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第一节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文档属性

名称 2-2第一节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9-22 23:58:29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第二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
第二节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三维目标】
(一)知识目标
巴黎和会;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矛盾;《凡尔赛和约》;欧洲和中东政治格局的变化;凡尔赛体系;国际联盟;《四国条约》;《五国海军条约》;《九国公约》;华盛顿体系。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分析“世界和平纲领”的“十四点原则”和《九国公约》两则材料,培养学生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
2.通过对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构成、作用、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概括和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通过对巴黎和会和《凡尔赛和约》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巴黎和会既是帝国主义战胜国重新分割世界的分赃会议,同时又是帝国主义反苏司令部。《凡尔赛和约》是在牺牲弱小民族利益的基础上,宰割战败国的掠夺条约。
2.通过华盛顿会议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华盛顿会议在美国居主导,宰割中国,抑制日本的基础上,调整了帝国主义战胜国之间在远东亚太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利益冲突。
3.通过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隐含的矛盾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帝国主义战后国际关系的新格局包含了各种矛盾的冲突的源泉,是极不稳固的。这些矛盾的发展必将导致体系的崩溃和新的战争。
【教学建议】
1.教师可首先简要介绍关于第二章历史的起止时间和主要内容。然后提问学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和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影响。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指出:战后帝国主义战胜国依据变化的实力重新分割世界,建立了新的国际秩序。由此导入新课。
2.讲述“巴黎和会的召开”一目时,可以着重分析战胜的五大帝国主义国家重新分割世界的意图和由此引发的矛盾,以为本节和本章的内容作好铺垫。其中美国攫取战后世界领导权的打算,应引导学生从分析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的资料中得出。
3.讲述“《凡尔赛和约》的签订和凡尔赛体系的建立”一目时,建议教师:在指导学生分析《凡尔赛和约》四项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概括出和约的性质。凡尔赛体系既是本节的重点又是难点,讲述时应注意教材的内在联系,按照凡尔赛体系的构成、作用、隐含的矛盾、维系的国际机构四个层次阐明。
4.讲述“国际联盟的成立”一目时,建议教师强调其性质,并说明美国未加入的原因。
5.讲述“华盛顿会议”一目时,建议教师:对会议召开的原因,可引导学生联系一战和巴黎和会的有关内容分析得出;对会议的三个主要条约,应侧重于分析其重要影响。关于中国问题,首先引导学生横向联系弄清中国山东问题的来龙去脉。然后在引导学生阅读小字有关内容的基础上分析日本归还中国山东主权的原因。其次,通过指导学生阅读《九国公约》的内容和做思考题认识《九国公约》的实质。最后小结概括出:远东霸权之争最重要的是对中国的争夺;中国是华盛顿会议最大的受害国。关于华盛顿体系,可参照凡尔赛体系的知识结构引导学生自己归纳。
【教学参考】
1、主要战胜国对战后世界的考虑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处于胜利者地位的协约国集团,想要通过对战败国缔结和约的方法,安排战后的世界。这是凡尔赛会议召开的重要原因。而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格局所造成的一系列冲击,以及大战所造成的各国经济实力、国际地位的变化,又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主要战胜国的政治家,使他们在对世界安排有各自打算的同时,也在一些问题上形成某些共同的认识。
第一,英、法、美等主要战胜国都要求战败国承担发动战争的责任,并对它们在战争中对协约国造成的全部损失进行赔偿,从而使战胜国可以堂而皇之地掠夺战败国,使自己获得更大的利益。这是它们进行这场帝国主义战争的根本目的。
第二,苏俄问题是帝国主义战胜国处理战后国际问题时的一个无法摆脱的重要因素。它们都认为社会主义的苏俄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致命威胁,因而在严惩战败国的同时适当地手下留情,从而使战败国尤其是德国成为日后反苏反共的前哨阵地。
第三,无论是出于抵消苏俄“和平法令”中关于民族自决权的影响,还是出于对战败国的惩罚和实现在战争期间对盟国所作的秘密许诺,主要战胜国也不得不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在处理战败国领土问题方面有限地承认民族自决权,重建和建立一批民族国家。
第四,建立具有约束力的国际法准则和超国家的常设国际组织,以保护战胜国的既得利益和维护根据战胜国的意志而建立的战后国际政治新秩序。这个组织就是后来的国际联盟。
但是,由于各国在大战中所处的战略地位不同,所取得的利益和遭受的损失不同,在列强的实力形成新对比的情况下,美、英、法、意、日这五个主要战胜国又有各自不同的掠夺和争霸计划。
2、各主要战胜国的争霸计划
参加凡尔赛会议的各主要战胜国都有自己的打算,都想为自己捞取尽量多的利益,削弱自己的对手,力争在重建的世界新秩序中,确保自己的优势地位。
美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损失最小、获利最大的国家。在大战期间,美国是欧洲各交战国、特别是协约国武器、装备、原料、粮食和商品的主要供应者,这就极大地促进了美国的商品和资本输出。在四年里,美国的工业总产值由239亿美元增至620亿美元,商品输出额从23亿美元增至62亿美元,国外投资也由20亿美元增加到1919年的70亿美元。战时和战后,欧洲国家欠下美国一百多亿美元的债款,美国从战前的债务国变成了最大的债权国。美国掌握了世界黄金储备的40%以上,逐步取代了英国的世界金融中心地位。战后欧洲的贫困和重建,也急需美国的援助,加深了对美国的经济依赖。雄厚的经济实力,加上在战争中增强了的军事力量,大大加强了美国在外交上的力量,提高了它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
在此基础上,美国领导人自认为应该“领导世界”,要求在规划战后世界的蓝图中,拥有同其经济实力相适应的政治支配地位。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的“十四点原则”,为协约国列强有保留地接受,并被德国用来作为求和的基础,在弱小国家和殖民地人民中也曾引起对和平及自由平等的幻想。威尔逊本人也因此声望倍增,被冠以“和平使者”的美名,在赴欧洲参加和会时受到狂热的欢迎。
在威尔逊的“十四点”中,“建立国际联盟”、“航海自由”和“贸易自由”被认为是最重要的。美国企图通过对国际联盟的控制去主宰世界;通过“航海自由”打破英法的海上垄断,控制海洋;以“贸易自由”去打开其他国家的贸易壁垒,凭借自己的经济优势,夺取更多的市场。在欧洲事务上,美国反对过分削弱德国,这是因为在经济上德国的破产会使美国失去巨额的债款和利息;在政治上它需要德国保持一定的实力,作为抗衡英法和对抗苏俄的一种力量。在东亚,美国主要是对抗日本的扩张和打破日本对中国的独占。它鼓吹“门户开放”政策,竭力拆散英日同盟,以消除在东亚来自日本的威胁。
经过大战,英国的实力大亏。在战争中,不仅人员死伤惨重,而且国内外的债务相当于战前的10倍,其中欠美国的债就达到44亿美元,这就动摇了英国在世界经济和金融领域的中心地位。但英国仍然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力量,仍然控制着广大殖民地的经济和资源。英国参加和会的主要注意力在欧洲。它继续推行其“大陆均势”政策,不希望在欧洲出现一个可能同它对立的霸主,因而它要防止法国在欧洲大陆称霸,也就不愿意过分削弱德国;同时它又觊觎德国的殖民地和商船、舰队,要求通过对德国的剥夺,取得最大的利益。在东亚,英国借助“英日同盟”,在一定程度上支持日本,以换取日本在欧洲事务上对它的支持。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场在法国。法国的损失尤为惨重,战死者138.5万人,受伤者在300万人以上,物质损失超过2 000亿法郎。战争结束时,它的工业产量只有战前的一半。素有“高利贷帝国主义”之称的法国负债累累,欠美国的债务就达40亿美元。另一方面,战争也扩大了法国的军事力量,使它成为世界头号陆军强国。法国参加和会的打算是,尽量削弱和肢解德国,尽可能地消除这个宿敌和对手,确立自己在欧洲的霸权。它的具体要求是:第一,收回在普法战争期间失去的阿尔萨斯—洛林,夺取萨尔煤矿;第二,肢解德国,尽最大可能缩小德国的领土,保证法国的安全;第三,索取巨额赔款,削弱德国经济;第四,极大地裁减德国的军备;第五,尽量夺取德国在北非的殖民地和奥斯曼帝国在西亚的领地,并且力图控制中欧和东欧,插足巴尔干。
意大利于1915年5月同英法签订了伦敦密约,得到了战后满足其领土要求的承诺,参加到协约国一边作战。但意大利野心大而实力弱。它参加和会的主要企图,是要求履行伦敦密约,取得原奥匈帝国的部分领土以及南斯拉夫、奥斯曼帝国的一些地方,称霸亚得里亚海。
日本是大战的另一受益者。大战期间,它以对德宣战为名,出兵中国山东,并夺取了德国在太平洋占有的一些岛屿。日本乘西方列强陷于欧洲战场之机,妄图独吞中国。日本参加和会的主要目的,是使它的战时所得得到承认,使接管德国在山东的权益以及德属太平洋岛屿合法化。
【网络提纲】
【要点网页】
1、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评价
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是战胜国分赃、妥协的产物,它没有消除列强之间的矛盾。随着帝国主义各国政治经济的不平衡发展,,战胜国分赃不均的矛盾以及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进一步激化,从而注定了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必然崩溃的命运。
