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秋季湖北省部分高中联考协作体期中考试
高二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2021年11月11日9:00-11:30试卷满分:"E^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考号、班级、姓名等填写在答题卡
答:每小题选出答案
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
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
橡皮擦于净
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题卷、草犒纸上无效
填空题和解答题的作答: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
应的答題区域内,答在试题卷、草稿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東后,将试题卷和答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现代文阅读(31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4小题,满分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材料
90后”表达热血沸腾的字,却用来形容一个“呼吸都不敢太大声”的
地方,这样戏剧性的对比,足够让人点开这部叫做《我在故宫修文物
录片,看看历史、传统和
文化,如何
进了年轻人的心灵
绘有800多个人物的《清明上河图》、金丝刺绣
万寿屏风、面容肃穆安详的木雕菩萨像
精美绝伦的文物,经历岁月风尘而破旧残损,却在一双双神奇的手中重新焕发光彩。《我在
故宫修文物》讲述的,是故宫文物修复工作者的“日常”。这部3集纪录片在聚集了大批年轻人的
弹幕视频网站,收获超过百万次点击,跻身热门搜索。而片中的故宫工匠,则成了新生代的“男
神”“女神
在爱好动漫的年轻人眼里,“设定”是个关键。也就是说,能创造一个有自己的规则和趣味的
世界”,一部作品才算成功。从这个角度看,《我在故宫修文物》正有着自己的“世界观”。擦掉黄
花梨箱柜铜组件上的锈,显岀黄澄澄的光;一个个齿轮的调适’大座钟上的野鸭终于能扇动翅膀
颜色已经踣淡了的瑟,一层一层刷上新漆后华彩焕然……·用目光穿透时间,用指尖对话历史,文
物修复的世界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也充满了专注与从容。这或许
粹地、执着地、充满
敬畏地做一件事。
正如一位纪录片导演所说,“好内容和新人类之间并不存在隔阂”。而关键之处在于,需要与
文物修复一样保持“匠心”,才能制造更多“文化的相遇”。“空口袋立不起来”,一些热裒大投资
大场面的文化产品,即便全是高清航拍、数字特效,也难掩内里的空虚和苍白。好的文化产品,总
能找到有共鸣的视角、发掘有故事的人物、展现有深度的思考,这样才能让传统文化与现代表达
美美与共”,以“工匠精神”收获更多人的热爱和尊重。不要低佑年轻人的鉴賞力,如果你认为他
2021年秋季湖北省部分高中联考协作体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卷(共8页)第1页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1. B 据材料一第三自然段,原文中说的是“或许”。
2. D 正确。材料二第四自然段有相关表述。A 从材料二第一自然段相关内容看,不能说“沉
浸在”。B 材料二第三自然段说的是“有人说”,不是作者说。C.材料二第四自然段说的是
“不仅在于……还在于”,不是“不在于……而在于”。
3. A 所涉及的内容是材料二在谈博物馆热所带来的正面效应,让传统文化浸润当代生活,
通过逛博物馆,人们纪念传统节日、触碰传统文化、感受流淌的文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的内涵和外延有了更为清晰的认知,在汲古纳今中有了更多文化自信。其它选项能够支持题
目观点。
