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生命之源---水4.4化学方程式课后练习能力提升九年级化学上册(科粤版2012)
练习
一、单选题,共11小题
1.下图中的四位同学对H2+Cl22HCl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条件是点燃 B.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没变
C.反应前后分子个数变了 D.表示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
2.为了使人们及时发现煤气泄漏,常在每期中加入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2H5SH,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则X的化学式
A.S B.SO2 C.SO3 D.CO
3.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2S+2O2=2SO2 B.3Fe+2O2Fe2O3
C. D.Mg+O2=MgO2
4.从化学方程式2H2 + O22H2O中不能获得的信息有
A.氢气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
B.氢气燃烧时火焰呈淡蓝色
C.每两个氢分子与一个氧分子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两个水分子
D.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36份质量的水
5.关于化学方程式2H2O2H2↑+O2↑表示的意义中,说法错误的是
A.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
B.每2个水分子通电生成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
C.每2摩尔水通电生成2摩尔氢气和1摩尔氧气
D.每2克水通电生成2克氢气和1克氧气
6.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a、b、c、d四种物质,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如下图刻度纸所示(例如:d的质量为2g)。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反应结束后,再次测得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并通过刻度的移动来表示,且记录在同一张刻度纸上:刻度线Ⅰ向右移动9格;刻度线Ⅱ向左移动8格;刻度线Ⅲ向左移动8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结束后c的质量为14g B.a、b变化的质量比一定为9:17
C.该反应可能为化合反应 D.a、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一定为9:8
7.关于反应 2SO2+O22SO3,说法错误的是
A.V2O5在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 B.二氧化硫加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
C.参加反应的 SO2与 O2的质量比为 4:1 D.反应中 SO2 作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8.称取21.6 g过氧化钙晶体(化学式为CaO2·yH2O),用热分析仪对其进行热分解实验,并绘制成固体质量与温度关系图(过氧化钙晶体受热时会先失去结晶水,350℃后会分解生成CaO和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y值为8
B.0~150 ℃未达到反应所需的温度
C.350 ℃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O22CaO+O2↑
D.Ca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9.工业中利用如下反应合成 SO3: ,一定条件下,在一密闭容器内投入 SO2、O2、SO3、V2O5四种物质,在不同时刻测得各物质的质量(单位为 )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甲 乙 丙 丁
t1 100 5 80 5
t2 60 55 a b
t3 40 C d 5
A.a=10 B.参加反应的 SO2分子、 O2分子的个数比为 1:2
C.丁物质可能是催化剂 V2O5 D.丙物质是 O2
10.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4Fe+3O22Fe2O3 B.Cu+2HCl=CuCl2+H2
C.2H2O2H2+O2 D.4P+5O22P2O5
11.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2P+2.5O2P2O5 B.CaCO3 +2HCl=CaCl2+ H2O + CO2↑
C.C+O2CO2↑ D.4Fe+3O22Fe2O3
二、非选择题,共6小题
12.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②_______;③_______;④_______;⑤_______。
13.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请你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乐天超市出售的①蒙牛纯牛奶 ②崂山矿泉水 ③乐爽蒸馏水 ④汇源果粒橙等饮品中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填编号,下同),属于溶液的是______。
(2)能跟血液里的血红蛋白结合而使人中毒的物质是______。
(3)气体X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生成硫和水,X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______(填元素符号)。
(4)硅是信息技术的关键材料,高温下氢气与四氯化硅(SiCl4)反应可制得高纯度的硅,同时生成氯化氢。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5)我国生产的歼﹣20隐形飞机发动机喷口、喷管的金属材料中加入了稀土金属铼,可以提高金属材料的耐高温、易机械加工等性能。冶炼铼的化学方程式为2KReO4+7H22Re+6X+2KOH,X的化学式是______。
14.化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化学。硒在人体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提高人体免疫力,保护肝脏,预防白内障,心脑血管疾病等。如图是硒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截图和原子结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硒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写出硒离子的符号________。
(2)我国古代典籍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银针验毒”的反应原理之一为:4Ag + 2H2S + O2 = 2X + 2H2O,其中X为______。
15.用“”和“”分别代表氢分子和氮分子,如图是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反应中发生改变的粒子是_______。
(2)参加反应的氢分子和氮分子的个数比为_________。
(3)写出上述微观示意图表示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16.“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根据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甲,构成氯化钠的粒子符号表示为______。
(2)如图乙,汞元素属于______(选填“金属”、“非金属”或“稀有气体元素”)元素,BC两种粒子属于同种元素是因为它们的______相同;
(3)如图丙,硫化氢在氧气中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图F属于______(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17.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
(2)从微观角度解释甲、丙性质有差异的原因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
A、根据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可知,等号上方表示反应条件,该反应的条件是点燃,说法正确;
B、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没变,说法正确;
C、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说法错误;
D、根据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可知,该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说法正确。
故选:C。
2.B
【详解】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个数不变,反应前后相差2S、4O,所以2X含2个S原子,4个氧原子,所以X是SO2,故选B。
【点睛】
3.C
【详解】
A.该反应缺少反应条件,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选项A错误;
B.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选项B错误;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该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选项C正确;
