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单元素养测评三地球上的大气(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单元素养测评三地球上的大气(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11-14 15:38:50

文档简介

地球上的大气
限时90分钟 分值100分 战报得分  
一、选择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读南极萨布尔基地冰穴测定的大气中某种气体体积分数的历史数据,回答1、2题。
1.该气体是 (  )
A.二氧化碳 B.臭氧 C.氮 D.氧
2.造成该大气成分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有 (  )
①空调等制冷设备的使用
②过度砍伐森林
③大量使用煤等矿物燃料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2019·山东夏季合格考)2018年5月9日2时28分,“高分五号”卫星在太原航天发射场发射成功,运行轨道高度约705千米。据此完成3、4题。
3.“高分五号”卫星升空至预定轨道,经过的大气层依次是 (  )
A.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
B.平流层、对流层、高层大气
C.平流层、高层大气、对流层
D.对流层、高层大气、平流层
4.“高分五号”卫星升空至5千米时,其所处的大气层 (  )
A.能强烈吸收紫外线
B.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C.处于高度电离状态
D.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
  (2021·济宁高一检测)奥地利探险家鲍姆加特纳在美国新墨西哥韦尔乘氦气球到达距地面39 044米后,从太空舱里跳下,并成功落地。阅读材料,完成5、6题。
5.鲍姆加特纳跳出时的高度处在 (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高层大气 D.大气上界
6.从跳出到落地,鲍姆加特纳经历的大气温度变化是 (  )
A.逐渐降低 B.逐渐升高
C.先升高后降低 D.先降低后升高
  (2020·福建6月合格考)秋季,农作物收割以后,部分农民会在田间燃烧秸秆(如图1)。现环保部门已出台禁止燃烧秸秆的规定。图2是大气的受热过程和保温作用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
7.读图2,燃烧秸秆增加了大气中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浓度,进而增强 (  )
A.① B.② C.③ D.④
8.环保部门出台禁燃规定,其原因是燃烧秸秆会 (  )
A.增强城市热岛效应
B.造成土壤板结肥力下降
C.促使当地气候变干
D.产生大量烟尘污染大气
  2019年8月,亚马孙雨林遭受严重火灾,截至8月23日,在巴西境内着火点达4.1万余处,为2011年以来同期最高纪录。整个亚马孙雨林烟雾浓重,远在千里之外的圣保罗甚至出现了白昼如夜的景象(如图)。完成9、10题。
9.亚马孙雨林大火,可能引发当地 (  )
A.水资源短缺
B.荒漠化加重
C.土壤肥力逐渐下降
D.水土流失增加
10.关于圣保罗白昼如夜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是因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形成
B.会引起白天气温的上升
C.是因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增强而形成
D.会导致气温日较差增大
  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回答11、12题。
11.“本以正身,惟德温温,如冬之日,如夏之云”。“夏之云”令人舒适是因为 (  )
A.①增强 B.②增强
C.③减弱 D.④增强
12.“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对于“霜飞晚”起主要作用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2021·天津高一检测)现今世界上超高层建筑遍地开花,超高层建筑的建造是多个领域高新技术的综合体现。迪拜塔楼面的设计灵感源自沙漠之花蜘蛛兰,这种设计最大限度地提高了结构的整体性,并能让人们尽情欣赏阿拉伯海湾的迷人景观。大楼的中心有一个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六边形“扶壁核心”。楼层呈螺旋状排列,能够抵御肆虐的沙漠风暴,迪拜塔屡获殊荣的设计承袭了伊斯兰建筑特有的风格。据此完成13~15题。
13.白天在安装有冷气的迪拜塔内部“扶壁核心”区气流运行的方向是 (  )
A.垂直向下 B.垂直向上
C.水平向里 D.水平向外
14.午后2-4时,迪拜塔周边裸地 (  )
①温度下降
②温度上升
③地面辐射减弱
④地面辐射增强