4. ①要有创造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的能力。
②对文化产品要保持“匠心”,以“工匠精神”收获去更多人的热爱和尊重。
③要与时代时代连接,要有情感沟通,传递器物之美、精神之美、价值之美。
④要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去发现、去呵护、去激活,使传统文化不断焕发生机与活力。
⑤让更多的公共文化服务活化传统,让传统文化融入人们的生活,照进更多人的内心。(一
点 2 分,任意答对 3 点满分)
5. D。 A,派出所长的话表达的是对刘昌林的敬佩,同时在警告出主意弄他关他的人,并
无动他的想法。B,“当晚牺牲”理解有误,文末“那天……”句表明老五是之后的某天牺
牲的。C,“村里人都埋怨”错,原文中是“大都”,也有支持刘昌林守坟的,比如马老六。
6. D。 对比的目的是为了突出刘昌林的倔强执着,并非为了讽刺其他人。
7. ①为革命做出巨大奉献的革命者。大儿子牺牲,自己的交通站救过许多同志,立过很多
1
功。②思念儿子的父亲。一直在寻找参军的大儿子,并留下遗嘱要儿子继续寻找,活要见人,
死要见坟。③ 倔强执着的守坟人。坚决不迁坟,去世前叮嘱儿子要继续守好坟。④朴实善
良的好人。坚持为无名烈士守坟,主要出于一个朴素善良的信念:儿子如果牺牲,也一定有
一些像我们这样的人为他守坟。(答到三点得满分,两点得 3 分,一点 1 分。)
8. ①结构上与小说开头形成呼应,解开悬念。刘昌林去世前念念不忘的两件事在结尾中给
出了答案;②深化小说的主题。刘昌林守护的无名烈士是他日夜思念的儿子,也印证了他的
信念:每一个无名烈士都能得到像自己一样的人的守护,使主题更加深刻感人。③塑造人物
形象,表现出老五牺牲前的镇定与对战友刘昌林的责任感。④阅读情感体验上,给读者带来
震撼和思考。结尾交待无名烈士的身份后戛然而止,刘昌林一家两代人的心结以出乎意料的
方式解开,让人震撼,也留下更多想象思考的空间。(每点 2 分,答三点得满分。其他答案,
言之成理也可酌情赋分)
9. B 高帝十一年秋/淮南王英布反/东并荆地/劫其国兵/西度淮/击楚/高帝自将往诛之/
10. B “仲”,是排行,犹今之所呼“老二”。
11. D 朝廷派人去用金钱收买东越王,东越王被收买后就欺骗吴王,让吴王出来慰劳军队,
吴王不知,结果就被东越王派的人给刺死了。
12. 翻译:(1)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明美德,在于亲近爱抚民众,在于达到首先修养的最高
境界。(道、明(彰明)、止,各 1 分,语句通顺 1 分。)
(2)皇帝担心吴地、会稽的人浮躁强悍,没有勇壮的王来安定他们,自己的儿子们年龄还
小,于是就封立刘濞在沛地做吴王,统辖三郡五十三个县。(“患”、“轻悍”、“填”各 1 分,
语句通顺 1 分。)
(3)吴军粮食断绝,士兵饥饿,多次向条侯挑战,就在夜里奔袭条侯的营垒,惊扰东南方
向。(卒,数,惊各 1 分,全句通顺 1 分。)
2
13. (1)中央王朝想要加强集权,进行削藩。
(2)吴王与汉景帝有杀子之仇 。
14. C “化静为动”应为化动为静。
15. 相同点:两诗都是写寻人不遇,都借景物来烘托隐士的高洁不群,都表达了对所寻之人
的羡慕、向往之情,以及寻而不遇后的失望怅惘。(2 分,意思对即可酌情给分)
不同点:贾诗是绝句,主要通过问答方式来叙事,用白云、苍松侧面烘托人物的高洁。(2
分,意思对即可酌情给分)李诗是律诗,通过动静结合、反衬等手法来写景,情景交融。(2
分,意思对即可酌情给分)
16.(1)吾日三省吾身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文言文参考译文:
吴王刘濞,是汉高祖哥哥刘仲的儿子。高祖平定天下六年后,封刘仲为代王。后来,匈
奴围攻代,刘仲不能坚守,丢弃封国逃跑,抄小路跑到洛阳,向天子自首。天子因为是骨肉
兄弟的缘故,不忍依法制裁,只是废黜王号贬他做郃阳侯。高祖十一年(前 196)秋,准南
王英布反叛,向东兼并了荆地,挟持那个地方侯国的军队,西渡淮水,攻击楚国,高祖亲自
率军诛讨他。刘仲的儿子刘濞这年二十岁,强壮有力,以骑将的身分跟随高祖打败英布的军
队在蕲县西边的会甀,而英布逃走。荆王刘贾被英布杀死,没有后嗣。皇帝担心吴地、会稽
地的人浮躁强悍,没有勇壮的王来镇慑他们,自己的儿子们年龄小,就封立刘濞在沛地做吴
王,统辖三郡五十三个县。已经拜官受印,高祖让刘濞前来,要为刘濞相面,看后说:“你
