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七年级上鲁教版第2课《安塞腰鼓 》课件1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七年级上鲁教版第2课《安塞腰鼓 》课件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9-22 15:47: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安塞腰鼓简介

安塞腰鼓是一种独特的民间大 型舞蹈艺术形式,具有2000年 以上的历史。独具魅力的安塞腰鼓 象掀起在黄土地上的狂飚,展示出 西北黄土高原农民朴素而豪放的性 格,张扬出独特的艺术个性。在中 国的首都北京,在香港,在中国的 各地展现风采,并为世界瞩目。豪 迈粗犷的动作变化,刚劲奔放的雄 浑舞姿,充分体现着陕北高原民众 憨厚朴实、悍勇威猛的个性。
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的重点字词及文学常识。
2、学习本文用简有力的词语、铿锵激越的句式表达恢宏的气势。
3、在反复朗读中体味语言中所蕴含的激情和深意。
4、感受本文所抒发的生命律动的激情。
作者简介
刘成章,当代诗人,散文家,陕西人。他在中学时期开始散文创作,他的第一篇散文《转九曲》获得了散文优秀作品一等奖。《安塞腰鼓》获鲁迅文学奖,被选入《中国当代散文精华》。
刘成章的散文从“我”落笔,以自己亲生的体验,血肉的感情,火热的心肠,捧起生活中激情的浪花。
听读课文 整体感知
安塞腰鼓
打鼓前1-4:(   )的腰鼓
打鼓中5-27:(   )的腰鼓
5-13:宏伟的场面
14-17:雄壮的(   )
18-22:击鼓的(   )
23-27:奇丽的( )
打鼓后28-30:(   )的腰鼓 
安静
激昂
响声
后生
寂静
舞姿
1、明结构
根据提示完成文章结构图
2、知内容
试用“ 的安塞腰鼓”对安塞腰鼓进行评价。
可填词、短语、句子,最好是文中的内容。
朗读课文, 品味语言
你觉得怎样朗读才能表达出这种情感呢?请说出依据。
亢奋
读法指导 朗读课文,体会全文语速、语调的变化。
1-4自然段:语速较慢,语调沉稳有力,表现腰鼓表演前安静中蓄积力量的特点。
5-27自然段:语速较快,语调高昂激越,表现腰鼓表演的欢快、火爆、热烈的特点。
28—30自然段:语速较舒缓,语调轻柔,表现腰鼓表演结束后场面寂静的特点。
学生寻找自己认为写得精彩的地方进行朗读。用“我喜欢 句子 ,因为 ”的句式进行点评。(可以从用词、句式、修辞、写法等入手)
品味语言
  
替换式品读,感受语言的节奏美、诗意美
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个被强震不断激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脚步;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骤雨一样 是急促的鼓点
 旋风一样 是飞扬的流苏
乱蛙一样 是蹦跳的脚步
火花一样 是闪射的瞳仁
斗虎一样 是强健的风姿
诗歌
小节:
排比反复旋律美 文中运用了大量的排比和反复,形式上力求多样,富有变化。排比又有句内的、句之间的、段之间的。(请找出例子)
短句短语激昂美
节奏明快雄浑美
读这篇文章,有一股热血喷涌、大气升腾之感。这是一曲生命与力量的赞歌,是一曲陕北人用原始的自然的生命谱写的的粗犷、雄浑、激昂的颂歌。排比句是一个接一个,反复句渐次出现,感叹句自然强烈,短句明快简洁有力,热情奔放,让人觉得有大气磅礴之势,文气一脉贯通,情感表达激荡澎湃,充分体现了人和鼓、神和气的高度统一,生命和力量的无穷魅力!!!
本文写出了安塞腰鼓壮阔、豪放、火烈的特点。表达出作者赞美了安塞腰鼓强健的舞姿、沉重的响声、震撼人心的力量的强烈的思想感情赞美陕北高原人们粗犷、豪迈、开放的性格特征。
总 结
课外拓展
学习课文,使用排比、反复、比喻的修辞,进行合理的想象,描写一个另你难忘的场面!提示:如精彩的足球场面;激越的舞蹈场面;激动人心的联欢会会场面;感人至深的救助场面——
(可结合上周二我校举行的活动)
拓展延伸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