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少版八年级上册《3.1 种子的萌发和芽的发育》2021年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种子的主要部分是( )
A.胚 B.胚芽、胚根 C.子叶 D.胚乳
2.在菜豆种子的结构中,将来会发育成根的是( )
A.胚根 B.胚轴 C.胚芽 D.子叶
3.我们使用的面粉和花生油分别来自小麦和花生种子的( )
A.胚乳 子叶 B.子叶 子叶
C.胚乳 胚乳 D.子叶 胚乳
4.“好种出好苗”,用生物学知识分析,“好种”的“好”主要是强调种子的下列哪种结构必须是完整的、有活力的( )
A.胚乳 B.种皮 C.胚 D.子叶
5.下列四粒种子的不同部位受到损伤(如图),即使在适宜条件下也不能萌发的是( )
A.① B.②③ C.④ D.①②③④
6.在“观察种子的结构”实验中,发现玉米和大豆种子大小、形状、颜色各不一样,但基本结构相同,它们都具有( )
A.种皮和胚 B.种皮和胚乳
C.胚和胚乳 D.种皮和两片子叶
7.一部《舌尖上的中国》引发了人们对全国各地美食的向往,《脚步》篇中提到山东煎饼是人们喜爱的食物之一。制作煎饼的主要原料是玉米,其营养物质主要贮存在种子的( )
A.[4]胚芽 B.[5]胚轴 C.[3]子叶 D.[2]胚乳
8.将大米播种到地里,不能萌发的主要原因是( )
A.地里的水不充足 B.胚被破坏了
C.没有胚乳 D.外界温度太低
9.玉米种子萌发形成幼苗的过程中,早期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于( )
A.子叶 B.胚 C.胚乳 D.土壤
10.玉米种子在未出土前的萌发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错误的是( )
A.含水量增加 B.呼吸变旺盛
C.有机物总量增加 D.细胞数量增多
11.下列哪项能正确表示大豆种子萌发并长成幼苗过程中体内有机物含量的变化情况( )
A. B.
C. D.
12.早春播种,常采用“地膜覆盖”的方法促进早出苗,其主要原因是( )
A.遮挡光照 B.防止虫害 C.防鸟啄食 D.保温保湿
13.蚕豆在自然环境中萌发时,首先要吸足水分,同时子叶中的营养物质逐渐转运给胚根、胚轴、胚芽,然后胚根、胚轴、胚芽依次发育成幼苗的各部分。这个过程中有机物的变化情况是( )
A.逐渐减少 B.逐渐增多
C.先减少后增多 D.先增多后减少
14.夏季播种玉米后,接着下了一场大雨,结果玉米出苗很少,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壤中的温度过低 B.土壤中的养分被雨水冲走
C.土壤中的水分不足 D.土壤中的氧气不足
15.某生物兴趣小组每次测得小麦的发芽率都有所不同,你认为小麦的发芽率是( )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发芽率 96% 90% 91% 95%
A.96% B.90% C.93% D.95%
16.“万条垂下绿丝绦”,发育成“绿丝绦”(即枝条)的是( )
A.胚轴 B.胚乳 C.叶芽 D.花芽
17.枝芽中芽轴的作用是( )
A.不断产生新的叶原基 B.不断产生新的芽原基
C.不断伸长发育成茎 D.不断伸长发育成幼叶
18.叶芽中具有分裂能力和将来发育成侧芽的结构分别是( )
A.幼叶和芽原基 B.生长点和芽轴
C.生长点和幼叶 D.生长点和芽原基
19.“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你认为荷花是由莲的哪种结构发育来的( )
A.枝芽 B.花芽 C.侧芽 D.顶芽
20.关于植株生长叙述错误的是( )
A.枝条是由根发育而来
B.芽的细胞能进行细胞分裂
C.叶是由芽发育而来
D.叶的细胞是由芽的细胞分化而来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大题,共60分)
21.(10分)如图所示是枝条和叶芽的结构,请据图回答问题。
(1)根据芽的着生位置划分,a为 芽,b为 芽。
(2)图中枝条上的b由叶芽中的 (填序号,下同)发育而来,叶芽中的 不断伸长,促使枝条上的c不断伸长。
(3)茎不断加粗是其中的 细胞不断分裂和分化的结果。
22.(10分)观察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结构名称:[2] ;[3] ;[4] ;[5] 。
(2)若用碘液处理两个剖面,玉米种子中最蓝的部位是 (填序号),它的功能是 。
(3)菜豆种子中的1、2、4、5及玉米种子中的7、8、9、11都可合称为 。
23.(10分)如图表示对四粒玉米种子分别进行处理后的情况,阴影部分表示切除。请回答问题:
(1)这四粒种子里,在外界条件满足时,能够萌发的是 ,你的理由是
