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三国至隋唐五代的文化学案
专题1 三国至隋唐五代的宗教与文化
导言:洛阳白马寺
佛道的传播与儒释道的融合
魏晋南北朝,佛教、道教传播盛行
汉明帝梦一金人于殿廷,以占所梦,傅毅以佛对。帝遣郎中蔡愔前往天竺。愔等于彼遇见摩腾、竺法兰二梵僧,乃要还汉地,译《四十二章经》,二僧住处,今雒阳门白马寺也。
——[梁]慧皎《高僧传》
灵帝熹平中,妖贼大起……光和中,东方有张角,汉中有张修……角为太平道,修为五斗米道。太平道者,师执九节杖为符咒,教病人叩头思过,因以符水饮之,得病或日浅而愈者……修法略与角同……后角被诛,修亦亡。及鲁在汉中,因其民信行修业,遂增饰之。
——[魏]曹丕《典略》
儒释道相互吸收,佛教本土化
一些著名的佛教学者也热衷于儒佛两教的融合,直接地把儒教与佛教等同起来,以为“周孔即佛,佛即周孔。”特别是为了适宜儒教思想中有关“人皆可以为尧舜”的圣人理想,竺道生还提出了影响十分深远的中国佛性论——“一阐提亦可成佛”,主张一切众生本有佛性。这样,佛教或儒家,都可以把释迦牟尼、老子、孔子同时称为中国文化的三大“圣人”。
——李向平《佛教信仰与社会变迁》
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
程元曰:“三教何如?”子曰:“政恶多门久矣!”曰:“废之何如?”子曰:“非尔所及也。”
子读《洪范谠义》,曰:“三教于是乎可一矣。”程元、魏征进曰:“何谓也?”子曰:“使民不倦。”
——《文中子·问易篇》
1. B 山西恒山悬空寺三教殿里,正中供奉的是释迦牟尼,左边是孔子,右边是老子,三人在友好的气氛中进行对话。据此判断,悬空寺最早可能建于( )
A.秦汉时期
B.魏晋南北朝时期
C.隋唐时期
D.宋朝
2. B 武德七年(624年),唐高祖到国子监行释奠礼(古代学校的祭祀典礼),“命博士徐旷讲《孝经》,沙门慧乘讲《心经》,道士刘进喜讲《老子》。”上述材料可以佐证,唐朝初年( )
A.思想一统 B.佛道主导
C.三教并行 D.儒学式微
反佛与灭佛的潮流
问题:耗费钱财,减少劳力,影响财政
南朝范缜的无神论
神即形也,形即神也。是以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也。……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是则形称其质,神言其用;形之与神,不得相异也。
——范缜《神灭论》
北魏、北周、唐代几度灭佛
文学艺术的繁荣
文学·曹魏
文学·东晋
文学·唐代
文学
文学·唐代
予始与乐天同校秘书之名,多以诗章相赠答……二十年间,禁省、观寺、邮候墙壁之上无不书,王公妾妇、牛童马走之口无不道。至于缮写模勒,炫卖于市井,或持之以交酒茗者,处处皆是。其甚者,有至于盗窃名姓,苟求自售,杂乱间厕,无可奈何。予于平水市中,见村校诸童竞习诗,召而问之,皆对曰:“先生教我乐天、微之诗。”固亦不知予之为微之也。又鸡林贾人求市颇切,自云本国宰相每以百金换一篇,其甚伪者,宰相辄能辩别之。自篇章以来,未有如是流传之广者!
——《元稹集》卷 51《白氏长庆集·序》
你能从材料中看出哪些有利于唐代诗歌繁荣的因素?
