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生物 上册 第一单元 第一章 认识生物 单元测试 B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 上册 第一单元 第一章 认识生物 单元测试 B卷(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2.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11-13 20:37: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 第一章 认识生物 单元测试 B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我们都知道在野外迷路后可以通过观察大树来分辨方向。长得更茂盛的一面是南面,这是因为南面是向阳的一面,树木接受阳光的照射后生成有机物,树叶就因此长得相对茂盛。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  )
A.生活需要营养 B.能进行呼吸
C.能排出自身体内的废物 D.能进行繁殖
2.在生物圈的各圈层中,生物种类最多的是()
A.大气圈的上层 B.大气圈的下层 C.岩石圈的上层 D.水圈的底层
3.下列生态因素中不属于非生物因素的是( )
A.阳光、温度 B.空气、温度 C.水分、土壤 D.寄生虫、病毒
4.生命神奇而美丽,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生石花开花 B.珊瑚礁长高
C.植物落叶 D.H7N9病毒能繁殖后代
5.生物和非生物最本质的区别是(  )
A.生物能动,非生物不能动 B.生物对外界刺激有反应,非生物没有
C.生物有生命,非生物没有生命 D.生物能长大,非生物不能长大
6.诗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康 王维),描述了生物基本特征中的(  )
A.生长和繁殖 B.生活需要营养
C.遗传和变异 D.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7.下列哪项能作为判断智能机器人是否为生物的标准 (  )
A.是否耗能 B.能否运动
C.能否说话 D.能否生殖
8.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描述及其所属层次不相符的是(  )
A.小张是A型血,小李是B型血,小魏是AB型血,小谭是O型血——遗传多样性
B.亚洲人多为黄种人,欧洲人多为白种人,非洲人多为黑种人——生物种类多样性
C.湖南境内除了有丘陵外,还有平原、山地、湖泊和沼泽——生态系统多样性
D.农作物中既有水稻、小麦,也有玉米、高粱——生物种类多样性
9.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A.环境对生物的生存总是有利的
B.环境对生物的生存总是不利的
C.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
D.生物与环境之间没有关系
10.对于一棵生活在花园中的玫瑰来说,影响它生存的环境因素是(  )
A.阳光、空气和水分 B.森林里的所有动物
C.森林里的其他植物 D.非生物因素和其他生物
11.下列哪项是影响水稻的生物因素( )
A.水 B.阳光 C.温度 D.害虫
12.下列选项中属于生物的是( )
①阳光 ②松树 ③空气 ④细菌 ⑤金鱼 ⑥水 ⑦病毒 ⑧土壤 ⑨珊瑚虫
A.①③⑤⑦⑨ B.②④⑥⑧ C.②④⑤⑦⑨ D.①③⑥⑧
13.下列有关生物圈、生态系统以及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圈包括全部的大气圈、岩石圈和水圈
B.外界干扰超出了一定范围,生态系统可能被破坏
C.生态系统的非生物因素只有阳光、温度和水
D.同种生物个体之间只有竞争关系
14.下列选项不能体现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D )
A.一山不容二虎
B.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C.螳螂捕食,黄雀在后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15.黄山是举世闻名的风景名胜区,景区内的黄山松大多分布在海拔800米以上的区域。影响黄山松分布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
A.水 B.阳光 C.空气 D.温度
二.填空题(16-20题每题9分,21题10分,共55分)
16.生物所具有的特征包括: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生长、繁殖和遗传和变异等。下图中分别体现了哪种生命特征:
(1)A是向日葵,“朵朵葵花向太阳”,所体现出的生物特征是(_____)。
(2)B人体排汗,所体现出的生物特征是(______)。
(3)C蘑菇由小长大,所体现出的生物特征是(_____)。
(4)D鲸鱼喷出水柱,所体现出的生物特征是(_____)。
(5)E蚂蚁搬运食物,所体现出的生物特征是(_____)。
17.研究者对某池塘中部分生物摄取的食物成分进行分析,并将结果记录再下表中,回答问题:
生物种类 体内食物成分
小鱼 蜻蜓的幼虫
小球藻 ﹣﹣﹣﹣﹣﹣
蜻蜓的幼虫 水蚤
水蚤 小球藻
(1)表中属于生产者的是________ .
