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一、基本信息
学校
课名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深入探究 教师姓名
学科(版本) 化学(人教2011课标版) 章节 第二单元课题3
学时 1 年级 九年级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初步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加深对实验室制取氧气这一实验的理解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实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通过小组确立探究内容,得出科学探究的一般方向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合作、交流、敢于提出自己见解的精神。
三、课程说明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实验室制取氧气是我们初中阶段一个非常重要的实验,通过习题中出现的对本实验进行改进,学生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研究性学习这种实验探究方式培养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社会参与方面中的实践创新素养. 实践创新素养的基本要点提到1. 问题解决重点是: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有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热情;能依据特定情境和具体条件,选择制订合理的解决方案;具有在复杂环境中行动的能力等。.2.技术运用的重点是:理解技术与人类文明的有机联系,具有学习掌握技术的兴趣和意愿;具有工程思维,能将创意和方案转化为有形物品或对已有物品进行改进与优化等。
四、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研究性学习的全过程和效果
五、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时间 媒体作用及分析
引入新课 为了提高大家的科学探究能力,我们利用课余时间对实验室制取氧气进行深入探究。老师相信,大家在科学探究过程中,通过不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从而解决问题,大家的科学探究能力都有一定的提高。这节课,我们就分小组展示一下各组的研究成果 倾听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分钟 PPT
小组分享 第一小组:探究不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设计灵感 实验前的准备 实验过程 实验反思 习题巩固 思考、回答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小组合作的意识。通过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以及实验结果的反思,不断思考,不断改进实验过程 7分钟 交互白板展示,视频、图片辅助教学
教师总结 对本组实验内容进行提问和拔高 思考 加深对本组实验内容的理解 1分钟
小组分享 第二小组:寻找其他制取氧气的方法 通过手机查阅资料 实验准备 实验过程 实验反思 习题巩固 思考、讨论 脱离教材,体验不同实验给我们带来的不同感受 7分钟 交互白板展示,视频、图片辅助教学
教师总结 对本组实验内容进行提问和拔高 思考 加深对本组实验内容的理解 1分钟
小组分享 第三小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错误操作 实验准备 实验过程 习题巩固 分析、回答 加深对实验过程中出现错误操作产生后果的理解 6分钟 交互白板展示,视频、图片辅助教学
教师总结 对本组实验内容进行提问和拔高 思考 加深对本组实验内容的理解 1分钟
小组分享 第四小组: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改进 实验准备 实验过程 实验反思 习题巩固 思考、回答 改进教材中的实验,在制取氧气的同时还能测得氧气的体积 6分钟 交互白板展示,视频、图片辅助教学
教师总结 对本组实验内容进行提问和拔高 思考 加深对本组实验内容的理解 1分钟
小组分享 第五小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实验改进 实验灵感 实验准备 实验过程 习题巩固 聆听、思考 通过对习题的内容,设计本实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6分钟 交互白板展示,视频、图片辅助教学
教师总结 对本组实验内容进行提问和拔高 思考 加深对本组实验内容的理解 1分钟
教师总结 确立研究课题,要找准研究方向,包括药品、原理、过程等。同学们在实验过程中体验了科学探究带给我们的乐趣,更学到了知识。 2分钟 板书
评价 扫描二维码给各小组投票 认真聆听后需对各组进行评价 1分钟 利用微信中的投票形式,对各组进行投票
板书设计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深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