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全一册化学 第三单元 课题1 分子和原子(课件)(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全一册化学 第三单元 课题1 分子和原子(课件)(27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11-14 09:07: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1、走到花园为什么会闻到花的香味?
2、湿衣服为什么经太阳晒会变干?
3、糖放入水中为什么不见了?
在静止的水中品红为什么能扩散呢?
【实验3-1】 如图3-5所示,向盛有水的小烧杯中加入少量品红,静置,观察发生的现象。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无数的事例可以证明:物质从可见变为看不见时,我们往往还能感觉到它们的存在。这些事实充分说明物质是由无数肉眼看不到的微小粒子构成的。科学技术的进步,进一步证明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
物 质
粒 子
扩 散
凝聚
现代科学技术已能将构成物质的粒子放大后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分 子
扫描隧道显微镜
这些图片说明分子、原子是真实存在的。
原 子
一杯水
一块铁
水分子
铁原子
一、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二、分子的性质
阅读以下数据,你发现了分子怎样的性质?
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 x 10-26kg
1滴水中约有1.67 x 1021水分子
【特点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P48
一滴水里的水分子个数由10亿人来数,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3万年才能数完.
存在物质内部的微小粒子是静止不动的吗?
让我们一起来探究P49
现象:
结论:
溶液为无色
蒸馏水不能使酚酞变色
现象:
结论:
溶液为红色
氨水能使酚酞变色
3、另取一个小烧杯,加入约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B两个小烧杯。观察有什么现象?
烧杯A 烧杯B
现象
解释
溶液由无色变红色
溶液不变色
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氨分子运动到A烧杯中与水结合成氨水,氨水使酚酞溶液变红色。
酚酞不具挥发性。酚酞分子运动得很慢,没有运动到B烧杯。因此酚酞溶液不变红色。
【特点2】分子在不断运动的
酒香不怕巷子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味
分子的这一特点可以解释日
常生活中的哪些现象?
为什么在晴天晾晒衣服比阴天晾晒衣服干的快?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在热水中加入品红扩散得更快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100ml水
酒精与水混合
100ml酒精100ml水混合后,总体积是否等于200ml?
100ml酒精
100ml
200ml
100ml
200ml
混合后<200ml
200ml
100ml
【特点3】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气体分子
间的间隔
液体分子
间的间隔
固体分子
间的间隔


在通常情况下:
物质发生三态变化时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就是物质分子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的缘故。
固态
液态
气态
一、物质是由微小粒子——分子或原子等构成的
分子和原子都是真实存在的
二、分子的性质
1、分子的质量很小,体积很小。
2、分子总在不断地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得越快。
3、分子之间有间隔。
4、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小结:
1、以下生活、学习经验,不能说明微粒之间有空 隙的是( )
A 打气筒能将气体压缩
B 酒精和水混合,总体积变小
C 物体有热胀冷缩的现象
D 海绵能吸水
2、为什么“墙内开花墙外香”?
答:因为分子总是在不停地运动。
D
随堂训练:
加热
水蒸发过程:
加热
【讨论】从分子的角度看,水的蒸发与过氧化氢分解有什么不同?
水分子本身没有变,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变大了。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物质的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物质的分子变成了新分子。
过氧化氢分解时,过氧化氢分子变成了水分子和氧分子
过氧化氢 水 + 氧气
二氧化锰
1、水蒸发变成水蒸气,水分子本身没有变。水的化学性质也没有变
2、过氧化氢分解水和氧气,过氧化氢分子发生了变化,变成了水分子和氧分子。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当然就不能保持了。
分析:
结论:
分子是 的最小粒子。
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2、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三、分子的定义
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水分子
二氧化碳分子
例:水的化学性质由 保持;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由 保持。
水分子是由 构成的。
一个水分子是由 构成
氢原子和氧原子
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
汞粒子
氧粒子
加热
Hg +
O2
HgO
O2
Hg
加热
分成
重新组合
氧化汞分子由氧粒子和汞粒子构成
受热时,氧化汞分子分成单个的氧粒子和汞粒子
氧粒子和汞粒子重新组合成金属汞和氧气
氧化汞分子
氧化汞分解示意图
过氧化氢分解的微观模型
化学反应的实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解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1、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分子、原子的区别: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四、原子的定义
物质
分子
原子
3、分子、原子关系:
“ ”和“ ”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下图是
某些气体粒子的示意图,根据其组成特点回答:
A
B
C
D
E
(1)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有 ;
(2)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有 ;
(3)属于纯净物的有 ;
(4)属于混合物的有 ;
(5)图中 所表示的混合物中,组成该物质
的粒子种类最多,一共有 种。
A、B、D、E、F
D、E、F
A、B、C
C、G
G
5
F
G
五、学会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混合物和纯净物
纯净物 混合物
区别 由同种物质组成(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由同种分子构成) 由不同种物质组成(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性质 有固定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各成分保持各自原有的化学性质
表示
方法 有固定的符号表达式 多种成分,不能用某一符号表达式表示
实例 氧气、水、二氧化碳 空气、糖水、盐水
说明 纯净物是相对而言的,没有绝对纯净的物质。
下列的说法是否正确:
1、分子大,原子小。
2、分子可直接构成物质,而原子则先构成分子后再构成物质
3、分子的质量比原子的质量要大。
4、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5、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1、口渴时喝水或吃冰块都可以解渴,为什么?
2、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和木炭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相同吗?
【特点4】同种分子(原子)性质相同
不同种分子(原子)性质不同
3、二氧化碳可以灭火而氧气可以助燃,它们的性质为什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