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 曲折的中东和平进程[新人教]

文档属性

名称 5-4 曲折的中东和平进程[新人教]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9-22 17:13:56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第五单元 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第4课 曲折的中东和平进程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目标:
1、识记:巴勒斯坦解放组织;1967年6月5日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阿拉伯国家收复失地;“石油武器”的运用;1978年的“戴维营协议”;“以土地换和平”;拉宾被刺;1998年的临时和平协议。
2、理解:了解中东战争发展过程,认识中东问题的复杂性和曲折性以及解决中东问题的艰难性。也要认识到能源结构变化使中东成为争夺焦点以及带来的“石油武器”影响。
3、运用:了解中东战争发展的过程,提高观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从历史经验的总结中提高保卫世界和平的自觉性。
(二)过程与方法:
1、问题探究:以耶路撒冷为例,引导学生探究影响中东和平进程的主要因素。
2、综合分析:综合各种因素分析第三次中东战争的形成,同时对阿拉伯各国取得一定胜利的内因外因进行综合分析。
3、历史比较:将第三、第四次中东战争与前两次中东战争作一比较,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从中认识到中东问题的复杂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民族之间的矛盾不能单单靠战争一种方式解决,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流。
2、巴以之间从战争走向和平符合时代潮流,但也要充分认识巴以之间战争与和平关系中的复杂因素,了解解决中东和平问题的艰巨性。
3、了解中东战争发展过程,进一步培养热爱和平、关爱人类的正义感和崇高情操。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第三次和第四次中东战争的结果与交战各方寻求和平解决阿以矛盾之间的内在联系。
难点:和平道路的曲折性、复杂性和长期性。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主要介绍了第三次、第四次中东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以及中东各国为和平解决阿以之间的矛盾进行的努力、收到的成果和遇到的阻力与困难。第二次中东战争后,英法等殖民势力退出中东,埃及等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之间的矛盾再次上升为这个地区的主要矛盾。埃及、叙利亚等国的联合,巴解组织的成立、奉行的宗旨和展开的活动,使以色列深感受到极大威胁。于是准备并实施了对埃及等国家的主动打击,引发了第三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借助战争占领了大片阿拉伯国家的领土,使阿以之间矛盾扩大。为了雪耻和收复失地,阿拉伯各国积极备战,并于1973年10月向以色列发动进攻,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埃及、叙利亚收复了部分失地,但没有达到预期结果。阿拉伯国家在战争中表现出空前的团结,对国际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几次战争都没有解决阿以之间的矛盾,反而给双方造成越来越大的损失。这使交战各方都认识到,需要寻求新的方法解决矛盾。埃及和以色列率先实现了和解和建交,启动了和平进程。巴以之间也开始了谈判并提出了“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但和平进程并不平坦,一些问题如巴勒斯坦归属问题、土地问题等远没有解决,为推动和平进程作出重要贡献的拉宾甚至遭到刺杀,都说明中东和平进程任重道远。
★教学过程及要点:
〔新课导入〕利用多媒体导入:
教师在多媒体上打出两幅图片:
1993年11月13日,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在美国白宫签署了第一个和平协议一一“临时自治安排原则宣言”,拉宾与巴勒斯坦领袖阿拉法特终于得以握手言和。1995年 9月24日,以、巴又共同签署了关于扩大巴勒斯坦自治范围的“塔巴协议”。根据协议,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的范围将扩大到约旦河西岸 27%的地域,从而出现了一个巴勒斯坦以、巴和以、约和平条约的签订,给中东地区带来了和平曙光, 因而受到国际社会的称赞,拉宾因此和阿拉法特一起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1995年11月 4日,在特拉维夫国王广场举行的10万人的和平集会上,拉宾被一名犹太极端分子刺杀身亡,时年75岁。
他是一位英勇善战的骁将,率领埃及人民赢得了十月战争;他是一位和平的使者,是他首倡与以色列和谈,用和平的手段收复了失地;他是一位外交的能手,是他打破了美苏在中东制造的“不战不和”的僵局。1978年他也获得诺贝尔和平奖。1981年10月6日,在开罗举行庆祝十月战争胜利8周年的阅兵式上,他遇刺身亡。他就是被称之为“中东雄鹰”的埃及总统萨达特。
教师:这两位人物都曾获得过诺贝尔和平奖,受到世人的敬仰,但都被极端分子暗杀。他俩因何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为何又被极端分子刺杀呢?
