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12.《拿来主义》课件(共3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12.《拿来主义》课件(共3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1-14 10:03: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到法国访问,在一次欢迎宴会上,外国记者接二连三地向他提问。其中一位记者问:“尊敬的冯先生,贵国改革开放,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东西,你们就不担心变成资本主义吗?”冯先生回答:“不!人吃了猪肉不会变成猪,吃了牛肉不会变成牛。”他幽默机智的回答,博得满堂喝彩。是的,我们学习资本主义的东西,不会变成资本主义。
如今社会,面对来势汹汹的“韩潮”、美剧等大量外国文化的进入中国的形势,有专家就指出这是文化侵略,这会慢慢侵蚀青少年的心理。你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
拿来主义
——鲁迅
杂文是一种文艺性政论文,主要指“五四”以来,以鲁迅为代表的那种精辟、犀利,带有浓烈的文艺色彩的议论文章。
关于杂文
1.迅速反映现实生活。
2.短小犀利。
3.幽默感和灵巧性。
4.议论形象化。
特点:
鲁迅最杰出的是杂文创作。其杂文“象投枪,象匕首,直刺向黑暗势力”。
1、“拿来”的观点是在哪一段提出来的,是从哪一段开始阐述的?
明确:第2段点到“拿来”后,第5、6段再次点到,直到第7段,才开始正面阐述“拿来主义”这一主张。
2、在提出“拿来主义”之前作者还写了哪两种主义?三者的实质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目的?
“闭关主义”
“送去主义”
“拿来主义”
排外、误国(历史)
媚外、卖国(现状)
爱国、和平交往
闭关主义
送去主义
拿来主义
排外
媚外
误国
卖国
因为
所以
因为闭关主义、送去主义都不好,所以只能拿来主义
先讲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之后再提出拿来主义
因果论证
梳理本文的论证思路
闭关主义
送去主义
拿来主义
先破错误的观点,再提出相对的正确的观点,先破后立。
先讲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之后再提出拿来主义
对比论证




梳理本文的论证思路
3、思考:“闭关主义”与“送去主义”之间的关系。
两者都是对外政策,虽形式不同,实质却相同,都不利于民族文化的创造和发展,其结果必然使中国人民陷入被侵略、被奴役的悲惨境地。
4、课文1—4段,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对“送去主义”进行批判的?
来源——闭关主义;
表现——送古董,送画,送梅兰芳博士;
实质——媚外;
危害——讨残羹冷炙(经济衰败)、任凭“抛给”(丧失主权)。
5、梳理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4段)批判“送去主义”。 第二部分(5--9段)阐明“拿来主义”。 第三部分(第10段)实行“拿来主义”的意义。
1.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进行论证说理的方法,正确理解各种比喻的含义。
2.思考学习本文的现实意义,树立对待中外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
学习目标
1.本文作者主张的“拿来主义”的内容指什么?课文的第5段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拿来主义”的内容: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占有,挑选。
第5段是过渡段,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对前面部分的小结,指出“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是行不通的,因而,必须“自己来拿”;又是下面部分的引子,告诉读者,文章将转入论述“拿来主义”此句在文中独立成段,将前后两部分有机地联成一体。
2.齐读第8段,思考:文中的“大宅子”实际指的是什么 文章一共列举了几种穷青年对待大宅子的态度? 运用什么方法说理的
大宅子——文化遗产
怕被染污徘徊不敢走进门
第一种错误态度
指哪类人?
孱头
对待文化遗产的?种错误态度
孱头 ——
害怕继承,拒绝借鉴