(2)根据表中的信息,请写出一条食物链链________ .
(3)如果有毒物质DDT沿着食物链积累,在该生态系统中,DDT积累得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_ . 该系统在一段时间内能保持相对的稳定状态,是因为它本身具有一定的________能力.
18.平桂区推行“猪﹣沼﹣果(粮、菜)”“猪﹣沼﹣果(粮、菜)﹣鸡”等生态种养循环模式.如图的农业生态系统中,鸡、猪、人的粪便以及农作物秸秆通过沼气池的发酵作用,产生的沼气用于照明和做饭,沼渣可以作肥料.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建立此生态系统的目的是_____.
(2)在此生态系统中,含有能量最多的生物成分是_____.猪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是_____.
(3)写出人获取能量最多的食物链:_____.
(4)该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沿着_____流动.
19.下图示草原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的关系。请分析:
(1)该生态系统中,_________和 ________ 属于生产者,图中没有画出的 ________和________ 属于分解者。
(2)该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食物链。图中食物链共有______条。
(3)生态系统中所需的能量来自于 ___________ ,能量在沿着食物链传递的过程中逐级________ 。根据这一特点,图中总能量最少的一种生物是_______。
(4)若人们为了保护草籽而大量捕杀麻雀,草反而会减少。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如图表示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过程,请回答问题:
(1)图中表示动物的是__(填字母)。
(2)图中能向大气释放出二氧化碳的途径有________(填序号)。
(3)D表示的生物主要是___________。
(4)假设没有了动物,此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会受到影响吗?__(选填“会”或“不会”)。
(5)由此可见,动物能_______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21.根据右图和提供的资料,回答问题:
很早以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学会了用桑叶喂蚕、蚕沙(蚕粪)养鱼、塘泥肥桑的方法,创造了“桑基鱼塘”生态农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桑基鱼塘”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人们改变以蚕沙直接下鱼塘的老办法,将蚕沙、人畜粪便、秸秆、杂草、树叶等投入沼气池内发酵,制成沼气作燃料,然后再用沼气渣喂鱼。这样,就把传统的“桑、蚕、鱼”农业结构,变在敢“桑、蚕、气、鱼”的新技术开发区型农业结构。
(1)在该生态系统中,桑与蚕是 关系。
(2)在利用蚕沙、人畜粪便、秸秆、杂草、树叶等物质生产沼气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生物主要是 。
(3)鱼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最终来自 。
(4)该生态系统中,物质经多次重复利用,提高了 率。
(5)DDT是一种很难分解的有毒物质,如果DDT进入该生态系统,体内DDT含量最高的生物应是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A 3.D 4. B 5. C 6. D 7.D 8.B 9. C 10. D 11.D 12.C 13.B 14. D 15.D
二.非选择题
16.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生物能生长 生物能进行呼吸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解析】
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1)“葵花朵朵向太阳”所表现出的是生物(葵花)能对外界的刺激(太阳)做出反应(向太阳)。
(2)人体的排汗体现了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即新陈代谢。
(3)蘑菇由小长大,体现了生物的生长现象。
(4)鲸鱼喷出水柱说明生物能够呼吸。
(5)蚂蚁搬运食物体现了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点睛:本题考查了生物的特征。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共同特征。
17.小球藻 小球藻→水蚤→蜻蜓的幼虫→小鱼 小鱼 自动调节
【解析】
【分析】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组成的。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和土壤等。他们为生物提供能量、营养和生存空间。生物成分包括生态系统中的全部生物。根据获得营养和能量的方式,生物成分又可以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其中生产者主要是指绿色植物;消费者包括各种动物,包括草食动物、肉食动物、杂食动物;分解者主要是指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
【详解】
(1)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来源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由表可知:该池塘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小球藻,消费者是水蚤、蜻蜓的幼虫、小鱼。
(2)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食物链的起始环节是生产者,终点是最高消费者,箭头指向捕食者。如:小球藻→水蚤→蜻蜓的幼虫→小鱼。
(3)生物富集作用是指环境中一些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的过程。因为这些有害物质化学性质稳定,在生物体内是难以分解、无法排出的,所以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不断积累,危害最大的是这一食物链的最高级消费者。由(2)的食物链可知,小鱼是该池塘的最高级消费者,因此它体内汞含量最高。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因素的干扰超过了这种限度时,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点睛】
