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9张PPT)
第二单元《新的生命》
推荐几个网址
推荐几个教学研讨群
各年级教学研讨群:
三①群 3294661 三②群 52593032,
四①群 10550442 四②群 100377430,
五①群 13671221 五②群 2684830,
六①群 513903 六②群 20163684。
职业交流群:
松阳小学科学75194727, 丽水科学教师联盟1445794
浙江小群46603692, 浙江小和论坛11508129
浙江小:http://www.x.com/
浙江小学科学论坛:http://www.x.com/bbs/index.asp
三—六年级每课课件下载http://www.x.com/kejian/
我们怎样上好科学课?
课前——读懂三本书(教材、教参、作业本)
备课——注意前后课联系,多考虑活动设计和材料
上课——突出教学重点,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课后——做好活动的后续工作,激励评价
导入
展开
反馈应用
创设情景,把教学内容转化成学生自己的内在需求
激活与本课有关的已有的处于休眠状态的知识与经验
了解学生的前概念,找准教学起点
信息呈现的形态(学习内容的组合与呈现),对学习内容进行结构化处理与作用定位。需要考虑的是:学问逻辑(科学概念之间的相关性)和认识逻辑(学生的认知规律)的有机统一。
学习程序,即学习目标的操作化体现。按照信息感受 信息处理 形成认识 结构提升 意义建构 外化应用
联系生活,回归生活。
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
备好常态课
用心备好要上的课是我们教师的天职,每个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上得精彩有实效。但我们都知道,主宰课堂的是常态课,这样的课不可能像公开课那样反复打磨、精心准备。怎样才能较好地体现有效备课,又不粗暴地加重教师负担,在一堂堂常态课中累积提高教学质量呢?备好常态课
常态备课,是指通常状态下教师为课堂教学做准备的过程。常态备课需有形教案,更需无形教案。我们小学科学教研组的常态备课的一般要求是花一定的时间去了解教材、浏览教师用书、思考作业本题目,备课重点要放在设计活动、准备实验材料上,适当考虑课件的使用(利用共享资源自行调整)。
一般来说活动的结构有两种最基本的方式,轮型结构和线型结构。
活动1
活动2
活动3
活动4
主线
活动1
活动
活动3
活动2
活动5
学习主题
新的生命
教科版四下第二单元
《新的生命 》单元概况
在前面的科学课中,学生们已经观察认识了生命体的特征,建立起了生命体和生命周期的概念 。
在此基础上,本单元试图帮助学生建立起繁殖的概念。新生命的诞生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教科书从学生比较熟悉的植物的花开始,研究开花植物是怎样繁殖的,进而研究动物是怎样繁殖的。让学生认识到,生物物种并不以生物个体的死亡而结束,它们可以通过繁殖产生新的生命,使物种得以延续。通过本单元的研究学习,可以为学生以后研究生物与环境、生物多样性打下基础。
《新的生命 》单元结构
油菜花开了
各种各样的花
花、果实和种子
把种子散播到远处
种子的萌发
动物的卵
动物的繁殖活动
植物新生命
动物新生命
新的生命
完全、不完全花
单性、两性花
卵生
胎生
《新的生命 》单元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繁殖是生物的基本特征。动物和植物都需要通过繁殖延续物种。
.许多动植物在繁殖方式上具有相似性,植物的花和动物的卵都要经过受精后才能产生新的生命。
.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花的特殊构造使它能够承担生产种子、繁殖新生命的任务。
.植物种子和动物卵的构造是与它们发育新的生命的作用相适应的。
.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与植物的果实和种子的结构是有联系的。
过程与方法
.用解剖的方法观察花和种子的内部构造。
.用适当的形式记录花的变化过程和果实的生长过程。
.按一定顺序对雌蕊和雄蕊这样更细小的结构进行观察。
.持续观察种子发芽的变化过程。
.经历观察卵的构造和青蛀卵的孵化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保持探究新生命产生的奥秘的好奇心。
.养成认真细致、坚持观察的科学态度。
.认识到自然界的生命是生生不息的,繁殖对于每个
物种的延续都至关重要
第一课:油菜花开了
选择油菜花的目的:容易获取观察材料;
可以用其他植物的花替代:白菜花、青菜花、萝卜花等。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绿色开花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部分构成,它们能够帮助植物满足自身的需要。
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植物的花在形成果实的过程中要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过程与方法
解剖油菜花,并观察油菜花各部分的特征。
观察一株油菜上的花的变化过程,并用图画的方式记录油菜花变成油菜荚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获得亲近自然的情感体验,产生探究各种各样花的浓厚兴趣。
活动一:观察一株油菜
凤仙花的种植活动中已经对凤仙花的身
体构造有所了解,本课以一棵油菜花展示在孩子们面前,增加了一个新的个例、新的外延,认识油菜花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观察凤仙花的身体构造——观察油菜花的身体构造——植物的身体构造
承上启下的功能
活动二:观察一朵油菜花
解剖和观察一朵油菜花
区别四个部分、记录
认识油菜花的构造和各部分的特征
活动三:观察一株油菜上的花
一朵油菜花 一株油菜花(一串)
数数几朵花,为什么要数?傻?不!
