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 小升初专题复习 环境描写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语文 小升初专题复习 环境描写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1-15 13:46: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读懂小说中的环境描写
复习目标:
整理小学五、六年级小说类课文中“环境描写”的语段,从“写什么”、“为什么写”两个角度出发,引导学生用联系人物、联系情节的方法读懂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初步体会环境描写的不同作用。
在阅读中迁移运用联系策略,初步读懂小说中的环境描写。
第一板块:整理课内语段,梳理方法
引入游戏,回顾复习
师:同学们,在小学阶段我们学了很多中外小说,上课前我们做个“我说你猜”的小游戏,我们说故事情节,你猜小说人物。(随机板贴人物、情节)。请听题:
这些小说中的人物和情节都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板贴:人物、情节)
读小说,除了关注人物和情节,我们还应该关注——环境(板贴),它往往被人忽视。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读懂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板书补全课题)
回顾环境描写,梳理方法
1.回顾《穷人》语段,渗透思考角度,学习“联系人物”的方法
(1)出示《穷人》语段,默读
师:这些小说中的环境描写,你还有印象吗?
刚才有同学说,《穷人》一课中就有。那我们就来看看这段话。请你翻到六上第39页,默读思考,哪几句是环境描写。(出示语段)
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丈夫清早驾着小船出海,这时候还没有回来。桑娜听着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吼,感到心惊肉跳。(选自六上《穷人》P39)
(2)交流
学生读环境描写的语句(边读边划,不准确,可以补充)
这一处环境描写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呢?
预设1:屋外……屋内……
预设2:体现了桑娜勤劳能干的品质。(你不仅说清楚了写了什么,还联系了桑娜这个人物,读懂了这一处环境描写)(板书:写了什么)
③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样的环境?(板书:为什么写)请你再读读这些句子。
预设:体现了桑娜勤劳能干的品质。
④原来,写的是环境,它的作用却是用来烘托桑娜勤劳能干的形象。(板贴:烘托形象)刚才,我们是通过联系人物的方法读懂了这一处环境描写。(板贴:联系人物)
2.回顾语段《金色的脚印》和《桥》
(1)出示语段,请每位同学划出环境描写的句子,思考写了什么,为什么这样写?
光秃秃的柞(zuò)树林上边,露出冷清清的月亮。小狐狸孤零零地坐在窝里,仰起脖子嗥(háo)叫着。那是一种清脆的、悲伤的声音。(选自六上《金色的脚印》P127)
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
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
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选自五下《桥》P78)
(2)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
交流《金色的脚印》
学生读环境描写的语句(边读边划,不准确,可以补充)
师:这些语句写了什么?为什么这样写?带着这两个问题,请大家在四人小组内讨论交流一下。(2分钟)
反馈交流。
师:这一处语句写了什么呢?你看到了怎样的柞树林?怎样的月亮?(注意肢体语言)
师:为什么要写光秃秃的柞树林,冷清清的月亮?(仅仅是让你感受到环境的冷清吗?)
预设:这样写可以感受到小狐狸内心孤独、凄凉、悲伤。
(一组学生说完,其它小组补充)
教师梳理:写的是柞树林和月亮这样冷清的环境,让我们感受到的却是小狐狸的孤独和悲伤,这类环境描写的作用就是反映心情(板贴:衬托心情)在这里,我们也是通过联系小说中人物——小狐狸,来读懂这一处环境描写的。
交流《桥》
师:我们再来看《桥》这些语段中的环境描写,这些语句写了什么?为什么写呢?(可以引导:齐读句子,你感受到什么?)
①写洪水越来越大的环境,是为了体现老汉临危不惧的形象。你通过联系人物,读懂了这里环境描写的作用是烘托老汉临危不惧的形象。
②洪水越来越高,反复写洪水,情况也越来越危急,气氛也越来越紧张。(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洪水越来越高)这样的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就是渲染紧张的气氛。(板贴:渲染气氛)
③洪水越来越高,人们的活动呢?我们男女生合作着来读一读,男生读洪水的句子,女生读后面人们活动的句子。
三、记录方法
师:请大家把这样的方法记录到学习单第二题的方框里面。边写边轻轻地说一遍。
学生读懂课内的环境描写
出示《唯一的听众》《卖火柴的小女孩》《夜莺的歌声》,学生任选一篇,划出环境描写的句子,思考:写了什么?为什么这样写?作批注。
同桌交流
全班交流
第二板块:引入材料,读懂环境描写
1、引入资料《爱之链》,出示要求
师:我们再来读一篇小说。
①边读边划环境描写的语句,读一读。
②这些语句写了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写?做好批注。
2、四人小组交流
3、全班展示,交流
(可以补充,教师从方法和作用两方面评价。)
4、学生小结,说一说这节课的收获。
师:今天的课,我们复习了读懂小说中的环境描写,说一说你在这节课的收获吧。
预设:当我们读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时,可以从这两个角度入手,思考写了什么?为什么写?然后可以运用联系人物、联系情节这样的方法,体会作用。这样就可以读懂小说中的环境描写。
同学们,小说中的环境描写不仅仅只有联系人物、情节这两种方法体会,作用也不仅仅只有这三种。等你上了初中,你就会有更多的了解了。
板书设计:
读懂小说中的环境描写
角度 方法 作用
写什么 联系人物 烘托形象
为什么写 反映心情
联系情节 渲染气氛
推动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