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的书写、生物富集。这些内容是考试命题的热点。
18.充分利用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并减少环境污染 生产者(农作物) 消费者 农作物→人 食物链、食物网
【分析】
(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3)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一般只有10%-20%的能量能够流入下一个营养级。
【详解】
(1)建立此生态系统的目的是充分利用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并减少环境污染。
(2)量沿着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图中农作物是第一营养级,因此在此生态系统中,含有能量最多的生物成分是生产者(农作物)。猪必须直接吃农作物,因此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是消费者。
(3)量沿着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营养级越少能量消耗越少,因此人获取能量最多的食物链是最短的食物链即:农作物→人。
(4)该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食物网流动。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的概念、物质能量流动的特点。
19.草 灌木 腐生细菌和 真菌 6 太阳能 递减 鹰 食物链遭到破坏
【分析】
(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3)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4)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详解】
(1)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在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由上可知,在这个生态系统中,草和灌木属于生产者,动物是消费者,图中没有画出的腐生细菌和真菌属于分解者。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图中食物链有:草→田鼠→鹰;草→兔→鹰;草→蝗虫→麻雀→鹰;草→麻雀→鹰;灌木→兔→鹰;灌木→麻雀→鹰,共6条食物链。
(3)生态系统中所需的能量来自于太阳能。生态系统中能量在沿食物链传递的过程中逐级递减。即能量往下一级传递只是传递上一级能量的10%~20%,动物的营养级越高,所获得的能量就越少。因此图中总能量最少的一种生物是鹰。
(4)若人们为保护草籽而大量捕杀麻雀,食物链(草→蝗虫→麻雀→鹰)被破坏,蝗虫因捕食者麻雀减少而数量大增,蝗虫吃草导致草反而会减少。
【点睛】
关键是熟练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功能以及食物链,理解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的。
B、C ②③④ 腐生的细菌和真菌(细菌和真菌) 会 促进
【详解】
由分析可知BC代表的是消费者,属于动物;(2)②和③是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在氧气的参与下把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④是分解者的分解作用,也能产生二氧化碳;(3)④表示分解者分解有机物的过程,所以应该是细菌和真菌分解动植物的遗体;(4)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有机物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5)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参与维持生物圈中的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21.(1)捕食 (2)细菌 (3)太阳光
(4)能量利用率 (5)鱼(人)
【分析】
本题是综合考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生物富集,首先明确的是能量流动和生物富集的特点。
【详解】
(1)通过上图可以看出蚕以桑叶为食,所以桑与蚕的关系是捕食关系。
(2)腐生微生物可以把动物的尸体、死去的植物还有其他的一些物质分解成水与二氧化碳还有氮气,重新回归自然参与物质的循环,如果没有腐生微生物,物质就不能循环。所以在利用蚕沙、人畜粪便、秸秆、杂草、树叶等物质生产沼气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生物主要是腐生的细菌、真菌。
(3)这个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桑。太阳能首先是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转变为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然后,逐级被各种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腐生生物利用,还有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发到生物圈中,所以太阳能是地球上所有生物能量的最终来源。
(4)该生态系统中,物质经多次重复利用,实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利用,从而大大的提高了能量的利用效率。
(5)在生态系统中,一些有害物质如铅、汞、铜等重金属和某些杀虫剂,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的体内不断积累,使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渐增加,这种现象叫做生物富集。生物的营养级越高,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就越多,所以该生态系统,体内DDT含量最高的生物应是人(或是鱼)。
(6)该生态系统的建立必须遵循生态平衡的规律。
【点睛】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生物富集是考查地重点,多以识图题的形式出现,难度一般。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