(2)满足了外界条件的情况下,在你认为能够萌发的几粒种子中,有一粒种子并没有萌发,你推测没有萌发的原因可能是
(3)由此实验可知,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是
(4)能够萌发的种子在长成幼苗后,与无损的正常种子萌发成的幼苗相比,植株显得瘦弱,这是 受损后,导致 减少的缘故。由此而知,挑选播种用的种子时,应选择外观 的。
24.(8分)某种子站在销售种子前,要对仓储的种子进行发芽率的测定,进而指导农民播种,下面是关于玉米种子发芽率测定的实验。
实验步骤如下:
一、取直径为10cm的培养皿3个。在每个培养皿内铺2~4层湿润纱布,编号为A、B、C三组。
二、分别在三组培养皿中均匀地摆上100粒玉米种子,然后放入30~35℃恒温湿润培养箱中培养。
三、每天观察一次,记录种子的萌发数。连续观察七天。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因客观原因不能对某检测对象(如种子发芽情况)逐一检测时,通常采取的检测方法是 。
(2)测定种子发芽率的计算公式为:发芽率= 。
(3)在测定种子发穿率的过程中,挑选样本种子时应做到 。
(4)该种子站某批次样本测得的三组实验数据为:A组96%、B组98%、C组95%.如果你是该批次的检测员,那你报告的这批次待测种子的发芽率为 。
25.(10分)某班同学探究“环境因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请回答问题。
(1)甲组同学的实验设计及实验结果见下表:
瓶号 种子及数量 实验处理 萌发的种子数量(粒)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第六天
A 绿豆100粒 适量水,20℃ 52 86 94 96 96 96
B 绿豆100粒 无水,20℃ 0 0 0 0 0 0
①该组提出的问题是: 对种子的萌发有影响吗?
②该组的实验结论是: 。
③种子的发芽率一般是指一定时间内萌发的种子数占全部被测种子数的百分比。发芽率超过90%的种子才适合播种。A瓶内种子的发芽率是: 。
(2)乙组同学想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具体的实验操作见下表:
瓶号 种子及数量 实验处理
C 绿豆100粒 水完全淹没种子,冰箱冷藏(4℃)
D 绿豆100粒 适量水,放置室内(20℃)
该组同学的实验能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填“能”或“不能”),理由是: 。
26.(12分)某同学在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环境条件时,设计了如下实验:取40粒同样的绿豆种子,分成4等份,在4个同样大小的洁净的空培养皿上分别贴上写有甲、乙、丙、丁的标签,在4个培养皿的底部各放2张纸巾,在纸巾上均匀地放上10粒绿豆种子,其他操作及结果如下:
培养皿(组别) 甲 乙 丙 丁
场所 橱柜 橱柜 橱柜 橱柜
温度/℃ 23 5 23 23
纸巾加水情况 适量的水 适量的水 水没过种子 无水
发芽率/% 90 0 0 0
(1)甲号培养皿与乙号培养皿的实验结果说明 是种子萌发所必需的外界条件。
(2)甲号培养皿和 号培养皿的实验结果说明充足的空气是种子萌发所必需的外界条件。
(3)甲号培养皿和丁号培养皿的实验结果说明 。
(4)甲号培养皿中有1粒种子未萌发,原因可能是 。
(5)测种子萌发率时,为使实验数据更准确,应当反复做实验,得到多个数值,然后取其 。
(6)在此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酸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需要增设一个戊号培养皿除加入等量的酸雨外,其他条件都应与 号培养皿相同。
冀少版八年级上册《3.1 种子的萌发和芽的发育》2021年单元测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2分)种子的主要部分是( )
A.胚 B.胚芽、胚根 C.子叶 D.胚乳
【分析】植物的种子是由种皮和胚组成的,而胚是由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组成的。
【解答】解:在种子萌发的过程中,胚根发育成植物的根,胚芽发育成植物的茎和叶,胚轴伸长发育成连接茎和叶的部分,所以植物体是由植物的种子的胚发育成的,胚是种子的主要部分。
故选:A。
【点评】关键知道植物种子的胚是由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组成的,是植物种子的主要部分。
2.(2分)在菜豆种子的结构中,将来会发育成根的是( )
A.胚根 B.胚轴 C.胚芽 D.子叶
【分析】种子的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