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而导入新课学习。
一、“六日战争”——第三次中东战争:
1967年6月5日早晨7时45分,以色列出动了几乎全部空军,对埃及、叙利亚和伊拉克的一切机场进行了闪电式的袭击。空袭半小时后,以色列地面部队也发动了进攻,阿拉伯国家进行抵抗。至十日战争结束,阿拉伯国家失败。这就是第三次中东战争,也称“六.五战争”或“六天战争”。
1、战争的起因:
(1)阿以矛盾的新发展:
①以色列受到埃、叙联合威胁:埃、叙合并,签署共同防御协定
埃及是阿拉伯世界的盟主,它在巴以冲突中一贯支持巴勒斯坦兄弟。1948年5月15日,在以色列宣布建国的次日,埃及政府就派兵一万参加阿拉伯部队共同进攻新生的蕞尔小国以色列。这场战争被称为巴勒斯坦战争或第一次中东战争。1949年2月24日埃及与以色列签订停战协定时,它占领着原本属于巴勒斯坦阿拉伯国的加沙地带。1956年在苏伊士运河危机中,以色列伙同英法两国入侵埃及,占领了加沙地带和西奈半岛。后来在联合国的干预下,以色列才极不情愿地于1957年3月撤出。埃及与以色列之间的敌意和仇恨与日俱增。
苏伊士运河战争后,埃及在阿拉伯国家中领导者的地位得到巩固。纳赛尔对在战争中没有完全实现埃及的作战目标心有不甘。联合以色列周边的阿拉伯各国共同行动一直是埃及的愿望。其中,叙利亚又是最主要的联合对象。
1958年2月,埃及和叙利亚合并,成立阿拉伯联合共和国。但叙利亚原领导人对埃及存有戒心,1961年9月又取消联合,同时对埃及联合抗以的要求响应不很积极。1966年2月,叙利亚内部发生政变,军人出任总理和国防部长,执掌了政府要害部门,叙利亚在反对以色列上态度趋于强硬。同年11月,埃叙缔结了《共同防御协定》。以色列与叙利亚关系紧张起来,边境摩擦和冲突逐渐升级。
1967年4月,以色列击落了6架叙利亚飞机,埃及立即根据《共同防御协定》,采取了威慑以色列的三项措施:紧急增派埃及军队前往西奈半岛;要求驻扎在西奈半岛的大约3400名联合国紧急部队撤走;宣布封锁亚喀巴湾,禁止以色列船只通过蒂朗海峡。宣称“基本目标将是摧毁以色列”、“完全解决巴勒斯坦问题”。这都让以色列感到面临着巨大的威胁。这时期,以色列国内政治、经济都面临严重困难,需要寻找机会转移民众视线,缓解国内矛盾。所以,以色列总理宣称,埃及的行动等于是“一场武装进攻”,立即下令全国动员。同年6月1日,以色列内阁改组,强硬派代表摩西·达扬出任国防部长。战争一触即发。
②巴解组织的成立和反以斗争: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成立和活动,也被以色列视为心腹之患。巴勒斯坦人在战争中失去土地家园,流离失所,极大地唤起了他们的斗争意识。各种反以民族主义组织纷纷成立。1957年8月,在曾任开罗巴勒斯坦学生会联合会主席亚西尔·阿拉法特领导下,在科威特成立一个秘密小组。两年后,在此基础上组成了“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按阿拉伯语该组织名称的字首逆序拼读,简称“法塔赫”。1964年5月,来自世界各地的422名代表在耶路撒冷召开第一届巴勒斯坦国民大会,通过了《巴勒斯坦国民宪章》,决定成立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组建巴勒斯坦解放军。在巴勒斯坦解放军中,80%的军事干部来自“法塔赫”。1965年至1967年间,“法塔赫”以“暴风”突击队的名义开展了武装斗争,对以色列构成了一定威胁。在第三次中东战争后,“法塔赫”掀起新一轮武装斗争高潮,声望日盛。1969年2月,在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第五次大会上,阿拉法特领导的“法塔赫”有33人当选为全国委员会委员,他本人则当选为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执行委员会主席,从此巴勒斯坦解放运动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2)为争夺中东石油,美苏插足中东事务:
20世纪中期,随着石油和天然气在世界能源结构中超过煤炭成为主要能源,石油资源丰富的中东日益成为大国争夺的热点。
第二次中东战争后,美国采取“填补真空”这个政策,逐步取代英法在中东的位置。但自60年代美国陷入越南战争以来,苏联利用这个机会,加紧在中东地区扩展自己的势力,先后同埃及、叙利亚、伊拉克等国缔结经济和军事援助协定,基本控制了向这些国家供应武器的优先权。
美国为了防止苏联在中东地区的渗透,加紧推行孤立苏联“盟友”埃及等国,同时大力扶植以色列,其中办法之一就是向以色列全面供应新式武器。到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前,美国向以提供了3亿美元的援助,仅战争爆发前的三个月,就向以色列提供了400多辆坦克、250架新式飞机,向以色列空军派遣了1 000多名空军人员。以色列在美国帮助下,积极扩军,到1965年,正规军已达7万人,预备役士兵20万人,各种飞机近500架,坦克2 000余辆,舰艇55艘。
为了发动战争,以色列制造假情报,诱使埃及等国首先进攻。它故意泄漏这样的“绝密情报”,说以色列准备大举进攻叙利亚。苏联截获这一“情报”后,立即转告了纳赛尔,纳赛尔马上宣布全国进入最高戒备状态,要求维和部队撤离西奈半岛等地区,封锁亚喀巴湾。叙利亚也做出了相应的军事部署。这样,以色列获得了发动战争的借口。
苏联担心埃及等国的行动会引起大规模战争,更担心卷入同美国的直接冲突,一方面要求埃及“克制”,一方面和美国接触,建议两国分别约束自己的支持的国家。美国阳奉阴违,苏联则要求埃及等国“不要首先开火”,联合国安理会也通过决议,主张通过国际外交活动处理危机。埃及等国因此放松了警惕,甚至解除了前线部队的最高戒备状态。
所以,削弱阿拉伯联盟的力量,消灭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成为以色列发动第三次中东战争的重要原因。加之,美苏插足中东事务,激化了阿以矛盾,最终爆发了第三次中东战争。
2、战争爆发与经过:
(1)以军的“闪电”空袭:1967年6月5日
