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学案
专题1 隋的兴亡与唐前期的繁荣
考点梳理
隋朝的兴亡 贞观之治 开元盛世
导言:沟通南北的大运河
思考:大运河修建的条件有哪些?
大运河对隋唐社会和中国历史产生了哪些影响?
隋朝的兴亡
581年,杨坚建隋;589年,隋灭陈完成统一
隋朝建设国家粮仓,兴建洛阳城
大运河巩固统一,促进南北交流与沿线发展
汴河怀古二首
(唐)皮日休
其一
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
应是天教开汴水,一千余里地无山。
其二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隋炀帝大兴土木、征伐高丽,生产遭到破坏
李渊太原起兵,618年隋朝灭亡
唐朝前期的繁荣
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唐太宗李世民开创“贞观之治”
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
知人善任、虚怀纳谏
1. B 司马光评价唐太宗时说:“太宗文武之才,高出前古。盖三代以还,中国之盛未之有也。”下列选项不能准确支撑此观点的是( )
A.实现统一奠定版图
B.稳定社会开创治世
C.调整政策发展农业
D.吸取教训兼听纳谏
2. B 材料: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经过唐太宗的统治后)天下大稔,流散者咸归乡里,米斗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极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焉。
——《资治通鉴》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唐太宗所做的贡献。
武则天废唐称帝,改国号为周
武周结束后,唐玄宗开创“开元盛世”
武周结束后,唐玄宗开创“开元盛世”
改革吏治、发展生产、大兴文治、改革兵制
唐朝进入全盛,经济大发展、社会空前繁荣
武周结束后,唐玄宗开创“开元盛世”
小结
隋朝的兴亡:大运河影响深远,大兴土木导致速亡
贞观之治:轻徭薄赋、劝课农桑、知人善任、虚怀纳谏
开元盛世:改革吏治、发展生产
3. B 唐太宗把各地都督、刺史及其他重要官吏的名字写在屏风上,“得其在官善恶之迹,皆注于名下,以备黜陟”。其目的是( )
A.压抑士族,广辟才路
B.加强考察,赏功罚罪
C.精简机构,提高效能
D.唯才是举,用人所长
4. B 材料: 唐高祖时,多用关陇贵族辅政。太宗大量拔擢山东豪杰和江南士人,与关陇集团兼用。太宗曾对房玄龄说:“达到治理的根本在于审慎,所以任命官员要以道德和才能为标准。”房玄龄、杜如晦并称贞观贤相,即分别出自山东、关陇。马周本为武将常何的门客,因代何言事称旨而被起用,后官至宰相。太宗主张“选无清浊”,重用的山东豪杰多是寒门普通地主,如魏征、马周、李绩等。这些人经历了隋末动乱,对于山东的政治形势和社会比较了解,重用他们有利于迅速稳定山东局势。太宗对山东“郡姓高门”采取压抑政策,修定《氏族志》时,以当代官爵高低为标准,改定氏族等第,从而建立以李氏皇室为首、功臣贵族为核心的新门阀体系。
——摘编自王小甫《隋唐五代史》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太宗选官用人改革的特点。
专题2 唐代民族关系与安史之乱后的衰落
考点梳理
唐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 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 黄巢起义与五代十国
导言:长安十二时辰
唐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
与突厥、回纥的关系
贞观初年,唐灭东突厥,唐太宗称“天可汗”
唐高宗联合回纥灭西突厥
唐朝设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
交河故城 原安西都护府驻地之一
与吐蕃的关系
7世纪,唐蕃和亲,促进汉藏友好与交流
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
9世纪中期,唐蕃会盟
唐蕃会盟碑
与靺鞨的关系:唐玄宗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周边少数民族为祖国边疆开发作出贡献
1. B 下列措施中最能体现唐太宗“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若一。”这一思想的是( )
A.虚心纳谏 B.善于用人
C.唐蕃联姻 D.完善科举
2. B 隋唐时期在秦汉“大一统”思想基础上,进一步强调“天下一家”思想。唐太宗认为“王者视四海如一家,封域之内,皆朕赤子”这一思想的产生( )
①是各民族长期交融的结果
②体现了统治者开放的政策
③有利于三省六部制度完善
④说明当时世界意识的加强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
唐玄宗设边镇,节度使权力扩大,外重内轻
755年,安史之乱,随后形成藩镇割据局面
3. B 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
“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情况表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 )
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
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
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
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黄巢起义与五代十国
唐朝后期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加剧
875年,黄巢起义,被朱温镇压
907年,朱温废唐建梁,开启五代(梁唐晋汉周)十国
朱温
后周实力增强,为北宋结束分裂奠定基础
周世宗 柴荣
小结
唐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
安西都护府与北庭都护府;唐蕃和亲与会盟;渤海郡王
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
节度使掌握军政财权,藩镇割据威胁中央
黄巢起义与五代十国
节度使朱温开启五代,后周为北宋结束分裂奠定基础
4. B 材料: 安史之乱后,藩镇数量比较多,互相牵制,没有出现某个藩镇一家独大的局面。同时,藩镇内部也不怎么稳定,经常发生军人闹事,甚至兵变。另外要指出,所谓唐朝后期的藩镇割据,只是一个大致的概念,描述一种倾向,不是说真的全都割据了。根据学者的研究和概括,唐朝后期的四十多个藩镇,真正比较稳定地维持着割据状态的,只有河北地区的三个藩镇。当然,即使是这样独立性比较强的藩镇,在形式上也是臣服于唐朝的。除河北以外,唐朝后期设在北部、西部和中原的藩镇,基本只能算是半割据。此外,还有南方的藩镇,那就不能算割据了。不但不割据,而且绝大部分时间很听中央的话,源源不断地向朝廷供给粮食财物,唐朝后期的中央财政主要是靠南方支撑的。
安史之乱后,唐朝藩镇割据,却依然维持150年。根据材料分析其原因。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学案答案
专题1 隋的兴亡与唐前期的繁荣
1. A
2.贡献:①为唐朝的建立和统一作出贡献; ②吸取隋亡教训,经济上,轻徭薄赋、劝课农桑、发展生产;政治上,知人善任、虚怀若谷。在他统治时期,出现了“贞观之治”。
3. B
4.特点:打破地域界限;选用贤能,重视德才;不拘门第出身;抑制世家大族。
专题2 唐代民族关系与安史之乱后的衰落
1. C
2. A
3. D
4.原因:藩镇数量较多,相互牵制;藩镇内部矛盾复杂;割据的藩镇形式上仍臣服于中央;大部分藩镇处于半割据状态,且南方藩镇服从并支持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