3. B 唐朝诗歌繁荣的社会因素有( )
①疆域辽阔,社会开放 ②科举考试以诗赋为主
③民族交往,经济繁荣 ④思想专制空前加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书法
4. B 余秋雨认为:“汉字是中华文明长寿的秘密……它是活着的图腾,永恒的星辰。”以下对汉字的相关认识,正确的是( )
A.汉字演变顺序为甲骨文—隶书—篆书—楷书
B.秦朝官方正式颁布的文字范本用隶书书写
C.东汉末年书法成为一种艺术
D.《兰亭序》是唐代行书的代表作品
东晋顾恺之人物画:《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隋唐的宗教画:吴道子被尊为“画圣”
5. B 下图是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宋人摹本,内容取自佛经故事,描绘的是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降生后,其父净饭王和摩诃波阇波提夫人抱着他去向诸神礼拜的故事。通过此图可以看出( )
A.当时中外文化的交融 B.宋朝的市民文化繁荣
C.人们虔诚地信仰佛教 D.统一的王朝社会安定
佛教影响下的云冈石窟、龙门石窟、莫高窟
6. B 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宗又大规模地“灭佛”。这反映出唐代( )
A.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
B.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
C.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
D.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
7. B 我国古代有很多德才兼备的人,他们通常被称为“圣人”。那么“书圣”“画圣”“诗圣”分别是指( )
A.王羲之、吴道子、李白
B.王羲之、吴道子、杜甫
C.柳公权、顾恺之、李白
D.颜真卿、顾恺之、杜甫
8. B 材料: 汉武帝时期,儒学确立了独尊地位,呈现繁盛之势。魏晋南北朝时,中国本土宗教道教在民间广为传播,外来宗教佛教在中国盛行,儒学自身也开始吸收佛教和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隋朝时期,儒学家提出儒、佛、道“三教合归儒”,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奉老子为祖先,道教最受尊崇。面对佛教和道教的发展,儒学的正统地位也受到挑战,唐中期的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教的观点,巩固儒学主流思想的统治地位。
请你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从汉至唐儒学地位的变化。
专题2 三国至隋唐的科技与对外交往
考点梳理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 隋唐的科技 中外文化交流
导言:雕版印刷金刚经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
数学:南朝祖冲之精确算出圆周率
以圆径一亿为一丈,圆周盈数三丈一尺四寸一分五厘九毫二秒七忽,朒数三丈一尺四寸一分五厘九毫二秒六忽,正数在盈朒二限之间。密率,圆径一百一十三,圆周三百五十五。约率,圆径七,周二十二。
——《隋书·律历志》
农学:北朝贾思勰著《齐民要术》
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入泉伐木,登山求鱼,手必虚;迎风散水,逆坂走丸,其势难。
——《齐民要术》
地理:西晋裴秀绘制《禹贡地域图》
1. B 下列叙述准确反映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成就的是( )
①出现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②书法成为一种艺术
③反映市民生活的作品大量出现
④出现知名专职画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隋唐的科技
建筑:隋朝李春设计建造赵州桥
印刷:唐朝已有雕版印刷
火药:唐末火药开始用于战争
从攻豫章(今江西南昌),疆以所部,发机飞火,烧龙沙门,率壮士突火先登入城,焦灼被体,以功授检校司徒。
——《九国志·郑璠传》
天文:僧一行测算出地球子午线长度
医药:孙思邈著《千金方》,唐高宗时编修《唐本草》
2. B 以下重要的科技发明,属于唐朝时期的( )
①精确地算出圆周率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
②出现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唐本草》
③制成最早的火药武器火箭,开始将火药用于战争
④僧一行用科学方法测算出地球子午线长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中国成为佛教传播的枢纽
中亚、天竺高僧来华传教,翻译佛经
中国名僧西行取经:东晋法显、唐朝玄奘
日本高僧空海促进佛教东传
唐朝成为世界文明交流中心
唐都长安成为各文明交流的国际大都会
新罗、日本通过遣唐使和留学生吸收中国文化
西亚商人在广州、泉州等地定居
3. B 唐朝的开放包容、兼收并蓄,成就了唐文化的多元与辉煌。以下史实能佐证当时中外文化交流的是( )
①唐蕃和亲结盟 ②鉴真东渡
③玄奘西行 ④遣唐使来访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②③④
小结
4. B 材料 唐代儒学较多地吸取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而盛行于唐代的佛教,既有本土发展起来的禅宗,也有从天竺引进的法相宗,还有中印合璧的天台宗等。唐代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是印度的乾达婆、希腊天使和道教羽人等多元文化因素的混合物。唐代大型歌舞剧《羽衣霓裳舞曲》,则源于印度的婆罗门曲,并含有胡旋舞等中亚歌舞元素。
——摘编自张国刚《唐代开放与兴盛的当代思考》
依据以上材料,概括唐代思想文化的特点,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第8课 三国至隋唐五代的文化学案答案
专题1 三国至隋唐五代的宗教与文化
1. B
2. C
3. A
4. C
5. A
6. C
7. B
8.汉朝:儒学获得独尊地位;魏晋:儒释道三家并存;隋:提出三教合一,以儒为主;唐:三教并行,儒学正统受到挑战,唐中期后儒学复兴。
专题2 三国至隋唐的科技与对外交往
1. B
2. D
3. D
4.特点:多元发展,兼收并蓄;原因:唐朝实行开放政策,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对外交往频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