D.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该反应缺少反应条件,氧化镁的化学式书写错误,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选项D错误;
故选:C
4.B
【详解】
A、化学方程式可以体现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氢气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A正确。
B、化学方程式不能体现反应现象,B错误。
C、化学方程式可以体现反应物、生成物的微粒个数比,该反应表示每两个氢分子与一个氧分子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两个水分子,C正确。
D、化学方程式可以体现反应物、生成物质量比例关系,该反应表示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36份质量的水,D正确。
故选:B。
5.D
【详解】
A、可表示在通电的条件下,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故说法正确;
B、可表示在通电的条件下,每2个水分子分解生成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正确;
C、氢气、氧气和水都是由分子构成的,此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在通电的条件下,每2摩尔水分子分解生成2摩尔氢气分子和1摩尔氧气分子,故说法正确;
D、可表示在通电的条件下,每36份质量的水分解生成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故说法错误。
故选:D。
6.B
【分析】
由图可知,反应前,a的质量为5g,b的质量为17g,c的质量为6g,d的质量为2g,反应后,刻度线Ⅰ向右移动9格;刻度线Ⅱ向左移动8格;刻度线Ⅲ向左移动8格。故a的质量为14g,b的质量为0g,c的质量为6g,d的质量为10g,故反应后,a的质量增加,a是生成物,b的质量减小,b是反应物,c的质量不变,c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与反应的杂质,d的质量增加,d是生成物。
【详解】
A、由分析可知,反应结束后,c的质量为6g,不符合题意;
B、a、b变化的质量比为:(14g-5g):(17g-0)=9:17,符合题意;
C、a、d是生成物,b是反应物,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
D、a、d变化的质量比为:(14g-5g):(10g-2g)=9:8,但是化学计量数未知,无法计算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B
【详解】
A:二氧化硫与氧气在五氧化二钒做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生成三氧化硫。由于五氧化二钒是催化剂,因此,五氧化二钒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A正确。
B:该化学反应读成:二氧化硫与氧气在五氧化二钒做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生成三氧化硫。所以,B错误。
C: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 SO2与 O2的质量比为2×(32+16×2):16×2=4:1 。所以,C正确。
D:二氧化硫与氧气在五氧化二钒做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生成三氧化硫。氧气是氧化剂,二氧化硫是还原剂。还原剂具有还原性。D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B。
8.D
【详解】
A、分析图象可知CaO2·yH2O分解生成CaO2的质量为7.2g,21.6 g过氧化钙晶体(化学式为CaO2·yH2O)中结晶水的质量为21.6g-7.2g=14.4g,则
y=8,说法正确;
B、分析图象可知CaO2·yH2O加热可分解,而0~150℃质量不发生改变,原因是没有达到它的分解温度,说法正确;
C、350℃后CaO2分解生成CaO和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O22CaO+O2↑,说法正确;
D、CaO2中钙元素为+2价,则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说法错误;
故选:D。
9.D
【详解】
A 、由表格可知,丁反应前后质量不变。t2时,甲质量减少40g,乙质量增加50g,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丙质量减少10g,故a为80g-10g=70g,错误;
B 、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SO2分子和O2分子的个数比为2:1,错误。
C 、丁在t1和t3时质量不变,因此一定为催化剂V2O5,错误;
D 、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SO2和O2的质量比为4:1,丙是反应物且质量减少比甲慢,丙是氧气,正确;
故选 D 。
10.D
【详解】
A、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e3O4,A错误。
B、铜和盐酸不反应,B错误。
C、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C错误。
D、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化学方程式正确。
故选:D。
11.B
【分析】
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个和↓的标注是否正确。
【详解】
A、该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
B、该化学方程式完全正确,故选项正确;
C、碳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需要气体符号,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
D、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
故选:B。
【点睛】
12.化学式 反应物 生成物 反应条件 质量比
【详解】
定义:化学方程式式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意义:化学方程式体现了①反应物、反应条件、生成物;②参与反应的微粒个数关系;③参与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关系。
故填:化学式、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质量比。
13.
(1) ③ ②
(2)一氧化碳CO
(3)S和H
(4)
(5)H2O
【分析】
(1)
蒸馏水是纯净物,故选③;
矿泉水中溶解一定的对人体有益的物质是溶液,故选 ②。
(2)
一氧化碳能跟血液里的血红蛋白结合而使其失去了携带氧气的能力而使人中毒,故填一氧化碳(CO)。
(3)
气体X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生成硫和水,硫和水中有三种元素硫、氢和氧,但是氧元素可能为氧气提供,所以X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硫和氢,故填S和H。
(4)
高温下氢气与四氯化硅(SiCl4)反应可制得高纯度的硅,同时生成氯化氢。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原子个数守恒可得X中有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故其化学式是H2O。
14.
(1) 78.96 得到 Se2-
(2)Ag2S
【分析】
(1)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可确定硒原子最外层电子数n=6,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带两个单位负电荷的硒离子Se2-;
(2)
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银原子是4个,反应后应该是4个,包含在2X中,反应前硫原子是2个,反应后应该是2个,包含在2X中,反应前后氢原子都是4个,氧原子都是2个,X的化学式为Ag2S。
15.
(1)氢分子和氮分子
(2)3:1
(3)
【分析】
(1)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故该反应中,发生改变的粒子是氢分子和氮分子;
(2)
由图可知,其中一个氮分子未参与反应,故参加反应的氢分子和氮分子的个数比为:6:2=3:1;
(3)
由图可知,该反应为氮气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氨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6.
(1)Na+、Cl-
(2) 金属 质子数
(3) 混合物
【分析】
(1)
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符号为Na+、Cl-。
(2)
汞元素属于金属元素。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所以BC两种粒子属于同种元素是因为它们的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相同。
(3)
F中含有4种分子,是混合物。该反应是H2S与O2反应生成SO2和H2O。化学式为。
17.
(1)
(2)甲、丙两种物质的分子构成不同
【解析】
(1)
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二氧化硫与氧气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生成三氧化硫,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故填:;
(2)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由图示可知,甲、丙两种物质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化学性质不同,故填:甲、丙两种物质的分子构成不同。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