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分数乘分数》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分数乘分数》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0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11-13 21:03: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3页例3改编
【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和分数乘分数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算理)。
2. 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3. 发展学生的观察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分数乘分数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理解算理)。
【教材分析】分数乘分数是在整数乘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又是学习分数除法和百分数的重要基础。对于分数乘分数,计算方法的掌握比较容易,但是,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即算理的理解)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为此,课本没有单独教学分数的意义,而是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计算过程去理解计算的意义。同时也没有呈现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简化了算理推导过程的叙述及解决问题思路的提示,通过直观与操作等手段,在重点关键处加以提示和引导,这样可以为学生探索与交流提供了更多的空间。
【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主要建立在分数意义的基础上,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乘整数之后进行的,虽然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做铺垫,但是分数乘分数的算理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必须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来进行教学。
【设计理念】1、《课标》指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让学生记住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并不难,但让学生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是本节课教学的难点。本节课将通过观察、实验、操作、推理等探索性与挑战性的活动,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分析和推理等能力。
【学具、教具】每人准备两张A4白纸、彩笔、尺子。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谈话:你知道粮食是怎么来的吗?
由粮食的由来引入拖拉机耕地,出示数学信息:
王师傅用拖拉机每小时耕地公顷。
启发:根据这条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一条数学信息吗?
引出三个问题并列式:
(1)王师傅用拖拉机3小时耕地多少公顷?
(2)王师傅用拖拉机 小时耕地多少公顷?
(3)王师傅用拖拉机 小时耕地多少公顷?
师:我们提出了三个不同的问题,为什么都用乘法计算?
通过第(1题),复习了分数乘整数。
比较第(2)(3)题和第(1题)的区别导入新课,引出课题。
【设计意图:对于分数乘分数的列式,学生还没有接触过,以分数乘整数的列式做铺垫,搞清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的关系,可以为第三问“分数乘分数”的列式厘清思路。通过算式的比较,引题很容易水到渠成。】
二、动手操作,探究算理
师:分数乘整数我们已经会了,对于分数乘分数则是一个新的挑战,大家想用什么方法来探究呢?
生:想用画图的方法,因为在最早接触分数的时候就曾用画图的方法帮助理解分数。
1、活动一:小组合作,探究
(1)师:请同学们拿出准备的一号作业纸,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合作要求完成
(2)小组操作:
预设一:
预设二:
(3)小组汇报,全班交流,由画图得出 的结果,理解算理。
全班交流,展示画法,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师:是什么意思?
生:是1公顷的。表示把一公顷的地(一张纸)平均分成4份,每小时耕了其中的1份。
师:要表示 小时耕地多少公顷该怎样表示?这是谁的 ?
生: 小时耕地多少公顷指的是把1小时耕的地(即:公顷)平均分成3份,表示其中的1份,就是的 。
小结: 表示的 。
师:大家用不同的画法得到了 的结果, 虽然画法不同,但是都体现了先分再取,再分再取的过程,但看一看,那种画法更能体现先分再取,再分再取。
说说理由。体现优化思想。
2、活动二:自己动手,探究
全班交流,展示画法,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3、活动三:想 的画法,口头说一说。
师:画图的方法真好,通过画图的方法,我们很轻松的就探究出了分数乘分数的结果,那么 ,如果画图,要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学生交流,师演示验证。
4、小结
师: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发现,求 实际就是求什么? 呢? 呢?
师:大家想一想,一个数乘分数,就是求什么?(引出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设计意图:老师的责任不只是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相互交流,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渗透了学习的方法,同时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学生乐学。】
三、自主探究,总结算法。
师:看这个算式 ,如果还用画图的方法去探究它的结果,可以吗?(麻烦)
师:有没有更简便、更通用的方法,不画图就能得出分数乘分数的结果呢?
学生猜测、举例、用画图的方法验证,得出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学生的能力是在合作探究交流中形成的,是在比较、总结和不断体会中强化的,通过合作探究,充分交流和讨论,不但加深了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强化了对单位“1”的认知,同时感知了分数乘分数算理的整个过程,加深了学生对分数乘分数算理的理解;让学生自主小结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不但锻炼了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同时,是对算理的进一步深化理解,起到了举一反三的作用。】
四、巩固练习,形成技能。
(一)、在图中画斜线表示计算结果,再填空。
(二)、看图列式
( )的( )是多少?
( )×( )=( )
(三)、计算下列各题:
×
学生计算,并说自己的想法,针对第三个题,强调分数乘分数时,如果分子和分母可以约分,也可以先约分,再计算,更加简便。
【设计意图:设计前两个练习的目的是为了巩固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第三个练习的设计是让学生体会对分数乘分数中简算】
五、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吗?
预设:
知道了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知道了分数乘分数时,为什么要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知道了计算分数乘法运算时,先约分再乘比较简便。
我们是通过画图的方法探究出了分数的结果。(引出图形结合)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对本节课掌握知识的回忆与总结,使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更加条理化,系统化。】
六、【板书设计】
分数乘分数 (图形结合)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