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在客观上维护了世界形势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国际联盟的创立,开创了国际合作的新形式,为后来的国际组织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教训。
2、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瓦解
(1)根本原因: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本身隐含着许多矛盾: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战胜国之间的矛盾;殖民地
半殖民地国家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帝国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它只是肯定了帝国主义之间上一轮争斗的结果,同时也为下一轮的争斗准备了条件。在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下,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所依据的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实力对比势必被打破,潜伏的种种矛盾随着各国实力对比的变化而愈益激化,新的争夺不可避免,最终导致该体系的崩溃。
(2)具体过程:第一阶段:20世纪20年代土耳其凯末尔革命打开缺口。土耳其民族独立战争的胜利粉碎了构成凡尔赛体系的《色佛尔条约》,签订了《洛桑条约》。《洛桑条约》承认了土耳其本土的主权统一与领土完整,废除了外国的领事裁判权等。这样就在凡尔赛体系打开了一个缺口。第二阶段:20世纪30年代初二战爆发前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名存实亡。在欧洲,1935年后德国撕毁《凡尔赛和约》,重振军备,开进莱茵不设防区,吞并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在亚洲,1931年日本发动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随后进一步扩大了对中国的侵略,冲破了华盛顿体系的束缚。第三阶段:二战爆发后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彻底瓦解。1939年9月,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凡尔赛体系彻底瓦解。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华盛顿体系彻底瓦解。
3、山东问题的由来和解决
(1)1897年德国派舰队强占胶州湾。清政府被迫同意将胶州湾租给德国,并允许德国在山东修筑铁路、开采矿山等特权。山东成为德国的势力范围。(2)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借口对德宣战,出兵山东,强占胶济铁路和青岛。由于袁世凯几乎全部承认了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使得日本在山东的权利合法化。(3)1919年巴黎和会拒绝了中国代表提出的要求,决定把德国原来在中国山东攫取的一切权利交给日本。帝国主义的强权政治引发了“五四运动”。在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下,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4)1922年华盛顿会议期间,由于中国人民坚持斗争和英美反对日本独占中国而施加的压力,日本与中国在会外签订了条约,日本归还中国山东主权,胶济铁路由中国赎回。
【综合点拨】
1、学科内综合: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拿破仑战争后形成的维也纳体系作纵向联系;纵向联系了解中国山东问题的来龙去脉。
2、跨学科综合:可结合地图了解一战前后政治格局的变化;明确“中东”、“远东”的地理概念。
【范题解析】
【例1】(2002年·上海卷)英法这两个昔日战场上并肩作战的盟友却在巴黎和会上怒目相对,甚至一退出和会相威胁,两国的矛盾焦点是( D )
A.远东和太平洋利益之争
B.国联的组织方式和控制权之争
C.海军军备及其比例之争
D.欧洲大陆均势及霸权政策之争
【解题指导】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解题关键是明确英法参加巴黎和会的目的。英国企图利用德国来牵制法国,反对过分削弱德国。法国为了重建欧洲大陆霸权,要求最大限度地削弱德国,两国的矛盾焦点是欧洲大陆均势及霸权政策之争。
【例2】(2004年·天津卷)1919年召开的巴黎和会讨论的中心问题是( C )
A.建立国际联盟
B.调整欧洲国家边界
C.签订对德和约
D.分配德国战争赔款
【解题指导】1919年巴黎和会是战胜的协约国集团的分赃会议。其主要问题如何惩罚德国以防止德国东山再起。因此整个会议的中心问题是签订对德和约。B、D两项是和约内容的一部分。
【例3】(2004年·北京卷)1918年,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十四点原则”。内容有“海洋上的航行有绝对自由”,“取消一切经济障碍和确立贸易条件的平等”,成立一个一般性的各国联合组织。其最终目的是( D )
A.争当海上霸主 B.争夺贸易霸权
C.建立国际联盟 D.攫取世界霸权
【解题指导】从威尔逊总统的观点内容来分析,应是D项。海上航行自由是有利于商品运输;取消经济障碍和贸易限制,有利于当时经济力量强大的美国进行商品贸易,从而利用自己的经济实力来建立自己的世界霸权;组建国联是其手段,其目的是通过国联控制世界。即A、B、C三项的最终目的均是为攫取世界霸权服务。
【演练平台】
1.1919年美、英、法、意、日在巴黎和会
上( B )
A.要求最大限度地削弱战败国
B.根据自身实力提出利益要求
C.分得了战败国的殖民地
D.赞同限制战胜国陆海军军备
2.美国总统威尔逊“十四点和平原则”的实际意图是( C )
A.以此为由参加对德作战
B.推行“中立”政策,防止美国卷入战争
C.攫取战后的世界领导权
D.谋求各殖民地的独立自主
3.巴黎和会上要求将它在战争期间攫取的利益合法化的国家是( D )
A.美国 B.英国
C.意大利 D.日本
4.《凡尔赛和约》的内容中最能反映巴黎和会性质的是( C )
①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给日本 ②莱茵河西岸德国领土由协约国军队占领 ③以“委任统治”形式瓜分德国海外殖民地 ④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③ D.②④
5、下列条约中涉及到中国的有( C )
①《凡尔赛和约》②《四国条约》 ③《五国海军条约》④《九国公约》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③
6、(2002年高考广东卷)下列关于国际联盟及其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美国是常任理事国之一
B、德国一度成为成员国
C、国联调查团公开支持日本侵占中国东北
D、没有对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进行制裁
7、美国是一战后华盛顿会议的最大赢家,体现在( D )
①《四国条约》的签订,中止了英日同盟 ②《五国海军条约》的签订,美英并驾齐驱 ③《九国公约》的签订,结束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 ④布雷顿森林协议的签订,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解题指导】④是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应排除。
8、1921-1922年在华盛顿会议上,美国支持中国收回山东主权和废除“二十一条”的要求。美国的这一做法( A )
A.意图是削弱日本的在华优势
B.维护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
C.表达美国人民对中国的友好态度
D.主要是受到中国五四运动的影响
【解题指导】任何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都以本国利益为核心,一战后,美日矛盾在远东、太平洋地区日益突出,因此,美国支持中国收回主权,是以美国在远东利益为核心的,故选A。
9、下列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评价正确的有( A )
①构成凡尔赛体系的一系列条约,标志列强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新秩序的建立②从处理关系上看,凡尔赛体系主要是处理战败国,华盛顿体系主要是调整战胜国之间的关系③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瓦解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 ④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不能长久的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解题指导】凡尔赛体系隐含的主要问题是处置战败的德国,处理问题的中心在欧洲和中东地区,因此不能说凡尔赛体系完成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新秩序的重建,它只是调整了帝国主义在西方的关系。而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关系的调整是通过华盛顿会议完成的。但这两个会议在调整关系的同时又引发了新的矛盾,导致了此体系的不长久性。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随着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加剧而被打破的,从根本上说,也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
10、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的共同点有( A )
①少数帝国主义国家操纵会议,充满矛盾斗争 ②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会议 ③会议暂时调整列强间矛盾,但埋下新矛盾 ④两个会议均损害中国的利益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③
11、(2004年高考全国文综卷甲)在中国近代史上,山东是列强激烈争夺的地区之一。1898年德国强租胶州湾,山东成为其“势力范围”。
回答:
(1)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初,德国在山东的权益发生了什么变化?
(2)巴黎和会是如何处理山东问题的?中国代表团和中国人民作出了什么反应?
