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巩固作业
一、选择题
1.下列生活习惯不会引起室内污染的是( )
A.冬季居室取暖时使用固体燃料
B.家中来客人时在客厅吸烟
C.居室装修时使用大量的黏合剂
D.在卧室中摆放吊兰、常春藤等花草
2.有关起居室的装修材料选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起居室地面装修以铺瓷砖或天然大理石为宜
B.起居室的吊顶用材选用玻璃板最好
C.起居室装修只用大量的涂料和玻璃
D.钢化玻璃破碎后,碎块有尖锐棱角,容易伤人,所以不宜放在起居室
3.近年来,建筑装潢材料进入家庭,调查发现经过装修的居室中由装潢材料缓慢释放的化学污染物浓度过高,影响健康,这些污染物中最常见的是( )
A.CO B.SO2
C.臭氧 D.甲醛、甲苯等有机物蒸气
4.现在的楼房窗户多数用铝合金制作或者是用塑钢制作,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A.顾名思义,塑钢就是塑料制作的钢材
B.塑钢非常稳定,耐火烧,耐酸碱腐蚀
C.塑钢是在塑料中掺入钢材制作成的
D.塑钢是以聚氯乙稀为基材、以碳酸钙为填充材料,用玻璃纤维增强的一种材料
5.下列关于水玻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玻璃是可溶性硅酸盐的浓溶液
B.在水泥沙浆中添加水玻璃可以提高水泥沙浆的黏结性和胶凝性
C.水玻璃在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经反应可逐渐干燥硬化
D.水玻璃和普通玻璃构成成分相同
6.下列关于材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硅的提纯与应用,促进了半导体元件与集成芯片的发展
B.水泥、玻璃、塑料都是高分子材料
C.钢化玻璃与普通玻璃的主要成分不同
D.通常情况下,铝合金在空气中不易被腐蚀,可用作建筑材料
7.在家居装修的地面材料中,经常用到水磨石,水磨石属于( )
A.石英 B.陶瓷
C.人造石材 D.石灰石
8.在正进入以“室内空气污染”为标志的第三个污染时期,以下不属于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是( )
A.烹饪时产生的油烟
B.水果散发的香味
C.石材释放出的有害放射性气体氡
D.劣质黏合剂释放出的甲醛等有害物质
二、非选择题
9.从以下装修材料中选择合适的,将序号填入下表中:
①通体砖 ②抛光砖
③大理石板 ④梨木地板
⑤铝合金板 ⑥石膏板
⑦水活性乳胶漆 ⑧塑钢
10.(挑战能力)某化学兴趣小组查阅资料得知:甲醛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沸点为-19.5℃,易溶于水,易被高锰酸钾氧化生成其他气体。甲醛对人的皮肤和呼吸器官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大多数装修材料中含有甲醛。请回答下列问题:
(1)CO使人中毒是因为很容易和人体血液中的_______结合。
(2)该兴趣小组收集V1 L含有甲醛和CO的某居室空气,用如图装置测定其中甲醛和CO的含量。则装置A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实验中还需要测定的数据是_______。为了获得较准确的实验结论,他们需要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填序号)。
a.仔细做好每步操作,只做一次实验
b.在A、B间加一个干燥装置
c.重复做2~3次上述实验
答案解析
1.【解析】选D。冬季居室取暖时使用固体燃料,固体燃料燃烧时会生成SO2、CO等有害气体。在室内吸烟会产生CO、苯等有害物质。对居室装修时使用大量的黏合剂,黏合剂会挥发出甲醛等有毒的气体。绿色植物能够有效吸收室内有害气体,使室内空气变得清新。