1967年6月5日,以色列出动了全部空军,对埃及、叙利亚和约旦等阿拉伯国家发动了大规模的突然袭击。
这是一个星期一早晨,当开罗时钟的指针指向8点45分的时候(以色列时间7点45分),尼罗河三角洲和苏伊士运河上空云雾刚刚消失。埃及空军基地里,一切象往常一样,军官们正在上班途中,许多雷达值班室正在进行交接班。突然,空中响声四起,以军飞机闪电般袭来,打得埃及空军措手不及,大批飞机还未起飞,就被摧毁在地面。在这次空袭中,以军选择在星期一早上7点45分(开罗时间8点45分),也是煞费苦心。以往战争中几次成功的偷袭,多选择在周末或星期日,而以色列却打破常规,选择在星期一。埃及军队总以为以色列在拂晓发动进攻,因此,在进行战争动员以来,每天拂晓,埃及空军都派出两架飞机进行巡逻。每天5点,有5分钟警报时间,这时雷达全部打开,到7点半左右解除警报。按埃军惯例,开罗时间9点正式上班,8点45分,正是交接班的时间,也是巡逻机着陆的时间,大多数军官正在上班途中,大约有15分钟的间隙可以利用。从气象情况看,开罗时间8点45分正是尼罗河三角洲和苏伊士运河雾气消散的时刻,能见度好,便于对地面实施攻击。
这一天,以色列空军几乎倾巢而出,甚至连教练机也投入了战斗,对阿拉伯国家25个空军基地进行了袭击。以色列飞机从特拉维夫和以色列中部机场起飞以后,保持四机编队,向西面地中海出航。以色列飞行员巧妙地利用朱第安山阻挡,躲过了约旦雷达网的搜索。随后,飞机在离海面不到10米的高度飞行,进入陆地后,升至20米,又夺过了埃及雷达的探测。他们没有直飞所要攻击的目标,而是尼罗河三角洲北面,突然折转向南,从埃及后方发起进攻,攻击高度只有100—150米。攻击中,以军飞行员都遵循“先打跑道,后打飞机”的原则。
从早晨到下午18时,以色列空军对阿拉伯各国进行了四波突袭,第一波袭击了埃及10个机场。第二波主要袭击埃及的轰炸机基地和混合机种的8个机场。第三波攻击了约旦、叙利以色列亚和伊拉克的空军基地。最后,在完成了对阿拉伯空军25个基地的攻击之后,17时15分到18时,开罗国际机场和另一个空军基地也遭到了严重破坏。就这样,在开战后60个小时,以色列共击毁阿拉伯国家飞机451架,其中埃及就损失飞机336架,叙利亚损失60架,约旦损失29架,伊拉克损失25架,黎巴嫩损失1架。埃及作战飞机损失了95%,整个埃及空军陷于瘫痪,而以色列只损失了26架飞机。
(2)以军六天横扫三国:
在六天的战争中,埃及、约旦、叙利亚三个阿拉伯国家遭受严重损失,三国共有2万官兵阵亡,近4万人受伤,6 500人被俘,50万阿拉伯人成为新的难民。三国共损失了400多架飞机、500多辆坦克以及70%的重型装备,仅埃及一国就损失了价值10亿美元的军事装备。而以色列只阵亡了900名官兵、伤4 500人,损失了20架飞机、60辆坦克。
通过这次战争,以色列占领了加沙地带和埃及的西奈半岛,约旦河西岸,耶路撒冷旧城和叙利亚的戈兰高地共6.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这样,以色列占有的土地面积,从2.08万平方公里突增到10.24万平方公里,并且控制了苏伊士运河东岸。战争中有100万阿拉伯人和巴勒斯坦人逃离家园,沦为难民。
在美国的支持下,以色列拒不执行联合国242号决议,不归还新占领土。阿拉伯国家也没有承认以色列。阿拉伯各国和以色列在交界地区冲突时有发生,为再次爆发战争埋下了伏笔。
(3)联合国叫停:
在六天战斗中,美苏首脑使用“热线”达20多次,互相摸底,共同镇压阿拉伯人民的反侵略斗争。在战争爆发前,苏联一再保证,要和埃及“站在一起,并将不允许任何国家进行干预”。战争爆发后,苏联由于害怕同美国发生直接冲突,背弃了自己的诺言,袖手旁观。当埃及空军遭到毁灭性打击后,要求苏联给予补充时,苏联则以种种借口加以拒绝。
在联合国,1967年6月7日,当以军占领了耶路撒冷东区和约旦河西岸约旦管辖的全部地区后,美苏操纵联合国安理会炮制了“立即实现停火”和“限期停火”的决议。这个决议不分侵略者和被侵略者,公然袒护已经占领阿拉伯国家大片领土的以色列侵略者。后来,由于苏联软硬兼施,施加压力,阿拉伯国家被迫接受停火协议。
11月22日,联合国安理会开会讨论解决阿、以冲突的办法,会上,通过了英国提出的一项决议。决议主要内容是:①以色列军撤出在最近战争中占领的领土;②终止一切交战要求或交战状态,尊重和承认该地区每个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极其在牢固和被认可的疆界内和平地生活而免遭武力的威胁或行为的权利。决议还确认了以下的必要性:保证该地区国际水道的通航自由;使难民问题得到公正的解决;通过包括建立非军事区在内的各项措施,保障该地区每个国家的领土的不可侵犯性和政治独立。
二、“十月战争”——第四次中东战争:
1973年10月,埃及、叙利亚为收复失地和摆脱美、苏造成的“不战不和”被动局面,向以色列开战。伊拉克、约旦、阿尔及利亚、利比亚、摩洛哥、沙特阿拉伯、苏丹、科威特、突尼斯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均派部队或飞机参战。这次战争又称第四次中东战争,阿拉伯国家称“斋月战争”,以色列称“赎罪日战争”或“十八天战争”。
1、战争的原因:埃、叙收复在“六日战争”中失去的土地和洗刷耻辱;
1967年六日战争中,以色列攻占了整个西奈半岛乃至苏伊士运河的停火线,并且从叙利亚那里攻占了大约一半的戈兰高地。
阿拉伯国家一直想收复失地,为此进行了积极准备。1970年,萨达特继任埃及总统,宣布未来一年是埃及的加强备战,用武力收复失地的决定性一年。萨达特于1972年公开宣称埃及将会和以色列开战,并说埃及已经准备好“牺牲1百万名士兵”。1972年底以来,萨达特专注于建军备战,从苏联那里取得了MiG-23战机、SA-6防空飞弹、RPG-7反坦克榴弹、T-62坦克,尤其是AT-3反坦克飞弹,并且改良了军事战术。在六日战争中造成军事失败的无能将领被有才能者取代。
