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文言文二则 伯牙绝弦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2 文言文二则 伯牙绝弦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1-15 09:38:09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读准字音,注意节奏,读通句子。
2.读懂课文:借助注释、工具书等,理解词句意思,读出自己的感悟。
3.读好课文:感受知音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友情。
二、教学重难点
读出自己的感悟,体会知音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友情。
三、课前准备
教学课件、学生搜集资料。
四、教学过程
课前背一背:我们以前学过一篇古文《杨氏之子》。我们一起来背一背,注意节奏。
(一)揭课题,解题意
1.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古文《伯牙绝弦》,伸出食指,跟老师一起把课题端正地写下来。
2.读课题。(正音:弦)
3.你知道课题的意思吗?(解题:绝:断绝;弦:琴弦)
(二)读古文,重节奏
1.课前已经预习过课文了,那会读了吗?谁来读一读?(看情况而定:需要准备下吗?)
2.指名读。教师及时评价,给予肯定。评价:你读得非常流利,真不错。只是古文的朗读和现代文有所不同,读的时候,速度要稍微慢一点。
3.交流:古文中就有一些语气词帮助放慢语速的,你发现了吗?(哉、兮)板书。你知道这两个语气词的意思吗?(相当于“啊”)谁能慢悠悠地来读读这句句子。慢慢的,古文的韵味就出来了,下一句。
4.谁能这样慢慢地来读读课文的第一句?依次朗读,齐读。
(二)说方法,知大意
1.慢悠悠的,同学们读得越来越有古韵了。以后,遇到古文的朗读,我们就可以用这样慢悠悠地把它读好。读古文,除了要把古文朗读好,当然还要读懂它的意思。
2.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理解文章的意思呢?你们有什么好建议吗 (结合课文注释、查阅工具书、上网查找……)
3.那么我们就用同学提供的方法,再去读读课文,理解文章的意思。指名读学习建议。
出示:学习建议一
再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理解课文,并用自己的话,和同桌说说文章的意思。
4.学生自由交流读懂的内容。肯定评价:说得清楚、明白,很不错;这句话就是这个意思,你读懂了;你很会读书……
5.伯牙想到高山,钟子期透过琴声,就想到了高山中最有代表性的五岳之首——泰山,那想到流水时,这里的“江河”是指所有的河流吗?对,不是的,透过琴声,钟子期想到的是河流中最有代表性的江指长江,河指黄河。再把这两句话的意思说一说。
6.交流到这儿,大家发现没有,文中的这个“善”字出现了4次,意思一样吗?前面两个“善”指擅长,后面两个的意思是“好、妙……”
7.指导“谓”后停顿。这句是课文中最难读的句子,现在理解了意思,请你读一读。指导停顿。齐读。遇到长句,我们还要特别注意适当地停顿,这样也更能吧古文读得更好。
8.小结:我们借助课文注释、工具书等方法自己学懂了古文的意思,看来要读懂古文并不难。以后学习古文,我们也可以用这些方法进行自学。
(三)谢知音,悟真情
1.理解了文章的意思后,你们发现没有?除了伯牙,文中还有一位很重要的人物,那就是……(钟子期)板书:钟子期。他们俩的关系是怎样的呢?课文中有个词告诉我们他们的关系,请你用笔圈一圈。(知音)板书。
2.怎样的人可以成为知音?(真正了解自己的人、懂得自己心声的人,成为“知音”)学生交流。
3.那你知道伯牙是做什么的吗?(楚国的宫廷乐师)那子期呢?身份很悬殊,他们却成为了知音,文中哪些句子写出了他们是知音?请用“ ”画下来,并与同桌交流体会。
出示:学习建议二
默读课文,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伯牙与钟子期是真正的知音?请用“ ”画下来,并与同桌交流感受。
4.交流句子,谈感受。
5.重点指导
(1)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①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
②伯牙心里所想的是高山,透过琴声,钟子期就马上联想到五岳之首……泰山,心里想到流水,钟子期就想到了长江黄河。也就是说,钟子期不仅能读懂伯牙的琴声,更能读懂他的心声,才能算得上是知音。
③这曲《高山流水》,你们想听一听吗?(播放)闭上眼睛,静静聆听,你是否也能看到钟子期所说的画面呢?说说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泰山。(巍峨、高耸入云、拔地而起、直入云霄、巍然屹立……)评价:巍峨的泰山,真壮观啊!拔地而起、高耸入云的泰山,不愧是五岳之首啊!站在这样雄伟的泰山之巅,真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啊!仿佛看到了怎样的长江黄河?(奔流不息、汹涌澎湃、一泻千里、惊涛骇浪、浩浩荡荡……)是啊!汹涌澎湃、惊涛骇浪!奔流不息,滚滚入海,不愧是我们的母亲河啊!壮观啊!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④这样雄伟、壮观的场面,你能用朗读表现出来吗?指名读,齐读。
⑤无论伯牙想要表现高山,还是流水,心里的想法,钟子期都能读懂,这样才是知音哪!
(2)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①交流感受。“必”字能去掉吗?为什么?(无论伯牙心里想到什么,钟子期都可以感受到。)
②那如果伯牙想要表现清风呢?钟子期可能会联想到风中最有代表性的……(春风、微风、秋风……)钟子期会说……(暖暖兮若春风、凉凉兮若秋风、徐徐兮若微风)伯牙如果想要表现明月、树木等等,钟子期又会联想到什么,会怎么说呢?请你也试着学着古人说话的方式填一填。
③小练笔:
出示:
伯牙鼓琴,
志在 ,
钟子期曰:“善哉, !”
④交流朗读。注意读出古文的韵味。
⑤小结:就是这样,只要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这就是知音。还有那句话也写出了他们是知音?
(3)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①学生交流:伯牙用破琴绝弦的方式,你能理解吗?
②是啊!难得遇见能懂自己心声的知音,想再见面时,子期却因病去世,伯牙见到的不是子期本人,而是他冰冷的墓碑。于是,他在子期墓前,写下了这样一首短歌:
出示: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配乐,教师深情朗读)
③“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跟课文中的“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骨”的意思是一样的。是啊!真正懂得自己心声的又有几人呢?有道是:千古知音最难觅。关于伯牙、钟子期二人成为知音的传说……(出示资料袋)让我们一起来再来读读这个感人的故事。机动:抄写古文。如果能端端正正地誊抄一遍,记忆肯定更加深刻。
6.小结:这节课,我们不仅通过自己的努力读懂了古文的内容,还知道了怎样的人才能称作“知音”,希望你们也早日找到生命中能读懂自己心声的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