2.【解析】选A。起居室地面装修以铺瓷砖或天然大理石为宜,A正确。起居室的吊顶用材一般选用石膏板,B错误。起居室装修除了要用到大量的涂料和玻璃,还会用到塑钢材料、大理石材料等,C错误。钢化玻璃破碎后,碎块没有尖锐棱角,D错误。
3.【解析】选D。CO和SO2主要是燃煤生成的。臭氧主要是由一些家用电器在使用过程中放电生成的,A、B、C不正确。甲醛和甲苯等有机物蒸气是装修过程中使用的一些装潢材料缓慢释放出来的。
4.【解析】选D。塑钢是复合材料,以聚氯乙烯为基材、CaCO3为填充材料,用玻璃纤维为增强体的材料,塑钢与钢材无关,不耐高温。
5.【解析】选D。水玻璃是可溶性硅酸盐的浓溶液,A正确;在水泥沙浆中添加水玻璃可以提高水泥沙浆的黏结性和胶凝性,B正确;水玻璃可与CO2发生反应,形成无定形硅酸并逐渐干燥硬化,C正确;普通玻璃由Na2SiO3、CaSiO3、SiO2等构成,D不正确。
6.【解析】选D。硅的提纯与应用,促进了半导体元件与集成芯片的发展,A错误。水泥、玻璃不是高分子材料,塑料是高分子材料,B错误。钢化玻璃与普通玻璃的主要成分相同,C错误。通常情况下,铝合金在空气中不易被腐蚀,可用作建筑材料,D正确。
7.【解析】选C。水磨石属于人造石材。
8.【解析】选B。烹饪时产生的油烟中含有有害的有机物。石材中释放出的放射性气体氡也对人体有害。甲醛是装修材料中释放出的对人体危害性较大的气体。水果散发出的香味对人体无害且可以使空气清新。
9.【解析】应从耐磨性、易清洁、安全性、耐用性、经济实用性诸多方面去考虑。
答案:
10.【解析】(1)CO容易和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而使血红蛋白失去运输O2的能力,使人中毒。
(2)根据实验装置图及甲醛易溶于水而CO难溶于水可知先将甲醛和CO的混合气体通入水中,甲醛被吸收,而CO可以把装置B中的水压入到量筒中,量筒中水的体积即为CO的体积。从而确定混合气体中甲醛和CO的含量。该实验没必要增加干燥装置,为使结果可靠,应重复实验2~3次。
答案:(1)血红蛋白
(2)水 C中水的体积 c
独具【方法技巧】关于综合实验题的解题方法
针对化学实验,必须依据一定实验原理,把使用的仪器装成一套实验装置,按一定顺序操作,才能顺利完成,因此,一道综合实验题,可以把它分解成几个既相互独立又互相关联的小实验解答,用各个小实验确定各步操作,再由各个小实验之间的关联确定操作先后顺序,基本思路:综合实验 小实验
确定各步基本操作及先后顺序。
分析拆解
根据各小实验原理课后巩固作业
一、选择题
1.2010年冬,全国各大商场羽绒服涨价均在30%以上。下列关于羽绒服的各种说法正确的是( )
A.制作羽绒服所用的羽绒是一种合成纤维
B.洗涤羽绒服可以使用加酶洗衣粉
C.羽绒和羊毛一样都属于蛋白质纤维
D.羽绒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2.下列纺织纤维具有保暖性能的是( )
A.毛织物 B.涤纶 C.蚕丝织物 D.氯纶
3.下列生活用品中适合于干洗的是( )
A.羊毛衫 B.腈纶毛毯
C.维纶窗帘 D.混纺裤子
4.(2011·泉州高二检测)下列纤维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的是( )
A.棉花 B.蚕丝 C.尼龙 D.人造羊毛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儿童内衣最好选购棉织品
B.羽绒服应选用碱性合成洗涤剂洗涤
C.棉、毛、丝、麻服装保存时不用防虫蛀
D.服装的熨烫是利用材料的热固性进行定型处理的方法
6.下列单体中,能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聚反应生成
的是( )
A.氯乙烯
B.
C.氯乙烯和乙烯
D.
