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摩擦起电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在某些场所可能会引发安全事故,下列是张贴在加油站中的安全标识,其中与摩擦起电有关的是( )
A.
B.
C.
D.
2.如图是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比例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煤、石油是可再生能源
B. 化石燃料占能源消费比例68%
C. 应提倡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
D. 应适度发展水电、风电、核电等
3.2015年5月25日,沅江市某纸厂芦苇仓库发生火灾,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某同学给纸厂提供如下温馨提示,你认为错误的是( )
A. 芦苇着火时,只能用沙子灭火
B. 芦苇仓库外要有明显的防火警示标志
C. 芦苇仓库与周围建筑物之间要留有足够的防火距离
D. 芦苇仓库要有良好的通风设备、齐备的消防器材
4.下列说法或做法不正确的是( )
A. 石油中主要含碳、氢两种元素
B. 小明看见邻居家着火,立即拨打119
C. 可燃物的燃烧,需要空气(或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
D. 煤气泄漏时,马上打开抽风机以利于煤气排出
5.燃料的不充分燃烧所引起的主要后果有( )
①产生温室效应②能源的浪费③环境污染④锅炉爆炸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6.下列过程中,涉及的能量变化与化学反应有关的是( )
A.航天飞机发射
B.水车汲水灌溉
C.太阳能供热
D.风力发电
7.我们的衣食住行中都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衣料中的蚕丝和涤纶都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B. 加碘食盐和铁强化酱油都可以补充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C. 建筑高楼大厦时用到的钢是纯净物
D. 用液化石油气代替汽油作汽车燃料,不会造成空气污染
8.下列有关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燃烧都是放热的反应
B. 条件是高温的化学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C. 电解水的过程是吸收能量的
D. 有的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不是很明显
9.采取正确的措施,能够避免火灾发生或减少灾害损失,下列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 )
A. 油锅起火——用锅盖盖灭
B. 酒精灯着火——用湿抹布盖灭
C. 森林起火——砍伐树木形成隔离带
D. 汽车油箱着火——用水浇灭
10.能源问题是当今世界三大问题之一,下列有关能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 乙醇汽油中添加的乙醇属于可再生能源
B. 人类通过化石燃料获得能量的过程是物理变化
C. 将煤球制成“蜂窝煤”是为了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其燃烧更充分
D. 我国南海海底储藏了大量“可燃冰”,它将成为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
11.车用乙醇汽油的使用,可适当节省石油资源,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装运乙醇的包装箱应贴的图标是( )
A. A
B. B
C. C
D. D
12.煤、石油、天然气是重要的化石燃料,下列关于化石燃料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石油是一种化工产品
B. 将石油分馏可得到多种产品
C. 将煤隔绝空气加热可制得焦炭
D. 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可再生能源
B. 可燃冰就是干冰,主要成分为CO2
C. 乙醇是一种很好的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D. 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其纯度
1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溶液中溶剂不一定都是水
B. 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一定会燃烧
C. 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
D. 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15.当代社会几乎离不开化石燃料,关于人类使用化石燃料的“利”与“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有“利”而无“弊”,因为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根本就离不开化石燃料,也离不开以化石燃料为原料生产的塑料、橡胶、纤维、药物、化肥、农药等
B. 只有“弊”而无“利”,因为化石燃料的燃烧产生许多有害物质,导致气候变暖、酸雨、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含量急剧上升
C. “弊”大于“利”,虽然化石燃料为人类提供了能源和物质,但使用化石燃料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D. “利”大于“弊”,虽然使用化石燃料带来了一定的环境问题,但化石燃料是当今社会重要的能源和物质资源,只要合理利用,就可以趋利避害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6.合理运用燃烧与灭火的化学原理对保障生命财产安全非常重要。
(1)2013年12月广州建业大厦发生严重火灾。从燃烧条件分析,大厦内存放的大量鞋、纸箱等物品充当了__________。
(2)高层建筑物通常设计了灭火用的洒水系统。从灭火原理分析,洒水的作用主要是____。
(3)分析下表中的数据,回答问题:
①有人认为“物质的熔、沸点越高,着火点越高”,该结论__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
②已知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为500℃。利用上图装置,验证达到可燃物着火点是燃烧的条件之一,上表中可用于完成该实验的两种可燃物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填代号)。
17.近年,我国不少城市和地区雾霾天气增多,雾是水蒸气,本身无污染,“霾”由细小颗粒物组成,主要来源是热电排放、化工生产、汽车尾气、冬季供暖以及地面灰尘等。它侵蚀着人们的健康,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出行。
下面治理雾霾的措施中,可行的是。
①压减化石燃料 ②控制车辆使用 ③减少户外活动④加强城市绿化 ⑤关闭厂矿企业 ⑥调整能源结构.
