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狐假虎威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2 狐假虎威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1-15 08:38: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狐假虎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时生字,读准多音字“转,闷”,会写“食,物”两个字。
2.借助提示词,揣测狐狸和老虎的心理,读好对话。
3.抓住动作和神态,读出语气,讲演对话。
教学过程:
导入。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的一个新的寓言故事--狐假虎威。这个“狐”指的是谁?,“虎”指的是谁?齐读课题。
2.那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初读。
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读后想一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字词反馈:转 闷(多音字)
扯着 嗓子 爪子 受骗
神气活现 摇头摆尾 半信半疑 东张西望 大摇大摆
3.了解故事内容。
(1)狐狸和老虎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指名概括回答(课文中划找句子)
(2)理解成语意思。师:成语故事的题目往往概括了故事的内容。
品读。
(一)导入第1自然段
故事发生在一个茂密的森林里:
1.师讲第一自然段引入故事(出示课件)
2.通过“窜”“扑”“逮”体会老虎的凶猛。
师:老虎是森林之王,狐狸被老虎逮住了,即将成为他口中的美食,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他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呢
3.要求:默读2-6自然段,用横线画出狐狸说的话。
师:狐狸说了几次话?
生:三次 (生回答,师出示课件) 没划完的同学赶快补上,补好了坐端正。
师:在狐狸说的这三句话中,出现了好多个“我”,把它圈出来数一数,一共有几个?
(6个)
师:狐狸说了那么多的我,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咱们一起走进狐狸的心里去看看。
(二)抓住提示语,指导读好第一次对话
1.出示狐狸说的第一次话:
狐狸眼珠子骨碌碌一转,扯着嗓子问老虎:你敢吃我?
2.学习“骨碌碌一转”
谁能来做做这个动作?(指名做动作)小朋友,你看,老虎把狐狸逮住了,狐狸眼珠子骨碌碌一转,说明它在——(动脑筋、想办法)
化物为我:狐狸狐狸,你在想什么?(我要赶紧想个办法逃走。)
3.学习“扯着嗓子”
“扯”是什么意思?你来做做“扯”的动作吗?(指名学生做动作)用力拉,怪不得“扯”字的偏旁就是——提手旁。那扯着嗓子,就是把声音拉长。哪只狐狸扯着嗓子来问一问?(指名读句子)扯着嗓子,是为了把老虎吓住。
4.读好老虎的话:你看,我们借助“骨碌碌一转”“扯着嗓子”把狐狸的话读得那么生动。那你能不能借助这个方法读好老虎的这句话?(自由读、指名读)
5.学习“一愣”:老虎,你怎么就愣住了呢?你是怎么想的?带着你的感受来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6.小结:我们借助着提示语,想象着它们的心理,读好了狐狸和老虎的第一次对话。
(三)迁移运用,学习第二次对话。
1.第4自然段可没有提示语。自己先读一读。(读通顺)
2.狐狸是怎么说这段话的?谁能试着加上提示语来读读这段话?(自由读、指名读)违抗老天爷的命令会有什么后果
师点:不管怎么样,都没有好结果。狐狸这么一吓,还真把老虎给吓蒙了。
根据学生反应引出“蒙住了”:瞧,这只老虎瞪大眼睛想不明白了,这只老虎呆住了……这样的状态,就是课文里说的——被蒙住了。这时候,老虎已经上当了。(指名读)
4.狐狸看老虎上当了,等不及要去百兽面前显威风呢!让我们读出狐狸的威风来?(齐读第三次狐狸说的话)
4.师生合作,分角色朗读。
四、分角色表演对话
1.小结提示语,演一演对话:刚才我们把狐狸和老虎的对话读得很好,狐狸是——眼珠子骨碌碌一转,扯着嗓子,还摇了摇尾巴,老虎先是——一愣,又——被蒙住了。现在同桌之间来演一演,要把这些词语的意思都表现出来。
2.指名一组同桌上台来演一演。其他小朋友看看他们把这些词语的意思表现出来了吗?
3.师生评价表演读,引导学生关注提示语进行评价。
写字。
食 物
观察字形,自由交流。
抓住关键笔划。(注意点:食的最后一笔改捺为点,牛字旁改横为提)
学生书写,教师展示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