7.对甲、乙、丙三种衣料做纤维检验,结果如下:
下列哪一项检验结果是甲、乙、丙衣料纤维最合适的结论( )
A.甲为棉、乙为丝、丙为涤纶
B.甲为丝、乙为棉、丙为涤纶
C.甲为涤纶、乙为丝、丙为棉
D.甲为棉、乙为涤纶、丙为丝
8.丙纶的化学组成是聚丙烯,下列对聚丙烯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聚丙烯的分子长链是由—C—C—连接而成的
B.聚丙烯的分子长链上有支链
C.聚丙烯每个链节上有三个碳原子
D.聚丙烯能使溴水退色
二、非选择题
9. 国际上通行的环保产品概念至少应满足下列4个条件①原料能再生;②加工无污染;③对消费者无危害;④废弃后能降解。现有不少厂家广告中称其保暖内衣是“绿色”、“环保”、“生态”产品,有的还称为纳米技术制造。其实保暖内衣面料一般由三层组成,上、下两层为普通高支棉或涤棉材料,中间层是保暖内衣的保暖精华部分,其生产方式不同,材料不同,性能不同,保暖效果也不同。其中间层通常有3种材料:①聚乙烯薄膜;②涤纶和丙纶复合绒;③羊毛等其他保暖材料,根本不是纳米技术制造。但保暖内衣应该具有的散热与储热、透气与抗风、导湿与保温的功能也许真的要用纳米技术才能解决。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全棉是指天然棉花产品
B.涤棉中含合成纤维,不易完全降解
C.保暖内衣有三层,所以保暖效果好
D.保暖内衣不能透气,否则保暖效果不好
(2)聚乙烯薄膜、涤纶和丙纶复合绒的制造都是以石油作原料,写出以石油产品乙烯为原料合成聚乙烯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保暖内衣能否称为环保内衣?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已知涤纶树脂的结构简式为 ,它的单体是_______、________,此单体生成涤纶树脂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的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1.【解析】选C。羽绒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属于天然纤维中的蛋白质纤维。蛋白质纤维在使用加酶洗衣粉洗涤时容易引起蛋白质的水解,故不能用加酶洗衣粉洗涤。
2.【解析】选A。毛织物因毛卷曲而难以压实,易形成空气层,具有优异的隔热性能,所以毛织物具有独特的保暖性能。
3.【解析】选A。毛料纤维结构比较疏松,加之毛料衣服的衬料与布料浸水后缩水的程度不一样,水洗后衣服会走样而且再也无法恢复原状,所以毛料衣服适于干洗。羊毛衫由毛料纤维做成,所以应干洗。
4.【解析】选B。棉花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尼龙、人造羊毛的主要成分是合成纤维。
5.【解析】选A。棉织物可以迅速吸水,透气性强,穿着舒适,不起静电,因此适于做儿童内衣;羽绒服内有羽绒,羽绒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都易水解,因此,羽绒服洗涤时应选用中性合成洗涤剂洗涤;毛、丝是天然纤维,易被虫蛀;服装的熨烫是利用材料的热塑性进行定型处理。
6.【解析】选C。加聚反应可以是同种单体间反应,也可以是不同单体间相互反应,即nCH2=CH2+nCH2=CHCl
独具【方法技巧】加聚反应的特点及产物的判断
(1)加聚反应实质是通过加成反应得到高聚物,其反应单体通常是含有
或—C≡C—的小分子化合物。
(2)加聚反应不伴有小分子生成,属于原子经济性很好的反应。
(3)加聚产物中各元素含量与单体分子中元素含量相同。
7.【解析】选B。甲衣料燃烧有烧焦羽毛味,说明成分中含有蛋白质(丝);乙衣料在酸液中变脆,碱液中膨胀,说明其为棉;丙衣料靠近火焰会熔成小球,则丙衣料为涤纶。
8.【解析】选D。聚丙烯的结构简式可表示为 ,可见分子中只有
C—C,无碳碳双键,不能使溴水退色,分子中有支链,每个链节上有三个碳原子。
9.【解析】(1)选A、B。保暖内衣的保暖效果主要由中间层决定。
(2)以乙烯为原料合成聚乙烯的化学方程式为
(3)上述保暖内衣的有些原料不能再生,废弃后不能降解,不能称为环保内衣。
答案:(1)A、B
(2)
(3)不能,因为有些原料不能再生,废弃后不能降解
10.【解析】从高聚物结构上看,此物质属于高聚酯,因为它是由—COOH与—OH经缩聚反应生成的,联想酯化反应的特征:
+H2O,可知该高聚物的单体为 ,反应方程式
为
答案:课后巩固作业
一、选择题
1.尿不湿之所以具有强的吸水性是因为( )
A.其成分是滤纸
B.其中有烧碱等易潮解物质
C.其中有氯化钙等吸水剂
D.其中添加了高吸水性树脂