 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
第二种错误态度
指哪类人?
昏蛋
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
昏蛋 ——
盲目排斥,全盘否定
 欣欣然蹩进卧室大吸鸦片
第三种错误态度
指哪类人?
废物
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
废物 ——
不分好坏,全盘接受
他占有,挑选
“拿来”!
那正确的态度是什么?
大 宅 子
文 化 遗 产
不敢进门
接受一切
放火烧光
“拿来”!
比喻论证
逃避害怕
全盘否定
辩证吸收
全盘肯定
思考:这是什么论证方法?
3.“拿来主义”者是怎样“挑选”文化遗产的 文中是运用什么方法说理的
看见
鱼翅
鸦片
对于
烟枪和烟灯
姨太太
对应文中哪段内容?请大声齐读!
呢?
鱼 翅
鸦 片
姨 太 太
烟枪烟灯
大宅子里的遗产
吃掉
送药房
送,毁掉
驱散
由此看出,“拿来主义”者对待文化遗产是:
比喻说理:
吸取精华,
去其糟粕!
形象生动,幽默含蓄,而锋芒毕露!
喻文化精华
喻精华糟粕
并存的文化
喻文化糟粕
喻反动腐朽的
文化
(有选择地吸收,有区别地对待)
这是什么说理方法?
小结:
比喻论证(喻证法):
用比喻来论证道理的论证方法。可以把人们比较生疏、抽象、难以理解、尤其是较为深奥的道理讲清楚,从而给人以形象具体、深入浅出的感觉。
喻证法通式:观点→建立比喻→在比喻中分析、阐发→得出普遍性结论印证观点。
例如:有篇高考优秀作文《机遇》这样写:“有些成功的得来,往往看似一蹴而就,带有一定的‘机遇’,实际上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宛如一粒种子,深深埋在土壤之中,不断地吸收养料水分,苦熬过严寒和干旱,日益具备了破土而出的条件,而这时,‘机遇’便宛如适时的春雨,使种子得以顺利地发芽、开花。我认为成功与机遇的关系就是如此。”
提醒:要用分论点作“点睛之笔”。

昏蛋
拿来主义
完全否定
闭关主义(排外)
三种错误态度
拿 来 主 义
送去主义(媚外)


立:新人
孱头
消极逃避
废物
全盘接受
存放(鸦片)
使用(鱼翅)
毁灭(姨太太)
占有
挑选
三种处理方式
全文小结:
概括全文的中心论点
对外来文化和文化遗产应该实行“拿来主义”,即有选择地吸收外来文化,有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也就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也就是毛泽东所谓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请大家联系现实谈谈今天我们是否需要拿来主义?
在现实生活中,外来文化比比皆是,它已经渗透到我们的吃穿住行等领域。例如:我们吃的是麦当劳、肯德鸡等食品,穿的是耐克、阿迪达斯等品牌服装,住的是具有欧美风情的西式洋房,开的是奔驰、宝马等汽车,看的是日韩流行电视连续剧……学习了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对此你有何新的认识呢?请谈谈你的看法。
来自日本的访问学者庄严舜哉说,中国目前流行的日本动漫作品,很多在日本市场都是不出版、不播放的,因为其中充满了暴力、色情的成分;而真正好的作品在中国却看不到。
韩 流
指韩国音乐、电视剧大举登陆中国后人们的一种形象说法,它谐音于“寒流”,暗指我国的音乐和电视剧处于被动地位。韩国的媒体频频介绍“韩流”在中国及其他亚洲地区的流行情况,并且认为“韩国经济的出路就在韩流之中”。“韩流”现象已经引起韩国政府的高度重视。韩国政府最近表示,要借“韩流”现象更多更广泛地进军中国文化商品市场,使“韩流”成为促进出口的桥梁。
“洋节”侵华,大有要灭“国节”之势。当国人现在热衷于“洋节”时,自己的“国节”却被外人“掠夺”而去。端午节”这个纪念中国古代一个爱国“骚人”的节日,被韩国改名“端午祭”成功申请到世界文化遗产,过了几百年的中国传统节日一下变成了外国的,着实让自信心大增的国人大受刺激。
抵制日货、韩货?
首先,我们要敞开胸怀接纳外来文化,不盲目排斥;
其次,我们要吸取精华,去其糟粕;
再次,我们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不能抛弃本国文化。
总之,我们要拿来,占有,挑选,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