【解答】解:菜豆属于双子叶植物,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里。在萌发过程中,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根发育成根,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子叶为胚的发育提供营养物质。
故选:A。
【点评】理解掌握种子萌发过程中各部分的发育情况是解题的关键。
3.(2分)我们使用的面粉和花生油分别来自小麦和花生种子的( )
A.胚乳 子叶 B.子叶 子叶
C.胚乳 胚乳 D.子叶 胚乳
【分析】单子叶植物种子与双子叶植物种子的区别:
相同点 不同点
菜豆种子 有种皮和胚 子叶两片,没有胚乳,营养物质贮存在子叶里。
玉米种子 有种皮和胚 子叶一片,有胚乳,营养物质贮存在胚乳里。
【解答】解:面粉是小麦加工而成,花生油是由花生加工而成,小麦属于单子叶植物,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中,花生属于双子叶植物,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中。
故选:A。
【点评】明确单子叶植物种子与双子叶植物种子的异同即能正确答题。
4.(2分)“好种出好苗”,用生物学知识分析,“好种”的“好”主要是强调种子的下列哪种结构必须是完整的、有活力的( )
A.胚乳 B.种皮 C.胚 D.子叶
【分析】种子萌发必须同时满足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外界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解答】解: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种子萌发的内部条件是具有完整的、有活力的胚以及供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好种出好苗”,“好种”的“好”,主要强调种子的胚必须完整。
故选:C。
【点评】掌握胚是种子的主要部分,是新植物的幼体是解题的关键。
5.(2分)下列四粒种子的不同部位受到损伤(如图),即使在适宜条件下也不能萌发的是( )
A.① B.②③ C.④ D.①②③④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种子萌发的条件,包括自身条件和外界条件,此题考查的是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
【解答】解: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是:必须具有完整的、有活力的胚以及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
①②③胚只是破坏了种子的子叶,子叶在种子萌发时主要提供营养,而胚根、胚芽、胚轴是完整的,因此种子能萌发,但生长不旺盛,原因是供种子萌发的营养物质减少了。④直接不能萌发,因为胚的胚根到了破坏,而胚根发育成根,没有胚根的种子一定不能萌发,因为种子萌发时需要胚根吸收水分,供种子萌发需要。
故选:C。
【点评】能够通过读图看出种子受到破坏的部分,才能根据种子萌发的条件做出判断。
6.(2分)在“观察种子的结构”实验中,发现玉米和大豆种子大小、形状、颜色各不一样,但基本结构相同,它们都具有( )
A.种皮和胚 B.种皮和胚乳
C.胚和胚乳 D.种皮和两片子叶
【分析】大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异同点如下:
相同点 不同点
大豆种子 有种皮和胚 子叶两片没有胚乳
玉米种子 有种皮和胚 子叶一片有胚乳
据此解答。
【解答】解:大豆种子的结构包括胚和种皮;玉米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胚和胚乳。它们的胚都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不过大豆种子的子叶2片,肥厚,贮存着丰富的营养物质;玉米种子的子叶1片,营养物质贮存在胚乳里。所以大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基本结构是相同的,他们都有种皮和胚。
故选:A。
【点评】掌握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7.(2分)一部《舌尖上的中国》引发了人们对全国各地美食的向往,《脚步》篇中提到山东煎饼是人们喜爱的食物之一。制作煎饼的主要原料是玉米,其营养物质主要贮存在种子的( )
A.[4]胚芽 B.[5]胚轴 C.[3]子叶 D.[2]胚乳
