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旷日持久的战争

文档属性

名称 1-2旷日持久的战争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9-22 17:13: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旷日持久的战争
战争简介
战争特征:大炮、战壕、士兵——战争的残酷
战争的特点:旷日持久
战争的概况:
一个主战场:欧洲战场
两大军事同盟:同盟国;协约国
三条战线:东线、西线、南线
三个阶段:1914;1915——1916年;1917——1918年
持续四年
1882年
1907年
一、施里芬计划的破产
1、施里芬计划的内容;
2、欧战的三条战线是什么?对手分别是谁?
3、为什么东线、西线是主战线?为什么西线更具有决定意义?
4、战争双方的忧、劣分别是什么?
5、什么是阵地战?运动战?
6、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什么会变成旷日持久的阵地战?这种形势有利于哪一方?为什么?
大战的爆发: 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2、三条战线
东 线
西 线
南 线








1、施里芬计划的内容:P9
3、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由英法俄,德奥构成,因而英法比军队与德军作战的西线,俄军和德奥军作战的东线是这次大战的主战场。
一、施里芬计划的破产
萨拉热窝
西线包括比利时、法国北部和德法边境,在这里是英、法、比对德作战。
东线北起波罗的海,南至罗马尼亚,由俄国对德奥作战
南线为巴尔干战线,由奥匈帝国和塞尔维亚军队展开
三条战线
三条战线:
西线、东线、南线
最关键、最
具有决定性意义

德皇威廉二世对战争胜利信心百倍,他对即将开往前线的士兵宣布:“叶落之前你们就能返回故乡”。
小毛奇
霞飞
施里芬计划的内容
马恩河战役
凡尔登战役
索姆河战役
日德兰海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形势
俄国攻势
基尔港水兵起义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过程
俄军夏季攻势
美国
中国
参战
第三阶段
1917
1918
德国投降
奥匈
投降
第一阶段 1914
第二阶段
1915--1916
阶段
西线
东线
南线
马恩河 战役
东普鲁士战役
凡尔登战役
索姆河战役
日德兰海战

俄国退出
德 法
进入相持阶段
马恩河战役
材料一:传统战略的失败可以解释破坏欧洲文明的流血的僵局……造成这一流血僵局的原因是:防御性武器从战争一开始就优于进攻性武器。传统的进攻方式是大批步兵在炮火的掩护下起冲锋。但是,这在深壕沟、天丝网、巧布的地雷和机枪掩体结合的防御设施面前却完全无效…….与参谋部的计划相反,西线的战斗这时变成里阵地战和消耗战。——【美】斯塔夫里阿诺斯
材料二:1914年,欧洲军队在战场上面临着一次技术上的革命。过去几十年发明出来的各种武器——有抢铨的来复枪、机关枪、现代榴弹炮等——在战斗中提供了空前规模的火力对西方各军事组织提出了无法解决的问题。——【英】杰弗里.帕克《剑桥战争史》
问: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什么变成了持久战和阵地战?这种转变更有利于协约国和同盟国中的哪一方?为什么?
变成阵地战的原因:当时由于速射来复枪、机关枪、现代榴弹炮等大量装备部队,使得防御一方的实力大大增强,而进攻一方还完全依靠士兵的血肉之躯;加之当时军队机动性差,后勤保障能力低下,所以大战变成里持久战和阵地战。
转变有利于协约国一方,
协约国优势:人口、面积、资源等方面都远胜于同盟国,广阔的海外殖民地,
劣势:兵源分散,装备较差,利于长期作战。
同盟国优势: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战争准备充分。
劣势:人口、资源都无法同协约国相比,利于速战,不利于持久作战。
(一)、大战的第一阶段1914
1、西线:
德 英法联军
马恩河战役
进入相持阶段
2、东线:

(德)普鲁士
 
 奥地利
3、战局:
德“施里芬计划”破产,陷入持久阵地战
俄败
俄胜
形成对峙局面
马恩河
凡尔登
索姆河
时间:1916年2月至12月
兵力:一百三十个师
伤亡:七十余万人
结果:虽未决出胜负,但此 后,德奥方面困难重重,每况 愈下,开始走下坡路。此战役为此成为一战的 转折点。
时间:1914年9月
兵力:一百五十万人
伤亡:三十四万人
结果:德国消灭法军主力的
计划失败,双方形成
相持局面。
时间:1916年7月至11月
兵力:153个师
伤亡:一百三十余万人
结果:西线再度转入阵地战
巴黎
1914年9月11日,小毛奇向德皇报告:“陛下,我们输掉了这场战争。”3天后,他被撤职。
(二)、大战的第二阶段 1915~1916
1、东线:1915
德奥击溃俄国计划失败
东线战役中被俘的俄军
1、为什么1916年是关键一年?
2、为什么“凡尔登战役”被称为“绞肉机”?
3、凡尔登战役对第一次世界的进程有何影响?为什么具有决定意义?-转折点。
4、科学技术在战争中的影响。
(二)、大战第二阶段1915~1916
2、西线:1916(最关键)
①凡尔登战役
德军意图:
经过:
结果:
影响:
②日德兰海战:
影响:英军仍
掌制海权
迫法退出战争
出动飞机,飞艇、毒气.德计划失败.
最具决定意义、转折点
德皇威廉二世对战争的胜
利信心百倍,他对即将开
往前线的士兵宣布:“叶落
之前你们就能返回故乡”
1916年关键一年:西线三大战役:凡、索、日
碾碎法国的磨盘。“让法国人把血流干!”
③索姆河战役 —— 是一战中规模最大战役
关键词:坦克、索姆河地狱
“我驾着坦克孤零零地冲向一座村庄,只见德军在四散而逃。我围着村庄转了一圈,就像战神在地上划了一道禁圈一样,德国人全给吓懵了,全部乖乖投降,一共有300多人。”
欧洲战场三个阶段战局的演变
阶 段
第一阶段
(1914年)
第二阶段
(1915—
1916年)
第三阶段
(1917—
1918年)
战役或重大事件
马恩河战役
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
俄军夏季攻势、日德兰海战
美国参加对德作战
俄国退出大战
中国等参加协约国作战
1918年11月,德国投降
影 响
德军速战速决计划破产
战略主攻权转移到协约国一方
第一次世界
大战以同盟
国失败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