18.搞好节能减排,全面完成“十一五”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是岳阳市创建国家级环保模范城市的工作重点之一。各县、市、区正在进行家用燃气管道工程建设,在天然气输送到千家万户之前,先要在天然气管道中充满氮气,请回答下面问题:
(1)先充满氮气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活中经常使用的燃料有煤、____________、天然气,我们常称它们为化石燃料,它们是不可再生能源。
(3)写出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天然气替代煤等固体燃料的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点即可)。
答案解析
1.【答案】B
【解析】塑料制品与毛皮摩擦时容易产生静电,在加油站内设立相应图标可以有效预防此类火灾的发生。
2.【答案】D
【解析】A.煤、石油是不可再生的能源,A错误;B.由图可知化石燃料占能源消费比例90%,B错误;C.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造成了空气污染,应减少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提高新能源的使用,C错误;D.应适度发展水电、风电、核电等,D正确。
3.【答案】A
【解析】A.芦苇着火,可以用沙子、土、水来灭火,故错误;
B.芦苇属于可燃物,要在仓库外有明显的防火标志,故正确;
C.可燃物与其他建筑之间要留出隔离带,故正确;
D.为了在发生火情时能及时灭火,所以要有良好的通风设备、齐备的消防器材,故正确。
4.【答案】D
【解析】当煤气泄漏时,煤气会与空气充分接触,在遇到明火或者电火花时都有可能发生爆炸,打开抽风机,接通电器会产生电火花,有可能发生爆炸的危险,D的做法是错误的。
5.【答案】B
【解析】燃料不充分燃烧,一方面造成能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会产生一些粉尘、CO等,造成环境污染。
6.【答案】A
【解析】A.航天飞机发射需要燃烧有化学变化;B.水车汲水灌溉主要利用了水能,没有化学变化;C.太阳能供热主要利用了太阳能,没有生成新物质;D.风力发电,利用了风能,也没有化学变化。
7.【答案】B
【解析】A.衣料中的蚕丝是天然纤维,涤纶属于人工合成的有机高分子材料,选项错误;B.加碘食盐中的碘和铁强化酱油的铁都属于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选项正确;C.钢是铁的合金,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选项错误;D.液化石油气中含有碳、氢、氧、硫、氮等,会造成酸雨等空气污染,选项错误,故选B。
8.【答案】B
【解析】A.燃烧都是放热的反应,正确; B.条件是高温的化学反应都是吸热反应,不一定,也有可能是放热的,如铝与氧化铁高温下反应,这个反应用来金属焊接;C.电解水需要消耗电能,是吸收能量的,正确;D.有的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不是很明显,是正确的。
9.【答案】D
【解析】汽油的密度比水小,浇水,汽油也会在浮在水面上继续燃烧。
10.【答案】B
【解析】A、粮食发酵会产生乙醇,所以属于可再生资源,故A说法正确;
B、化石燃料的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B说法错误;
C、“蜂窝煤”是为了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其燃烧更充分,故C说法正确;
D、可燃冰储量大,燃烧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不污染空气,所以是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故D说法正确。
11.【答案】C
【解析】乙醇具有可燃性,并且是液体。
12.【答案】A
【解析】生活在古代海洋中的动植物死亡后沉积在海底并被沙泥所覆盖,在一定条件下会形成石油,石油不是化工产品。
13.【答案】D
【解析】煤、石油、天然气是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A错误;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而干冰是甲烷分子外包埋着水分子而形成的混合物,不是干冰,B错误;乙醇是一种很好的燃料,属于可再生能源,C错误;氢气是可燃性气体,与空气的混合物遇明火很容易发生爆炸,所以点燃前必须验纯,D正确。故选D。
14.【答案】B
【解析】A.溶液中溶剂不一定都是水,如碘酒中溶剂为酒精,选项说法正确;B.可燃物要燃烧,必须满足两个条件: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与充足的氧气接触,二者同时满足,缺一不可,选项说法错误;C.因为点燃可燃性气体与氧气的混合物可能会发生爆炸,故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选项说法正确;D.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不属于中和反应,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
15.【答案】D
【解析】事物都有两面性,我们看待问题要看主要方面,同时兼顾另一方面。虽然使用化石燃料带来了一定的环境问题,但化石燃料是当今社会重要的能源和物质资源,只要合理利用,就可以趋利避害,是正确的。
16.【答案】(1)可燃物 (2)降低温度 (3) ①不合理 ②N M
【解析】(1)鞋、纸箱等物品是易燃物,(2)用水灭火,是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3) ①通过对比,可以看出着火点与物质的熔沸点没有必然的联系,所以结论不合理。②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为500℃,由表可知,能达到着火点的物质是M和N
17.【答案】①②④⑥
【解析】雾霾主要来源是热电排放、化工生产、汽车尾气、冬季供暖以及地面灰尘等,与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以及汽车尾气的排放有直接的关系。治理雾霾,是通过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控制汽车尾气的排放,加强城市绿化来净化空气,调整能源结构使用清洁能源来减少烟尘和有害气体的排放。
18.【答案】(1)防止爆炸;(2)石油;(3)CH4+2O2CO2+2H2O;
(4)清洁、方便(或污染少,经济等)
【解析】(1)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在天然气管道中充满氮气是防止爆炸;
(2)三大化石燃料是指煤、石油、天然气;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完全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据此信息可写出化学方程式;
(4)天然气完全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无污染是清洁能源,优点很多。故答案:清洁、方便(或污染少,经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