【分析】一般来说单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胚乳和胚,胚乳里贮存着营养物质,如图:
【解答】解:A、胚芽是胚的一部分,不是玉米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A错误;
B、胚轴是胚的结构,将来发育成根与茎相连的部位,B错误;
C、子叶是胚的一部分,一般是双子叶植物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C错误;
D、胚乳是玉米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D正确。
故选:D。
【点评】明确单子叶植物种子和双子叶植物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的结构是解题的关键。
8.(2分)将大米播种到地里,不能萌发的主要原因是( )
A.地里的水不充足 B.胚被破坏了
C.没有胚乳 D.外界温度太低
【分析】种子萌发必须同时满足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外界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解答】解:大米在加工过程中破坏了胚,胚不完整,而萌发的种子的胚必须是完整的。因此,将大米播种到地里,大米不能萌发的主要原因是“胚被破坏了”。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种子萌发的条件。
9.(2分)玉米种子萌发形成幼苗的过程中,早期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于( )
A.子叶 B.胚 C.胚乳 D.土壤
【分析】由我们所学的知识可以知道:(1)大豆属于双子叶植物,其种子是由胚和种皮组成的,而胚是由胚根、胚轴、胚芽和子叶组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里。
(2)玉米属于单子叶植物,其种子是由胚、胚乳、种皮和果皮组成的,而胚是由胚根、胚轴、胚芽和子叶组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里。
据此可以解答本题。
【解答】解:种子萌发时所需要的能量来自于种子储存的营养物质,玉米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里,在玉米种子萌发时由子叶转运给胚芽、胚轴和胚根利用。如图所示:
故选:C。
【点评】菜豆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里,而玉米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里,因此它们在萌发时营养物质的来源是不同的。
10.(2分)玉米种子在未出土前的萌发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错误的是( )
A.含水量增加 B.呼吸变旺盛
C.有机物总量增加 D.细胞数量增多
【分析】种子萌发需要适量的水分,使种皮变软,同时储存在胚乳中的营养物质转化为可以被胚吸收的成分。
【解答】解:种子萌发,吸收水分,同时吸入氧气,呼吸作用增强,细胞开始分裂分化,所以细胞数量增多。种子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所以有机物的含量应该减少。
故选:C。
【点评】要理解种子萌发的过程,熟记种子萌发过程中各部分的发育
11.(2分)下列哪项能正确表示大豆种子萌发并长成幼苗过程中体内有机物含量的变化情况( )
A. B.
C. D.
【分析】种子刚刚开始萌发时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不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所以有机物的量会减少;当种子萌发抽出绿叶开始进行光合作用时,有机物的量就会逐渐增加。
【解答】解:通过分析知道种子萌发过程中有机物的量的变化是:刚刚开始萌发时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不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所以有机物的量会减少;当种子萌发抽出绿叶开始进行光合作用时,有机物的量就会逐渐增加。所以种子萌发的过程中有机物量的变化规律是先减少后增加。
故选:A。
【点评】此题中涉及到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关系是学习的难点,更是考试的重点,要注意扎实掌握。
12.(2分)早春播种,常采用“地膜覆盖”的方法促进早出苗,其主要原因是( )