(3)华盛顿会议期间山东问题是如何解决的?能够和到解决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1)日本夺取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
(2)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交给日本。中国代表团拒签和约,中国人民掀起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
(3)中国与日本签订条约,收回在山东的主权。中国人民和政府坚持斗争,美英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中国,向日本施加了压力。
第三节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
第一课时
【三维目标】
(一)知识目标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原因、特点和影响;罗斯福新政的内容、特点和影响;
(二)能力目标
通过分析罗斯福新政的内容以及对社会生产力的恢复促进作用,培养学生运用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辩证关系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通过对经济危机爆发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发生经济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2.通过罗斯福新政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新政是以维护资本主义制度为前提的,尽管新政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并在一定程度上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了调整和改革,但它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教学建议】
1.要注意本节内容与初中教材相关内容的联系与衔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初中教材涉及过的史实部分,不要简单重复,应使学生从新的视角或新的高度对历史事件重新认识,以做到温故知新;对理性的内容,应加强引导,让学生讨论得出结论,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讲述“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原因,应注意引导学生理清引发危机的三个具体因素之间的关系:第一项强调的是广大劳动人民的相对贫困,使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低于社会生产的发展,生产和市场的矛盾扩大了。第二项强调的是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使生产和市场的矛盾日益尖锐。第三项强调了股票的投机活动掩盖了这种矛盾,使矛盾最后激化到总爆发,经济危机发生了。股票是工业生产的晴雨表,股票价格的涨与落,在正常情况下,反映了工业生产状况的好与坏。但当时美国的股票投机活动使股价被大幅度哄抬,其晴雨表的作用也就丧失了。当工业生产状况恶化暴露之时,股价便会暴跌,银行巨头进行干预也无济于
事,阻止不了股市的崩溃。应使学生认识到,这三个因素层层递进,紧密相联,其根源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3.关于经济危机影响,可提示学生,教材从各国的局部和世界的整体两个不同的角度进行归纳的。这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又可培养学生归纳历史现象的能力。
4.讲授“罗斯福新政”一目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各项措施的目的、作用,以使学生的认识上升到新的高度。
5.分析罗斯福新政的作用时,应使学生认识到,罗斯福新政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缓解了经济危机。这正是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中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反作用的具体体现。
罗斯福政府对国家经济的全面干预,既是罗斯福新政区别于以往资本主义统治政策的显著特征,又是罗斯福新政的影响中最为深远的一项,教师在讲述或引导学生分析过程中,应注意加强这部分的内容。
【教学参考】
1.股票
股票是一种面向公众的有价证券,它是股份公司或企业为吸收投资,发给投资人(即股东)的投资凭证。股票本身没有价值,但股东可以凭股票取得股息或红利。股东不得向股份公司退股,但可以在证券交易所买卖股票。股票交易所是专门从事股票业务的证券交易场所,是买卖股票的市场,习惯上称为股市。股市的业务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现款买卖,另一类是买卖证券所有权,待一定时期结算时,支付行市涨落的差额。进行股票投机的人就利用股市行情涨落的差额牟取暴利,但是,一旦预测失误,就可能造成重大损失,甚至破产。
理论上讲,所有股东都有权参与股份公司的管理,参与股份公司的盈余分配。但是,实际上,真正控制公司的是那些握有大量股票的大股东才能成为公司董事会成员,参与公司的决策。一般股东只是为了分得股息。一般说来,股息要比存款利息和其他债券的利息高一些,但风险也相应大一些。股票价格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预期收益和当时的市场利率。计算公式是股票价格=预期收益/当时利率。从当前的市场行情来看,股票价格是受市场供求情况决定的,当某种股票供过于求时,股价下降;反之则上升。而股票的市场供求是变幻莫测的,各种主客观因素都有,发展趋势无法预料。但是,从根本上来说,股票价格的高低最终要受到这家股份公司的生产经营状况的制约;而整个股市的行情则必然要受国家经济状况的制约。如果股份公司的经营状况不佳,国家经济形势糟糕,虽然由于某些因素的影响,股市暂时也可能出现一些活跃气氛,但好景决不会长久,而且升得越高,将会跌得越惨。
2.罗斯福
富兰克林·罗斯福(1882—1945)出生于纽约一个叫海德公园的小镇上一个百万富翁的家庭。西奥多·罗斯福是其堂兄,其妻是西奥多·罗斯福的侄女。在著名的格罗顿公学毕业后,就读于哈佛大学,四年后又转入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参加律师考试合格后辍学。1910年,当选纽约的参议员。1913年,任海军部助理部长,以卓越的行政管理者著称。战后,主张加入国际联盟。39岁时,在休假期间的一次游泳后,患脊髓灰白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痊愈后,他拄着双拐继续参加政治活动。1928年,当选纽约市市长。在1932年4月的一次全国联播节目中,人们听到他热情、洪亮、充满信心的声音,他说:“在这个不幸的时代,我们要制订出一些计划来,把希望重新寄托在那些压在经济金字塔底层,被人遗忘了的人们的身上”。在接受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时,他又说:“我为你们和我自己在这里表示决心,要为美国人民举办新政”。1933年3月4日,发表“只有恐惧本身才是我们感到恐惧的东西”的著名就职演说,就任美国第32届总统。那时,他50岁,宽肩膀、大个子、两腿瘫痪,华发稀疏,嘴边拖着两条长长的皱纹,有着惊人的自信心和记忆力,热心改革,上任第二天,就开始推行“新政”,在一百天内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立法活动,同时利用著名的“炉边谈话”,每次都以“我的朋友们”开头,亲切、轻松、及时地把大政方针告诉人民。1936年,因得到农民、工人和非特权阶级的坚定支持而连任。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请国会修改“中立法案”,援助英、法。1940年,他破例第三次当选总统,任期内使国会通过“租借法案”,与丘吉尔签署《大西洋宪章》,决定给苏联以战时援助。在珍珠港事件后,对日本宣战。使有孤立传统的美国成为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支柱之一。参加德黑兰、雅尔塔会晤并使美国成为联合国发起国。1944年,再次连任总统。1945年,因脑溢血去世。他是美国历史上任职时间最长的总统。
3.史学界对“新政”作用的三种评价
史学界对“新政”作用的评价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基本上有三种观点,即“功大于过论”、“过大于功论”和“功过参半论”。持“功大于过论”者认为“新政”在美国历史上基本上是一种进步现象,首先,“新政”挽救了危机,使美国人民摆脱了危机的困苦局面;其次,在缺少足够的宏观经济政策知识的时代,罗斯福所做的努力确实是开创性的;再次,罗斯福“新政”开启了美国以后历届政府实施国家干预政策的大门,成为缓解自由主义经济制度之弊病的一剂良方,并在实质上加强了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威;最后,在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同日本、德国为转嫁危机而发动战争的策略相比,“新政”无疑代表了一种进步、民主的解救危机方式。持“过大于功论”者认为“新政”未能使美国走出萧条、步入繁荣。由于政府对私人企业持敌视态度,对其管制过严,甚至政府直接参与同私人企业的竞争,因而私人企业的活力大大降低,美国经济反而遭到重创,只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来临,美国通过向交战双方兜售军火才使美国真正走出经济危机。而且这一派论者还认为罗斯福扩大政府和总统权力、干预经济运行规律的做法开了一个恶劣的先例,从长远来看不利于美国经济的增长。持“功过参半论”者则基本上综合了两方面的观点,然而这一派论者因持论不稳、立场含糊而受到史学界攻击,早已不是主流思想。
【网络提纲】
【要点网页】
1、五次严重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时 间 特 点 社 会 影 响
1825年 英国爆发了第一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暴露了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根本矛盾,成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要社会条件
1847年 蔓延欧洲的工商业危机 欧洲1848年革命的原因之一
1857年 由英国开始的第一次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①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②是促成1864年第一国际成立的重要社会条件
1929年至1933年 由美国开始、范围广、破坏性极强,持续时间长 ①经济危机加深了资本主义各国严重的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②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形成欧亚战争策源地,爆发二战
20世纪70年代 1973年中东国家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引发了战后资本主义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 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结束稳定发展时期进入“滞胀”阶段②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崩溃,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地位严重动摇
2、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对经济发展的启示
20世纪20年代以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具有无序性,这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特征所决定的。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和生产的社会化程度之间的矛盾
越来越尖锐,使得经济危机爆发越来越频繁,危害程度越来越明显。1929-1933年经济危机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爆发的。这次危机具有时间长、范围广、来势猛、破坏性大的特点。考察这次危机的前因后果以及过程,应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有危机性,尤其是在发展高潮时,要注意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因为资本主义在发展中存在着一些不可避免的矛盾,如贫富分化的悬殊,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与产品的生产能力、产品的生产总量之间存在着矛盾,所在经济发展的时候特别是注意经济危机爆发的可能,要居安思危。第二,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加深,国际贸易的大幅增长,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越来越明显,各国之间的贸易壁垒政策及推卸危机、向别国转嫁危机只会反过来危及自身,加深危机带来的消极影响。国际关系的协调也极为重要。第三,危机的爆发是资本主义矛盾总爆发的后果,但危机的爆发也给资本主义制度的调整提供了机遇。资本主义自我调整和完善给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可能。第四,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的,但可以缓解。
3、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罗斯福新政是美国资产阶级政府为应付危机作出的政策调整,它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美国生产关系进行局部上的改变,以使其适应社会生产的需要。它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也就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但它在很多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直接影响:它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社会的严重破坏,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巩固了资本主义的统治。(2)间接影响:由于经济的恢复,使社会矛盾相对缓和,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人们对美国国家制度的信心,从而遏制了经济危机期间活跃起来的法西斯势力,使美国避免走上法西斯道路。(3)深远影响:新政采取的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的政策,开了资本主义国家加强经济干预的先河。它不仅成为现代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开端,而且对其他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从此,西方国家陆续放弃传统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逐渐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指导。特别是在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