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对埃及颇为有利。1973年5月非洲首脑会议和第四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都作出了谴责以色列的决议,许多国家同以色列断绝了外交关系。1973年,正直西方发生能源危机,对阿拉伯产油国的依赖加深。埃及、叙利亚国内人民要求收复失地的情绪高涨。这些有利的情况,使埃及、叙利亚最高领导集团下定决议,乘联合国召开23届年会之际,以突然袭击的手段向以色列发动进攻。8月,埃、叙最后审定了在北、西南两线同时向以色列发起进攻的联合作战计划。为达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效果,埃、叙制定了多种迷惑以色列的措施。1972年底,埃及耗费400万美圆在运河西岸修建一道巨大河堤,表面上是抵挡以色列的袭击,实际上是用来隐蔽炮兵和坦克的集结。从1973年初开始,埃及多次征召后备役人员服役,然后又分批复员,给以色列造成错觉。埃叙两国还以开展频繁外交和“例行演习”的方式迷惑以色列。在备战过程中,埃叙都制定了严格的保密规定。对于作战意图、作战计划,埃及规定只让总统、国防部长几人知道,叙利亚规定只让总统等十几个高级军政人员知道。作战命令在开战前6小时才传到师级指挥员,开战前3小时传到营级指挥员。临战前2小时,前线指挥官还让一些士兵下河游泳,在沙滩上晾衣服,使前线保持一派“和平”景象。
以色列在六.五战争中占领了大片阿拉伯国家的领土。战略纵深全面扩大——西奈半岛和加沙地区,战略纵深增大200公里以上;约旦河西岸,战略纵深增大90公里以上,为保住这一“安全边界”,以色列战略思想由进攻转为防守。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以军构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在苏伊士运河东岸,兴建了一条长123公里,以当时的以军总参谋长巴列夫命名的防线。沙堤高8.5米,朝运河一面被削成55度的陡坡,在坡上设置了铁丝网和地雷区,还设置有通向运河的凝固汽油管,点燃后可在运河上形成一道火网。以军沿运河全线还修筑了31个核心堡,形成交叉火力网。在西奈半岛腹地,还有机场和“霍克”防空导弹阵地。在戈兰高地,以军也修筑了坚固的工事。因此,以军自恃防守坚固,在前沿地区陈兵不多。
超级大国的介入也是影响两场战争结果的主要因素。苏联的外交政策造成了埃及军事上的弱点,美国与盟国支持以色列的都是当时最先进的攻击性武器,而苏联则只在相当不情愿的情况下提供埃及防卫性的武器。苏联认为萨达特不会有机会赢得战争,他们警告萨达特,任何跨越苏伊士运河的行动都会由于以色列严密的防御而死伤惨重。苏联当时正致力于缓和政策,因此极不乐见中东出现不稳定的情势。在1973年6月与尼克松的会面中,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建议以色列应该撤回1967年的边界,勃列日涅夫称如果以色列不这样做,“苏联将很难维持目前的和平状态”,暗示了当时苏联对萨达特发动战争的意图已经无能为力。
2、战争经过:
1973年10月6日14时,苏伊士运河东岸以军防御工事的沙垒中,突然发生两声巨响,埃及蛙人在前一天晚间埋入水下的两个炸药包爆炸了,它揭开了第四次中东战争的序幕。紧接着,埃、叙两国军队从西、北两线同时向以军发起突然袭击。战争进程大体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0月6日至9日),埃叙军队获得初期胜利。
10月6日是穆斯林的斋月节,又是犹太教的赎罪日。斋月节里,阿拉伯人白天不吃饭,缩短工作时间,减少活动。所以,以色列认为,阿拉伯国家决不会在着一天发起进攻。赎罪日是犹太人的绝对休息日,从日出至日落,不吃、不喝、不吸烟、不广播。大多数官兵都留在营中,前沿士兵很少。埃、叙就选择了这一天突袭。
在西线,埃军出动了200多架飞机,从东路轰炸和袭击以军在西奈半岛的前线指挥部、炮兵阵地、部队集结地、防空导弹系统、通信雷达设施和机构等重要军事目标。同时,埃军隐蔽在运河西岸沙垒后的2000门榴弹炮和重型迫击炮,也向巴列夫防线的前沿工事和后方目标发起攻击,有效地压制了以军火力。
埃军的计划是首先强渡苏伊士运河,突破“巴列夫”防线,控制运河东岸15—20公里的地区;第二步攻占米特拉山口、克迪山口和哈特米亚山口一线,保障运河东岸前沿阵地的安全,然后,视情况向纵深发展。为此,埃及工兵用高压水龙头冲刷以军沿河岸修建的沙堤,仅用9小时,就在沙堤上打开了60多个缺口,架设10座浮桥和50个门桥渡场。在战斗打响后的24小时,埃军10万人和1020辆坦克以及1.35万部车辆通过运河。紧接着,埃军向两翼展开,着手消灭各据点的以军,攻占以军前沿据点15个,粉碎了以军前沿坦克的反冲击。两翼用稳步平推的办法向以军防御纵使攻击。不到三天,埃军控制了运河东岸10至15公里地区。
为配合正面作战,埃军伞兵和突击分队乘直升机在西奈半岛纵深地区大规模降落,破坏敌军交通、通讯和补给。海军为牵制以军,封锁蒂朗海峡和曼德海峡,封锁亚喀巴湾和红海出口,并在沙伊沙姆赫地区进行海上登陆作战,袭击以军。
当埃军在西线发起攻击的同时,北线的叙利亚军队也于6日14时向戈兰高地发起猛攻。叙军出动100架飞机袭击以军指挥所等重要军事目标。叙军的1500门大炮也开始炮击戈兰高地上的以军阵地。叙军第一梯队三个师,1000多辆坦克,在空军和地空导弹部队的掩护下分三路向以军阵地发起进攻。
北路叙军进攻谢赫山、马萨达等地。带路由于遭到以军的阻击,推进较慢。中路和南路是叙军攻击的重点。中路叙军第9步兵师很快就突破了以军188装甲旅的防线,攻占了艾哈迈里亚。以军退守库奈特拉待援。叙军虽出动了二线坦克,利用夜间频频发动进攻,但以军也调集了大批坦克向叙军发动反冲击,双方1500辆坦克在狭长的平原上激战了近48小时,以军188装甲旅几乎被全歼,仅剩10余辆坦克。7日晨,叙军突破1967年停火线约75公里,进到叙以边境太巴列湖附近。以军在仓促应战之时,逐渐看到叙军的许多弱点。于是,以军决定集中兵力对付北线叙利亚军队,以扭转战局。至11日,北线以军主力剧增至22个旅,约10万人。
第二阶段(10月10日至15日),埃军进攻受挫,以军实施反攻,双方展开坦克大战。
埃军初战得胜,占领了运河东岸的部分地区,达到了预期目的。所以,从10日起,埃军在西奈半岛停止了进攻,着手调整部署巩固阵地。这给以军提供了喘息之机,以军利用这一短暂的间隙集中兵力,实先北线后西线各个击破的战略方针。