2.高吸水性树脂中含有羧基和羟基等基团,这些基团属于( )
A.强亲水基团
B.强憎水基团
C.酸根
D.不属于任何基团
3.丁苯橡胶是以1,3-丁二烯和另一种材料为单体发生聚合反应而制得的,这种材料是( )
A.苯乙烯 B.丙烯
C.乙烯 D.甲醛
4.有一种高分子材料称为“塑料王”,它的成分是( )
A.聚乙烯 B.聚苯乙烯
C.聚四氟乙烯 D.聚氨酯树脂
5.下列用途中与高分子材料无关的是( )
A.电脑中的光盘
B.录音机中的磁带
C.庄稼施加尿素以补充氮肥
D.氟橡胶制造火箭衬里
6.下列高聚物经简单处理可以从线型结构变为体型结构的是( )
7.下列关于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高分子分离膜应用于食品工业中,可用于浓缩天然果汁、加工乳制品、酿酒业等
B.合成高分子材料制成的人工器官一般都受到人体的排斥作用,难以达到生物相容的程度
C.复合材料一般是以一种材料作为基体,另一种材料作为增强剂
D.导电塑料是应用于电子工业的一种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
8.某种具有较好耐热性、耐水性和高频电绝缘性的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片断为
则生成该高分子化合物的单体的种数和化学反应类型为( )
A.1种 加聚反应
B.2种 缩聚反应
C.3种 缩聚反应
D.3种 加聚反应
二、非选择题
9. 为下列物质的性质选择相应的用途:
A.聚乙烯醇? ?含有多个亲水基,有很强的吸水性。
B.结构型高分子材料有强的磁性。
C.聚氨酯树脂弹性好、耐老化、柔软、透气。
D.丁腈橡胶耐油性好。
E.热塑性丁苯橡胶坚固耐用而且富有弹性。
F .乙丙橡胶柔韧性好。
G.聚四氟乙烯的绝缘性好。
(1)_______用作电线电缆的绝缘层
(2)_______用作鞋底
(3)_______用作密封胶条
(4)_______用作油管、飞机的防弹油箱
(5)_______用来制造人造皮革
(6)_______用来制录音带
(7)_______用来制婴儿用的纸尿片
10.(挑战能力)聚四氟乙烯的耐热性和化学性质的稳定性都超过了其他塑料,号称“塑料王”。在工业上有广泛的应用,其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1)在方框内填写合适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1.【解析】选D。尿不湿之所以具有强的吸水性,是因为其中添加了高吸水性树脂。
2.【解析】选A。羧基和羟基等基团属于强亲水基团。
3.【解析】选A。丁苯橡胶的结构为?? ,
可知其单体为1,3-丁二烯CH2=CH—CH=CH2和苯乙烯 。
4.【解析】选C。由于聚四氟乙烯具有特殊的化学稳定性,能够耐强酸、强碱甚至“王水”的腐蚀,既耐高温又耐低温,绝缘性好而且在水中也不会浸湿或膨胀,所以被称作是塑料王。
5.【解析】选C。电脑中的光盘盘片原料采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透明的聚酯。录音机中的磁带用高分子材料等制成。尿素不属于高分子材料。橡胶属于高分子材料。
6.【解析】选C。线型结构变体型结构就是高分子链之间再进一步交联。能发生交联的一般要具有不饱和键或可进一步缩合的基团。A、D不能变为体型结构。B不能经简单处理变为体型结构。
7.【解析】选B。合成高分子材料广泛应用到医学上,目前人类已制成的各种人工器官,一般都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
8.【解析】选C。链节中含有苯环、酚羟基,且在酚羟基的邻位上连有—CH2—原子团,联想酚醛树脂的反应原理,单体分别为 。
独具【方法技巧】加聚反应产物的确定方法:
第一步:确定单体中键的断裂位置;
第二步:断裂,形成链节;
第三步:连接。
注意断键原子就是成键原子。两种不同的单体发生加聚反应的产物,由于高聚物中聚合度不相同,因此聚合反应产物是由多种不同聚合度的不同分子混合而成的混合物。
9.【解析】根据聚乙烯醇吸水性强可用作婴儿用的纸尿片,聚四氟乙烯绝缘性好可用作电线、电缆的绝缘层,聚氨酯树脂和丁苯橡胶坚固耐老化且弹性好可用作鞋底。乙丙橡胶柔韧性好可用作密封胶条,丁腈橡胶耐油性好可用作油管,结构型高分子材料有磁性可用来制录音带。
答案:(1)G (2)C、E (3)F (4)D (5)C (6)B (7)A
10.【解析】该题为信息给予题,据B、C、D物质的名称直接写出它们对应的结构简式。根据B→C为分解反应,依元素守恒可判定另一生成物为HCl,据C→D判断为加聚反应,按照加聚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
答案:(1)CHClF2 CF2=CF2??
