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化学方程式新学期同步练习基础过关—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科粤版(2012)上册(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4.4化学方程式新学期同步练习基础过关—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科粤版(2012)上册(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11-13 16:32: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章生命之源---水4.4化学方程式新学期同步练习基础过关九年级化学上册(科粤版2012)
练习
一、单选题,共12小题
1.下图中的四位同学对H2+Cl22HCl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条件是点燃 B.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没变
C.反应前后分子个数变了 D.表示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
2.由元素X、Y组成的两种物质经化合生成Z,化学方程式为:3X2+2YX=2Z,则Z的化学式是
A.X3Y2 B.XY
C.X4Y D.YX4
3.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2P+5O2P2O5
B.2KMnO4K2MnO4 + MnO2 + O2
C.2CO + O22CO2
D.H2SO4+NaOH=NaSO4+H2O
4.如图是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与丙均属于氧化物
B.反应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
C.反应后原子的数目增加
D.该反应能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
5.已知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结合下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中元素化合价均没有改变 B.该反应中共有3种氧化物
C.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17:16 D.生成的丙、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
6.某化学方程式为aC2H6+bO2mCO2+nH2O,下述各式物质间计量数关系正确的是
A.2m=a B.3n=2a C.3n=a D.2b=2m+n
7.在反应4Na+O2=2Na2O中,Na、O2、Na2O的质量比为
A.92:32:62 B.23:32:62
C.23:32:78 D.92:32:124
8.碳酸氢铵在常温下就能分解,其化学方程式是:NH4HCO3=NH3↑+CO2↑+X。根据质量守恒定律,X的化学式是
A.H2O B.H2 C.CO D.N2
9.“银针验毒”其反应原理之一是4Ag+2X+O2= 2Ag2S+2H2O。则X的化学式为
A.S B.H2S C.SO2 D.SO3
10.下图表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均不变 B.甲物质中氮、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3
C.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和数目不变 D.参加反应甲、乙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4:5
11.对于化学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固体减少的质量等于生成O2的质量
C.MnO2加快了该反应速率 D.参加反应的氯酸钾与生成氧气的质量比是245:48
12.“洁厕灵”和“84消毒液”是两种常见的生活用品。两者混合会生成有毒的Cl2,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ClO+2HCl=NaCl+Cl2↑+X。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
B.NaCl中的阳离子结构示意图
C.X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D.“洁厕灵”和“84消毒液”不能混合使用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
13.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化学计量数为1也要填入“□”内)
(1)____P +____O2____P2O5
(2)____Fe2O3 +____C____Fe +____CO2
(3)____KClO3____KCl +____O2↑
(4)____C2H4 +____O2____H2O+____CO2
14.“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根据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甲,构成氯化钠的粒子符号表示为______。
(2)如图乙,汞元素属于______(选填“金属”、“非金属”或“稀有气体元素”)元素,BC两种粒子属于同种元素是因为它们的______相同;
(3)如图丙,硫化氢在氧气中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图F属于______(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15.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____N2H4+____N2O4=____N2+____H2O
(2)____H2+____WO3=____W+____H2O
(3)____HCl+____Fe2O3=____FeCl3+____H2O
16.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和创造物质。A是一种比较清洁的燃料,已知A和B能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和D。四种物质的微粒示意图如下:
(1)上述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填化学式,下同);属于有机物的是______,该反应是否为置换反应______。(填“是”或“否”)
(2)C物质中两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
(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17.已知:Cl2+H2O=HCl+HClO,请推测Cl2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价,HClO不稳定,见光易分解成盐酸和氧气,试写出HClO见光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
A、根据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可知,等号上方表示反应条件,该反应的条件是点燃,说法正确;
B、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没变,说法正确;
C、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说法错误;
D、根据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可知,该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说法正确。
故选:C。
2.D
【详解】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数目不变,反应物中X原子8个、Y原子2个,则 2Z中有 X原子8个、Y原子2个,故推测Z中有X原子 4个、 Y原子1个,又因为反应物中有一化学式为“YX”,说明Y为正化合价,故其化学式为YX4。
故选: D。
3.C
【分析】
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
【详解】
A.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正确的是;
B.气体状态符号没有标注,正确的是;
C.化学方程式正确;
D.生成物硫酸钠的化学式错误,正确的是:。
故选C。
4.D
【分析】
根据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写出方程式,根据物质的组成、方程式的意义、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等分析判断有关的说法。
【详解】
由图可知,该反应的方程式是:2NO+2CON2+2CO2;
A、氧化物是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甲为一氧化碳,属于氧化物,丙为氮气,属于单质,选项A错误;
B、由方程式的意义可知,反应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2,选项B错误;
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选项C错误;
