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第一节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以黄土高原为例
必修三第三单元 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太行山脉
秦岭
日月山
长城
40°N
102°E
115°E
黄土高原区位置和范围
34°N
35°N
110°E
每年每公顷流失黄土75-150吨,甚至225吨以上。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总面积已达45.4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71%。
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试验:坡度一样,地表土质都比较松散,都是暴雨倾盆,但是A表面植被繁茂,B表面的植被已经被破坏殆尽。哪一个水土流失严重,哪一个水土流较轻?为什么?哪一因素影响了水土流失?
A
B
植被
E
F
C
D
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
G
H
问题一:同样的一场大雨落在两种不同坡度的区域C、D,两个区域都没有植被的保护,地表土质都比较松散,水土流失哪个区域严重,哪个较轻?为什么?说明哪一因素影响了水土流失?
问题二:同样坡度、同样没有植被保护,同样土质的两个区域,E是和风细雨,F是暴雨倾盆,哪个区域水土流失严重?为什么?说明哪一因素影响了水土流失?
问题三:同样的坡度、同样是暴雨倾盆,区域G是土质疏松的黄土,区域H是粘性较好的粘土,哪个区域水土流失严重呢?为什么?说明哪一因素影响了水土流失?
地形
气候
土壤
互动探究一:
结合教材的文字和图片,联系已学的知识,探究总结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小组讨论,把答案写在纸板上。
互动探究二
严重水土流失的原因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不合理的土地利用
植被破坏
植被--
气候--
土壤--
地形--
位置的过渡性--
自然灾害--
建窑洞
采矿
修路
战争
营建宫殿
轮荒
伐木烧薪
耕作制度--
生产建设--
过度开垦 过度放牧 过度樵采
从平原向山地高原过渡,地形坡度大
降水变率大,集中夏季,多暴雨,冲刷强烈
黄土直立性,土质疏松,多孔隙
从森林向草原过渡,植被覆盖率低,削减地表径流能力低
地质灾害频繁,加剧了水土流失
生态环境脆弱
400毫米
资料一:400毫米等降水量线是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森林与草原的分界。
平原
山地高原
黄土高原的过渡性
从地形、气候、植被、农业几方面分析黄土高原地理环境的过渡性。
分析(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成因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成因分析
气温(摄氏度)
0
15
30
-15
-30
南方丘陵地形图
南方丘陵水土流失
南方丘陵气候图
我国有色金属分布图
南方红壤丘陵地区的水土流失仅仅次于黄土高原,同学们根据南方丘陵地区的有关图片及导学案中的资料,分析南方丘陵水土流失的原因。(同学们小组讨论完成)
互动探究三:
自然原因:
1.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起伏大
2.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
3.河流:众多,侵蚀切割强烈
人为原因:
1.开发历史悠久,人多地少,毁林开荒
2.能源短缺,乱砍滥伐
3.非法采矿、采石,破坏表土
互动探究四:
根据下面材料探究总结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同学们小组讨论,并将答案写在导学案上相应位置)
材料一:全国水土流失年损失估算表
材料二: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是内蒙古河口镇至陕西、山西的龙门区间。该区间属陕北、晋西北和内蒙古伊盟南部黄土丘陵沟壑区一、二副区,地面被切割成筛状地貌,为多沙粗沙区,产沙量约占总产沙量的60%。在黄土高原地区年均输入黄河泥沙16 亿吨中,约4 亿吨淤积在下游河床,致使河床每年抬高8 ~ 10 厘米。由于其严重的水土流失,大量泥沙淤积在下游河床,以致河床比两岸地面高出4 ~ 10 米,形成“地上悬河”,对周围地区构成严重威胁。汛期洪水奔腾咆哮在两岸大堤中,踞高临下,十分危险。
材料三:近1 000 年间,随着黄河流域水土流失的加剧,黄河流域不仅洪涝灾害频繁,而且多次出现连年持续的大范围干旱,旱年频度达40% ~ 60%,大旱年5 ~ 10 年一遇。下表表示陕北地区1970~ 2000 年旱灾出现频率
年代 小旱(次) 中旱(次) 严重干旱(次) 合计(次) 平均持续时间(天)
70 2 3 2 7 22
80 2 1 5 8 29
90 4 2 4 10 38
合计 14 9 14 37
项目 泥沙流失 养分流失 土壤保水量 粮食损失 土地资源废弃
损失量估算 58.6亿吨 3.34亿吨 5.4亿立方米 320万吨 100万亩
损失额估算 143亿元 250亿元 0.65亿元 64亿元 45亿元
互动探究四:
中 游
下 游
1、对当地:
(1)使耕地土层变薄,土壤养分流失。
耕地质量下降,农业单产降低。
(2)造成当地生态环境恶化,直接或
间接诱发和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
2、对黄河下游
地区:
(3) 黄河泥沙含
量剧增,大量泥沙
沉积在下游河床,
使黄河下游成为
“ 地上悬河”,严重
威胁两岸地区人民
的生命财产安全。
经济
生态环境
社会
本节课都学习了哪些内容?请同学们梳理本节课知识,和大家分享你的收获。
请同学们完成导学案中的当堂达标检测。
读“我国某区域分布图”完成1--2题
1.该地区地貌景观特征是( )
A.支离破碎,千沟万壑
B.地表崎岖,岩石裸露、石漠化
C.土壤贫瘠,形成红色荒漠
D.植被稀少,广布沙质和砾质荒漠
2.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最根本原因是( )
A.黄土质地疏松,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B.地表崎岖,千沟万壑
C.不合理开发造成地表黄土裸露,失去植被保护
D.人口增长,超过环境承载力
3.黄土高原比较频繁和严重的自然灾害是( )
①地质地震灾害 ②水旱灾害和气象灾害 ③酸雨 ④水土流失、土壤侵蚀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A
D
D
4.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较南方低山丘陵区严重,导致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①黄土高原降水量较南方低山丘陵更多②黄土高原降水集中于夏季,且多暴雨③黄土高原土质疏松且垂直节理发育 ④黄土高原植被破坏严重,抗侵蚀能力更低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5.有关南方低山丘陵区生态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较少,人地关系比较和谐
B.乱砍滥伐现象严重,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
C.气候湿润,植被破坏后恢复容易
D.地处回归线附近,降水较少,风力侵蚀作用显著
6.下列原因中,属于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的是( )
①黄土土质疏松②轮荒制度③开挖煤矿
④黄土垂直节理发育⑤黄土高原夏季多暴雨
A.①④⑤ B.①②③ C.①③⑤ D.③⑤⑥
A
B
A
8.读“黄土高原地区位置和范围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________(山脉)
B________(文化遗产)
C________(山脉)
D________(山脉)
(2)黄土高原的地势特点是________,
判断根据_________________
___。
(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黄土高原地区人地矛盾尖锐化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太行山
长城
日月山
秦岭
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河流流向
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降低;加剧自然灾害;形成“地上悬河”
人口不断增长,人均耕地减少
渭河
泾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