【综合点拨】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与以往的经济危机一样,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制度内部固有的矛盾,即生产资料私有制形式和生产的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激化的结果。由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形成,资本主义各国经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而经济危机在美国爆发以后很快便波及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2、罗斯福新政缓解经济危机的措施主要着眼于缓和生产与销售之间的矛盾,其实质是局部地调整生产关系。这些措施在维护了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的前提下,使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恢复,反映了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辩证关系。
3、罗斯福新政采取的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的政策,开了资本主义国家加强经济干预的先河。它不仅成为现代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开端,而且对其他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从此,西方国家陆续放弃传统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逐渐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指导。特别是在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但这种经济政策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出现的“滞胀”现象即是证明。
【范题解析】
【例1】(2003年高考春季卷)从结果上看,南北战争时期林肯政府的施政措施和“罗斯福新政”的相同之处是( B )
A、维护了国家统一
B、巩固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
C、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D、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国内种族歧视状况
【解题指导】本题旨在考查分析、理解能力。从表面上看,A、D两项为林肯政府施政措施的结果,B、C两项为“罗斯福新政”的结果,两者无相同点。深入分析后可知,林肯政府施政措施进一步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也是巩固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
【例2】(2000年·上海卷)大前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由于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这一矛盾而产生的。小前提:罗斯福新政将美国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推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结论:罗斯福新政从根本上消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这个三段论式的推理属于( C )
A、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正确
B、大前提错误,小前提错误,结论错误
C、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D、大前提错误,小前提错误,结论正确
【解题指导】本题属上海卷特有的考查历史现象之间逻辑关系的新颖题目,考查对有关历史现象的理解和对“大前提、小前提、结论”的推理判断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先对大前提、小前提所叙述的历史现象作出判断,根据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历史事实,这两个前提都是正确的。罗斯福新政,暂时克服了经济危机,但不可能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也不可能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所以,其结论是错误的。
【例3】(2005年春季·北京卷)罗斯福新政通过立法规定工人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的目的是( A )
A、克服经济危机,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B、争取工人支持,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C、加重对工人的剥削,攫取更多利润
D、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管理
【解题指导】B项中的“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表述是错误的,罗斯福新政的所有措施,都是为克服经济危机,稳定资本主义制度,因此,B项错误,A项正确;“规定工人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是对工人利益的一种保护,当然,其根本目的是缓和矛盾,稳定资本主义制度,因此,C项错误;D项是新政的手段,不是目的,当然,也不是“规定工人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的目的。
【演练平台】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之所以会从美国波及到世界各国,演变成一场空前规模的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主要是由于( D )
A、美元是世界货币体系的中心
B、美国的工业产量位居世界第一
C、美国华尔街股票市场是世界最大的股票市场
D、美国经济对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和世界市场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2、20世纪30年代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也给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机遇,这主要是指( D )
A、法西斯上台,达到称霸世界的目的
B、各国趁机加强中央集权,稳定资本主义
C、更多运用科技成就,榨取相对剩余价值
D、迫使政府调整政策,形成新的经济运行模式
3、罗斯福新政与以前的资产阶级统治政策相比,最突出的不同点是( B )
A、缓和与工人阶级的矛盾
B、国家对经济加强了干预
C、遏制了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
D、保留资本主义的自由企业制度
4、(2001年高考上海卷)在罗斯福新政中,既直接提高就业率,又为经济发展开拓空间的措施是( D )
A、恢复银行信用 B、调整农业经济
C、规范企业行为 D、举办公共工程
5、罗斯福新政期间通过的“工业复兴法”,要求各企业制定生产规模、价格水平等,其目的是( B )
A、加大对工人的剥削
B、防止生产过剩
C、保证产品质量
D、扩大企业规模
6、美国前总统胡佛在工业复兴法通过之后评论说“这简直是法西斯!”他的这番话主要是针对这一法令( C )
A、剥夺了美国企业的自主经营权
B、规定了企业的税收等政策
C、采取了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来调整工业生产
D、国家对农业进行调整
7、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 A )
A、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
B、彻底实行资本主义企业国有化
C、消除私人垄断资本主义
D、消除经济危机
8、(2003年高考上海卷)改革在中外近现代史上的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改革是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一种形式;第二,改革是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自我调节的一种手段;第三,改革也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自强御侮的一种选择……
请根据以上三个方面各举一例,并简要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第一方面:日本明治维新,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或成为亚洲强国)。或俄国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或加速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第二方面:罗斯福“新政”,遏制了经济危机(或挽救了美国)。第三方面:戊戌变法,起了思想启蒙作用(或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或洋务运动,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发生(或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如答其他事例,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据,参照上述原则给分。
第三节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
第二课时
【三维目标】
(一)知识目标
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的背景及法西斯政权的内外政策;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的背景及其内外政策。
(二)能力目标
1.通过探讨美国、德国和日本资产阶级为摆脱危机采取了不同方式的原因,培养学生全面、客观分析历史现象出现原因的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德国和日本在建立法西斯专政方式上的异同,培养学生对比、概括和归纳历史知识的基本能力。
(三)情感目标
通过对德、日法西斯政权的建立及其内外政策的教学,使学生一方面认识法西斯政权的反动性;另一方面,反思值得我们今天吸取的历史教训。
【教学建议】
1、引导学生分析纳粹党夺取政权的原因时,要使学生认识到,纳粹党能在30年代夺取德国政权,既有现实的原因,也有历史的原因。现实的原因就是有关经济危机冲击下的德国社会状况。历史的原因可引导学生分析两点:一是德国长期是一个君主专制的国家,缺乏民主传统,魏玛共和国只是德国战败后成立的一个民主制不健全的共和国,基础薄弱。二是德国战败后,协约国强加给德国的制裁性的《凡尔赛和约》,激发了德国的民族情绪。这两点是德国与美国截然不同的方面。
2、讲述“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一目时,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德日法西斯夺权方式的异同。
3、对于日本军事法西斯专政的主要措施,应引导学生阅读,分析教材引的《基本国策纲要》的原始材料,使学生们对日本帝国主义一贯对外侵略扩张的本质有更深刻的认识。
【教学参考】
1、震撼世界的枭雄希特勒(1889年一1945年)
纳粹德国元首,武装部队最高统帅,第二次世界大战头号战犯。出生于奥地利北部布劳瑙镇一个海关职员之家。中学毕业后梦想当艺术家,去维也纳报考美术学院,结果名落孙山。1913年迁居德国慕尼黑前无固定职业,成为民族主义和反犹主义的狂热信徒。1914年8月加入德国陆军,在巴伐利亚预备步兵第16团服役,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军衔至下士。战后退役,曾一度在慕尼黑为国防军反谍机关当 密探。为寻生活出路,于1919年加入德意志工人党。该党于次年改 名为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即纳粹党。1921年,希特勒成为纳粹党的党魁,随即组织党的武装冲锋队。1923年 11月在慕尼黑发动“啤酒店暴动”,企图仿效墨索里尼建立法西斯政权。失败后,被捕入狱。他在狱中口述了《我的奋斗》一书,鼓吹废除《凡尔赛和约》,夺取生存空间,扩充领土,征服世界,宣扬复仇主义、种族主义、民族沙文主义和反苏反共思想,1924年底,希特勒出狱。出狱后,他改用合法手段夺权。经多年组织工作和苦心经营,待到1933年1月,终于在垄断资本集团和军界支持下,将纳粹党发展成为国会中的第一大党,他本人也因此登上了总理的宝座,开始实现其称霸世界和使德国纳粹化的计划。 1934年总统兴登堡死后,希特勒得以集总统和总理的大权于一身,废止共和国,改称德意志第三帝国,自称国家“元首”。他解散国会,取缔纳粹党以外的其他一切政党,迫害和屠杀共产党人、进步人士和犹太人,实行法西斯独裁专政。1935年,他撕毁凡尔赛条约,宣布重整军备,为发动侵略战争做准备。1936年,德日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次年,意大利加入这个协定,于是形成了德、日、意三国轴心。他在构成对德国有利的国际形势后,便于1936年3月进军莱茵非军事区,接着于同年7 月伙同意大利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进而在1938年3月和1939年3月,对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实施兼并,完成了不流血的征服。1938年,希特勒进一步独揽陆、海、空三军指挥权,担任德国武装部队最高统帅。1939年9月,出兵闪击波兰,正式点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烈火。1940年春,把战火燃烧到西方,只用6个星期就打垮了 英、法联军,占领了西欧和北非广大地区。1941年6月,又突袭苏联,妄图在6个星期到2个月内打败苏联。但是,在苏联和世界反法西斯 国家人民的共同打击下,曾经不可一世的法西斯德国,最终也难逃覆灭的命运。同盟国军队很快在各个战场转入全面反攻,德军节节败退。1945年4月28日,苏联红军攻入柏林市区。56岁的希特勒眼看灭顶之灾降临,便于30日15时30分,同他的情妇爱娃一起,在总理府花园的地下掩蔽部里自杀身亡,从而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
2、希特勒德国疯狂排犹的原因
第一,在欧洲有盛行的排犹传统,这是其历史根源。它从犹太人流落到欧洲之初就开始了,在中世纪,主要是宗教上的反犹主义,它起源于基督徒对传说中犹大杀害耶酥的仇恨情绪,这种宗教仇恨由于犹太教的排他性(犹太教认为只有犹太人才是耶和华唯一的选民,主张不信仰基督教义,不与异教徒通婚)而愈加深重了。进入近代前后,经济上的反犹主义强化,其借口是犹太人自古就依靠经商、放高利贷致富(其实正是传统的基督教的守贫说教和禁止教徒从商才逼使犹太人为了生存而经营此道),敲骨吸髓地剥削基督教徒。欧洲人高喊:“反犹主义是场经济战争。”他们把工业革命以后所有的社会不平——工人失业、农民破产,甚至经济危机都嫁罪于犹太人。从19世纪后期开始,种族反犹主义,即从种族差异上排除犹太人的思潮(胡说犹太人的民族本性就是贪财、好色、工于阴谋、制造混乱,它不能改造,只能消灭)猖獗起来。