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15.地面获得太阳辐射的多少,与下列要素呈正相关的是 (  )
①太阳高度 ②地理纬度
③大气厚度 ④大气透明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读晴朗天气条件下某地绿洲与附近沙漠气温日变化示意图。完成16、17题。
16.根据热力环流原理,下列关于近地面大气水平运动叙述正确的是 (  )
A.②-④时段,从绿洲吹向沙漠
B.①-③时段,从沙漠吹向绿洲
C.①-③时段,从绿洲吹向沙漠
D.②-④时段,从沙漠吹向绿洲
17.图中实线和虚线还可以分别用于表示 (  )
A.平原和高原 B.山顶和山麓
C.郊区和城市 D.海洋和陆地
  某游客在游览北戴河海滨的游记中写道:“北戴河真不愧是避暑胜地,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这里的风都凉爽柔和,让人感觉十分畅快。但白天和夜晚的风向是完全不同的。”读“北戴河海滨一日内大气运动示意图”,完成18、19题。
18.图中序号表示“凉爽柔和”晚风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19.解释北戴河海滨一日内风向变化主要运用的是 (  )
A.水循环
B.大气受热过程
C.热力环流
D.大气垂直分层
  云瀑是云体从高处向低处倾泻时形成的类似瀑布状的天气现象。当潮湿气团被抬升遇冷凝结形成云雾,云雾顺着风向翻过山脊形成云瀑景观;另外,山风带来的冷空气在谷底集聚产生的云雾满溢越过山脊线也能形成云瀑。完成20、21题。
20.上图中,甲、乙、丙、丁四处能形成云瀑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21.仅考虑盛行风的影响,夏季我国东南山区云瀑一般出现在 (  )
A.西北坡 B.东南坡
C.东北坡 D.西南坡
  湖陆风是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下图为洞庭湖某时刻测得的湖陆风垂直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第22、23题。
22.据图文材料可知,此时 (  )
A.①处为陆风
B.②处盛行上升气流
C.③处风力小于①处
D.④处更易形成降水
23.关于城市与湖陆风相互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城市地面硬化使湖陆风减弱
B.围湖造陆使湖陆风增强
C.湖陆风使城市昼夜温差减小
D.湖陆风使城市湿度下降
  位于西安市长安区西长安街西南角的除霾塔,主体由空气导流塔(高60多米,直径达10多米)、玻璃集热棚(夜晚可将储存的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对集热棚内加热)构成。玻璃集热棚内设置过滤网墙,地面上铺鹅卵石。下图示意除霾装置。据此完成24、25题。
24.除霾塔工作效率最高的时段是 (  )
A.多云微风的白天 B.阴雨大风的夜晚
C.晴朗无云的白天 D.晴朗微风的夜晚
25.集热棚内地面上铺鹅卵石的主要目的是 (  )
A.增强导流塔稳定性 B.加大集热棚粗糙度
C.加快集热棚内升温 D.吸附大气中的霾尘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3分)
(1)该图反映的是      纬度大气的垂直分层,理由是什么
(2)A层大气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的原因是什么
(3)补绘B层气温变化曲线。该层22~27 km高度    含量达到最大值,
形成    层,成为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
(4)某飞机起飞时,机场风雨交加,飞机起飞后,迅速作爬升运动。结合所学知识,解释这是为什么
(5)A、B、C层大气密度变化的趋势是什么
27.(2021·北京高一检测)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 北魏时期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有关于霜的描述:“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此时放火作煴,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
材料二 现在地球不仅面临着温室效应的困扰,还面临着一个新现象—全球变暗,即日益增多的空气污染物使晴日能见度不断降低的现象。
(1)图中表示近地面大气的根本热源和直接热源分别是      (填序号)
和    (填序号)。
(2)“天雨新晴,北风寒彻”造成“是夜必霜”的主要原因是        。
A.多雨的夜晚,云层反射地面辐射,气温降幅大
B.晴朗的夜晚,大气透明度高,大气逆辐射较弱
C.北方的冷空气加速地面蒸发,使地面辐射增强
D.雨后的夜晚,空气湿度大,吸收大气辐射较少
(3)“此时放火作煴,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试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解释这一现象
        。
