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1、 导入
1.今天,缪老师带大家一起来学习12课《坐井观天》。(板书:坐井观天)
2.这是一则寓言故事。什么是寓言故事呢?老师给所有的寓言故事总结了一句话,叫:小故事,大道理。你能从这句话中看出寓言的特点吗?
是啊,寓言就是用简短的故事告诉你深刻道理的一种文体。
3.那《坐井观天》会藏着什么道理呢?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感知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哪两个小动物?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
回答问题:(1)课文一共7个自然段;(2)课文写了青蛙和小鸟两种动物,他们在争论天的大小。
三、学习第1段
1.青蛙和小鸟在什么地方争论的呢?出示第一段,读一读。
提问:青蛙坐在哪里?(井里)。小鸟落在哪里?(井沿)指一指。
井沿就是井的边,那你知道碗的边叫什么吗?河的边?床的边呢?
小朋友们真聪明,懂得举一反三。
2.那青蛙和小鸟到底是怎样争论的呢?
4、学习对话2-7段
第一次对话:
我们先来看看青蛙和小鸟的第一次对话。
1.谁来读一读青蛙的问话?
要求:①读准儿化音“哪儿”,且问句语调上扬(读好问句)
我们一起替这只好奇的小青蛙来问一问吧!
2.小鸟是怎么回答的?
要求:①长句逗号的地方注意停顿。流畅、准确。
②一百多里远吗?
老师告诉你,一里相当于我们操场的两圈,我们平时跑两圈累吗 那跑10里得跑20圈,那一百多里有200多圈呢!
你能读出距离的远吗?
3.小鸟的回答中有两个特别相似的生字
区分“喝”和“渴”。
“口渴”了,非常需要水,所以偏旁是“氵”;而“喝水”是一个动作,张嘴喝,要用口,所以偏旁是“口”编个顺口溜记住它们吧:“口渴想要水,喝水要用嘴”。
4、请男女生分别扮演青蛙、小鸟朗读。
第二次对话:
小鸟的回答让青蛙很怀疑,对于“天有多大”这个问题,他们各自的看法是什么呢?
1.①对于这件事,青蛙是怎么认为的呢?(指读)
“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大话”是什么意思吗?(吹牛)
那你学学青蛙,叫小鸟不要吹牛!
小朋友们特别强调了“别”字,感叹语气也读得非常好。
②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是说要飞那么远还是不用飞那么远呢?
对了,像这样不用回答,意思明白的问句叫反问句,我们可以把它改为陈述句。
你也可以用像老师一样,把这个句子也改成陈述句吗?教室那么干净,还用再打扫吗?改为:教室那么干净,不用再打扫了。
③这两句意思相同,但课文用了哪一句,为什么呢?
反问的语气更强烈,更能体现青蛙的不相信,自以为是。
咱们的语言多有趣呀,同一句话不同的表达方式。你能模仿青蛙这种语气读一读吗?(这是一只自以为是的青蛙啊!)
2.①师:那小鸟是怎么回答的?谁来读一读?
“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无边无际”是什么意思?选择“际”在字典里的意思:边缘,界限。
无边无际:没有边际,看不到边际,形容非常大。
那你们还能举例子说说还有什么是无边无际的?大海、沙漠、草原。
是啊,小鸟可能飞过了蔚蓝的大海、辽阔的草原、浩瀚的沙漠、茂密的森林,可还是没有看到天的边缘,天的尽头。
②师:现在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小鸟认为天无边无际,大的很!
谁能替小鸟告诉小青蛙?
3.同学们是同意青蛙还是小鸟的话?(小鸟)
师:看来我们一致同意小鸟的看法,那青蛙为什么说天只有井口大?
因为青蛙生活在黑暗的地方,生活的地方很小。
到底是不是这样呢?
4.小游戏玩一玩:
这节课同学都坐得很好,老师奖励同学们玩个小游戏。
(1)右手手指弯曲,握成空心拳, 放在右眼上;
(2)左手遮住左眼;
(3)抬头看天花板。
请同学用手比划一下你看到的天花板。
现在请看天花板有多大?很大。那刚才是什么挡住了我们的视线?手围成的壁。
5.那是什么挡住了青蛙的视线?井壁。——青蛙坐在井里看天,可被井壁挡住了视线,所以青蛙看到的天——只有井口那么大。而其实天——无边无际。
五、小结
小结: 那青蛙和小鸟争论的结果是什么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青蛙和小鸟的第三次对话。
六、写字
渴、喝
(1)观察不同点;
(2)教师范写;
(3)学生书写;
(4)交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