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单元测试 A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煤矿是由( )在地层中形成的.
A.远古时期的苔藓 B.远古时期的蕨类
C.远古时期的藻类 D.远古时期的被子植物
2.松、竹、梅都有不畏严寒的高洁风格,因而被誉为“岁寒三友”,得到古今文人的广泛赞美。下列关于它们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它们都能够产生种子,都属于种子植物
B.松的种子裸露,种子外面没有果皮包被
C.竹和梅的叶片都具有网状叶脉,茎中都具有形成层,能不断地长粗
D.竹由地下茎生出竹笋,由竹笋长成新竹子的生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
3.有关植物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伸长区细胞的迅速伸长是根生长的唯一原因
B.植物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分是根尖成熟区
C.植物体的根系对地面土壤有很好的固定和保护作用
D.中耕松土的目的之一是利于根的呼吸作用
4.水分进出植物体的主要途径依次是( )
A.根毛、导管、气孔 B.根毛、筛管、气孔
C.气孔、根毛、导管 D.根毛、气孔、导管
5.绿色植物体内储藏有机物的组织主要是( )
A.保护组织 B.营养组织 C.分生组织 D.输导组织
6.下列有关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藻类植物结构简单,大多为单细胞个体,少数多细胞个体也没有根、茎、叶的分化,用孢子繁殖后代
B.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而且根、茎、叶中有输导组织,所以适应干旱的环境
C.与桃树相比,松树最主要的不同之处是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
D.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7.在夏季晴朗的一天,在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时,李晓、张娜、马俊分别在不同的时间从同一株植物上摘取一片叶子,李晓在早晨8点摘取叶子,张娜在中午12点摘取叶子,马俊于傍晚7点摘取了叶子,在脱色、染色后,把三片叶子放在了一起,你能猜出谁的叶子颜色最深吗( )
A.李晓 B.张娜 C.马俊 D.都一样
8.在种子萌发的过程中,种子的形态及生理会发生一系列变化。下列变化不会发生的是( )
A.种子萌发时,首先要吸收水分,将营养物质转运到需要部位
B.种子的体积变大,重量增加
C.子叶或胚乳逐渐萎缩
D.种子内有机物的总量明显增加
9.晓晨同学很喜欢种植多肉植物,多肉植物适宜在比较干燥、透气性又好的土壤中生长,水分比例过大的土壤将会导致多肉植物的根不能正常呼吸而腐烂;瓦盆透气性好,瓷盆美观透气性不好。在下列土壤和花盆中最不适合种植多肉植物的是( )
A.壤土类土壤 瓦盆 B.黏土类士壤 瓷盆
C.砂土类土壤 瓦盆 D.壤土类土壤 瓷盆
10.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其形状多样,水绵的叶绿体形状呈( )
A.颗粒状 B.杯状 C.棒状 D.螺旋带状
11.用透明塑料袋套在盆栽植物的茎和叶上扎紧,放置在阳光下一段时间后,常看到袋内壁上有水珠,水珠主要来自( )
A.植物的呼吸作用 B.植物的光合作用
C.植物的吸收作用 D.植物的蒸腾作用
12.移栽植物时往往暂时出现萎蔫现象,这是由于( )
A.水分的输导受到阻碍
B.一些根毛和幼根折断,降低了对水分的吸收能力
C.没有及时浇水
D.一些根毛和幼根被拉断,降低了对无机盐的吸收能力
13.在发生水灾的时候,农作物被洪水淹没。当洪水退去后,农民要进行“洗苗”,洗去农作物上的泥沙。这主要是为了
A.保证植物有足够的水分 B.保证气孔的畅通
C.清除洪水带来的污染物 D.防止作物受重压倒伏
14.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炎热的夏季,植物一天的光合作用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强
B.温度越高,植物的光合作用越强,呼吸作用也越强
C.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时候,原料的吸收和产物的运输所需要的能量,正是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
D.植物光合作用所需的原料就是它自身呼吸作用的产物
15.下列保护我国植被的法律是( )
A.《大气污染防治法》《野生动物保护法》
B.《水污染防治法》《水土保持法》
C.《噪声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
D.《森林法》《草原法》
二.填空题(共55分)
16.水果、蔬菜一般不像小麦、水稻一样干燥储藏,因为干燥储藏会使水果、蔬菜失去新鲜状态。因此储藏水果、蔬菜时常采用保持低温、调节环境气体、控制水分蒸发等措施。试分析回答:
(1)在较低的温度环境下储藏水果和蔬菜,有什么道理? ___________
(2)人们在库藏水果、蔬菜时,对环境中气体成分的调节应该是:①适当降低____________浓度;②适当提高________________的浓度。
(3)近年来,在水果、蔬菜的储藏中也常常采用保鲜膜密封、表面涂膜(即将可食用、抗氧化的保鲜液涂在水果表面形成一层半透性的保护膜)等方法,以有效地防止水果、蔬菜中的________散失,并抑制其________,达到防腐、保鲜、耐存放的目的。