(4)引起温室效应的根本原因是    和    ,与全球变暖相对应的大气热力作用是    (填序号),请列举一项在日常生活中为减缓此环境问题可以采取的措施        。
(5)“全球变暗”现象可以使    。
A.①减弱 B.②增强
C.③不变 D.④增强
28.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沿30°N的地形剖面图(杭州、重庆和拉萨均位于 30°N 附近),完成下列要求。(13分)
(1)在同等天气条件下,三地中太阳辐射最强的是    ,为什么
(2)在同等天气条件下,三地中夜间气温较高的是    ,为什么
(3)杭州和拉萨两地气温年较差较大的是    ,为什么
(4)根据对流层气温垂直变化规律,拉萨的气温要比杭州低约    ℃。
但实际上拉萨气温要比此计算值    (填高或低),为什么
29.(2021·济宁高一检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穿堂风也叫过堂风,是气象学中一种空气流动的现象,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我国许多地区民居设计都充分考虑了穿堂风,在炎热的夏季,太阳高挂,不需要空调同样取得了纳凉的效果。图1为四川某山区的传统民居景观图,民居坐北朝南,房前一般为石质地面,屋后种植林木;图2为该民居穿堂风示意图。
(1)简述该民居建为“坐北朝南”的原因。
(2)民居屋前石质地面,屋后种植林木,可以明显增强夏季穿堂风。请运用热力环流原理加以解释。
(3)假如山东济宁地区仿照图示民居建设房屋,你认为是否合理 并说明理由。
PAGE
- 13 -地球上的大气
限时90分钟 分值100分 战报得分  
一、选择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读南极萨布尔基地冰穴测定的大气中某种气体体积分数的历史数据,回答1、2题。
1.该气体是 (  )
A.二氧化碳 B.臭氧 C.氮 D.氧
2.造成该大气成分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有 (  )
①空调等制冷设备的使用
②过度砍伐森林
③大量使用煤等矿物燃料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解析】1选A,2选B。第1题,据图中纵坐标的含义可知,该气体浓度很低,说明该气体属于大气中的微量成分。工业革命以来,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上升,臭氧含量减少。第2题,过度砍伐森林、矿物燃料的燃烧是二氧化碳浓度上升的主要原因。
  (2019·山东夏季合格考)2018年5月9日2时28分,“高分五号”卫星在太原航天发射场发射成功,运行轨道高度约705千米。据此完成3、4题。
3.“高分五号”卫星升空至预定轨道,经过的大气层依次是 (  )
A.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
B.平流层、对流层、高层大气
C.平流层、高层大气、对流层
D.对流层、高层大气、平流层
4.“高分五号”卫星升空至5千米时,其所处的大气层 (  )
A.能强烈吸收紫外线
B.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C.处于高度电离状态
D.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
【解析】3选A,4选B。第3题,大气层自下而上,分成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对流层的平均高度约12千米,平流层的上界,也即平流层与高层大气的分界高度是50千米,“高分五号”卫星从地面升空到预定轨道,高度为705千米,故依次经过了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第4题,5千米高度,属于对流层,对流层的特点是有着复杂多变的天气;强烈吸收紫外线、以水平运动为主的是平流层;处于高度电离状态的是高层大气。
  (2021·济宁高一检测)奥地利探险家鲍姆加特纳在美国新墨西哥韦尔乘氦气球到达距地面39 044米后,从太空舱里跳下,并成功落地。阅读材料,完成5、6题。
5.鲍姆加特纳跳出时的高度处在 (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高层大气 D.大气上界
6.从跳出到落地,鲍姆加特纳经历的大气温度变化是 (  )
A.逐渐降低 B.逐渐升高
C.先升高后降低 D.先降低后升高
【解析】5选B,6选D。第5题,平流层的高度大约为自对流层顶(平均约12千米)到50~55千米;鲍姆加特纳跳出时的高度为距地面39 044米,故在平流层内。第6题,对流层的温度由地面向高空温度降低,平流层温度向高空温度升高;所以从跳出到落地,鲍姆加特纳经历的大气温度变化,先在平流层是逐渐降低,后在对流层是逐渐升高。
  (2020·福建6月合格考)秋季,农作物收割以后,部分农民会在田间燃烧秸秆(如图1)。现环保部门已出台禁止燃烧秸秆的规定。图2是大气的受热过程和保温作用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
