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两极格局的形成

文档属性

名称 4-1 两极格局的形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9-22 17:13:56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27张PPT)
“格局”: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结构,是建立在世界主要大国实力对比的基础上的。
“极”:在国际关系体系中起支配作用的力量中心,它影响、制约着国际关系体系中的其他力量
是格局中主角力量的消长以及力量对比的变化。
国际关系格局变化的根因:
明确两组关系:
⑴雅尔塔体系的确立为两极格局奠定了基础; 两极格局是雅尔塔体系之下国际关系最显著的特征。
⑵ “冷战”是两极格局之下美苏对抗的主要形式。
两极格局
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关系格局
⑴雅尔塔体系的确立:
两极格局初步形成
⑵两大对峙军事集团的形成:
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⑶ “冷战”和美苏争霸:
两极格局的发展演变
⑷东欧巨变、苏联解体 :
两极格局终结
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单元线索:
一、雅尔塔体系的形成------两极格局初步形成
二战后期至战后初期,世界大国按照雅尔塔等会议确立的协议和原则,重划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起的新国际关系体系。
1. 含义:
2. 形成的背景:
战后初期国际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
⑴西欧各国普遍衰落
⑵苏联空前强大----唯一能与美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阅读下面材料:
  英国虽然获得了胜利,却损失兵力120万,黄金枯竭,海外投资大部分被变卖,债台高筑。丘吉尔在1943年的德黑兰会议期间就已意识到“英国是一个多么小的国家”,他曾这样描绘:“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
⑶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政治经济军事)
3. 主要内容:
⑴ 成立联合国
⑵ 铲除日本、德国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惩办战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影响一课已讲)
⑶ 重新划分欧亚政治版图
①分区占领德国及首都柏林,划分在巴尔干的势力范围
②美国独占日本本土。
③苏联占有日本部分岛屿,保证苏联在中国东北铁路港口等方面拥有特权
(对新的世界格局产生决定性影响)
4. 性质:
具有反法西斯、实行民主政治以及大国称霸多重性质。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帝国主义性质的)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雅尔塔和波茨坦会议上达成的协议规定:铲除日本、德国的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惩办战犯,对德国分区占领管制;苏联占有日本部分岛屿,日本在中国的一些权益也交给苏联;创建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性组织——联合国;对战后欧洲一些国家的边界也做出相应的规定。 ——历史选修三教材
材料二:〖历史纵横〗百分比协定1944年10月9日丘吉尔飞抵莫斯科,与斯大林密商巴尔干势力范围问题,后约定苏在罗马尼亚可占90%的优势,而英美在希腊看占90%的优势。在南斯拉夫,各占50%;在匈牙利和保加利亚,苏占80%,英美占20%。
材料三:〖资料回放〗1、外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现状须予维持。2、由日本1904年背信弃义进攻所破坏的俄国以前权益须予恢复,即:甲、库页岛南部及邻近一切岛屿须交还苏联;乙、大连商港须国际化,苏联在该港的优越权须予保证,苏联之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须予恢复;丙、对担任通往大连之出路的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应设立一苏中合办的公司以共同经营之;经谅解,苏联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而中国须保持在满洲的全部主权。3、千岛群岛须交予 ——雅尔塔协定中有关苏联参加对日作战的条件
回答:
(1)从材料一的规定中,体现出雅尔塔等会议确立了哪些基本原则?
铲除法西斯, 原则上倡导和平、民主;承认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国家共存;承认民族自决。
(2)从材料二和材料三中反映出雅尔塔体系的何种特点?
雅尔塔体系是建立在美苏两大国划分势力范围的基础上,美英为了争取苏联参加对日作战,不惜出卖中国的利益,带有明显的大国强权色彩。
(3)综合三段材料,我们该如何认识雅尔塔体系?(教材86页)
5. 评价:
⑴ 积极: 有利于维护战后世界和平秩序,在清除法西斯主义,恢复发展各国经济有积极作用
⑵消极:
①在美苏实力均势的基础上,事实上划分了美苏势力范围,带有明显的大国强权色彩(实质),为两极格局的形成和冷战的爆发提供了条件;
②重划疆界,分裂国家, 也埋下了国际纠纷的种子(德国、朝鲜、印巴)
⑶体系隐藏着许多矛盾
①美苏间矛盾 (争霸)
②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的矛盾:这实质上是意识形态间的对立
③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如美国与崛起的西欧、日本之间的经济领域的斗争,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④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如南斯拉夫与苏联之间、中苏之间、苏联与东欧之间存在的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
⑤新老殖民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争取和维护独立的矛盾
⑷影响:标志着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取代
6. 瓦解:
①冲击:第三世界的兴起
②解体:东欧巨变、苏联解体
(1)建立背景:都是在世界大战破坏了原有的世界体系的基础上建立的;
(2)建立过程:都通过一系列会议确立基本原则,建立了各主要国家重新瓜分世界和划分势力范围的国际体系;
(3)实质:都是大国意志的体现,其形成体现了大战前后各大国力量对比的消长变化,打上了大国强权的烙印;
(4)结果:都随着主要国家主导力量的消失而走向瓦解。
(5)内容:都建立了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组织
(6)作用:都暂时缓和了主要国家的之间的矛盾,其实根本矛盾都没有根本解决.
相同点:
探究一:比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雅尔塔体系的异同 (大视野P41)
不同点:
凡:体现了英法美等帝国主义大国的意志;
调整了帝国主义之间的关系;
是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格局;
是建立在战胜国对战败国掠夺的基础上,必随德国的崛起而破产;
主要矛盾是战胜国与战败国及战胜国之间的矛盾;
对侵略战争的制裁无具体措施
雅:体现了美苏两国的意志;
是资本主义大国同社会主义大国的暂时妥协
超出了欧洲的范围,反映了欧洲地位的下降
是两个战胜国的妥协、必然随着一方的解体而瓦解
主要矛盾是是两种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
建立了旨在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组织联合国,对制止战争有非常具体有效的措施
比较近现代三大国际关系体系
比较项目 维也纳体系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雅尔塔体系
背景(战争)
确立时间
会议
组织
演变
实质
评价
拿破仑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
二战
1815年
1919~1922年
1943~1945年
维也纳会议
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
开、德、雅、波等会议
神圣同盟、四国同盟
国际联盟
联合国
形成:1815年
动摇:30年代
崩溃:1848年革命
形成:两会
动摇:德日法西斯崛起 崩溃:二战爆发
形成:二战后期
瓦解:苏东剧变
维护封建秩序
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
美苏两分天下、大国强权
①违背了社会进步潮流②客观上促进了国际关系发展
①分赃反苏,强盗联盟②维护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相对稳定
①符合和平发展潮流②世界中心转移③大国强权政治
1、与雅尔塔体系形成无关的是( )
A,西欧各国普遍衰落
B,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C,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
D,苏联成为惟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大国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形势变化的最大特点是( )
A、美国经济、军事实力强大
B、苏联成为惟一能同美国相抗衡的国家
C、欧洲在战争中受到严重削弱
D、国际关系格局演变为美苏两国抗衡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确立的雅尔塔体系的实质是( )
A,确立了美国的世界霸权地位
B,美苏按照实力划分势力范围
C,打破了大国操纵世界的局面
D,重建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4、二战后对日本法西斯惩处不彻底的主要原因是( )
A,苏联的利益考虑
B,美国的利益考虑
C,日本认罪态度好
D,中国政府的宽容
5、雅尔塔体系中的最主要矛盾是( )
A,意识形态的矛盾
B,争夺欧洲的矛盾
C,军事竞争的矛盾
D,经济竞争的矛盾
6、二战后,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以下有关雅尔塔体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依据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的基本原则确定
B、美、苏两国实力均衡而导致的结果
C、美国据此确立了在全球的霸主地位
D、雅尔塔体系下,对德、日都进行了军事占领
7、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雅尔塔体系的相同点,不包括( )
A、确立了新的世界格局和统治秩序
B、是资本主义列强瓜分世界的殖民体系
C、以大国的实力为基础
D、深深打上了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
在雅尔塔体系下表现出来的国际关系(显著特征),包含:
①美苏全球范围内的对抗、争夺;
②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在欧洲地区的严重对抗;
③以及资本主义阵营与社会主义阵营在全球的斗争.
三个层次。核心是美苏关系,主要对抗形式是冷战.
1. 概念:
2. 形成原因:
①美苏均势是根本前提(是指军事上的暂时均势)
②雅尔塔体系的建立是基础
③国家利益与意识形态的冲突是重要原因(冷战的根源)
④美对苏等社义国家实行冷战是推动因素
二、两极格局的形成-----正式形成(两大对峙军事集团的出现)
3. 形成过程:
⑴战后同盟关系走向破裂
①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失去合作的基础
②国家利益与意识形态的冲突(主要原因)
⑵1946年,丘吉尔发表反苏反共的“铁幕”演说
⑶1947年,美国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发动“冷战”称为“杜鲁门主义”
⑷1947年,美国提出扶持和控制西欧国家的“马歇尔计划”
⑹标志:1949和1955年,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相继成立
⑸两大阵营的形成与对峙
A、资本主义阵营:①美国的强大 ②西欧的衰落
B、社会主义阵营:①苏联的崛起
②东欧社会主义国家
③亚洲社会主义国家
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练习:
1.二战后初期,英法等西欧国家唯美国马首是瞻的根本原因是A.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常规军事力量
B.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
C.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
D.美国是惟一拥有原子弹的国家
2.下列关于雅尔塔体系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
A.它重新划分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
B.它体现了国际间的和平、民主精神
C.它建立了国际关系新格局
D.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取代
3.战后对日本的处置与德国的处置不同之处是:( )
①对日本战犯的处置更加严厉 ②保留原有的政治制度
③由美国单独占领 ④摧毁法西斯军事工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C
B
B
4、近代以来,国际关系中先后出现维也纳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雅尔塔体系。关于这三个体系共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在大战后建立起来的     B、重新划分了国际关系格局
C、带有大国强权政治的色彩   D、没有进步作用

