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9 数学广角──集合》表格式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9 数学广角──集合》表格式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11-14 07:34: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学 科 数学 (第五 册)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第 周(第 课时)
教学内容 数学广角—集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活动实例,初步渗透集合论的思想方法,引导学生学会用韦恩图表示两个集合及它们的交集。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探索能力和会用集合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重点:使学生初步体会集合的有关思想方法并能用之来解决实际问题。难点:对重复部分的理解
教学方法与手段 引导学生实践活动、分析理解、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1.报兴趣小组:黑板上记录,然后再引导学生数参加每项的人数和总人数。2.报数游戏:抽一竖学生起来数,从前往后数,从后往前数,小明分别是第几个人,这一竖一共有多少人?引出课题(板书课题上)二、探究学习新知,引入韦恩图的学习。(一)出示例1:三(1)班参加跳绳、踢毽比赛的学生名单。师:请同学们观察这张表,回答下列问题(1)参加跳绳比赛的共有多少人?(2)参加踢毽比赛的共有多少人?(3)参加这两项比赛的共有多少人?你能找出重叠的人吗?探究:用一种什么样的方法表示“既能清楚地看出每个人的 情况,又能明显看出一共有多少人”?(二)引入“韦恩图”。教师再引导引出韦恩图。韦恩图简介 :在数学中,我们经常用平面上封闭曲线的内部代表集合,以及用以表示集合之间关系。这种图称为韦恩图(也叫文氏图)。(三)读懂“韦恩图”问题:1. 看图,你知道了哪些信息?同桌可以互相说一说。(学生自由观察---同桌互说---指名说)刚才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发现有参加一个项目的,也有参加两个项目的,从这张表中你能一眼就看出谁只参加了一个项目的比赛,谁又参加两个项目的比赛吗?那么你们能不能借助图或其它你喜欢的方式,把这名单重新整理过,让我们能一眼就看出参加语文的、参加数学的和两个项目都参加的是哪些同学呢 (四)探究算法1、自主探究,合作整理小组合作,整理交流,教师巡视、指导。2、汇报交流,提炼方法老师:同学们真聪明,想出了各种不同和方法,在解决问题时用画图的方法是数学学习的好方法,今天我们遇到的这个问题也可以用画图的方法来帮助我们分析,用一个圆圈来表示参加语文的,用另一个圆圈来表示数学的。(出示准备好的两个圆圈)这样表示的话好不好?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从学生回答中引入要将两个圆圈交叉) 那么中间交叉的部分表示的什么?3、在学生的回答中将上面报名表填入圆圈中。4、读图训练。用准确的语言表述自己一眼从图中获得的信息。特别强调相交叉的部分表示的是什么。比较表格与图,突出韦恩图的优点。小结:当两个计数部分有重叠时,为了不重复计算,应从他们的和中减去重叠部分;也可以先用其中一部分减去重叠部分,再加上另一部分。三、闯关练习 第一关:分类高手 1. 把下面动物的序号填写在合适的圈里。(1)按要求:填一填,说一说。(2)一共调查了多少种动物?学生独立完成后,开火车回答。第二关:火眼金睛(1)既荣获“语文之星”又荣获“数学之星”的有( )人。(2)上光荣榜的一共有( )人。学生独立完成后抽优生回答。第三关:智慧大比拼3. 把两块长 80厘米的木板像下图那样钉在一起,正好长 130厘米,两块木板重叠的部分长多少厘米?学生独立探讨后,集体订正。总结:两个计数部分有重复时,把两个计数部分相加再减去重复部分,就得出事物的总数; 把两个计数部分相加再减去事物的总数,就是计数的重复部分。 第四关:比一比4. 三年级有20个同学参加竞赛,其中参加数学竞赛的有15人,参加作文竞赛的有13人,既参加数学竞赛又参加作文竞赛的有几人?四、总结。师:同学们今天表现都很突出,谁愿意来说说自己今天有什么收获?和同学们一起分享。 教后修改
板书设计 数学广角—集合韦恩图
作业设计 优生作业:森林公园里有一群小动物正在参加动物运动会,让我们去看看吧。先看有哪些小动物。完成课本第1题。把下面动物的序号填在合适的位置。学困生作业:逛完森林公园,我们去星星文具店看看。王叔叔昨天进了哪些货?今天进了哪些货?两天一共进了多少种货?完成课本第2题。
参考资料 百度文库没有参考其他教师的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