7.读图2,燃烧秸秆增加了大气中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浓度,进而增强 (  )
A.① B.② C.③ D.④
8.环保部门出台禁燃规定,其原因是燃烧秸秆会 (  )
A.增强城市热岛效应
B.造成土壤板结肥力下降
C.促使当地气候变干
D.产生大量烟尘污染大气
【解析】7选C,8选D。第7题,读图可知,①为太阳辐射,②为大气削弱作用 ,③为大气逆辐射,④为地面辐射。燃烧秸秆增加了大气中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浓度,进而增强大气逆辐射。第8题,燃烧秸秆会产生大量的污染气体和烟尘,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危害人体健康;对城市热岛效应影响不明显;增加土壤肥力;对气候影响不大。
  2019年8月,亚马孙雨林遭受严重火灾,截至8月23日,在巴西境内着火点达4.1万余处,为2011年以来同期最高纪录。整个亚马孙雨林烟雾浓重,远在千里之外的圣保罗甚至出现了白昼如夜的景象(如图)。完成9、10题。
9.亚马孙雨林大火,可能引发当地 (  )
A.水资源短缺
B.荒漠化加重
C.土壤肥力逐渐下降
D.水土流失增加
10.关于圣保罗白昼如夜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是因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形成
B.会引起白天气温的上升
C.是因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增强而形成
D.会导致气温日较差增大
【解析】9选D,10选C。第9题,亚马孙雨林是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大火不会导致水资源短缺和荒漠化;雨林地区,土壤本身贫瘠,大火过后,短时间内土壤肥力不会下降;森林有保持水土作用,森林破坏和高温多雨的环境直接加重水土流失。第10题,大火产生大量的浓烟,浓烟使得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增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大大减少;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关系不大;浓烟使得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增强,白天增温慢;夜晚大气逆辐射增强,气温日较差减小。
  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回答11、12题。
11.“本以正身,惟德温温,如冬之日,如夏之云”。“夏之云”令人舒适是因为 (  )
A.①增强 B.②增强
C.③减弱 D.④增强
12.“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对于“霜飞晚”起主要作用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11选D,12选C。第11题,根据大气的受热过程可知,①为太阳辐射,②为地面辐射,③为大气逆辐射,④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夏之云”令人舒适是因为云层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气温有所下降。第12题,诗句的意思是连日天气阴霾,孕育着雨意,所以霜也下得晚了。阴天,大气逆辐射强,所以大气对地面的保温效果好,霜下得也晚了。
  (2021·天津高一检测)现今世界上超高层建筑遍地开花,超高层建筑的建造是多个领域高新技术的综合体现。迪拜塔楼面的设计灵感源自沙漠之花蜘蛛兰,这种设计最大限度地提高了结构的整体性,并能让人们尽情欣赏阿拉伯海湾的迷人景观。大楼的中心有一个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六边形“扶壁核心”。楼层呈螺旋状排列,能够抵御肆虐的沙漠风暴,迪拜塔屡获殊荣的设计承袭了伊斯兰建筑特有的风格。据此完成13~15题。
13.白天在安装有冷气的迪拜塔内部“扶壁核心”区气流运行的方向是 (  )
A.垂直向下 B.垂直向上
C.水平向里 D.水平向外
14.午后2-4时,迪拜塔周边裸地 (  )
①温度下降
②温度上升
③地面辐射减弱
④地面辐射增强
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15.地面获得太阳辐射的多少,与下列要素呈正相关的是 (  )
①太阳高度 ②地理纬度