(2)2CHClF2 CF2=CF2+2HCl
nCF2=CF2 ? ?
△
引发剂课后巩固作业
一、选择题
1.金刚石、刚玉、珍珠、玛瑙等宝石中能够耐酸碱腐蚀的是( )
A.金刚石 B.刚玉 C.珍珠 D.玛瑙
2.“翡翠西瓜”是慈禧太后众多的陪葬品中非常著名的一件,它的主要化学成分是NaAl(SiO3)2,其致色元素是( )
A.钠( Na) B.铝(Al) C.硅(Si) D.铬(Cr)
3.硬度大的物质中有“四大金刚”之说,即金刚石、刚玉、晶体硅和碳化硅,而其中有“硬度之王”美称的是( )
A.金刚石 B.刚玉 C.晶体硅 D.碳化硅
4.激光技术利用了宝石中的( )
A.金刚石 B.珍珠 C.金刚砂 D.红宝石
5.关于宝石的用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珍珠只有装饰作用,并没有镇惊安神、止咳化痰的作用
B.金刚石、红宝石、水晶等广泛应用于钻探、研磨、激光等领域
C.宝石只能做装饰品,无其他用途
D.珍珠项链任何季节都可以戴,且无任何变化
6.关于宝石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刚石和石墨都是自然界中最坚硬的物质
B.刚玉的主要成分是SiO2
C.珍珠的主要成分是CaCO3和有机质
D.红宝石中含有微量元素铜,蓝宝石中含有微量元素铁
7.原子间形成共价键时,成键原子的原子半径越小,形成的共价键越牢固,由该共价键形成的原子晶体熔点越高。碳化硅(SiC)晶体具有类似金刚石的结构,其中的碳原子和硅原子的位置是交错的。在下列三种晶体:①金刚石②晶体硅③碳化硅中,它们的熔点从高到低的顺序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③①②
8.美国加州的物理学家在一定条件的高压容器中用激光器将液态二氧化碳加热到1 800 K,使二氧化碳转化为与石英具有相似结构的晶体。估计该晶体可能具有的结构或性质是( )
A.该晶体仍属于分子晶体 B.硬度与金刚石相近
C.熔点较低 D.硬度较小
二、非选择题
9.在钻石、水晶、翡翠、珍珠这些宝石中,主要成分为单质的是______,是氧化物的是________,是钠盐的是________,主要成分里含有机质的是________。以上宝石中硬度最大的是________,主要成分属于原子晶体的是________。
10.(挑战能力)(1)随着矿产的消耗,越来越多的宝石开始被人工制造,比如在氧化铝中加入一定量的某种元素就可以制造出人造红宝石,加入的这种元素是_____。
A.钛 B.铁 C.铬 D.硅
(2)手表中有多少“钻”之说,比如某品牌手表中有19钻,即用刚玉制成的轴承是19个,刚玉的化学成分是________,用这种材料做轴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宝石中有一些可以做中药,比如有个成语叫作“鱼目混珠”,这里的“珠”是________,这种宝石属于宝石中的________(填“矿物单晶”或“生物宝石”)。
答案解析
1.【解析】选A。金刚石的成分是碳,碳单质不活泼,与酸碱都不反应;刚玉的成分是Al2O3,与酸和强碱都能反应;玛瑙的成分是SiO2,可与强碱反应;珍珠的主要成分是CaCO3,能与酸反应。
2.【解析】选D。Na、Al、Si都不是致色元素,选D。
3.【解析】选A。天然物质中硬度最大的是金刚石。
4.【解析】选D。宝石除了用来加工工艺品和首饰外,在其他方面也应用广泛,其中用于激光技术的是红宝石。
5.【解析】选B。宝石能做装饰品,一些宝石具有医药功能,除此之外,一些宝石还是工业技术必需的材料。用珍珠做的项链易受汗液作用,时间一长就会变色,失去光泽。夏天人体流汗多,所以不宜戴珍珠项链。
6.【解析】选C。石墨的硬度不大;刚玉的主要化学成分是氧化铝,纯净时呈无色,含有微量的铬元素时呈红色,称为红宝石;含有微量的铁和钛元素时呈蓝色,称为蓝宝石。