D、该反应的反应物均为有害气体,生成物均为无害气体,所以该反应能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选项D正确。
故选:D
5.D
【详解】
由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硫化氢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生成了硫和水,反应的方程式是:2H2S+O2 2S+2H2O。
A、由上述反应可知,该反应有单质参加又有单质生成,一定有化合价的变化,错误;
B、该反应中只有水是氧化物,只有1种氧化物,错误;
C、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68:32=34:16,错误;
D、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的丙、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正确。
故选:D。
6.D
【详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都不变。由反应前后碳原子个数不变可得:2a=m;由反应前后氢原子个数不变可得:6a=2n,即3a=n;由反应前后氧原子个数不变可得:2b=2m+n,故D选项正确;
故选D。
7.D
【详解】
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等于式量(即化学计量数×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在反应4Na+O2=2Na2O中,Na、O2、Na2O的质量比为,故选D。
8.A
【详解】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反应前有1N、5H、1C、3O,反应后有1N、3H、1C、2O,相差2H、1O,所以X是H2O。
故选A。
9.B
【详解】
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生成物中有4个银原子、2个硫原子、4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反应物中有4个银原子、2个氧原子,所以X是H2S。
故选:B。
10.D
【详解】
由微观过程图可知,反应的方程式应该是:4NH3+5O2 4NO+6H2O。
A、该反应有单质参加反应,反应前后一定有元素的化合价均的改变,说法错误;
B、甲物质中氮、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4:(1×3)=14:3,说法错误;
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和数目都发生了变化,说法错误;
D、由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之比是为4:5,说法正确。
故选:D。
11.D
【详解】
A、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B、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固体减少的质量等于生成O2的质量,正确;
C、反应中MnO2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它加快了该反应速率,正确;
D、参加反应的氯酸钾与生成氧气的质量比是(122.5×2):(32×3)=245:96,错误。
故选:D。
12.A
【详解】
A、NaClO中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x+(-2)=0,则x=+1价,故选项说法错误。
B、NaCl中的阳离子为钠离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结构示意图为,故选项说法正确。
C、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前钠、氯、氧、氢原子个数分别为1、3、1、2,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钠、氯、氧、氢原子个数分别为1、3、0、0,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每个X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D、“洁厕灵”和“84消毒液”两者混合会生成有毒的Cl2,“洁厕灵”和“84”消毒液不能混合使用,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13.
(1) 4 5 2
(2) 2 3 4 3
(3) 2 2 3
(4) 1 3 2 2
【分析】
(1)
利用最小公倍数法进行配平,以氧原子作为配平的起点,氧气、五氧化二磷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5、2,最后调整磷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为4;
(2)
利用最小公倍数法进行配平,以氧原子作为配平的起点,氧化铁、二氧化碳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2、3,最后调整碳、铁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为3、4;
(3)
利用最小公倍数法进行配平,以氧原子作为配平的起点,氯酸钾、氧气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2、3,最后调整氯化钾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为2;
(4)
本题可利用“定一法”进行配平,把C2H4的化学计量数定为1,则O2、H2O、CO2,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3、2、2。
14.
(1)Na+、Cl-
(2) 金属 质子数
(3) 混合物
【分析】
(1)
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符号为Na+、Cl-。
(2)
汞元素属于金属元素。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所以BC两种粒子属于同种元素是因为它们的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相同。
(3)
F中含有4种分子,是混合物。该反应是H2S与O2反应生成SO2和H2O。化学式为。
15.
(1) 2 1 3 4
(2) 3 1 1 3
(3) 6 1 2 3
【分析】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遵循两个原则①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②遵循客观事实;
常用的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有最小公倍数法:在配平化学方程式时,观察反应前后出现”个数”较复杂的元素,先进行配平。先计算出反应前后该元素原子的最小公倍数,用填化学式前面化学计量数的方法,对该原子进行配平,然后观察配平其他元素的原子个数,致使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元素种类与原子个数都相等。
(1)
化学方程式配平后为:2N2H4+N2O4=3N2+4H2O。
(2)
化学方程式配平后为:3H2+WO3=W+3H2O。
(3)
化学方程式配平后为:6HCl+Fe2O3=2FeCl3+3H2O。
16.
(1) 否
(2)1:8(或8:1)
(3)
【分析】
(1)
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做氧化物。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叫做有机物。但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碳酸、碳酸盐等看成无机物。故填:
根据置换反应的定义可判断该反应不是置换反应。故填:否
(2)
C物质是水。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8,氧氢元素质量比为8:1。
(3)
A和B能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和D。故填:
【点睛】
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做氧化物。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叫做有机物。但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碳酸、碳酸盐等看成无机物。
17.
+1
【详解】
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盐酸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次氯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次氯酸钠和水,故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ClO中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1)+x+(-2)=0,x=+1;
HClO不稳定,见光易分解生成盐酸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