③大气厚度 ④大气透明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13选A,14选B,15选D。第13题,因安装有冷气,白天在迪拜塔内部“扶壁核心”区气温低,塔内的气流垂直下沉运行;塔是垂直方向的,水平气流运动少;底部冷,空气不上升。第14题,地面温度最高值一般出现在13点,午后2-4时,随着太阳西偏,太阳高度降低,迪拜塔周边裸地的温度下降;地面温度下降,地面辐射随之减弱。第15题,一般而言,地理纬度越低,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太阳光在穿过大气层时走过的路程越短,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越小;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太阳光的照射面积越小,太阳能越集中,地面获得太阳辐射能越多。因此地面获得太阳辐射能与太阳高度呈正相关,与地理纬度呈负相关。太阳光穿过的大气厚度越小,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越弱,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能越多;大气透明度越高,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越小,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能越多,因此地面获得太阳辐射能与大气厚度呈负相关,与地大气透明度呈正相关。
  读晴朗天气条件下某地绿洲与附近沙漠气温日变化示意图。完成16、17题。
16.根据热力环流原理,下列关于近地面大气水平运动叙述正确的是 (  )
A.②-④时段,从绿洲吹向沙漠
B.①-③时段,从沙漠吹向绿洲
C.①-③时段,从绿洲吹向沙漠
D.②-④时段,从沙漠吹向绿洲
17.图中实线和虚线还可以分别用于表示 (  )
A.平原和高原 B.山顶和山麓
C.郊区和城市 D.海洋和陆地
【解析】16选A,17选D。第16题,绿洲比附近沙漠的热容量大,升温慢、降温慢,气温日变化较小,由此判断,图中虚线表示气温日变化大,应为沙漠,实线表示气温日变化较小,应为绿洲。②-④时段,沙漠的气温高于绿洲,根据热力环流原理,沙漠空气上升形成低气压,绿洲空气下沉形成高气压,风从绿洲吹向沙漠。图中显示,①-③时段前段绿洲气温高于沙漠,后段绿洲气温低于沙漠,因此按照热力环流原理,风也会从沙漠吹向绿洲转为从绿洲吹向沙漠。第17题,根据上一题判断可知,图中实线表示热容量较大的绿洲气温日变化,虚线表示热容量较小的沙漠气温日变化,白天大多数时间绿洲气温比沙漠低,夜晚相反。与陆地相比,海洋热容量大,气温日变化较小,而陆地热容量较小,气温日变化较大,白天大多数时间海洋气温比陆地低,夜晚相反,分别与图中实线和虚线表示的特征相似。
  某游客在游览北戴河海滨的游记中写道:“北戴河真不愧是避暑胜地,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这里的风都凉爽柔和,让人感觉十分畅快。但白天和夜晚的风向是完全不同的。”读“北戴河海滨一日内大气运动示意图”,完成18、19题。
18.图中序号表示“凉爽柔和”晚风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19.解释北戴河海滨一日内风向变化主要运用的是 (  )
A.水循环
B.大气受热过程
C.热力环流
D.大气垂直分层
【解析】18选C,19选C。第18题,晚上陆地降温快,近地面气温低,形成高压;海洋上降温慢,气温高,形成低压,近地面空气由陆地吹向海洋。第19题,北戴河海滨一日内风向变化主要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的气温差异,进而出现气压差异,主要运用的是热力环流的原理。
  云瀑是云体从高处向低处倾泻时形成的类似瀑布状的天气现象。当潮湿气团被抬升遇冷凝结形成云雾,云雾顺着风向翻过山脊形成云瀑景观;另外,山风带来的冷空气在谷底集聚产生的云雾满溢越过山脊线也能形成云瀑。完成20、21题。
20.上图中,甲、乙、丙、丁四处能形成云瀑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21.仅考虑盛行风的影响,夏季我国东南山区云瀑一般出现在 (  )
A.西北坡 B.东南坡
C.东北坡 D.西南坡
【解析】20选D,21选A。第20题,材料信息表明,当潮湿气团被抬升遇冷凝结形成云雾,云雾顺着风向翻过山脊形成云瀑景观,左图表示白天的山谷,白天山谷因地形阻挡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少,气温较低,谷地中间盛行下沉气流,很难成云,因此甲、乙不可能形成云瀑。右图表示夜晚的山谷,因地形阻挡散热不畅,气温较高,谷地中间气流上升,山坡上盛行山风,山风带来的冷空气在谷底集聚产生的云雾,随着云雾增多,云雾在相对较低的丁处出现满溢现象,形成云瀑,丙处较高且位于山谷内部,不会出现云瀑现象。第21题,材料信息表明,当潮湿气团被抬升遇冷凝结形成云雾,云雾顺着风向翻过山脊形成云瀑景观。我国东南山区夏季盛行东南季风,受山坡抬升,在东南坡形成大量云雾,云雾顺着风向翻过山脊,在西北坡形成云瀑景观。
  湖陆风是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下图为洞庭湖某时刻测得的湖陆风垂直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第22、23题。
22.据图文材料可知,此时 (  )
A.①处为陆风
B.②处盛行上升气流
C.③处风力小于①处
D.④处更易形成降水
23.关于城市与湖陆风相互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城市地面硬化使湖陆风减弱
B.围湖造陆使湖陆风增强
C.湖陆风使城市昼夜温差减小
D.湖陆风使城市湿度下降