10月10日,以军在北线集中了15个旅和1000辆坦克,在飞机的掩护下,突破叙军防御阵地后,又采取正面突击同迂回包围相结合的战术,分三路向叙军反击。以军进攻的重点是戈兰高地中北部地区,而南部地区仅派少数兵力牵制。很快突破了叙军防线,解除了库奈特拉之围。11日,以军继续向戈兰高地增兵,总计达22个旅,近10万人。以军集中坦克500辆,沿不同的路线,向大马士革方向快速前进。12日,以军越过1967年的停火线,深入叙利亚境内30公里左右,叙利亚的步兵和防空军则撤至首都大马士革等重要城市地区。沿公路两侧建立防御阵地,阻止以军向大马士革的进攻
以军在北线掌握主动后,随即将作战重点移至西奈半岛,使西奈战线从原来的4个旅增至3个师12 个旅,并向西奈调去了大批飞机和坦克。
当以军在北线反击时,埃军为增援叙利亚决定向以军发起进攻。
10月14日6时,埃军出动80架飞机、200门火炮对以军第二线阵地进行了90多分钟的火力准备,随后,以装甲师、机械化师1000多辆坦克向以军发起进攻,双方在运河东岸展开了一次大规模的坦克会战。埃军兵分三路,向哈特米亚、吉迪和米特拉山口的以军发起进攻,这是埃军第一次脱离防空网和反坦克防御系统进行的运动战。以军对埃军的进攻有了准备,集中三个师利用山垭口两侧的有利地形进行步、坦、炮协同作战,并出动了飞机支援。以军共投入了坦克约800辆,经过数小时的激战,以军损失坦克50辆,埃军则损失了200辆,被迫退回进攻出发阵地。
第三阶段(10月15日至24日):西线以军向埃军发动进攻,北线以叙两进对恃。双方停火。
10月16日,以军三个旅群向埃发动进攻,双方展开了激烈的坦克战和炮战。同时,以军根据美国侦察卫星提供的在大苦湖地区的埃军第2、3军团结合部有30公里的间隙的情报,抓住埃军运河西岸兵力空虚之有利时机,从结合部突入运河西岸,建立了桥头阵地,摧毁了埃军几个防空导弹阵地,并迅速组织了5个旅的兵力,在空军的支援下,源源不断地度过运河。对于以军突入运河西岸的作战行动,埃军误认为是小股以军的骚扰活动,未引起重视,以致以军摧毁了埃军的大量防空导弹阵地,以空军得以在运河西岸进行轮番轰炸。18日,突入西岸的以军大举进攻埃军阵地,到19日晚,以军在西岸的部队达到了4个坦克旅、1个机械化旅和1个伞兵旅。
突入运河西岸的以军在取得主动权后,又不断袭击公路、铁路和运河沿岸地区,以切断埃军2、3军团的退路。此时,东岸以军也配合发动攻势,使第3军团腹背受敌。22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338号决议案》,呼吁埃、以双方“就地停火”,埃及、以色列都表示接受停火,但以军的进攻却没有停止。同时,以军向北推进,企图攻占伊斯梅利亚,包围埃及第2军团,但未能成功,以军又集中兵力,回师南下,迂回包围第3军团。23日凌晨,以军沙龙旅,依靠夜间偷运过河的人员和物补给,向阿塔卡地区发动猛攻,当日晚,以军占领苏伊士城郊外的炼油厂,切断了苏伊士城西南和南面第3军团部队的联系,基本完成了对埃军第3军团大部分部队的包围。24日,双方实现停火。
在北线,叙、以双方在第二阶段末期形成对峙后,以军于10月22日出动1个伞兵旅,夺取了叙军在戈兰高地的最后一个阵地老山头。叙军随后发动多次反击,收复了一些失地,但成效不大,双方仍处于对峙状态。24日,叙以宣布正式停火。
3、战争的结果:双方损失惨重,埃叙取得部分成果,联合国维和部队进驻以埃、以叙缓冲区。
在这次战争中,埃、叙经过周密准备对以实施突袭和两线夹击,首战告捷,使阿拉伯的民心士气为之大振。埃军渡河之役显示出诸军兵种协同作战的威力。以军动员快速,先北后西,重点用兵,化被动为主动,尤其向运河西岸的大纵深突击,对于扭转被动局面发挥了作用。双方投入的坦克、火炮、飞机、导弹等数量很大,埃、以于14日一天内共展开1800辆坦克的大会战为战争史上所罕见。阿、以分别使用苏、美当时的先进武器装备和得到苏、美战略空运的及时补充并利用苏、美侦察卫星提供的情报。埃军由萨姆-2、萨姆-3、萨姆-6、萨姆-7型导弹为主组成的防空体系,在战争初期掌握了战场制空权,使以军飞机数日内不敢进入运河空域;以军则使用“响尾蛇”、“蜻蜓”等空空导弹和“加布里埃尔”舰舰导弹对付阿军的飞机、舰艇。大规模电子对抗的展开使战场情况更为复杂,作战损耗加大。双方飞机损失的约60%、舰艇损失的80%以上,大部被毁坦克均为各种导弹所击毁。在战略指导与作战上,广泛利用电子技术和使用各种战术导弹,是这次战争的突出特点。
第四次中东战争历时18天,埃及、叙利亚和以色列共投入兵力约110万人,坦克5500多辆,作战飞机1500多架。战争结果,阿拉伯国家死亡约2万余人,被击毁坦克2000余辆,损失飞机约400架;以色列军队死亡5000多人,损失坦克1000多辆,飞机200架。双方战争消耗在50亿美圆以上。通过这次战争,埃军收复运河东岸纵深10—15公里,南北长192公里的土地,面积为3000多平方公里。以色列新占运河西岸埃及领土1900余平方公里和叙利亚戈兰高地以东440平方公里的领土。
1974年1月8日,埃及和以色列签订脱离军事接触协议。以色列撤出苏伊士运河以西,埃及控制了运河以东的地带,联合国派维持和平部队驻扎在埃、以控制线之间的缓冲地带。1974年5月29日,以色列和叙利亚签订脱离军事接触协议,以色列撤出戈兰高地部分地区,在戈兰高地叙、以双方的军事控制线之间设置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驻扎的缓冲区。
4、战争的影响:阿拉伯国家团结一致,运用“石油武器”引发西方国家一场新的经济危机,对世界经济和国际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10月中东战争中,阿拉伯石油生产国为了打击以色列及其支持者,把石油作为捍卫国家主权,收复失地和反对霸权主义的战略武器,采取减产、提价、禁运以及国有化等措施开展了一场震憾世界的石油斗争,成为第三世界反霸斗争的一个伟大创举。
10月6日爆发战争当天,叙利亚首先切断了一条输油管,黎巴嫩也关闭了输送石油的南部重要港口西顿。10月7月,伊拉克宣布将伊拉克石油公司所属巴士拉石油公司中美国埃克森和莫比尔两家联合拥有的股份收归国有。接着,阿拉伯各产油国在短短几天内连续采取了三个重要步骤:10月16日,海湾地区的科威特、伊拉克、沙特阿拉伯、卡塔尔、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五个阿拉伯国家和伊朗决定,将海湾地区的原油市场价格提高17%。