17.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探究植物的生命活动,设计了以下实验装置。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用手挤压塑料袋,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澄清石灰水_____________,此实验证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实验过程中,塑料袋内壁出现的水珠主要来自植物的_____________,水分是通过叶片上的_________散失的。实验选用黑色塑料袋,是为了避免植物因进行_______作用而影响实验效果。
(2)装置B,当图甲中试管内的气体充满二分之一左右时,迅速取出试管并将带火星的卫生香伸入管口内,结果卫生香猛烈燃烧起来,该实验说明光合作用产生了___________。为探究“进行光合作用的是金鱼藻”,装置B设置了如图乙所示的对照组,该对照组有一处明显错误,请你改正:应去掉图乙中的__________
18.图为某绿色开花植物生活史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植物的花粉落到雌蕊柱头上以后,可以萌发出______,其内含有的生殖细胞可与[7]内的______结合形成受精卵,将来发育成种子的_________.
(2)植物的种子是由[ ]________发育而成,与银杏相比,该植物种子的着生特点是______________。
(3)图中蜜蜂的行为表示动物在自然界中的哪一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
(4)整个肥桃及肥桃中的桃仁分别由图中的什么发育而来?________________
(5)在桃花盛开的季节,如果遇到连阴雨天气,常会造成果树产量下降,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及补救措施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该绿色开花植物的叶片内,发生着制造有机物的重要生理活动,该活动用简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如图是水绵及其细胞结构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填写图一中①③⑤所指结构名称:①_____,③_____,⑤_____。
(2)从图示可以看出水绵属于_____(填单或多)细胞藻类植物。
(3)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结构是(_____)(填标号)_____(填名称)。
20.俄国著名植物生理学家季米里亚捷夫曾这样形容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它是窃取天火的普罗米修斯,它所获取的光和热,不仅养育了地球上的其他生物,而且使巨大的涡轮机旋转,使诗人的笔挥舞。”下图有助于理解这段话的意思,图中A、B、C分别表示发生在植物体内的三个重要生理过程。
据图回答:
(1)图中过程C表示绿色植物进行的呼吸作用,其实质是_________分解,释放能量。人体活细胞内也发生类似的生理活动,“使诗人的笔挥舞”。
(2)绿色植物通过图中过程________(填字母)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参与生物圈的___________循环,“使巨大的涡轮机旋转”。
(3)窃取的“天火”太阳光能,直接用于过程_________(填字母),该生理活动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 C 3.A 4.A 5.B 6. C 7. C 8. D 9. B 10. D 11. D 12. B 13. B 14.C 15.D
二.非选择题
16.低温环境下可抑制植物细胞的呼吸作用,防止腐烂,延长储藏期 氧气 二氧化碳 水分 呼吸作用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植物的呼吸作用在生活中的应用,解答时可以从影响植物呼吸作用的因素方面来切入。
【详解】
(1)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呼吸作用越强,反之温度越低,呼吸作用于越弱。根据温度对呼吸强度的影响原理,在生产实践上贮藏蔬菜和水果时应该降低温度,低温可以抑制植物的呼吸作用,减少呼吸消耗,防止腐烂,延长储藏期(温度降低的幅度以不破坏植物组织为标准,否则细胞受损,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大减,也易腐烂);
(2)氧气:氧气是植物正常呼吸的重要因子,氧气不足会抑制植物的呼吸作用,二氧化碳浓度高也会抑制呼吸作用;
(3)保鲜膜密封、表面涂膜可以有效地防止水果、蔬菜中的水分的散失,由于水果,蔬菜不与空气接触,密封后氧气相对较少抑制水果、蔬菜的呼吸作用,达到防腐、保鲜、耐存放的目的。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植物的呼吸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理解掌握呼吸作用的概念和意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7.变浑浊 植物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 蒸腾作用 气孔 光合 氧气 金鱼藻
【详解】
试题分析:(1)二氧化碳有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放出二氧化碳。图A实验装置是为了验证呼吸作用的产物是二氧化 碳,实验现象是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在实验过程中也能进行微弱的蒸腾作用,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从叶片的气孔散发出来,遇塑料袋壁凝结成水滴。本实验选用黑色塑料袋,是为了遮光,以避免植物因进行光合作用消耗掉二氧化碳而影响实验效果。