【解析】22选D,23选C。第22题,读图可知,①处风向是从湖面吹向陆地,是湖风,据同一水平面大气总是由高压流向低压得出,湖面气压高于陆地,因此②处盛行下沉气流,④处盛行上升气流,大气上升容易成云致雨,③处风受到的摩擦力较近地面小,因此比①处风力大。此处还可以根据风向标来识别大小。第23题,城市地面硬化,加剧了城市的热岛效应,使得湖陆风加强,湖陆风会将湿润的大气带入城市,使城市的湿度加大,缩小城市的昼夜温差,围湖造陆减小了湖面和陆地之间的温差,从而使得湖陆风减弱。
  位于西安市长安区西长安街西南角的除霾塔,主体由空气导流塔(高60多米,直径达10多米)、玻璃集热棚(夜晚可将储存的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对集热棚内加热)构成。玻璃集热棚内设置过滤网墙,地面上铺鹅卵石。下图示意除霾装置。据此完成24、25题。
24.除霾塔工作效率最高的时段是 (  )
A.多云微风的白天 B.阴雨大风的夜晚
C.晴朗无云的白天 D.晴朗微风的夜晚
25.集热棚内地面上铺鹅卵石的主要目的是 (  )
A.增强导流塔稳定性 B.加大集热棚粗糙度
C.加快集热棚内升温 D.吸附大气中的霾尘
【解析】24选D,25选C。第24题,在白天,集热棚和周边地区获得的太阳辐射相似,周边道路和建筑物热容量低,升温快,此时集热棚与周边的温度相差不大,因此热力环流不强,除霾效率不高。阴雨大风的夜晚,空气的霾大多被沉降或扩散,空气质量较好,该除霾装置工作效率不高。晴朗的夜晚地面降温快,集热棚内与周边地区的温差更大,微风有利于大气运动,更有利于周边地区的气流流向集热棚内,此时除霾塔工作效率最高。第25题,集热棚内地面上铺鹅卵石,鹅卵石热容量小,升温快,有利于集热棚内气温的升高,可以增强热岛效应,热力环流强度增加,促进周边气流流向集热棚内。松散的鹅卵石不会增强导流塔稳定性。加大集热棚的粗糙度,不利于空气流动过滤。鹅卵石不会吸附大气中的霾尘。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3分)
(1)该图反映的是      纬度大气的垂直分层,理由是什么
(2)A层大气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的原因是什么
(3)补绘B层气温变化曲线。该层22~27 km高度    含量达到最大值,
形成    层,成为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
(4)某飞机起飞时,机场风雨交加,飞机起飞后,迅速作爬升运动。结合所学知识,解释这是为什么
(5)A、B、C层大气密度变化的趋势是什么
【解析】A层为对流层,其高度因纬度而异,在中纬度地区约为10~12 km。对流层集中了大气圈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大气上部冷、下部热,对流运动旺盛易成云致雨,天气现象复杂多变。B层为平流层,因臭氧的存在,大量吸收紫外线,一方面使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另一方面使射向地面的紫外线大大减少,成为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大气层越高距地心越远,地球的吸引力越小,故大气密度越来越小。
答案:(1)中 对流层厚度为12 km。
(2)该层集中了大气中几乎全部的水汽和固体杂质,上部冷、下部热,大气对流运动显著。
(3)补绘曲线略。 臭氧 臭氧
(4)平流层水汽和固体杂质少,天气晴朗;大气平稳,有利于航空飞行,飞机升至平流层比较安全。
(5)逐渐变小。
27.(2021·北京高一检测)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 北魏时期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有关于霜的描述:“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此时放火作煴,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
材料二 现在地球不仅面临着温室效应的困扰,还面临着一个新现象—全球变暗,即日益增多的空气污染物使晴日能见度不断降低的现象。
(1)图中表示近地面大气的根本热源和直接热源分别是      (填序号)
和    (填序号)。
(2)“天雨新晴,北风寒彻”造成“是夜必霜”的主要原因是        。
A.多雨的夜晚,云层反射地面辐射,气温降幅大
B.晴朗的夜晚,大气透明度高,大气逆辐射较弱
C.北方的冷空气加速地面蒸发,使地面辐射增强
D.雨后的夜晚,空气湿度大,吸收大气辐射较少
(3)“此时放火作煴,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试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解释这一现象
        。
(4)引起温室效应的根本原因是    和    ,与全球变暖相对应的大气热力作用是    (填序号),请列举一项在日常生活中为减缓此环境问题可以采取的措施        。
(5)“全球变暗”现象可以使    。
A.①减弱 B.②增强
C.③不变 D.④增强