第二,德国法西斯的现实需要。一方面是为了挑起种族战争,为未来无限繁衍的德意志民族寻求无限扩大的“生存空间”,而犹太人就是实施种族灭绝计划所选定的第一个猎物。在希特勒看来,为了巩固对欧洲的占领,独霸世界,必须利用和激化民族、种族间的隔阂,驱使本民族投入一场消灭最孤立无助而又广泛分布、最不得人心而又封闭保守的犹太民族的战斗。另一方面是为了反对共产主义、镇压共产党和一切进步运动、强化政治和文化专制。希特勒借口马克思是犹太人,胡说布尔什维主义是犹太国际集团阴谋的产物,正是十月革命迫使一战结束,并更导致了德国的投降,它们应为《凡尔赛和约》给德国带来的屈辱及战后德国的危机和混乱承担罪责。同时,反犹还为了掠夺犹太人的财富,充实纳粹国库。在近、现代资本主义经济中,犹太人拥有举足轻重的实力,特别是在贸易和金融信贷领域,德国也不例外。为了强化法西斯的经济基础,纳粹以各种方式剥夺犹太人。
【网络提纲】
【要点网页】
1、关于德国纳粹党发展和上台的原因
首先,德国是一个具有军国主义传统而缺乏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传统的国家,这是由德国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发展的独特道路所决定的。德国的统一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是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来实现的。在德国,虽然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但资产阶级并没有能取得完全的胜利,在经济上、政治上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势力,没有资产阶级议会民主政治的传统。统一后德国的发展和强大,又是同对外掠夺和兼并弱小国家、弱小民族密切相联的。正是这种统一和发展的道路,决定了德国帝国主义所特有的军国主义性质。迷信武力、迷信“铁和血”,迷信权威,成了德国统治阶级的主要思想意识。这种意识毒害了德国人民,为纳粹党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其次,德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战后受到英、法、美等战胜国的严格制裁和掠夺。这种割地赔款的历史,严重损害了德国的民族感情。纳粹党利用德国人民普遍痛恨《凡尔赛和约》的民族感情,把自己打扮成国家民族利益的代表者,骗取了广大中小资产阶级和部分工人的信任。
第三,1929年爆发的世界经济危机给纳粹党提供了发展的机遇。这次经济危机对德国的打击特别严重,使国内阶级矛盾激化。面对动荡的社会局势,政府软弱无力。纳粹党适应了垄断资产阶级和容克大地主阶级镇压革命、建立独裁统治的需要,获得迅速发展。
第四,德国垄断资产阶级和容克大地主的支持,是希特勒能够上台执政的关键。德国工人阶级的分裂,则为希特勒上台扫除了最后的障碍。
2、德日建立法西斯政权方式的异同
(1)相同点:
①都缺乏民主传统。通过王朝战争完成统一的德国,资本主义快速发展,但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容克贵族地主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占重要地位,军国主义势力非常强大。魏玛共和国只是德国战败后成立的一个民主制度不健全的共和国,基础薄弱。而日本则根本没有建立民主制。
②利用的时机相同。德日法西斯都是利用经济危机造成的社会动荡不安,趁机扩张势力,进而夺取政权。
③都得到了垄断资产阶级及军队的支持。
④都利用了人们对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不满情绪,骗得部分人的支持。
(2)不同点:德国是依靠纳粹党夺取政权建立法西斯专政。纳粹党通过欺骗性宣传,骗取中下层群众的支持,并讨好军队,与垄断资产阶级勾结,势力大增。在1932年大选中成为国会第一大党,进而夺取政权。日本不是依靠法西斯党,而是依靠现有的天皇制和军部法西斯势力实现法西斯化。军部法西斯分子通过对内制造一连串暗杀、政变等恐怖事件,对外策动侵华战争来扩大势力和影响,进而自上而下建立军事法西斯专政。
3、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美国和德、日采取不同对策的原因
(1)“一战”的影响。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德国作为战败国受到巴黎和会的制裁,日本虽属战胜国,但在华盛顿会议上受到压制。因此,德国有复仇情绪、日本有不清情绪。而美国是大战的战胜国,是既得利益者,不想破坏现存的秩序。
(2)政治条件不同。美国具有比较完善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1787年宪法就确立了“三权分立、互相制约”的原则,(三权分立、议会民主制度、两党制、联邦制)有效地防范了独裁者的出现。而德日两国都是通过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的方式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改革不彻底,封建残余势力强大,军国主义盛行。
(3)经济条件不同。美国尽管在危机中遭受沉重打击,但作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承受力强,可用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减缓危机;德日两国金融力量薄弱,市场相对狭小,缺乏抵抗危机的力量,资产阶级急于用极端办法来摆脱危机。
(4)美国的阶级矛盾还没有危及到资产阶级统治;德日阶级矛盾尖锐,垄断资产阶级需要强权政治,当时纳粹党被看作镇压革命、发动战争的理想工具;利用法西斯力量镇压革命是日本垄断资产阶级的愿望。
(5)领袖素质不同。罗斯福是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捍卫者。而希特勒从年轻时就表现出了独裁倾向。
【综合点拨】
学习本节内容要善于利用比较法来对相关知识进行整理,提高对比、概括和归纳历史知识的基本能力。
1、德国、日本法西斯政权对经济方面也采取了干预的办法,只不过它们是使国民经济走上了军事化道路,为其发动侵略战争服务,而美国罗斯福新政则是在保留了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的前提下,国家对经济进行全面干预。
2、对比德国和日本在建立法西斯专政方式上的异同。
3、可从历史传统、现实原因方面来分析美国、德国和日本资产阶级为摆脱危机采取了不同方式的原因。
【范题解析】
【例1】(2001年·上海卷)在德日法西斯化的历史渊源中,相似点是( B )
①重点发展军事工业 ②军部控制内阁大权 ③崇尚军国主义传统 ④信奉专制政治制度
A、①② B、①③④
C、③④ D、②③④
【解题指导】本题主要考查比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解题关键是明确德、日法西斯化的主要概况。②“军部控制内阁大权”只符合日本而不符合德国法西斯化的史实,故可排除A、D两项。①③④是德、日法西斯化历史渊源中的相似点。
【例2】(2000年·广东卷)导致德意日三国法西斯势力上台的诸因素中,相同的是( B )
A、政府和议会已瘫痪
B、社会生活受到经济危机的冲击
C、军人在国家政治中占主导地位
D、法西斯政党成为法西斯运动的核心
【解题指导】本题主要考查对德意日法西斯专政建立的认识和分析、比较、归纳能力。由于各国具体国情不同,导致法西斯势力上台的因素也不尽相同。但却是在经济危机爆发后,社会生活秩序受到极大冲击下建立的。意大利是在一战后经济危机下,墨索里尼建立了法西斯专政。而德国、日本,则是在三十年代大危机下加快了法西斯化的步伐,进而建立了法西斯专政。A项属于意大利法西斯上台原因,C项为日本法西斯上台条件,D项为德国法西斯上台背景之一。
【演练平台】
1、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的标志是( B )
A、1932年国会选举,纳粹党成为第一大党
B、1932年希特勒出任内阁总理
C、1934年希特勒集总统、总理、军队最高统帅于一身
D、希特勒对内独裁,对外侵略。
【解题指导】本题主要考查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希特勒出任内阁总理,既是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的标志,也是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C项是希特勒对内独裁的表现。
2、1938年希特勒说:“三年前,我们曾派小股部队进军莱茵兰,那是我事事都要冒险的时候。那时,如果法国出来阻止我们,我们只有撤退。”德军进入“莱茵兰”,法国可以阻止的法律依据是( D )
A、《九国公约》 B、《四国条约》
C、《五国海军协定》 D、《凡尔赛和约》
3、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在战争策源地的形成过程中,德国不同于日本的是( D )
A、受经济危机严重冲击
B、法西斯势力的与日俱增
C、国内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D、民族复仇主义思潮泛滥
4、(2004年·江苏卷)20世纪30年代前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克服经济危机采取的相同做法是( B )
A、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
B、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C、放弃关税壁垒
D、推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解题指导】B项体现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共性,德日法西斯专政实现国民经济的军事化也体现了国家的干预功能。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从世界范围的经济崩溃中吃尽苦头的国家,莫过于德国。外国的贷款突然停止或被收回,工厂纷纷停工,有六百万人失业。……共产党的选票稳步上升。……某些保守主义的、民族主义的和反共产主义的分子——原先的贵族、容克地主、军官、莱茵区的钢铁大王以及其他的工业家——抱有想法,认为希特勒可能对他们有用。纳粹的一部分资金就是得自这样的来源。这一群大人物,设想,他们将能够控制希特勒,从而……控制群众不满情绪的浪潮。——R 帕尔默等《近现代世界史》下卷
材料二:希特勒在《我的奋斗》中这样写道:“如果民族社会主义运动(即纳粹党)的确想要在历史面前为我们民族获得一个神圣的伟大使命,它就必须无视传统和编见,敢于把我们民族的力量聚集起来,奋勇向前,走出这个民族今天的狭隘的生存空间,走向新的土地,从而也永远摆脱在这个地球上消失或作为奴隶民族不得不为其他民族效劳的危险。”……希特勒上台后就目的明确,并以惊人的速度在国内巩固他在党内早已享有的独断专行的权力,为此,他需要控制国防军、警察和官僚机构,取得国会和总统的立法权,取消各州迄今的地位,消灭非民族社会主义的政治组织和社会团体,镇压自己队伍内的反对派。——D 拉甫《德意志史》
请回答:
(1)据材料分析德国的法西斯组织夺取政权的背景。
(2)据材料分析法西斯主义的实质。
【参考答案】
(1)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德国出现了动荡的政治局面,人民的革命倾向强烈;垄断资产阶级支持纳粹党建立政权,企图以此来维护自身的利益。
(2)法西斯主义是垄断资产阶级的恐怖专政;对内镇压人民革命,取消自由民主的权力,对外推行侵略扩张的政策。
第四节 法西斯国家的扩张和反法西斯斗争的开始
【三维目标】
(一)知识目标
共产国际“七大”;埃塞俄比亚军民的抗意斗争;西方大国对意大利侵略的绥靖政策;中朝军民的抗日斗争;西班牙内战的爆发和德意法西斯的武装干涉;英法等国对西班牙的“不干涉”政策;国际纵队;德、意、日法西斯结盟。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分析埃塞俄比亚、西班牙反法西斯斗争的失败原因,培养学生运用内因和外因相互关系的道理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分析30年代西方大国在世界各地推行的绥靖政策及其影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通过讲述共产国际“七大”,使学生认识:它所提出的反法西斯斗争的政策和策略,指导了各国共产党的活动,推动了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
2.通过讲述埃塞俄比亚、中国、朝鲜和西班牙等国的反法西斯斗争,使学生认识:这些斗争都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3.通过讲述英、法、美等国对德、意、日的侵略推行的绥靖政策,使学生认识:这一政策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
【教学建议】
1.在本课开始时,可提问:“德、意、日法西斯专政建立后,对外实行什么政策 他们各自有什么野心 ”由此导入新课。
2. 可联系中国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实践来说明共产国际“七大”提出的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政策策略及其对各国共产党的指导意义。
3.在讲述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前,可提问学生:“意大利什么时候曾侵略过埃塞俄比亚 结果如何 ”讲授完本目内容后,可以联系毛泽东的一段论述来说明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失败的原因,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4.对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略讲;对朝鲜人民的抗日斗争,可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有关知识,并着重指出中朝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互相支持,紧密相连的。
5.讲述“西班牙内战”一目时,建议教师向学生指明:西班牙内战是30年代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一个典型:首先,西班牙是开展反法西斯斗争取得较大成果的国家,西班牙共产党较好地运用了共产国际“七大”制定的政策策略,建立了反法西斯人民阵线,成立了共和国政府,采取了打击法西斯势力的措施。其次,西班牙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中非常英勇,保卫共和国斗争持续了两年零8个月。对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不同国家采取了不同的政策:一种是西方大国名为不干涉,实为纵容侵略的绥靖政策;一种是苏联和国际纵队对西班牙人民革命斗争的国际援助,表现了世界进步力量反法西斯斗争的力量。
6.本节讲完后,教师可进行一个小结:德、意、日三国疯狂对外侵略,并在反共产国际的旗号下相互勾结起来,给世界和平带来了严重威胁。20世纪30年代,世界的主要危险是法西斯的侵略扩张;反对法西斯侵略、保卫民主和和平,成了各国人民的首要任务。埃塞俄比亚人民的抗意斗争、中朝人民的抗日斗争、西班牙内战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光辉典范。共产国际“七大”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号召,指导了各国共产党活动;建立民族革命统一战线是30年代反法西斯民族解放运动的重要特点。英、法、美等国采取纵容侵略的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是30年代反法西斯斗争受到挫折的原因之一,最终加快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教学参考】
1、毛泽东关于埃塞俄比亚灭亡原因的分析
阿比西尼亚为什么灭亡了呢 第一,它不但是弱国,而且是小国。第二,它不如中国进步,它是一个古老的奴隶制到农奴制的国家,没有资本主义,没有资产阶级政党,更没有共产党,没有中国这样的军队,更没有如同八路军这样的军队。第三,它不能等候国际的援助,它的战争是孤立的。第四,这是主要的,抗意战争领导方面有错误。阿比西尼亚因此灭亡了。
(摘自毛泽东写于1938年5月的《论持久战》)
2、如何理解西班牙内战是20世纪30年代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一个典型?