A.遮挡光照 B.防止虫害 C.防鸟啄食 D.保温保湿
【分析】种子萌发必须同时满足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外界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为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解答】解:早春播种时,用“地膜覆盖”,可以提高土壤的温度,减少土壤水分蒸发,能促进种子萌发和植株生长,从而达到提前播种、提前收获的目的。所以,“常用‘覆盖地膜’的方法促进早出苗“,其主要原因是“保湿、保温有利于种子萌发”。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种子萌发的条件。
13.(2分)蚕豆在自然环境中萌发时,首先要吸足水分,同时子叶中的营养物质逐渐转运给胚根、胚轴、胚芽,然后胚根、胚轴、胚芽依次发育成幼苗的各部分。这个过程中有机物的变化情况是( )
A.逐渐减少 B.逐渐增多
C.先减少后增多 D.先增多后减少
【分析】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供生物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呼吸作用进行的场所为线粒体。
【解答】解:种子在萌发的过程中,要进行呼吸作用,消耗种子体内的有机物,在此过程中由于不含叶绿素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所以种子体内的有机物会减少,随后长出了叶,叶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故随后有机物增多。
故选:C。
【点评】本题为基础性考查,有一定的综合性,注意答题。
14.(2分)夏季播种玉米后,接着下了一场大雨,结果玉米出苗很少,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壤中的温度过低
B.土壤中的养分被雨水冲走
C.土壤中的水分不足
D.土壤中的氧气不足
【分析】本题考查种子萌发的条件,种子必须同时具备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才能萌发,据此答题。
【解答】解: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有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夏季播种玉米后,接着下了一场大雨,土壤长时间浸水结果玉米出苗很少,其原因是土壤中氧气不足。
故选: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种子萌发条件的基础知识,难度一般。
15.(2分)某生物兴趣小组每次测得小麦的发芽率都有所不同,你认为小麦的发芽率是( )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发芽率 96% 90% 91% 95%
A.96% B.90% C.93% D.95%
【分析】本题考查种子的发芽率。发芽率指测试种子发芽数占测试种子总数的百分比即.如100粒测试种子有95粒发芽,则发芽率为95%。
【解答】解:抽样调查时根据随机的原则从总体中抽取部分实际数据进行调查,并运用概率估计方法,根据样本数据推算总体相应的数量指标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在抽样中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尽量避免认为因素的影响,不能挑取种子。而为了具有说服力一般抽取种子的数目不宜过少(如100粒以上),为了避免偶然性的发生实验时我们进行多次或多组求平均值。所以96%、90%、91%和95%的平均值为:93%
故选:C。
【点评】探究种子的发芽率时,一般抽取种子的数目不宜过少(如100粒以上),并且实验时我们进行多次或多组求平均值。
16.(2分)“万条垂下绿丝绦”,发育成“绿丝绦”(即枝条)的是( )
A.胚轴 B.胚乳 C.叶芽 D.花芽
【分析】叶芽的结构中,生长点可以使芽轴不断伸长,叶原基将来发育成幼叶,幼叶将来发育成叶,芽轴将来发育成茎,芽原基将来发育成侧芽。其实,枝芽是未发育的枝条。
【解答】解:下面是叶芽的结构示意图:
叶芽的结构中,生长点可以使芽轴不断伸长,叶原基将来发育成幼叶,幼叶将来发育成叶,芽轴将来发育成茎,芽原基将来发育成侧芽。可见,叶芽是未发育的枝条。
故选:C。
【点评】芽的结构及发育情况结合图记忆效果好。
17.(2分)枝芽中芽轴的作用是( )
A.不断产生新的叶原基 B.不断产生新的芽原基
C.不断伸长发育成茎 D.不断伸长发育成幼叶
【分析】叶芽(枝芽)的结构和作用如图所示:
【解答】解:据分析可见:芽轴将来发育成茎。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叶芽的结构和发育。
18.(2分)叶芽中具有分裂能力和将来发育成侧芽的结构分别是( )
A.幼叶和芽原基 B.生长点和芽轴
C.生长点和幼叶 D.生长点和芽原基
【分析】由图可知:①是生长点有很强的分生能力,属于分生组织,可以使芽轴不断伸长;②叶原基将来发育成幼叶;③幼叶将来发育成叶;④芽轴将来发育成茎;⑤芽原基将来发育成侧芽。因此叶芽中具有分裂能力和将来发育成侧芽的结构分别是生长点和芽原基。
【解答】解:生长点细胞有很强的分裂能力,可以使芽轴不断伸长;幼叶将来发育成叶;芽轴将来发育成茎;芽原基将来发育成侧芽。
故选:D。
【点评】分清叶芽各部分结构的名称及作用是解题的关键。
19.(2分)“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你认为荷花是由莲的哪种结构发育来的( )
A.枝芽 B.花芽 C.侧芽 D.顶芽
【分析】根据芽将来的发育情况,可以把芽分为枝芽、花芽和混合芽。据此解答。
【解答】解:按照位置芽分为顶芽和侧芽;按照其发育的结果芽分为花芽、枝芽(有的地方较叶芽)和混合芽。花芽将来发育成花;枝芽将来发育成枝和叶;混合芽是将来既能发育成枝和叶,又能发育成花的芽。荷花就是由莲的花芽发育来的。
故选:B。
【点评】掌握芽的分类和发育是解题的关键。
20.(2分)关于植株生长叙述错误的是( )
A.枝条是由根发育而来
B.芽的细胞能进行细胞分裂
C.叶是由芽发育而来
D.叶的细胞是由芽的细胞分化而来
【分析】叶芽结构和发育如图:
1生长点有很强的分生能力,属于分生组织,可以使芽轴不断伸长;2叶原基将来发育成幼叶;3幼叶将来发育成叶;4芽轴将来发育成茎。5芽原基将来发育成侧芽。因此植物的枝条是由芽发育成的。
【解答】解:A、枝条是由叶芽发育而来不是由根发育而来,A不正确;
B、芽的生长点属于分生组织,因此芽细胞能进行细胞分裂,B正确;
C、叶原基发育成幼叶,幼叶发育成叶,因此叶是由芽发育而来,C正确;
D、通过分析可知,叶的细胞是由芽的细胞分化而来,D正确。
故选:A。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叶芽的结构和发育。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大题,共60分)
21.(10分)如图所示是枝条和叶芽的结构,请据图回答问题。
(1)根据芽的着生位置划分,a为 顶 芽,b为 侧 芽。
(2)图中枝条上的b由叶芽中的 3 (填序号,下同)发育而来,叶芽中的 2 不断伸长,促使枝条上的c不断伸长。
(3)茎不断加粗是其中的 形成层 细胞不断分裂和分化的结果。
【分析】图中a是顶芽,b是侧芽,c是茎,1是幼叶,2是芽轴,3是芽原基。
【解答】解:(1)根据芽的着生位置可将芽划分为顶芽和侧芽,a为顶芽,b为侧芽。
(2)在芽的发育过程中,3芽原基发育成芽,枝条上的c不断伸长的原因是叶芽中2芽轴的不断伸长。
(3)茎不断加粗是其中的形成层细胞不断分裂和分化的结果。
故答案为:(1)顶;侧。
(2)3;2。
(3)形成层。
【点评】分清叶芽各部分结构的名称及作用是解题的关键。
22.(10分)观察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结构名称:[2] 胚根 ;[3] 种皮 ;[4] 胚芽 ;[5] 子叶 。
(2)若用碘液处理两个剖面,玉米种子中最蓝的部位是 10 (填序号),它的功能是 供给胚发育成幼苗 。
(3)菜豆种子中的1、2、4、5及玉米种子中的7、8、9、11都可合称为 胚 。
【分析】菜豆种子由种皮和胚组成,玉米种子由种皮、胚和胚乳组成,胚由胚芽、胚珠、胚根、子叶组成。图中1胚轴,2胚根,3种皮,4胚芽,5子叶,6种皮,7胚芽,8胚轴,9胚根,10胚乳,11子叶。
【解答】解:(1)菜豆种子中1是胚轴,2是胚根,3是种皮,4是胚芽,5是子叶。玉米种子中6是种皮和果皮,7是胚芽,8是胚轴,9是胚根,10是胚乳,11是子叶。
(2)遇到碘液变蓝说明有淀粉存在,玉米种子中贮藏淀粉的位置是胚乳,菜豆种子中贮藏淀粉的地方是子叶,子叶或胚乳里含有的淀粉等营养物质能够供给胚发育成幼苗。
(3)胚由4部分组成:胚芽、胚轴、胚根、子叶。
故答案为:(1)胚根;种皮;胚芽;子叶。
(2)10;供给胚发育成幼苗。
(3)胚。
【点评】掌握菜豆种子和题目种子的结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23.(10分)如图表示对四粒玉米种子分别进行处理后的情况,阴影部分表示切除。请回答问题:
(1)这四粒种子里,在外界条件满足时,能够萌发的是 ABD ,你的理由是 胚没有损坏
(2)满足了外界条件的情况下,在你认为能够萌发的几粒种子中,有一粒种子并没有萌发,你推测没有萌发的原因可能是 种子死亡或处于休眠期