10月17日,阿尔及利亚等10国参加的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部长级会议宣布,立即减少石油产量,决定以9月份各成员国的产量为基础,每月递减5%;对于美国等支持以色列侵略的国家的石油供应,逐月减少5%。
10月18日,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中的阿布扎比酋长国决定完全停止向美国输出石油。接着利比亚、卡塔尔、沙特阿拉伯、阿尔及利亚、科威特、巴林等阿拉伯主要石油生产国也都先后宣布中断向美国出口石油。美国每天的石油进口减少了两百万桶,许多工厂因而关闭停工,正在受到能源危机困扰的美国政府不得不宣布全国处于“紧急状态”,并采取了一系列节省石油和电力的紧急措施,其中包括:减少班机航次,限制车速,对取暖用油实行配给,星期天关闭全国加油站,禁止和限制户外灯光广告等。甚至连白宫顶上和联合国大厦周围的电灯也限时关掉,尼克松还下令减低他的座机飞行的正常速度,取消了他周末旅行的护航飞机。美国国会通过法案,授权总统对所有石油产品实行全国配给。美国国防部正常石油供应几乎有一半中断,美国在欧洲的驻军和地中海的第六舰队不得不动用它们的战时石油储备。
为了利用矛盾集中力量打击美以侵略者,阿拉伯国家对石油进口国采取分别对待的策略,根据其对这场战争的不同态度,将它们分为“友好”、“中立”和“不友好”三类。凡是对以色列实行某种经济制裁或断绝外交关系或为阿拉伯各国提供某种军事援助的国家,划为友好一类,可以获得减产前的供应数量。凡是积极支持援助以色列侵略者、反对阿拉伯国家和巴勒斯坦人民的正义斗争事业的国家,则被划为不友好一类,停止对它们的石油供应,对中立国家,适当限制对它们的石油供应。
这场石油斗争,不仅在经济上对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产生巨大影响,而且在政治上分化了西欧、日本与美国的关系,孤立和打击了美国和以色列。许多西欧国家为了获得中东的石油供应,都对美国支持以色列犹太复国主义的政策,采取拒绝合作的态度。例如,英国不许美国利用它的国内和海外领地的运输设施为以色列转运补给,西德禁止美国供应以色列的军火从西德港口起运,西班牙、希腊和意大利等国都不允许美国飞机在其领土着陆或飞越其领空,欧洲经济共同体九国外长会议发表的联合声明进一步提出:以色列必须结束从1965年冲突以来所保持的领土占领,必须考虑巴勒斯坦人的合法权利。日本起初采取所谓“中立”立场,阿拉伯国家限制了对它的石油供应。11月22日,日本政府发表四点声明,表示以色列军队应从“六·五”战争所占领的土地撤出,应当承认和尊重巴勒斯坦人民的合法权利,并敦促以色列遵守联合国宪章原则,否则“将重新考虑对以色列的政策”。美国国务院对此十分懊恼地说:“我们的一些盟国实际上作出了很大的努力,把它们自己同我们公开分开。”
原油价格暴涨引起了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衰退,据估计,美国GDP增长下降了4.7%,欧洲的增长下降了2.5%,日本下降了7%。石油斗争大大加强了阿拉伯国家的经济实力。仅提价一项使阿拉伯国家的石油收入由1973年的300亿美元,猛增到1974年的1100亿美元,极大地鼓舞了第三世界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保护民族经济权益的斗争,它为第三世界国家的反帝反殖反霸斗争开创了一个新的局面。
【综合归纳】四次中东战争概况表
次别 时间 原因 发起国与参与国 结果 影响
第一次 1948.5 以色列的成立引起了阿拉伯人的不满 埃及、约旦、叙利亚、伊拉克、黎巴嫩 阿拉伯国家失败 ①长期的战争阻碍了中东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②推动了中东和平进程
第二次 1956 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 英法纠合以色列发动了对埃及的战争 英法撤出,埃及维护了民族利益
第三次 1967 以色列和叙利亚的边疆冲突 以色列向埃及、叙利亚、约旦发起进攻 以色列占领了埃及和叙利亚的大片土地
第四次 1973 收复失地 埃及、叙利亚向以色列发动进攻 埃及、叙利亚夺回部分土地
三、曲折的中东和平之路:
1、埃以签署“戴维营协议”,双方实现和解并建交:1979年和解;1980年建交。
在以往几次中东战争中,埃及一直是战争主要参加国之一,在与以色列的冲突中首当其冲。双方不仅在战场上拼得你死我活,而且在军备竞争中也是你追我赶。这都给双方的经济增加了巨大的负担。第三次中东战争后,埃以双方就展开了一场“消耗战”,埃以两军隔着苏伊士运河相互炮击对方的军事目标,彼此空袭轰炸,给双方都造成了巨大损失。第四次中东战争后,埃以军队仍处于敌对状态,埃及不得不拿出国民生产总值的近1/3维持军队开支,这使埃及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到1976年经济状况不佳的埃及已经举借外债总计120亿美元。埃及需要一个和平环境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以色列也同样认识到,战争并不能最终解决以色列的生存问题。与周边阿拉伯国家关系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不利于以色列国家和民族的正常发展。战争的消耗也使以色列深感经济财政的捉襟见肘。长期的战争和紧张环境,使埃及和以色列两国人民产生了越来越强烈的厌战情绪。埃及总统萨达特在埃及议会中说:“为了让埃及士兵一个也不在战争中死亡”,他“准备到地球的另一端,甚至到犹太教堂去,到犹太人的老家去,谈我们的和平愿望。”这些因素推动埃以双方走上了和解之路。
1977年11月13日,以色列总理贝京正式邀请萨达特总统访问耶路撒冷。19日萨达特在没有通知阿拉伯国家的情况下抵达耶路撒冷,以色列军政首脑全部到机场迎接,自发走上耶路撒冷街道欢迎萨达特的以色列群众竟达50万人。萨达特在以色列议会发表讲话,表达了承认以色列和两国和平相处的愿望:“我向世界宣布,以色列已经成为既成事实,我们要和你们在公正而持久的和平中生活。”他与贝京达成三点协议:两国间不再打仗,将西奈半岛主权正式归还埃及,西奈半岛大部分地区实现非军事化。
