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越南战争[新人教]

文档属性

名称 5-2越南战争[新人教]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9-22 17:13: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知识与目标:
1、识记:印度支那问题的由来;日内瓦会议;“特种战争”;局部战争;战争的结果;战争的影响。
2、理解:越南战争爆发的历史背景,认识局部战争与冷战格局的关系。
3、运用:了解越南战争,提高观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汲取必要的历史经验教训。
(二)过程与方法:
1、问题探究:通过对越南战争过程的讲述,探究越南战争结束后对世界格局的。
2、综合分析:从两极格局形成的大背景下综合分析越南战争爆发的原因,以及对中美关系和世界格局的影响。
3、历史比较:关于对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对比,培养学生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中国人民为祖国安全、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的事业,为通过谈判解决国际争端,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发挥了积极作用,作出了重要贡献;印度支那问题是美苏冷战的重要内容。
2、美国为争夺世界霸权和遏制共产主义力量的发展,发动对越南的侵略战争;越南人民为争取国家独立解放进行了艰苦的斗争,并得到了广泛的援助,最终取得胜利。
3、通过理解越南战争对世界格局的影响,联系现实对当今世界战争与和平进行思考
4、了解越南战争,树立忧患意识与和平意识,从历史经验的总结中提高保卫世界和平的自觉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越南战争的背景。
难点:越南战争的影响。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教材从三个方面介绍了越南战争的情况:“印度支那问题”、从“特种战争”到局部战争、越南战争的结果和影响。由于这一时期关于越南战争的文字资料和影视资料比较丰富,建议教师在教学时进行适当的补充,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为深入理解越南战争对世界的影响奠定基础。
★教学过程及要点:
〔新课导入〕利用教材引言导入:
教师在多媒体上打出图片,照片的内容是美国的 B—52 轰炸机,文字说明:“在这架美国飞机的下面 , 炸弹即将爆炸的地方, 是一块曾经饱受战火蹂躏的国土,这就是越南。”
教师: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一场侵略与反侵略的战争在这里展开,这是继朝鲜战争后,美国在亚洲发动的又一场热战。那么,美国人为什么千里迢迢跑到亚洲来打仗?这场战争又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而导入新课学习。
一、“印度支那问题”:
1、印度支那问题的由来:
地理上印度支那是指中南半岛,因为新航路开辟之后,欧洲人普遍认为亚洲只有两个国家,即中国和印度,所以对于印度和中国的“结合部”,即中南半岛,称为印度支那。包括越南、老挝、柬埔寨三个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是法国的殖民地。
越南在二战前是法国的殖民地,二战中则被日本占领。1945 年 9 月 2 日,胡志明领导的“越盟”(即后来的“越南共产党”,简称越共)在越南北方的河内建立越南民主共和国。 9 月23日,企图在印度支那重建殖民地统治的法国,在美国支持下侵入越南。法国10月侵占柬埔寨,年底侵入老挝。1949 年6月,法国在越南南部扶植保大建立所谓“越南国” ,妄图分裂越南。为了捍卫民族独立,自 1946 年12月开始,抗法战争爆发。越南、柬埔寨、老挝三国人民奋起反击,粉碎了敌人的速战速决计划。越南人民经过九年的艰苦抗战,1954 年5月7日全歼困守奠边府的1万名法军,取得了抗法战争的决定性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