数数有几个花蕾?
“这是什么呀?”
花?
花蕾?
凋谢的花?
果实?
画一个花蕾。
推想花蕾将产生的一系列的变化。
一个孩子是猜的,一个孩子是到地里观察的。
知道我是怎样推想的?
一个重要的方法
比如:星系的寿命、地球的寿命、星球的生老病死,科学家是怎样知道的?
——推想
观察花的生长过程的两种方法
长期观察花的生长过程;
根据已有的现象推测花的生长过程。
推测是一种重要的认识事物的方法。
第二课:各种各样的花
油菜花的观察 油菜花的花瓣、萼片、雄蕊、雌蕊的观察
各种各样的花的观察 — 外延的拓展
观察各种各样的花 认识它们相同的地方(一般的花都有花蕊——雄蕊或雌蕊)和不同的地方
让学生认识开花是为繁殖做准备的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在花的各部分构造中,雄蕊和雌蕊与形成果实和种子有关。
根据花的构造,可以把花分为完全花和不完全花,有些花同时具有雄蕊和雌蕊,有些只有雄蕊或只有雌蕊。
过程与方法
根据提示完成花的专题研究,能区分花的相同和不同,并能将研究结果以表格的方式呈现出来。
以报告会的形式表述自己的研究成果,并与同学进行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形成自觉珍惜生命、保护花草树木的意识,有继续探究花的浓厚兴趣。
通过花的多样性体会到自然界中生物的多样性。
活动一:花的专题观察
一课时?两课时?
是一项不损伤花朵的活动。
学生选择怎样的观察?!
集中在研究花的构造上,将花的构造与植物的繁殖建立起联系。
也要允许学生从外观形状、气味、颜色等方面进行比较。
活动二:“花的观察”报告会
插图:报告会
交流——讨论——进一步的研究
花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哪些部分与果实和种子有关呢?——对花蕊的观察。
活动三:完全花和不完全花
观察各种各样的花辨别完全花和不完全花
认识植物的花分雌性和雄性的意义何在?
一般的花都有蕊(雄蕊或雌蕊)的部分,开花是为繁殖做准备的
第三课:花、果实和种子
观察花 → 给花传粉(是新生命形成的重要一步)→ 研究果实和种子
为什么把雄蕊和雌蕊作为进一步观察的内容?——新的生命
有些名称不一定要孩子们起名字,教师可以直接说。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果实和种子是植物开花、传粉、受精以后形成的。
雄蕊和雌蕊在形成果实和种子的过程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雄蕊和雌蕊有特殊的构造,使胚珠可以受精长成果实和种子。
过程与方法
进一步发展比较事物相同点和不同点的能力。
按一定顺序对雄蕊和雌蕊这样更细小的结构进行专题观察。
情感态度价值观
保持探究花的奥秘的欲望。乐于尝试应用学到的科学知识。
培养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意识,发展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
活动一:雄蕊和雌蕊
观察花的雄蕊:花药、花药上的花粉等
观察花的雌蕊:柱头、子房
学生看看雄蕊、看看雌蕊,可能还解剖一个雌蕊,看看子房、看看里面有什么,这比背诵更重要的。
思考:雌蕊和雄蕊这些构造上的特点与它繁殖后代的功能有什么关系
活动二:给花传粉
对雌蕊、雄蕊上的功能特点进行验证
感受昆虫传播花粉的作用,体验人工传粉的意义。
用多媒体帮助学生了解花受精的过程。
活动三:油菜的果实和种子
为什么选择油菜的果实作为研究材料?
