失 去 喧 响
②朗诵这一诗节,应采用的语调是( )(2分)
A.舒缓 B.欢快 C.激昂 D.深沉
(2)【我阅读 我分享】下面是小明分享的一段阅读感悟,请你帮助修改。
活动中,[甲]我读了大量散文、诗歌、小说、戏剧和古典诗词,还写了读书心得。阅读,让我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情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思想在孜孜求索中变得深邃。
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面对阅读中出现的问题,[乙]我们要主动向同学、老师、家长等身边的人不耻下问。最后,祝大家在阅读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①[甲]处画线句子有语病,应改为“   ”。 (2分)
②[乙]处画线句子用语不得体,应将“   ”改为“   ”。 (2分)
(3)【我阅读 我创作】请你仿照示例,写两行小诗。
示例:每一缕晨曦/都是喷薄而出的希望
, 。(2分)
二、阅读理解。(51分)
(一)课内阅读。读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完成8-11题。(15分)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是淤滩上的驳船/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祖国啊!
我是贫困,/我是悲哀。/我是你祖祖辈辈/痛苦的希望啊,/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在地面的花朵;/——祖国啊!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是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祖国啊!
我是你的十亿分之一,/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喂养了/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8、下列对每一节诗末尾的“祖国啊!”所抒发的感情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一句抒发了诗人难以言状的悲哀之情。
B.第二句蕴含着诗人的痛苦与希望。
C.第三句是诗人对祖国腾飞的赞美。
D.第四句是诗人为祖国的美好未来感到无比自豪时抑制不住的深情呼唤。
9、第一节诗中,诗人为什么要在句中的“老水车”和“矿灯”两词前分别加上“破旧”和“熏黑”这样的词语 (4分)
10、诗人将陈旧的与新生的对比,将痛苦的与欢乐的对比,旨在表达什么 (4分)
11、这首诗是以第一人称写的,怎样理解诗中的“我” (4分)
(二)拓展阅读。阅读下面舒婷的《思念》,完成12-14题。(14分)
一幅色彩缤纷但缺乏线条的挂图/一题清纯然而无解的代数/一具独弦琴,拨动檐雨的念珠/一双迭不到彼岸的桨橹
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夕阳一样遥遥地注目/也许藏有一个重洋/但流出来,只是两颗泪珠/啊,在心的远景里/在灵魂的深处
12、诗的第一节中,诗人运用“挂图”“代数”“ ”“ ”这四个意象从不同的角度描写了思念的情思,营造出一种朦陇、深远的意境。(4分)
13、画线处的诗句运用了________修辞手法,从 和 两个角度,含蓄曲折地写出了思念的焦灼感和迫切感。(6分)
14、诗的最后一节采用了什么句式?全诗的诗眼是什么?(4分)
; 。
(三)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9题。(22分)
好沉的一杯土 石英
①在这里,旧的皇历是更不灵了。
②原本我以为,黄河口的土是粗糙的、贫瘠的。因为在我幼小时,大人们就告诉我:那是个盐碱沙荒、十年九不收的地方。
③但当我实地来到这黄河入海处,亲眼领略了它的豪迈气势和不凡的资质后,我便意外地发现:这里不仅地阔,而且土肥,攥在手里,酥细得像润了油,却又不腻而匀和:凑近鼻沟下一闻,别有一种清香。以我年轻时在老家从事农桑的经验,这样的土质,任管种蔬菜还是种庄稼都是很理想的。
④果然,在后首那块干松的地段,好一片秋禾!风过时,高粱擎起硕大的锣鼓槌相互撞击,没有敲出多大的声响,却惊起一对翠蓝色的珍鸟从深处腾出,在半空里飞旋两遭,没有树枝可依,又飘落在旁边的一片谷地,立在穗上颤颤悠悠,像一双新婚伉俪相对荡着秋千。那千支万条谷穗的金笔,在漫野里尽情描绘秋熟的图景。
⑤再往前,更接近河口的一片土地,许是刚冲积成不久,还没有好好利用。如此潮润的沃土,瞅着都会口舌生津,谅也不会长时被闲置的。
⑥我是个庄户底儿,颇有些“爱土成性”,走着走着,禁不住又珍惜地捧起一杯土来,觉得好沉重,真的——比一般的土要有分量。“你的手感不一样吧?”我们的老向导、四十年的治黄专家王总工程师看出来了,接着他以充满诗意的幽默口吻向我解释,“这土确实有点特殊:黄河口虽说在山东,这里的泥沙却不全姓鲁,它们有的姓甘,有的姓秦,有的姓晋,有的姓豫,大都是外来户。你手里攥着九个省区呢,怎能不重?”