(1)西班牙是开展反法西斯斗争取得较大成果的国家。西班牙共产党较好地运用了共产国际“七大”制定的政策策略,与左翼共和党、社会党等组成反法西斯人民阵线,并在大选中获胜,成立了共和国政府。共和国政府进行一系列改革,打击法西斯势力。
(2)西班牙人民在反法西斯民族战争中非常英勇,保卫共和国斗争持续了两年零八个月,给法西斯势力以沉重打击。
(3)西班牙人民的民族战争在国际上得到了正义援助。苏联给予西班牙人民的斗争以积极的道义声援和物质支持;包括中国在内的50多个国家的3万多名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来到西班牙,组成“国际纵队”,同西班牙人民一起并肩作战,直接参加了保卫共和国的战斗,很多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4)面对西班牙的内战,国际上不同的国家采取了不同的政策:一是德意法西斯为控制西班牙,在西班牙建立亲法西斯的政权以及对自己军事实力的检验,给佛朗哥叛军以大力援助,并直接把法西斯军队开进西班牙,进行公开的武装干涉。二是英、法、美西方资本主义大国采取有利于法西斯,不利于人民阵线的绥靖政策。英法实行所谓不干涉政策,美国继续实行中立政策,实质是纵容侵略,扼杀西班牙人民阵线。三是苏联和国际进步力量给西班牙人民以积极的国际援助。因此,西班牙内战不仅是西班牙反法西斯斗争,也是国际上进步势力同法西斯集团的斗争。
3、国际纵队开赴西班牙
西班牙内战爆发后,各国无产阶级和热爱自由的人民都站在西班牙共和国方面,掀起了声援西班牙人民的群众运动,这种声援的最高表现就是著名的国际纵队的组成。54个国家的反法西斯主义者冒着被本国反动政府追捕的危险,跋山涉水来到西班牙。他们当中有工人、农民、职员、学生和知识分子,以共产党员为核心力量。
在整个战争中,先后成立了7支国际纵队。最早的一支成立于1936年10月,14日到达西班牙的阿尔瓦赛特,11月8日开赴马德里前线。1937年底成立最后一支纵队。其间先后参加国际纵队的志愿军总人数3.5万多人。不少著名的国际反法西斯战士在国际纵队担任过领导工作。
国际纵队战士入伍时,都在一份誓言上签过名,这一誓言的结尾是这样的:“我志愿来到这里,为了拯救西班牙和全世界的自由,如果需要,我将献出最后一滴血。”在马德里保卫战和其他重大战役中,他们实践了誓言,表现出非凡的军事素质,无所畏惧的战斗精神。有5000名志愿军战士在斗争中献出了生命,长眠在西班牙的土地上。1938年10月,根据西班牙共和国政府的决定,国际纵队开始陆续撤出西班牙。
中国人民也非常支持西班牙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在参加国际纵队的志愿军中,有100多名中国人,他们大多是侨居欧美各国的华工,其中多半是共产党员。周恩来、朱德和彭德怀同志还送了一面锦旗给参加国际纵队的中国志愿军战士,上面写道:“中西人民联合起来,打倒人类公敌法西斯蒂!”这面锦旗一直珍藏在中国革命博物馆。
4、20世纪30年代的国际关系
20世纪30年代的国际关系错综复杂,纵横交错,总体特征是“走向大战的十年”,其中主要有三条线索:
一是30年代法西斯国家在世界各地的疯狂扩张。德国在1936年开入莱茵非军事区,1938年吞并奥地利,同年10月占领了捷克的苏台德等地区,1939年吞并捷克斯洛伐克,另外在1936-1939年间直接派军援助西班牙佛朗哥叛军;意大利在1935-1936年间派兵吞并了埃塞俄比亚,并占领了北非和东非的广大地区;日本在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了中国的东北地区,1937年发动“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同时加强了对朝鲜的侵略。通过对外侵略,法西斯国家获得了巨大的物力、人力资源,占据了许多战略要地,实力大增。1936年德日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1937年意大利加入,三国结盟,法西斯势力强大。
二是英法美等西方国家的绥靖政策,主要表现为对德、对意和对日绥靖政策三部分。1931年,国联调查团纵容日本侵略中国东北;1935年,英法纵容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美国推行“中立”政策;1936年英法等对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奉行所谓的“不干涉”政策;1938年英法等国与法西斯制造慕尼黑阴谋,绥靖政策达到顶峰;1940年,英法西线出现“奇怪战争”坐视波兰灭亡。
三是苏联由推行建立集体安全体系政策到奉行中立自保政策,主要包括1939年8月同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及1940年同日本签订中立条约,稳住日本,避免两线作战。
【网络提纲】
背景:法西斯威胁全世界,无产阶级和殖民地人民如何反法西斯
建立以无产阶级的联合为基础的广泛的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加强各国共产党的自主性
意义:指导了各国共产党在本国反法西斯斗争中的行动,推动了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
意大利:1935年分兵两路侵略埃塞俄比亚;1936年攻陷首都
埃塞俄比亚 英法:英法推行绥靖政策,美国推行中立政策,
当地人民:英勇顽强,粉碎了意大利速胜的企图
中国:中国人民掀起全民族的抗日战争
朝鲜:朝鲜爱国者组织义勇队,同中国军民一道抗击日本侵略者
起因:1936年共和国政府进行改革,打击法西斯势力,同年,法西斯分子发动叛乱
结果:共和国政府打退叛军,控制了局势
德意:直接派兵进行公开的武装干涉
英法:采取不干涉政策,拒绝援助人民阵线政府保卫共和国
苏联:向共和国政府提供巨大援助,各国进步人士组成国际纵队,打击法西斯
结果:共和国政府被颠覆,西班牙建立以佛朗哥为首的法西斯政权
原因:法西斯国家同英、法、美等国的矛盾日益加剧
1936年德意秘密签订协定,形成了柏林-罗马轴心
德日签署《反共产国际协定》
影响:法西斯国家互相支持,世界大战迫在眉睫
【要点网页】
1、绥靖政策
(1)含义:20世纪30年代,英法美等国的统治阶级为了维护既得利益,牺牲弱小国家利益满足法西斯的侵略欲望,并且还妄图将德国法西斯势力“祸水东引”的政策。
(2)表现:
①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国联没有制裁日本,主张在“国际合作”的名义下,把中国东北三省变成帝国主义列强共同管理的殖民地。
②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国联虽然对意大利实行经济制裁,却不把石油等重要战略物资列入禁运范围;英国掌握下的苏伊士运河继续供意军使用。美国推行“中立”政策,不向双方运送武器,实际上有利于意大利。
③1936年西班牙爆发内战,德意援助叛军,公开武装干涉。英法利益受到严重损害,但怕引火烧身,采取了不干涉政策,禁止西班牙内战双方购买武器过境,但对德意向佛朗哥提供武器听之任之。美国继续中立。
④1939年9月,慕尼黑阴谋是绥靖政策的顶点。
⑤“二战”爆发后,英法对德宣而不战的“奇怪战争”是绥靖政策在战时的继续。
(3)原因:
①“一战”时英法在经济、军事上的削弱及战后德国的再度崛起使英法不敢对法西斯侵略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
②是对“一战”消极反思的结果,现代战争的残酷使英法美等国盛行一种不惜代价避免战争的和平主义思潮。
③经济危机使英法美自顾不暇,国内政局动荡难以保持一贯的对外政策,各国政府工作重心亦放在国内经济恢复上。
④对弱小国家固有的蔑视和对社会主义苏联的本能仇视为希特勒所利用。
(4)实质:西方大国仇视社会主义,无视小国利益的极端自私的强权政治。
(5)影响:
①导致了弱小国家和民族反法西斯斗争的失败。
②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加速了“二战”的全面爆发。
③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英法首先遭到德国的攻击及法国的沦亡是英法长期推行这一政策的直接结果。
④增加了苏联对西方大国的不信任,致使了遏制法西斯势力的失败。
2、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在国际关系方面存在的基本矛盾及表现、主要矛盾变化及其结果。
(1)基本矛盾及表现:
①社会主义国家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如协约国对苏俄的武装干涉和封锁。
②帝国主义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如英法美在巴黎和会上的争斗、美日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争夺、美英日的海军军备竞赛等。
③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如巴黎和会上对战败国领土、殖民地的宰割以及索取赔款。
④殖民地半殖民地与帝国主义宗主国之间的矛盾,如亚非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英国自治领的分离运动等。
⑤20世纪30年代反法西斯力量与法西斯势力之间的矛盾,如埃塞俄比亚、西班牙、中国等反法西斯的武装斗争等。
(2)主要矛盾变化及其结果:
①战后初期,国家关系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它们企图按照自己的意图重新分世界,竭力争夺利益并削弱对方。经过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的争斗,列强达成妥协,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②20世纪30年代,国际关系的主要矛盾演变成反法西斯力量与法西斯势力之间的矛盾。由于德意日法西斯侵略集团到处侵略扩张,遭到世界人民反对;也加深了它们与英法美等国的矛盾,而且英法美用绥靖政策来缓和这一矛盾的企图破产。这一矛盾的发展,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综合点拨】
1、结合地理知识分析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的原因及德意干涉西班牙内战的原因。
2、联系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的有关史实来理解共产国际“七大”的意义。
3、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维护本国的利益。20世纪30年代,西方大国推行的绥靖政策虽然表现出不同的形式,但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维护本国的根本利益。在法西斯国家疯狂侵略,而自身实力下降的情况下,英法牺牲小国的利益,甚至不惜牺牲自身局部利益,以最大限度地维护本国的利益。
【范题解析】
【例1】(2000年·春季卷)(2000年高考)1936年8月法国政府针对西班牙内战发表的声明( A )
A、使西班牙政府陷于更加孤立的境地
B、阻止了佛朗哥叛军与国外法西斯势力的勾结
C、改善了自身的战略环境
D、有利于防止欧洲走向新的世界大战
【解题指导】本题为叙述式选择题,选项必须是对题干的正确说明。就此题而言,所谓“正确”就是符合历史事实。后来的事实证明,佛朗哥叛军在国外法西斯势力的支持下叛乱成功;欧洲新的世界大战终于发生,法国是首先被打败的大国,据此,B、C、D三项皆不“正确”。1936年8月法国的声明是法国所谓的不干涉政策,拒绝援助西班牙人民阵线政府,任法西斯在西班牙胡作非为。
【例2】(2000年·全国卷)(2000年高考卷)确切地说,西班牙内战是一场( B )
A、西班牙人民反对国内法西斯势力的革命战争
B、有外部力量参加的反法西斯民族革命战争
C、西班牙人民反对外国法西斯势力的民族革命战争
D、法西斯国家和反法西斯国家的公开较量
【解题指导】该题涉及西班牙内战性质问题,旨在考查考生对该问题的理解和再认能力。西班牙内战是一场反德、意法西斯的民族革命战争,这场内战得到了苏联、中国等50多个国家的援助。