(3)由此实验可知,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是 胚是完整的,活的,渡过了休眠期。
(4)能够萌发的种子在长成幼苗后,与无损的正常种子萌发成的幼苗相比,植株显得瘦弱,这是 胚乳 受损后,导致 营养物质 减少的缘故。由此而知,挑选播种用的种子时,应选择外观 饱满 的。
【分析】种子萌发的条件包括自身的条件和外界的条件,其中自身条件指种子是活的而且胚是完整的,还度过了休眠期的;外界的条件指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解答】解:(1)图中所给的A、B、C、D四粒种子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坏,但A、B、D三粒种子没有损伤到胚,保证胚是完整的在外界条件满足的情况下能萌发。
(2)在能够萌发的几粒种子,满足了外界条件的情况下,有一粒种子并没有萌发,可能是由于胚已经死了,或还在休眠期。
(3)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指种子是活的而且胚是完整的,活的,还度过了休眠期的。
(4)由于植物种子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导致其体内的营养物质减少,所以萌发后植株显得瘦弱矮小,所以我们在挑选种子时应挑颗粒饱满的,因为其体内的营养植物多。
故答案为:(1)ABD;胚没有损坏;
(2)种子死亡或处于休眠期;
(3)胚是完整的,活的,渡过了休眠期。
(4)胚乳;营养物质;饱满。
【点评】知道植物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指种子是活的而且胚是完整的,还度过了休眠期的。
24.(8分)某种子站在销售种子前,要对仓储的种子进行发芽率的测定,进而指导农民播种,下面是关于玉米种子发芽率测定的实验。
实验步骤如下:
一、取直径为10cm的培养皿3个。在每个培养皿内铺2~4层湿润纱布,编号为A、B、C三组。
二、分别在三组培养皿中均匀地摆上100粒玉米种子,然后放入30~35℃恒温湿润培养箱中培养。
三、每天观察一次,记录种子的萌发数。连续观察七天。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因客观原因不能对某检测对象(如种子发芽情况)逐一检测时,通常采取的检测方法是 抽样检测法 。
(2)测定种子发芽率的计算公式为:发芽率= ×100% 。
(3)在测定种子发穿率的过程中,挑选样本种子时应做到 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尽量避免人为因素的影响 。
(4)该种子站某批次样本测得的三组实验数据为:A组96%、B组98%、C组95%.如果你是该批次的检测员,那你报告的这批次待测种子的发芽率为 96.33% 。
【分析】本题考查测定种子的发芽率的有关知识。对检测的种子采取的是抽样调查的方式进行。
【解答】解:(1)不能对检测对象逐一检查时,可以从检测对象总体中抽取少量个体作为样本,这样检测的结果能够反映总体的情况,这种方法叫做抽样检测法。
(2)种子的发芽率是指发芽的种子占种子总数的百分比,计算方法为:发芽率=×100%。
(3)抽样调查时根据随机的原则从总体中抽取部分实际数据进行调查,并运用概率估计方法,根据样本数据推算总体相应的数量指标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在抽样中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尽量避免人为因素的影响,不能挑取种子。而为了具有说服力一般抽取种子的数目不宜过少(如100粒以上),如果数目较少如只选三、五粒,则偶然性较大。
(4)为了使探究实验发芽率的结果可靠,对实验设置重复组,即又重复做了两次,共三次实验取其平均值为实验结果即(96%+98%+95%)÷3═96.33%,目的是减少误差,使结果更真实。
故答案为:(1)抽样检测法
(2)×100%
(3)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尽量避免人为因素的影响
(4)96.33%
【点评】种子的发芽率的指发芽种子占全部种子的百分数,测定种子的发芽率采用的方法是抽样检测。
25.(10分)某班同学探究“环境因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请回答问题。
(1)甲组同学的实验设计及实验结果见下表:
瓶号 种子及数量 实验处理 萌发的种子数量(粒)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第六天
A 绿豆100粒 适量水,20℃ 52 86 94 96 96 96
B 绿豆100粒 无水,20℃ 0 0 0 0 0 0
①该组提出的问题是: 水分 对种子的萌发有影响吗?