按果实的成长顺序排列油菜果实
观察油菜的果实、种子
数数种子的数量
第四课:把种子撒播到远处
开花结果 → 果实、种子成熟 → 传播种子
怎样传播?为什么要有这么多的传播方式?
课前,种子的准备要多样化。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植物传播种子有不同的方式,都是为了能将种子散布的更广,有利于繁殖后代。
种子和果实的外部形态、结构与种子的传播方式之间是有联系的。
过程与方法
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假设。
利用测量、实验等方式寻找证据验证推测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有探究植物种子传播方式的欲望。
培养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意识,发展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 。
活动一:油菜传播种子的方式
观察轻捏油菜果实的外壳。
推测传播方式。
观察油菜种子的特点,分析为什么用这样的方式来传播。
如果种子都掉落在植物的近旁,会产生怎样的情况呢
活动二:其他植物散播种子的方式
认识其他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
种子的传播方式与什么有关?
重点落在何处?
第五课:种子的萌发
为什么要研究种子的萌发?
一课时够吗?怎么安排?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植物的种子能够孕育新的生命,条件适宜的时候,种子就会萌发,新的生命就会开始生长。
植物种子最重要的部分是胚,胚是有生命的。
种子的各个部分在种子萌发的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进行对比实验并做记录。
运用感官及工具研究种子的内部结构。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探究种子奥秘的兴趣,养成认真细致、坚持观察的科学态度。
活动一:浸泡种子
这个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如何做好这个对比实验?
活动二:种子的内部构造
选择两到三种双子叶植物的种子。
观察的顺序和注意事项。
把握好重点。
种皮 胚
活动三:发芽的蚕豆
这个部分是上一个部分的延续。
持续观察,并记录种子的变化过程。
发现种子各部分的作用。
引导学生将观察活动继续下去。
第六课:动物的卵
植物的繁殖进行研究 迁移到动物繁殖的初步研究
植物种子的作用 产卵的作用
认识卵的结构特点
了解动物胚胎的发育过程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很多动物都要产卵,卵有相似的构造,卵可以发育成动物。
卵孵化成动物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条件。
像青蛙、鸡这样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做卵生;靠卵繁殖后代的动物叫卵生动物。
过程与方法
用图片与实物相结合的方法观察研究动物卵的结构特点。
观察青蛙卵的孵化过程,用查阅资料的办法了解小鸡孵化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乐于探究动物繁殖奥秘的兴趣,感受自然界生命的多样性和延续性。
感受自然界生命的生生不息,动、植物在繁殖上的相似性。
活动一:动物的卵
观察各种各样的卵:多多益善
观察鸡蛋的外部
观察鸡蛋的内部
推测各部分对胚胎发育的作用
活动二:小鸡的孵化
为了教学的连贯性,把这一活动提前。
推测小鸡的孵化过程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组织学生查阅资料或用多媒体让学生观察蛋到鸡的发育过程。
活动三:青蛙卵的孵化
这是一个需要在课外持续观察的活动。
分组观察记录。
提醒饲养方法和注意事项。
第七课:动物的繁殖活动
了解卵生繁殖方式
了解胎生繁殖方式
解决一些生活中可能产生的问题:家里的鸡蛋为什么不会孵出小鸡?(联想到蚕豆胚珠没有受精)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有的动物通过产卵来繁殖后代,有的直接产下小动物,卵生和胎生是动物产生新生命的主要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图片,情景再现,了解更多动物的繁殖活动并进行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新生命的可贵,了解生命世界生生不息的自然规律。
活动一:卵生动物的繁殖活动
观察分析书上的动物繁殖图片
动物怎样为繁殖做准备
动物繁殖与植物繁殖的共性
想想有类似繁殖方式的其他动物
活动二:它们是怎样诞生的
什么是胎生繁殖方式?
胎生的动物还有哪些?
了解卵胎生的繁殖方式
总结所知道的动物的繁殖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