【演练平台】
1、共产国际“七大”召开时所面临的国际形势的主要特点是( C )
A、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
B、民族解放运动重新高涨
C、世界面临法西斯战争的威胁
D、绥靖政策盛行
2、20世纪30年代,民族解放运动具有与以往不同的特点,其形成原因是( C )
A、民族资产阶级担当起领导责任
B、无产阶级成为领导力量
C、法西斯势力疯狂侵略扩张
D、农民阶级运动开展起来
3、西班牙内战演变为反法西斯侵略的民族战争,其关键因素是( A )
A、德意法西斯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
B、佛朗哥等法西斯军官发动了叛乱
C、英法纵容德意法西斯侵略西班牙
D、德意法西斯援助佛朗哥叛乱分子
4、有一种观点认为,西班牙民族革命战争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二战的彩排”,这主要是因为( C )
A、西班牙战争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B、德意的公开干涉使西班牙内战演变为反法西斯战争
C、西班牙战争充分反映了当时主要国际势力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D、国际纵队的参与使西班牙内战演变成为一场国际冲突
5、20世纪30年代,面对法西斯侵略,最早进行武装抵抗的是( B )
A、埃塞俄比亚 B、中国
C、西班牙 D、波兰
6、英法推行绥靖政策的根本原因是( A )
A、维护本国的既得利益
B、推动德国去进攻苏联
C、受和平主义思潮的影响
D、希特勒反共产国际假象的迷惑
7、佛朗哥说:“罗斯福是真正的君子”,这主要说明了( C )
A、美国最终放弃了中立政策参加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B、美国的中立政策有利于维护欧洲和平
C、美国的中立政策有利于佛朗哥夺取政权
D、美国积极支持了佛朗哥颠覆西班牙人民政府
8、促使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相互勾结的主要原因是( D )
A、国联制裁法西斯侵略 B、都是战败国
C、同属法西斯国家 D、共同利益的需要
9、1936年,德日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的根本意图是( C )
A、反对共产主义 B、镇压无产阶级革命
C、欺骗英法等国,准备新的战争
D、号召资本主义国家共同对抗苏联
10、(2004年·广东卷)阅读以下材料:
在是否参加国际联盟的问题上,美国各界看法不一。《国际联盟盟约》第十条规定,国联成员国有尊重并保持其他所有成员国领土完整及独立、防御外来侵犯的义务。围绕这一条款,美国总统威尔逊和一些参议员之间争论激烈。
参议员们认为,如果美国参加国联后,出现了不容争辩的侵略事实,美国将面临法律上的义务。这最终将使美国陷入与欧洲事务相关的义务与环境之中。因此他们反对参加国联。
威尔逊总统认为,这个义务是道义上的,不是法律上的,在法律上没有约束力,而且(美国国会)有绝对自由,对要求采取行动的所有情况作出自己的解释。但是他也承认,如果出现了不容争辩的侵略事实,毫无疑问,美国将履行盟约中的自动惩罚的法律义务。
回答:
(1)概括指出在美国是否参加国联的问题上,威尔逊和参议员们争论的焦点是什么?
(2)概括争论双方的基本主张,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争论的最后结果。
(3)参议员们在美殴关系上的基本主张是什么?说明这种主张影响下的美国外交政策在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战争中的表现及作用。
【参考答案】(1)美国会不会承担法律上的义务。
(2)威尔逊认为,对美国而言,盟约规定的义务主要是道义上的,但在某种情况下,美国需要承担一定的使美国卷入国际争霸的法律义务。参议员们则反对承担使美国卷入国际争端的法律义务。参议员们取得胜利,美国没有参加国联。(3)美国不陷入欧洲事务在意埃战争中美国推行中立法,禁止向交战双方运送武器。实际上有利于侵略者。
第二单元检测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代号填入每小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50分)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为调整国际关系,帝国主义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和美国华盛顿先后召开了两次重要会议。结合相关知识回答1~6题。
1.巴黎和会上,极力主张削弱德国的是( C )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意大利
【解题指导】本题是判断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识、分析能力。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损失最大的是法国,同时因为历史上的普法战争,法德两国结下世仇,法国为了对德国进行报复,主张最大限度地削弱德国,并且还可借此防止德国东山再起,进而确立自己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而意大利对此没有过分的想法,美国和英国出于自身的利益考虑,主张有限度地处置德国,反对过分削弱德国。所以,C项正确。
2.一战后,英法两国在下列哪个问题上的态度不一致( C )
A.干涉苏俄
B.成立国际联盟
C.制裁德国
D.托管德国的海外殖民地
【解题指导】本题是逆向(否定)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和判断分析的能力。一战后,英法两国出于自身的利益一方面有合作,另一方面也有矛盾、斗争。在武装干涉苏俄、操纵国际联盟、维护世界霸权和瓜分德国的海外殖民地方面双方都有着很大的共同之处,但在制裁德国方面双方分歧较大,法国主张严厉处置德国甚至肢解德国,以便自己今后能够称霸欧洲大陆,而英国为了维护它在欧洲的霸权地位,奉行“均势政策”,反对因过分削弱德国而致使法国强大,称霸欧陆,所以它主张有限地制裁德国。所以,本题答案是C项。
3.巴黎和会上,英美主张把原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利转让给日本。华盛顿会议上又表示支持中国的让日本归还山东的要求。导致英美态度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D )
A.英日同盟已经结束
B.中、英、美、日签订了《九国公约》
C.迫于中国“五四运动”的压力
D.日本在亚太地区的扩张威胁到英美的利益
【解题指导】本题是最佳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导致某个历史事件发生最主要原因的认识、判断、分析和理解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华盛顿会议召开时中国的“五四运动”早已结束,对此没有太大的直接影响,所以,C项首先可以排除;A、B两项并非英美要求日本归还山东的缘由,也可排除;导致英美对日本先支持后反对的主要原因在于战后日本在亚太地区尤其是在中国的扩张,损害了美英在此地的利益,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打破一战以来日本对中国的独占,英美一方面签订《九国公约》,另一方面就是支持中国收回山东权利,所以,D项符合题意。
4.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所体现的国际关系的实质是( B )
A.战后须建立新的世界秩序
B.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
C.国际社会要求维护世界和平
D.和平已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
【解题指导】选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从表面上,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是为了解决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矛盾,特别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而实际上则不然。在两次会议上,任何问题的解决,都是英、法、美等帝国主义国家操纵下,以满足他们的利益为前提条件下进行的。战后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才是其实质。
5. 20世纪20年代,英法两国都制定了“大陆政策”,它们的主要差异是( B )
A.是奉行还是反对均势政策
B.是削弱还是扶持德国
C.是相互牵制还是相互结盟
D.是建立安全体系还是祸水东引
【解题指导】本题是比较辨别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重要历史概念的辨析和理解的能力。20世纪20年代,英法在欧洲大陆推行的政策最大的区别是究竟由谁来领导未来的欧洲世界,法国为了确立自己的霸权地位,主张严厉处置德国,英国不愿德国被过分削弱而出现一个强大的法国来威胁自己在欧洲的霸权地位,为此,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所以,B项是双方斗争的焦点,也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
6.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不能长久维持世界和平的主要原因是该体系( D )
A.是出于反苏的共同目的
B.是根据各国实力而确定的
C.建立在对殖民地半殖民地掠夺的基础上
D.实质是帝国主义重新分割世界
【解题指导】本题是最佳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重要历史概念的认识和区分的能力。该体系的形成,标志着战后世界新秩序的确立。它之所以不能长久维持世界和平,是因为它隐藏着错综复杂的矛盾。而其矛盾的根源是因为它是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相互争夺和妥协的产物,实质是帝国主义战胜国对世界的又一次瓜分。由此可知,D项正确。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摆脱危机纷纷采取对策。结合相关知识回答7~14题。
7.下列关于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 )
A.失业人数激增,人民生活困苦
B.波及整个世界
C.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D.对世界局势产生了消极影响
【解题指导】本题是逆向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重要历史事件的认识、判断和理解的能力。通过分析,A项是这次经济危机的具体内容;C项是其发生的根本原因;D项是它所产生的历史影响,三项都是正确的。B项的表述不对,因为这场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它只发生于资本主义世界,而对社会主义的苏联等国家并未产生影响。
8.罗斯福新政之所以成功,其根本原因是( D )
A.国家干预经济
B.整顿了财政金融体系
C.加强了国家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D.调整了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间的矛盾