②该组的实验结论是: 水分对种子的萌发有影响 。
③种子的发芽率一般是指一定时间内萌发的种子数占全部被测种子数的百分比。发芽率超过90%的种子才适合播种。A瓶内种子的发芽率是: 96% 。
(2)乙组同学想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具体的实验操作见下表:
瓶号 种子及数量 实验处理
C 绿豆100粒 水完全淹没种子,冰箱冷藏(4℃)
D 绿豆100粒 适量水,放置室内(20℃)
该组同学的实验能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不能 (填“能”或“不能”),理由是: 该实验没有遵循单一变量原则 。
【分析】1、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为①充足的空气、②适宜的温度、③一定的水分。自身条件为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及供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且度过休眠期。
2、对照性的探究实验应注意变量的唯一性。
【解答】解:(1)①甲同学的实验处理,A组适量水,B组无水,所以该组提出的问题是:水分对种子的萌发有影响吗?
②由实验数据可以看出,该组的实验结论是:水分对种子的萌发有影响。
③种子的发芽率一般是指一定时间内萌发的种子数占全部被测种子数的百分比。发芽率超过90%的种子才适合播种。A瓶内种子的发芽率是:96/100×100%=96%。
(2)乙组同学的实验出现了温度的不同、水分的不同及空气的有无等多个变量,没有遵循单一变量原则,从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答案为:(1)①水分;
②水分对种子的萌发有影响;
③96%;
(2)不能;该实验没有遵循单一变量原则。
【点评】掌握探究种子萌发的实验及探究实验应遵循变量唯一的原则。
26.(12分)某同学在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环境条件时,设计了如下实验:取40粒同样的绿豆种子,分成4等份,在4个同样大小的洁净的空培养皿上分别贴上写有甲、乙、丙、丁的标签,在4个培养皿的底部各放2张纸巾,在纸巾上均匀地放上10粒绿豆种子,其他操作及结果如下:
培养皿(组别) 甲 乙 丙 丁
场所 橱柜 橱柜 橱柜 橱柜
温度/℃ 23 5 23 23
纸巾加水情况 适量的水 适量的水 水没过种子 无水
发芽率/% 90 0 0 0
(1)甲号培养皿与乙号培养皿的实验结果说明 适宜的温度 是种子萌发所必需的外界条件。
(2)甲号培养皿和 丙 号培养皿的实验结果说明充足的空气是种子萌发所必需的外界条件。
(3)甲号培养皿和丁号培养皿的实验结果说明 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 。
(4)甲号培养皿中有1粒种子未萌发,原因可能是 种子是死的、不完整的或处于休眠期的 。
(5)测种子萌发率时,为使实验数据更准确,应当反复做实验,得到多个数值,然后取其 平均值 。
(6)在此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酸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需要增设一个戊号培养皿除加入等量的酸雨外,其他条件都应与 甲 号培养皿相同。
【分析】本题考查种子萌发和科学探究实验的相关知识。
【解答】解:(1)甲号培养皿和乙号培养皿除温度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说明变量为温度,是它导致种子的发芽
率不同,因此适宜的温度是种子萌发所必需的外界条件。
(2)水没过种子,使种子处于没有空气的条件下,故甲号培养皿和丙号培养且探究的是空气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3)甲号培养皿和丁号培养且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水,在缺水的条件下,种子的发芽率为0,说明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
(4)种子萌发除了需要环境条件外,还需要自身条件,即种子是活的、完整的,不处于休眠期的,如果甲号培养量种子不萌发,说明种子是死的不完整的或处于体眠期的。
(5)科学探究实验需要多次实验,取平均值。
(6)探究酸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需要增加一个戊号培养皿,和甲号培养皿形成对照。
故答案为:(1)适宜的温度
(2)丙
(3)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
(4)种子是死的、不完整的或处于休眠期的
(5)平均值
(6)甲
【点评】此题是一道综合性的题目,考查了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以及对照试验变量的唯一性等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