萨达特的行动在中东国家中引起强烈反响,许多阿拉伯国家对此表示震惊和不满。但美国支持埃以和解。1977年刚上任的美国总统卡特,把解决中东问题作为任期内的外交重点,提出“全面解决中东问题”的新政策,以争取阿拉伯国家的好感,保证美国在此地的战略利益,与自称是“阿拉伯人民天然盟友”的苏联抗衡。
在卡特的直接介入下,萨达特和贝京在美国总统休假地戴维营举行会谈。美国一方面对埃以双方施以利诱,答应如果双方达成协议就可以得到美国的经济和军事援助;另一方面对固执己见的以色列施加压力,使埃及双方的共同点不断扩大。在对美国起草的协议文本进行了20余次修改后,1978年9月17日,埃以签署了“戴维营协议”。其中主要是两个文件:《关于实现中东和平的纲要》和《关于签订一项埃及同以色列之间和平条约的纲要》。前一个文件,主要解决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的归属问题;后一个文件主要解决埃以之间的争端问题。1979年3月,埃及双方正式签订了《埃以和平条约》,条约规定:(1)双方结束战争状态,以色列军队从西奈半岛撤到国际边界后面,埃及对西奈半岛行使全部主权。(2)双方尊重对方主权、领土完整和在得到承认的边界内和平生活的权利,不得向对方以武力相威胁。(3)建立正常关系包括外交关系等。(4)以色列船只有权出入苏伊士运河、亚喀巴湾等国际水道。1980年2月,埃以正式建交。
埃及根据协议收复了西奈半岛2/3地区,到1982年3月,最后一个以色列犹太定居点从西奈半岛上撤走,自此埃及对整个半岛拥有了主权。埃及不费一枪一弹收复失地,解决了埃以之间三十多年的领土争端,为日后其他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的和解做出了榜样。
萨达特和贝京因此而获得了1978年度的诺贝尔和平奖。1981年10月6日,在开罗举行庆祝十月战争胜利8周年的阅兵式上,萨达待遇刺身亡。贝京也于1992年病逝。
2、巴以和解及问题:
(1)巴勒斯坦建国:法理上的国家
巴以分治以来,巴勒斯坦国一直没有建立起来。一方面这是由于长期没有一个能为巴勒斯坦人接受的合法代表,另一方面由于巴勒斯坦的不少地区处于被以色列占领状态,无法确定相应的领土范围。1974年10月,第7届阿拉伯国家首脑会议做出决议,认定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是巴勒斯坦人民“惟一合法代表”。联合国大会也于同年做出决议,巴勒斯坦人民又取得了国家独立和主权的权力。1976年联合国通过了关于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建立一个巴勒斯坦国的计划,为巴勒斯坦建国提供了最后的法律依据。1988年10月26日,巴解组织公布了关于建立独立国家的文件,宣布巴勒斯坦国是共和国制,由阿拉法特领导。但是,巴勒斯坦国的正式政府却迟迟没有组成;巴解组织也未能对规定的该国领土──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实行有效管理。所以,这只是一个法理上的国家,而不是一个国家实体。
(2)巴以和谈:“临时自治安排原则宣言”的达成,“临时和平协议”的签订。
1992年,以色列工党的拉宾上台执政,新政府表示接受“以土地换和平”原则。1993年9月,巴以的秘密谈判取得重大突破,同月,双方在华盛顿签署了巴勒斯坦在加沙和杰里科实行自治的原则宣言,即课本中提到的《关于在被占领土上巴勒斯坦临时自治政府安排的原则宣言》,确定了分三阶段实现巴以和平的设想:第一阶段,双方互相承认;第二阶段,在加沙和约旦河西岸成立巴勒斯坦自治委员会,在当地行使行政权和司法权。第三阶段,开始谈判最终解决巴以之间的重大问题。这个协议是中东和平进程的历史性突破。
1995年11月,以军撤出了约旦河西岸6座阿拉伯城镇。但就在这时,以色列总理拉宾在特拉维夫一次群众集会上被反对巴以和解的以色列犹太极端分子刺杀。中东和平进程严重受挫。次年1月,巴勒斯坦民族权利机构组成,阿拉法特当选为该机构主席。新上任的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放弃了“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提出“以安全换和平”。以色列重又开始在约旦河西岸建立犹太人定居点,遭到巴方强烈反对。此后,以色列政府强调了耶路撒冷的特殊地位,认为该城作为以色列的永久首都不容谈判。
1998年10月,巴以双方达成临时和平协议,它规定以色列在3个月内从约旦河西岸部分领土撤军,而巴勒斯坦应制定具体的保障以色列安全的计划。
2000年9月,当时在野的以色列右翼强硬派代表沙龙,强行进入伊斯兰圣地阿克萨清真寺,引发了巴以之间自1993年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流血冲突,为中东和平进程蒙上了阴影。2001年以色列右翼利库德集团上台,沙龙出任总理,对约旦河西岸地区进行了轰炸。同时,巴勒斯坦的激进分子,在耶路撒冷针对犹太人制造了四起爆炸事件,以军立即对阿拉法特官邸进行空袭,并将阿拉法特围困在位于拉马拉的官邸中。巴以之间冲突的升级,使中东和平进程出现曲折。
自1993年已故以色列总理拉宾与已故巴勒斯坦主席阿拉法特签订奥斯陆协议后,因拉宾遭暗杀、阿拉法特辞世,以巴和谈断断续续,难有实质进展。
(3)巴以难解的两个问题:耶路撒冷和犹太人定居点问题