【解题指导】本题是最佳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重要历史事件所反映根本问题即历史的现象和本质的认识、判断和理解的能力。解答的关键是要理解所谓根本原因是指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在的、本质的原因。通过分析,A项是新政的特点;B,C两项是新政的具体内容;D项能够反映其本质,是新政取得成功的本质原因。
9.与美、英等国家相比,德、日法西斯国家摆脱经济危机的手段的最大特点是( B )
A.改革内政,恢复生产
B.侵略扩张,转嫁危机
C.发展科技,培养人才
D.发展经济,保障供给
【解题指导】本题是最佳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重要历史事件的认识和比较、鉴别的能力。通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德、日法西斯国家摆脱经济危机的重要手段是通过对外浸略扩张,把危机转移到被侵略地区人民身上,所以,正确答案是B项。
10.美国总统罗斯福说:“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他所说的“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是指( D )
A.美国政府加紧在国际市场上的争夺
B.美国进一步加强对殖民地的掠夺
C.美国政府继续奉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D.美国政府加强对国家经济的全面干预
【解题指导】本题是材料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运用材料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问题的关键:一是要准确把握和理解材料,二是要了解罗斯福新政的特点,经过分析,可知A,B,C三项与新政的实际情况不符合,D项则正确反映了新政的特点,也正是罗斯福所说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11.在罗斯福新政的各项措施中,既直接提高就业率,又为经济发展开拓空间的是( D )
A.恢复银行信用 B.调整农业经济
C.规范企业行为 D.兴办公共工程
【解题指导】本题是辨析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和辨别、理解的能力。题目所提供的四个选项都是罗斯福新政的内容,但就解决就业问题的措施看,则是兴办公共工程,同时随着就业问题的解决,稳定了社会秩序,刺激了消费,这又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所以,D项符合题意。
12.美国前总统胡佛在《国家工业复兴法》通过后,发表评论说:“这简直是法西斯。”他的这番话主要是针对这一法令( C )
A.剥夺了美国公民的民主自由权利
B.规定民主党是美国惟一合法政党
C.采取政府干预经济手段调整工业生产
D.对资本主义企业进行国有化改造
【解题指导】本题是材料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历史材料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国家工业复兴法》的本质认识的能力。通过分析,很容易判断A、B、D三项并不符合当时美国的实际情况,都应该排除;C项正确反映了该法令的实质,符合题意。
13. 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一次机遇,其含义是( D )
A.吝国乘机加强中央集权,稳定资本主义
B.更多地运用和推广科学技术
C.法西斯专政建立,实现称霸世界的愿望
D.迫使政府内部调整,形成新的运行机制
【解题指导】本题是判断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现象所反映出的本质特点的认识和把握的能力。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所提供的机遇是指部分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摆脱危机而进行内部调整,放弃资本主义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转而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资本主义生产的盲目状态,并形成新的运行机制,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所以D项正确,而A、B、C三项就是缺乏史实依据,或是时间上不符,都应该排除。
14.当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改革中与罗斯福新政基本相同的是( B )
A.推行国有化政策
B.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C.制定经济计划,推行计划经济
D.加大科技投入
【解题指导】本题是比较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不同历史时期历史事件相同特点的认识和进行比较、鉴别的能力。A、D两项是当今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宏观调控的具体表现,但是罗斯福新政并无此内容,不符合题目要求,可以排除;C项不符合资本主义国家的实际情况,也是错误的;B项既符合罗斯福新政的情况,也符合当前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改革的事实,是正确的。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导致法西斯势力的发展,世界局势面临着新的战争危险,社会各种力量对此表现出的态度也各有差异。结合相关知识回答15~21题。
15.德、意、日法西斯专政建立的相同因素是 ( C )
A.民族复仇情绪不断增长
B.人民群众受骗上当,给予支持
C.垄断资产阶级要求建立极权统治
D.法西斯党在社会选举中成为胜利者
【解题指导】本题是归纳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不同历史事件相同特征的认识、比较和进行归纳的能力。解答问题的关键是要抓住题干的中心词“相同因素”。通过分析,A、D两项符合德国法西斯势力上台的情况,但与意大利、日本法西斯势力建立独裁专制统治不符合,所以不具备共性,应该予以排除;B项的表述不够准确,也应排除;C项是三国法西斯专政建立的共同因素,因为在经济危机造成国内政局动荡的情况下,垄断资产阶级为了维护自身利益,需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保护自己。
16.表明《凡尔赛和约》开始失去对德国军事方面约束力的事件是( B )
A.德国宣布退出国际联盟
B.德国大力扩展陆军
C.德国大力发展军事工业
D.德国与日本、意大利结盟
【解题指导】本题是判断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重要历史事件的实质的认识、理解和判断的能力。解答的关键是要了解《凡尔赛和约》在军事上是怎样对德国进行约束的。按条约规定,德国要废除普遍义务兵役制,陆军不得超过10万人,海军只能保留一些轻型水面舰艇,不得拥有主力舰和潜水艇,不准拥有空军等。通过对题目所提供被选项的对比判断,可以得出正确答案是B项。
17.欧洲的军事和外交均势被彻底打破的标志是( A )
A.德国开始大量扩军备战
B.德军开进莱茵非军事区
C.德国吞并了奥地利
D.德国占领了苏台德地区
【解题指导】本题是判断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所反映本质问题的认识、理解和判别的能力。解决此问题的关键是要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维护欧洲军事和外交均势的是凡尔赛体系,而该体系是建立在对德国制约的基础上的,其中限制德国军事力量的发展就是主要内容之一,所以,德国开始大量扩军备战即意味着德国突破了该体系对自己的限制,从而使建立在凡尔赛体系之上的欧洲均势被彻底打破。所以,A项符合题意。而B、C、D三项所反映的问题只是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加强,可以排除。
18. 20世纪30年代,一些资本主义国家走上法西斯主义极权统治道路的主要原因是( A )
A.国内严重的社会危机和阶级矛盾
B.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和斗争的结果
C.法西斯集团的欺骗宣传和恐怖活动
D.通过发动侵略战争来摆脱危机
【解题指导】本题是最佳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重要历史现象发生的本质原因的把握和理解的能力。与美国的罗斯福新政一样,德、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也是在面临空前的经济危机及随之而来的严重的社会问题的背景下采取的摆脱经济危机的一种手段,是当时资本主义国家解除经济危机的途径之一。所以,追寻根源,法西斯专政的建立是国内严重的社会危机和阶级矛盾的结果。
19. 20世纪30年代,国际联盟的所作所为表明它( B )
A.是有名无实的国际组织
B.奉行的是英法推行的绥靖政策
C.是法西斯国家操纵的工具
D.是维护正义的有力组织
【解题指导】本题是判断分析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特定历史时期的历史现象所反映本质问题的认识和判断、理解的能力。解答的关键是要了解20世纪30年代国际联盟在英法的操纵下面对法西斯势力的侵略扩张行为听之任之。通过分析,A、C、D三项的表述存在着与史实不符合的情况,所以都应该排除;而国际联盟从其成立开始即成为英法操纵的维护其自身利益的工具,30年代,面对法西斯势力的侵略扩张,英法奉行的是纵容侵略的绥靖政策,所以B项符合题意。
20.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A )
A.竭力避免战争,维护既得利益
B.牺牲弱小国家利益,满足法西斯的欲望
C.打击进步力量,维护资本主义秩序
D.赢得备战时间,准备与法西斯进行战斗
【解题指导】本题是最佳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重要历史概念所反映出的实质问题的认识、区分和理解的能力。通过对绥靖政策的认识,可知B项是该政策的内容,C项只是一般的目的,D项的表述不符合史实,所以都应该排除;A项正是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的真实目的,符合题目的要求。
21.二战之前,中国、埃塞俄比亚、西班牙等国都发生了反抗法西斯侵略的局部战争,但是未能遏止二战的爆发。下列对这一结局出现的原因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D )
A.三国力量弱小,且各自为战
B.美、苏实行中立或自保政策
C.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
D.德意日法西斯结成了军事同盟
【解题指导】本题是材料式否定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所反映实质问题的认识、分析和理解的能力。通过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A、B、C三项内容符合事实,所以与题目的要求不相符,都应排除。只有D项符合题意。
20世纪30年代,国际形势发生了剧烈变化。据此回答22~25题。
22.共产国际七大决议中说“只要统一战线政府真正采取果断措施去反对反革命的金融巨头及其法西斯代理人……共产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