7.【解析】选B。由题目提供的信息及原子半径大小比较可知,共价键强度C—C>C—Si>Si—Si,熔点: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
8.【解析】选B。石英是原子晶体,它的熔点高、硬度大。从题中信息可以看出,液态二氧化碳已转化为原子晶体。
独具【方法技巧】判断晶体类型的方法
根据晶体性质推断晶体类型:固体不导电,在熔融状态或水溶液中能导电,熔、沸点较高的一般为离子晶体;固态不导电,熔融状态也不导电,熔、沸点较低的一般为分子晶体;固态及熔融态均不导电,熔、沸点很高的一般为原子晶体;固态和熔融态均导电的一般为金属晶体。
9.【解析】钻石的主要成分是碳的单质,水晶的主要成分是SiO2,翡翠的主要成分是NaAl(SiO3)2,属于钠盐。珍珠的主要成分是CaCO3和有机质。钻石(金刚石)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金刚石和SiO2都属于原子晶体。
答案:钻石 水晶 翡翠 珍珠 钻石 钻石和水晶
10.【解析】红宝石是含铬元素的氧化铝晶体;刚玉由于硬度大、耐磨可做钟表和精密仪器的轴承;“鱼目混珠”的“珠”指的是珍珠,珍珠属于生物宝石。
答案:(1)C
(2)氧化铝(Al2O3) 硬度大、耐磨
(3)珍珠 生物宝石课后巩固作业
一、选择题
1.化学腐蚀与电化学腐蚀的相同点是( )
A.金属与氧化剂直接反应
B.金属原子失电子被氧化的过程
C.无电流
D.有电流
2.下列各种方法中:①金属表面涂抹油漆 ②改变金属内部结构 ③保持金属表面清洁干燥 ④在金属表面进行电镀 ⑤使金属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能对金属起到防护或减缓腐蚀作用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全部
3.下列防腐措施中,属于电化学保护法的是( )
A.用氧化剂使金属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稳定的氧化物保护膜
B.在金属铁中加入一些铬或镍制成不锈钢
C.在轮船的船壳水线以下部分装上一块锌锭
D.金属表面喷漆
4.铜制品上的铝质铆钉,在潮湿空气中易腐蚀的原因可描述为( )
A.形成原电池时铝作负极
B.形成原电池时铜作负极
C.形成原电池时,电流由铝经导线流向铜
D.铝铆钉发生了化学腐蚀
5.(2010 北京高考)下列有关钢铁腐蚀与防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钢管与电源正极连接,钢管可被保护
B.铁遇冷浓硝酸表面钝化,可保护内部不被腐蚀
C.钢管与铜管露天堆放在一起,钢管不易被腐蚀
D.钢铁发生析氢腐蚀时,负极反应是Fe-3e-====Fe3+
6.为了防止钢铁锈蚀,下列防护方法中正确的是( )
A.在精密机床的铁床上安装铜螺钉
B.在排放海水的钢铁阀门上用导线连接一块石墨,一同浸入海水中
C.在海轮舷上用铁丝系住锌板浸在海水里
D.在地下输油的铸铁管上接直流电源的正极
7.如图装置中,U形管内为红墨水,a、b试管内分别盛有食盐水和氯化铵溶液,各加入生铁块,放置一段时间。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
A.生铁块中的碳是原电池的正极
B.红墨水柱两边的液面变为左低右高
C.两试管中相同的电极反应式是:Fe Fe2++2e-
D.a试管中发生了吸氧腐蚀,b试管中发生了析氢腐蚀
8.如图液面上浮着一个空心铁球,数天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①铁球表面出现红棕色锈斑
②铁球表面出现黑色锈斑
③量筒内水位下降
④量筒内水位上升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非选择题
9.现有:①汽车 ②机器上的齿轮 ③门把手 ④锯条 ⑤铁洗脸盆等常见铁制品。为了防止它们生锈,通常适合采用下面的哪一种方法(填序号)?