5、造成德国分裂的根本原因是            (   )
A、两种社会制度间的矛盾不可调和 B、雅尔塔体系存在不稳定性
C、各占领国推行不同的政策    D、战后对德国实行分区占领

6、日本投降前夕,美国总统杜鲁门说:“我决定,对日本的占领不能重蹈德国的覆辙,我不想分割地管制或划分占领区。我不想给俄国人以任何机会……。”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美国要单独占领日本
B、美国反对苏联实行分区占领,以维护日本领土完整
C、美苏在处理战后日本问题上产生分歧
D、美国企图称霸东亚

联合国徽
联合国总部





原因:源于众多国家政府和人民对战争痛苦的深切感受和对战争爆发原因的探索,希望建立新的国际组织,避免战争重演,共同谋求和平与发展。
准备:1945年春,旧金山会议
成立:1945年10月
总部地点:纽约
主要机构:联合国大会和安全理事会
主要宗旨:维护国际和平安全,发展各国间的平等友好关系,促进国际合作,协调各国行动。
认识:
①联合国的成立反映了饱经战乱的各国人民要求建立一个和平安全、平等合作的世界的共同愿望;
②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符合世界人民求和平、求发展的愿望,得到了广泛的称颂,但由于某些大国缺乏诚意,要付诸实施还有很大困难;
③尽管联合国成立初期被美国所操纵,但它作为当代世界最大最有权威性、最有影响性的全球性国际组织,在解决国际争端时的缓冲作用仍是不可替代的,特别是在中小国家和第三世界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越来越大作用的今天。
比较联合国与国联的异同?
相同点
不同点
①都是世界大战的产物
②都反映了战后世界要求和平的共同愿望
③都是普遍性的国际组织
④都具有明显的大国强权色彩
⑤宗旨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①国联强调大会一致原则,联合国强调大国一致原则
②联合国较之国联更具有普遍性
③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方面比国联更有效
对德国及其柏林的分区占领
3)意图:
“世界蓝图”
——称霸世界
1)表现:(政治、经济、军事)
2)原因:
①自身经济基础雄厚,本土未受战争破坏
②战争刺激经济增长,成为“民主国家的兵工厂”
经济 军事 政治
工业产量占53.4%
出口贸易占32.4%
黄金储备占74.5%
建立
军队人数1200万
国防预算超800亿美元
在全球有480多个军事基地
拥有
控制操纵联合国
布雷顿森林体系
原子弹
A、资本主义阵营:
1、美国的强大:
2、西欧的衰落:
1)英:
海外贸易、黄金储备、工业生产
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发展
2)法:
经济严重倒退、货币贬值、外汇储备
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发展
英:战争带来的是“胜利与悲剧”。大量的军事开支和战争破坏使之失去了以往的富有和在世界经济中的显赫地位。战后,英国国债高达237.4亿英镑。其国民财富减少了1/4,外贸削减2/3,工业生产在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所占比重日益降低。
法:战争使法国经济损失达到1.4万多亿法郎,相当于战前3年的全部生产总值。工业生产指数等于1938年的20%,法郎价值是战前的1/6。人民生活非常困苦,每人每天只配给200克面包,还要掺入20%—30%的玉米面。全国有60万失业大军在忍饥挨饿。
B、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1、苏联实力大增:
1)表现:
政治:是抗击法西斯的主力,国际威望大增;
军事:军事实力大增,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军事强国
对于苏联来说,其军队是抗击法西斯德国的主力军,德军在苏德战场上损失了1000万人,战其二战期间总伤亡的73%。且在结束欧洲战事后,苏联还参加了对日作战。因此,战后苏联的国际威望大增。虽然战争给苏联带来了近2000万人的伤亡,1700多个城市和7万多个村庄被夷为平地。但是其军事力量却获得长足进展。战后苏联军队拥有1136.5万人,1943-1945年年平均生产12万门炮、19390万发炮弹、3万辆坦克、4万架飞机,这些数字仅次于美国。苏联已成为世界上头等军事强国。且战争使苏联领土扩大了60万平方千米。
——成为唯一能与美国相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2、社会主义国家的增加:
1)东欧八国:
建立政权的途径:
主要依靠本国人民的革命力量:南、阿
既依靠本国革命力量,又得到苏军支持:罗、匈、保、波、捷
在苏联军事管制下组织革命力量建立人民民主政权:东德
——都得到苏联的帮助;都仿效苏联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2)亚洲四国:中、朝、越、蒙
3、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以苏为首的社义阵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