⑦我始而以为他是在开玩笑,再一琢磨,或许还真有道理。但究竟是科学上的依据,还是哲理上的深远含意?科学上的道理,土质的某种特殊性,还有待请教:引我深思的倒是他所说的“攥着九个省区”这句话,确实是够有分量的,其中不但有地理上的广阔,更有历史的重负,大河不舍昼夜滔滔奔流,融雪纳雨,诸种情味,羼和着千年万载艰辛的汗珠。经过漫长历史淘滤,轻浮的、劣质的分子被冲出河口,混杂于海水中;能够落下来的便执着地痴恋于河口,不肯随波逐流。这些分子多是精华,它们当然最凝重。
⑧这土,攥在手里是无声的,我却觉得它储留、凝结着我们这个民族苦难和奋起的回声。太遥远的且不说,七十多年前,就有黄泛区百姓流离失所啼饥号寒的哭泣.更有1947年6月30日刘邓大军强渡黄河的雄浑声浪……
⑨我更深深感悟到:我手里攥着的不是一杯普通的土,一时竟舍不得扔弃它——它值得我珍惜并作为一种精神的动力。这时我不仅觉得它的分量沉重,而且攥得好苦!
⑩但不论是何种滋味,过去的毕竟已成为过去。现在,我闻到的是风赠秋熟的醇香;眼前,是驰向海口的两栖机动勘测船—王总兴致勃勃地向我透露:三年以内就将结束这里“有水无航,有油无厂,有口无港”的局面。“到那时,你再来看!”
⑾他的语气是那么坚定,那么充满信心;不需怀疑,他过去四十年间的治黄成绩就是金质“信用卡”。
⑿至此,我可以愉快地松开手了。土,被攥成紧紧的一团,我随手把它揉碎,轻松地撒开去,土星儿均匀地铺在地面上,幻觉中,我的眼前仿佛展开了一幅新洲远景图…… (略有删改)
1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以“我”对黄河口的土的情感为行文线索,思路清晰。
B.第⑥段王总诗意的话语,丰富了“我”对黄河口土的认识。
C.文章使用“闻”“捧”“攥”等词语,写出“我”爱土成性。
D.文章在叙事的基础上抒情、议论,语言朴素,充满哲理。
16、第②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17、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赏析。(6分)
高粱擎起硕大的锣鼓槌相互撞击,没有敲出多大的声响,却惊起一对翠蓝色的珍鸟从深处腾出,在半空里飞旋两遭,没有树枝可依,又飘落在旁边的一片谷地,立在穗上颤颤悠悠,像一双新婚伉俪相对荡着秋千。
①赏析画线句子: 。(3分)
②赏析加点词语: 。(3分)
18、第⑨段写“我”将土“攥得好苦”,第⑿段写“我可以愉快地松开手了”,“我”心情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概括。(3分)
19、作者为什么认为黄河口的土“好沉”?请简要分析。(6分)
三、写作。(60分)
站点,既是匆匆而过的憩息处,也是暂时的落脚点;既是旧行旅的终点,又是新行程的起点……人生就是这样,一个又一个的站点组成了一个人生命的完整链条。
20、请以“每个站点都有风景”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提示与要求】(1)自定立意,写出你的经历、感悟、认识。(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4)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第一单元
一、积累及运用1(1)gě 竞 liáo (2)“橘子州头”——“橘子洲头” (3)C (4)示例:绵延的群山因枫树都成了红色,茂密的树林像被染过一样 2A 3D 4C 5D 6(l)①西藏早就是中国的领土 ②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说话得体,用类比手法从老太太身边熟知的事情说起 7(1)①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 ②A (2)①“我读了大量散文、诗歌、小说和戏剧” ②“不耻下问”改为“请教” (3)示例:每一朵小花/都是歌颂生命的乐章。(比喻恰当、表意明确即可)
二、阅读理解(一)8D 9、“老水车”“矿灯”分别代表的是农业生产方式与工业生产方式,加上“破旧”“熏黑”可以表现生产方式非常陈旧与落后 10、旨在表达新生的中国充满了蓬勃的朝气,正在向明天进发。中国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11、诗中“我是你……”(或“我是……”)的句式反复出现,将“我”与“你”(祖国)两者紧紧联系在一起。“我”和祖国生死相依、血肉相连,“我”的形象和祖国的大形象熔铸在一起。“我”代表了要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承担起重任的一代人,这代人和祖国一起从苦难中走过,在新的历史机遇面前,担起了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意思对即可)
(二)12、念珠、桨橹 13、比喻 时间的缓慢、距离的遥远 14、倒装、思念
(三)15D 16、紧承上文;欲扬先抑;强调印象中黄河口土质的粗糙、贫瘠;与下文写土的肥沃、清香形成对比 17①(示例)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将高粱穗比作硕大的锣鼓槌,形象地写出高粱穗的饱满;“擎”赋予高粱以人的动作,生动地写出高粱的壮硕 ②(示例)“腾出”写出珍鸟受惊吓后急速飞离的情态;“飘落”写出珍鸟的轻盈;给秋熟图景增添了生机 18、沉重的历史已经过去;新中国治黄成绩显著;新洲的美好前景指日可待 19、来源地域广阔,汇聚九省区沙土精华;凝结中华民族苦难和奋起的回声,有历史厚重感:历经淘滤,不随波逐流,成为精神动力。(以上答案意对即可)
三、写作 20、略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