(1)在表面喷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表面涂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表面镀一层其他金属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表面烤制搪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使其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制成不易生锈的不锈钢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挑战能力)如何防止铁的锈蚀是工业上研究的重点内容。为研究铁锈蚀的影响因素,某同学做了如下探究实验:
回答以下问题:
(1)上述实验中发生了电化学腐蚀的是(填实验序号)___________;在电化学腐蚀中,负极反应是___________,正极反应是___________。
(2)由该实验可知,可以影响铁锈蚀速率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防止铁的锈蚀,工业上普遍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两种方法)。
答案解析
1.【解析】选B。不管是化学腐蚀还是电化学腐蚀,反应的实质都是金属原子失电子被氧化的过程。区别是化学腐蚀无电流,而电化学腐蚀产生电流。故选B。
2.【解析】选D。金属腐蚀的防护方法有加保护层,如①④⑤。改变内部结构,加入某种金属制成合金,如②。由于化学腐蚀比电化学腐蚀慢,保持表面清洁干燥可防止电化学腐蚀的发生,如③。
3.【解析】选C。A、D都属于通过加保护层对金属进行防护。B是通过改变金属的内部结构对金属进行防护。C是通过构成原电池对金属进行防护,属于电化学保护法。
4.【解析】选A。在潮湿环境下铜、铝形成的原电池,活泼铝作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铜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子由铝流向铜,而电流应由铜流向铝,发生电化学腐蚀。
独具【方法技巧】判断原电池正负极的方法
(1)根据原电池两极材料: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或非金属作正极。
(2)根据电子或电流流向判断,电子流出极为负极,电子流入极为正极,电流流向正好相反。
(3)根据内电路离子迁移方向:阳离子流向原电池正极,阴离子流向原电池负极。
(4)根据电极附近的反应现象判断:一般质量减小的为负极,质量增加的为正极。
5.【解析】选B。A中钢管与电源正极连接,成为电解池的阳极而溶解,加速了钢管的腐蚀,故A项不符合题意。铁遇冷浓硝酸表面钝化,形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可保护内部不被腐蚀,故B正确。钢管与铜管露天堆放在一起,潮湿的空气作为电解质溶液,铜管为正极、钢管为负极发生电化学腐蚀,加速了钢管的腐蚀,故C项不合题意。钢铁发生析氢腐蚀时,负极反应应是Fe-2e-====Fe2+,故D项不合题意。
6.【解析】选C。金属防护方法中被保护金属作原电池的正极如C,或作电解池的阴极即接电源负极,均可达到防护的目的。
7.【解析】选B。a为中性环境,发生吸氧腐蚀,氧气被消耗,气体压强减小;b中酸性较强,发生析氢腐蚀,有氢气放出,气体压强增大,所以红墨水柱两边的液面变为左高右低,故B项错。
8.【解析】选B。量筒中的空气、溶有O2的食盐水和铁碳合金(铁球)组成原电池,发生了吸氧腐蚀,铁球表面出现红棕色(Fe2O3·nH2O)锈斑,因不断消耗O2导致量筒内气体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量筒内水位上升。
9.【解析】防止金属被腐蚀主要采用:(1)表面加保护层,如烤漆、涂机油或凡士林、电镀、烤蓝等;(2)电化学方法,如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外加电源的阴极保护法;(3)改变金属的内部结构。
答案:(1)① (2)② (3)③ (4)⑤ (5)④ (6)③
10.【解析】解答第(1)题应注意联系金属的化学腐蚀与电化学腐蚀的区别,不纯的金属与电解质溶液接触,因发生原电池反应,较活泼的金属失电子而被氧化,分析题中实验可知,实验3、4、5、6发生了电化学腐蚀,其中负极反应是2Fe 2Fe2++4e-,正极反应是O2+2H2O+4e- 4OH-。解答第(2)题时,对比实验1和3得出湿度增大,可使铁锈蚀速率加快;对比实验2、4可知增大O2浓度可加快铁锈蚀的速率;对比实验4、5可知升高温度可加快铁锈蚀的速率;对比实验5、6可知电解质的存在会使铁锈蚀的速率加快。
第(3)题,为防止铁的锈蚀,根据铁锈蚀的类型,可采用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还可把铁制成不锈钢(合金),亦可采用喷油漆、涂油脂、电镀、表面钝化等方法使铁与空气、水等物质隔离,以防止金属腐蚀。
答案:(1)3、4、5、6 Fe Fe2++2e-
(或2Fe 2Fe2++4e-)
2H2O+O2+4e- 4OH-
(2)湿度、温度、O2的浓度、电解质的存在
(3)电镀、烤蓝等表面覆盖保护层,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