耶路撒冷问题。耶路撒冷作为三大宗教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圣地,引起了各方的关注和争夺。不同政治和宗教势力都想拥有这块圣地,引发了旷日持久的暴力冲突。以色列通过战争对耶路撒冷东部地区实行事实上的控制,在这里建立起“东部犹太区”,并占领了“东部阿拉伯区”。1980年7月,以色列议会确立耶路撒冷是以色列“永久和不可分割的首都”,但一直没有被国际社会承认。1988年巴解组织也在宣布建国时提出,其首都是“光荣的耶路撒冷”。在国际社会,像耶路撒冷这样被两个国家宣布为首都,尚不多见。耶路撒冷问题,不仅仅是作为哪个国家首都的问题,它关系到当地阿拉伯人和犹太人的世俗权利,也关系到全世界穆斯林、犹太人和基督徒的宗教感情和宗教权益。涉及到世俗权利的谈判可以进行,双方也可能做出妥协,因此有望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涉及到宗教权益,往往是无法妥协的,谈判也无法进行。作为巴勒斯坦人的政治代表,巴解组织无权在伊斯兰教圣地的权益上做出任何妥协和让步。同样,犹太教居民对耶路撒冷的感情也不能忽视。
犹太人定居点问题。在由以色列占领的阿拉伯土地上为犹太居民建立的定居点,称为犹太人定居点。由于这些定居点是建在被占领的阿拉伯人领土上的,因此它与巴以之间的整个领土纠纷联系在一起,构成了归还阿拉伯领土问题中的一个难题。现代以色列国家的历史,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犹太定居点不断增加和扩大的历史。目前人们说的定居点,特指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后以色列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建立的定居点。另外,在西奈半岛和戈兰高地也有犹太定居点。上文提到,在西奈半岛的定居点已经于1982年全部撤离。从1977年到1992年,以色列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建立的定居点情况见下表:
年份 新建 累计 定居人数
1977 9 29 4 400
1978 11 40 7 361
1979 4 44 10 000
1980 11 55 12 424
1981 15 70 16 119
1982 11 81 21 000
1983 18 99 22 800
1984 17 116 35 200
1985 4 120 44 100
1986 3 123 51 100
1987 2 125 57 700
1988 1 126 63 600
1989 4 130 69 000
1990 4 134 76 000
1991 3 137 92 000
1992 0 137 112 000
“以土地换和平”中的土地,就包括以色列在建立定居点时占据的阿拉伯人的土地。既然“以土地换和平”是巴以和平进程推进的前提,那么以色列要交给巴勒斯坦的土地,就不可避免地要包括这些定居点。换言之,以色列不交出这些定居点,就很难得到真正的和平。
★教学小结:
本课主要讲述了第三次和第四次中东战争(即六日战争和十月战争)。与第3课一样,内容都是新教材新增的,尤以时政热点密切相关,是高考文综热点必考的知识点。
通过四次中东战争(应该有五次中东战争),使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都认识到和平生存的重要性,因而都谋求和平的进程。巴勒斯坦建国将使巴勒斯坦人民有了一个法理上的国家;“以土地换和平”原则的提出,表明以色列要撤出自1967年以来占领的阿拉伯领土,标志着中东和平进程正式启动;“临时自治安排原则宣言”的达成使以色列的生存权得到承认,巴勒斯坦自治政府随后成立,是中东和平进程的一个历史性里程碑。“临时和平协议”的签订表现出冲突各方在艰难的和平进程中,仍在探索解决问题的道路和方法,对和平进程仍是一种推动。但由于耶路撒冷和犹太人定居点等问题,使得巴以和解留下了许多变数,也反映了巴以和谈的曲折性。
曲折的中东和平进程,说明巴以之间的矛盾不是用战争的方法能够彻底解决的,几十年的冲突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造成了双方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损失,和平谈判可以为解决问题寻找一条减少损失、少付出代价的道路。
★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拉宾所说的“血和泪”指的是什么?结合这两课的学习,思考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中东地区的长期战乱和流血冲突?解决中东问题的难点在哪里?
答案提示:指的是纠纷与冲突给巴以双方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害,经济发展受到影响。
历史原因:长期民族矛盾,宗教对立,领土和文化历史遗迹的归属纠纷等;现实因素:分治没有解决巴勒斯坦建国等问题,国际力量的介入,大国分别支持一方。
对同一块领土都拥有排他性的主权,通过战争和政府行为造成的部分领土主权和实际占有者的分离的既成事实。
⊙本课测评:
1、举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巴以和平谈判进程中的重大事件,并分析其影响。
答案提示:重大事件有巴勒斯坦准备建国,“以土地换和平”原则的提出,“临时自治安排原则宣言”的达成,“临时和平协议”的签订。
巴勒斯坦建国将使巴勒斯坦人民有了一个法理上的国家;“以土地换和平”原则的提出,表明以色列要撤出自1967年以来占领的阿拉伯领土,标志着中东和平进程正式启动;“临时自治安排原则宣言”的达成使以色列的生存权得到承认,巴勒斯坦自治政府随后成立,是中东和平进程的一个历史性里程碑。“临时和平协议”的签订表现出冲突各方在艰难的和平进程中,仍在探索解决问题的道路和方法,对和平进程仍是一种推动。
2、中东和平进程的启动与进展说明了什么?
答案提示:说明巴以之间的矛盾不是用战争的方法能够彻底解决的,几十年的冲突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造成了双方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损失,和平谈判可以为解决问题寻找一条减少损失、少付出代价的道路。
⊙学习延伸:
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