【解析】第(1)题,根据所学地理知识可知,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根本热源为太阳辐射,图中表示太阳辐射的为①,表示地面辐射的为④。第(2)题,“天雨新晴”表明雨后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较弱,近地面降温较快,水汽容易凝结成霜;北方冷空气如果加速地面蒸发后,水汽蒸发,则不易凝结成霜;空气湿度大,之后主要是大气逆辐射较弱,从而容易形成霜,而不是吸收大气辐射较少。第(3)题,通过放火而获得烟气,烟气中的气体成分以及尘埃吸附的水汽可以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并且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将热量返还给地面,这种方法通过人为的措施增强了大气逆辐射,从而减轻了霜冻危害。第(4)题,由于人类大量燃烧化石燃料,产生了大量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同时由于对植被的乱砍滥伐,导致植被覆盖率降低,植被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减弱,从而使得空气中温室气体的含量增高,大气逆辐射增强,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图中表示大气逆辐射的是③。在日常生活中,为缓解全球变暖,可以爱护林草等植被、多乘坐公共电车,绿色出行等。第(5)题,随着空气中污染物含量增多,晴天能见度不断下降,则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能力增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弱,①为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其变化不大;②表示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反射,②增强;大气逆辐射会有所增强,③增强;随着全球变暗,地面辐射会有所减弱,④减弱。
答案:(1)① ④
(2)B
(3)烟气中气体成分以及烟尘吸附的水汽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并以大气逆辐射的方式还给地面热量,补偿地面的热量损失
(4)乱砍滥伐 化石燃料燃烧产生大量CO2等温室气体 ③ 爱护林草等植被
(5)B
28.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沿30°N的地形剖面图(杭州、重庆和拉萨均位于 30°N 附近),完成下列要求。(13分)
(1)在同等天气条件下,三地中太阳辐射最强的是    ,为什么
(2)在同等天气条件下,三地中夜间气温较高的是    ,为什么
(3)杭州和拉萨两地气温年较差较大的是    ,为什么
(4)根据对流层气温垂直变化规律,拉萨的气温要比杭州低约    ℃。
但实际上拉萨气温要比此计算值    (填高或低),为什么
【解析】本题考查了杭州、重庆和拉萨三地的太阳辐射,气温年较差和气温的垂直变化等主干知识。气温的垂直变化规律是每上升1 000米,气温约平均降低
6 ℃。
答案:(1)拉萨 地势高,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弱。
(2)重庆 盆地地形,不易散热;云层厚,大气逆辐射强。
(3)杭州 杭州受冬夏季风影响,气温年较差大;拉萨因地势高,夏季气温低,冬季不受冬季风影响,气温不太低。
(4)21 高 拉萨上空大气的直接热源是青藏高原的地面辐射,不是离地面3 500米的自由大气。
29.(2021·济宁高一检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穿堂风也叫过堂风,是气象学中一种空气流动的现象,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我国许多地区民居设计都充分考虑了穿堂风,在炎热的夏季,太阳高挂,不需要空调同样取得了纳凉的效果。图1为四川某山区的传统民居景观图,民居坐北朝南,房前一般为石质地面,屋后种植林木;图2为该民居穿堂风示意图。
(1)简述该民居建为“坐北朝南”的原因。
(2)民居屋前石质地面,屋后种植林木,可以明显增强夏季穿堂风。请运用热力环流原理加以解释。
(3)假如山东济宁地区仿照图示民居建设房屋,你认为是否合理 并说明理由。
【解析】第(1)题,民居建为“坐北朝南”主要是为了获得充足的光照和减轻冬季冷空气的影响。第(2)题,主要是利用了石质地面和树木热力性质的差异。石质地面增温较快,林木增温较慢,(房前石质地面,房后林木)增强了房前房后的温差,从而增强了房前房后的水平气压梯度力。第(3)题,认为合理,主要从利于通风降温角度分析;认为不合理,主要从不利于冬季的保温分析。
答案:(1)四川大多位于北半球中纬地区,房子坐北朝南,一方面可获得充足的阳光,另一方面可以减轻冬季冷空气的影响。
(2)石质地面增温较快,林木增温较慢,(房前石质地面,房后林木)增强了房前房后的温差,从而增强了房前房后的水平气压梯度力。
(3)合理。济宁夏季气温高,利于通风降温。
不合理。济宁冬季寒冷,不利于保温。
PAGE
-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