的容貌有反叛之相。”同时内心后悔起来,但已经任命完了,就轻拍他的后背,告诫他说:
“汉兴立以后五十年间东南方向将有叛乱发生,难道是你吗?然而天下同姓是一家人,你千
万不要造反!”刘濞叩着头说:“不敢。”
孝文帝时,吴王太子入京朝见,得以陪伴皇太子饮酒下棋。吴太子的老师都是楚地人,
浮躁强悍,又平素骄纵,与皇太子下棋时,为下棋发生争执,态度不恭敬,皇太子拿起棋盘
掷击吴太子,打死了他,事后把他的遗体送回吴国埋葬。到了吴国,吴王怨怒地说:“天下
同姓一家,死在长安就应该葬在长安,何必送来吴国下葬呢!”又送遗体到长安下葬。吴王
自此逐渐违忤藩臣所应遵守的礼节,称病不肯入朝。
等到景帝即位,汉朝的大臣正在讨论削减吴王的土地。吴王刘濞害怕以后这么消减起来
没完没了,于是就想借此机会发动叛乱。又想到诸侯中没有能共同谋划的人,知道胶西王勇
3
壮,好逞势斗胜,几个齐地的诸侯王都畏惧他,于是派中大夫应高去诱惑胶西王。景帝三年,
正月甲子,先从广陵起兵出发。向西渡过淮河,于是和楚军会合。
当初,吴王渡过淮河,与楚王向西进军,在棘壁打败汉军,乘胜向前,锐气极盛。梁孝
王害怕了,派六个将军攻打吴王,梁王的两个将军又被打败,士卒都逃回梁。梁王多次派使
者向条侯报告情况并求援,条侯不答允。又派使者在皇帝面前说条侯坏话,皇帝派人让条侯
救援梁国,条侯还是坚持对自己有利的计策不肯出兵。梁王派韩安国和为国事而被杀的楚国
丞相的弟弟张羽做将军,才能够稍微打败吴国的军队。吴国的军队想要西进,梁国据城坚守,
吴军不敢到西边去,就跑到条侯驻军的地方,在下邑与条侯的军队相遇。吴军想与条侯作战,
条侯坚守营垒,不肯交战。吴粮断绝,士兵饥饿,多次向条侯挑战没有结果,就夜里奔袭条
侯的营垒,惊扰东南方向。条侯派人防备西北方向,敌人果然从西北方向侵入。吴军大败,
士兵大多饿死,有的叛逃溃散。于是吴王和他的部下壮士几千人连夜逃走,渡过长江逃到丹
阳,得到东越的保护。东越有军队大约一万多人,又派人收容集中吴国的逃兵。汉朝派人用
厚利诱惑东越,东越即刻骗吴王,让吴王出去慰劳军队,就派人用矛戟刺杀吴王,装起他的
头,派一部快车迅速报知汉朝皇帝。吴王的儿子子华、子驹逃跑到了闽越。吴王丢下他的军
队逃跑时,他的军队就溃散了,大多陆续投降了太尉、梁王的军队。楚王刘戊兵败,自杀而
亡。
17. C 摩肩接踵:肩碰肩,脚碰脚。形容人很多,很拥挤。熙熙攘讓:形容人来人往,非
常热闹。句中侧重于人多,第一空用“摩肩接踵”更恰当。点缀: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
事物更加美好。散落:分散,不集中。此处前面有“三三两两”一词,根据语境,第二空选
“点缀”更恰当。别有洞天:另有一种境界,形容景物等引人入胜。引人入胜:引人进入佳
境(指风景或作品等)。根据语境,第三空选“别有洞天”更恰当。印证:证明与事实相符。
记录:把听到的话或发生的事写下来。根据语境,第四空选“印证”更恰当。故选 C 项。
18. A “就这样”复指前文的内容,应放在句首,“消耗”不如“琢磨”好,排除 B、C
两项。D 项从整个句意看,“两百多个漫长的冬天过去了”作时间状语,应放在“黑森林
人……”之前,故选 B 项。
19. 手法:排比
表达效果:(1)用排比手法写出了博物馆里展品的丰富,内容集中,表述全面。
(2)该句句式整齐,富有节奏感;语调铿锵,气势充沛;意蕴丰富,深化了中心。
20. D 考查要补写句子的语境,是在分析科学素养、媒介素养与科学基础的关系。“当……”
后面的句子,应是承接前面某种情况出现时,即会产生的某种状态,用“就”连接才恰当。
4
排除 A、C 两项。比较 B、D 两项,除关联词“就”外,是两个句子的颠倒。分析文意,不
难发现,“公众媒介素养”是在“传播方法和路径”中表现出来的,“传播方法和路径”应
当在前,故选 D 项。
21.
① 属于人文社科领域
② 养成质疑的习惯
③ 科学素养和媒介素养
22. 作文参考立意
1. 为人处世不要自以为是,不要自我夸耀。
2. 要正确地了解别人和认识自我,战胜自我。
3.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具有强大的毅力。
4. 要想成就大的事业必须从小事做起,脚踏实地,始终如一。
5. 善于隐藏自己的优势, 在忍让和委屈中积蓄力量,取得成功。
评分标准参考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