(2)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 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甲中能使带火星的卫生香剧烈燃烧,这是氧气具有助燃的性质,说明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为探究“进行光合作用的是金鱼藻”,装置B设置了如图乙所示的对照组,实验的唯一变量应是金鱼藻。所以应去掉图乙中的金鱼藻。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
考点: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和产物。
18.花粉管 卵细胞 胚 7胚珠 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 帮助植物传粉 3 7 传粉不足 人工辅助授粉 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气
【分析】
一朵花主要的结构是花蕊,雌蕊中的子房经过传粉受精后,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图示如下:。
图中1柱头,2花柱,3子房,4卵细胞,5极核,6子房壁,7胚珠。
【详解】
(1)植物的花粉落到雌蕊柱头上以后,可以萌发出花粉管,进入3子房,花粉管的内精子可与7胚珠内的4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将来发育成种子的胚,胚是种子的主要结构。
(2)植物的种子是由7胚珠发育而成。该植物和银杏都结种子,都用种子繁殖后代,属于种子植物。但该植物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着,能形成果实,属于被子植物,银杏的种子外无果皮包被着,裸露,不能形成果实,属于裸子植物。
(3)图中蜜蜂的行为表示动物在自然界中的帮助植物传粉。
(4)肥桃属于果实,由3子房发育而成;肥桃中的桃仁属于种子,由7胚珠发育而成。
(5)花开放之后必须经过传粉和受精才能结出果实和种子,如果在开花季节遇到连阴雨的天气,会影响传粉,为增加产量可进行的补救措施是人工授粉。
(6)绿色植物细胞的叶绿体内含有叶绿素,是光合作用的场所,通过光合作用,把细胞内的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产生氧,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因此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公式可表示为:。
【点睛】
知道花的结构及果实与种子的形成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19.细胞壁 细胞核 液泡 多 ④ 叶绿体
【解析】
【分析】
图中水绵细胞的基本结构: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细胞核、④叶绿体、⑤液泡。
【详解】
(1)由图可知: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细胞核、④叶绿体、⑤液泡;
(2)水绵是多细胞的藻类植物,生活在淡水中,细胞内有带状的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3)细胞内的④叶绿体呈螺旋带状,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因此营养方式为自养。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藻类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理解掌握水绵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0.有机物 B 水 A 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产生氧气
【详解】
试题分析::(1)生物的呼吸作用是把生物体内储存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进行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的过程。实质是:在氧气的参与下,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供生物的各项生命活动利用。(2)绿色植物通过根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又以水蒸气的形式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空气中去,参与了生物圈中的水循环。(3)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绿色植物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区别与联系,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蒸腾作用、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意义,属于基础考查。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