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用”去尾”法解决问题
1.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用去尾法求商的近似数的过程;
2.能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运用“去尾”法解决问题;
3.增强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并解决新问题的意识;
4.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学习目标
1.妈妈买了6千克的蜂蜜,要把这些白糖放到装1.25千克蜂蜜的瓶子里,需要多少个瓶子?
6÷1.25=4.8 ≈5(个)
答:需要5个瓶子。
复习旧知
2.某工厂要运送12吨的货物,用载重3.5吨的车来运,需要运几次才能运完?
12÷3.5≈4(次)
答:需要运4次才能运完。
复习旧知
礼品起源的三种说法。一种认为礼品源于远古祭祀活动中人们将物品奉献于神灵。第二种说它源于古代战争中由于部落兼并而产生的“纳贡”。第三种认为,最初的礼是原始的一种商业性质的物品的往来,即“礼尚往来”。最早的礼品包装更接近“包裹”,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礼品包装在形态、功能上都有了根本性的变化,礼品包装也经历不同时期的发展。
学习小积累
礼盒的包装艺术
新课导入
包装17个礼盒,丝带够吗?
25÷1.5=16.666… (个)
王阿姨用一根25米长的红丝带包装礼盒。每个礼盒要用1.5米长的丝带,这个红丝带可以包装多少个礼盒。
可以用除法解答。
我知道:
学一学
结果是小数,礼盒的数目不能用小数表示,可以用“四舍五入”方法保留16.666…≈17,可以包装17个礼盒。对吗?
25÷1.5=16.666… (个)
答:这个红丝带可以包装16个礼盒。
1.5×17=25.5(米),丝带不够,这样,不管小数部分是多少,都要舍去,取整数为16。
我知道:
王阿姨用一根25米长的红丝带包装礼盒。每个礼盒要用1.5米长的丝带,这个红丝带可以包装多少个礼盒。
学一学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取商的近似值。
第(1)小题,不管小数部分是多少,都要进一取整数。
第(2)小题,不管小数部分是多少,都要舍去尾数取整数。
(1)2.5÷0.4=6.25≈7(个)
(2)25÷1.5=16.666… ≈16(个)
比一比这两道题有什么不同?
学一学
我的发现: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求结果的近似数时,不管小数部分是多少,都要舍去尾数取整数,这叫做去尾法。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取商的近似值。
学一学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求结果的近似数时,不管小数部分是多少,都要去尾取整数的情况,这叫做去尾法。
判断下题的计算是否正确。
√
60÷2.2=27.27…≈27(个)
1.做一个课桌需要用板材2.2平方米,60平方米可以做多少个这样的课桌?
答:60平方米可以做27个这样的课桌。
小小裁判员
1000÷92=10.86…≈11(个)
一个篮球的价格是92元钱,体育老师用1000元为学校购置篮球,如果买这样的篮球可以买多少个?
答:买这样的篮球可以买10个.
1000÷92=10.86…≈10(个)
错误解答
正确解答
小迷糊
60÷2.2=27.27…≈27(个)
1.每套衣服用布2.2米,60米可以做多少套这样的衣服?
答:60米可以做27套这样的衣服。
巩固练习
4÷0.32=12.5≈12(个)
答:她最多可以做12个馒头。
2.奶奶制作大馒头,每个需要0.32千克面粉。家里还有4千克的面粉,她最多可以做几个大馒头?
巩固练习
14÷4=3.5 ≈3(架)
答:14张纸可以折3架这样的飞机。
3.李红用彩纸折叠飞机,每4张折一架,14张纸可以折几架这样的飞机?
巩固练习
24÷5.5≈4(支)
4.一种钢笔5.5元一支,24元最多能买几支这样的钢笔?
答:24元最多能买4支这样的钢笔。
巩固练习
5. 学校要用120元买一些文具作为经典诵读获奖选手的奖品。先花了65.8元买了8本纪念本,并准备用剩下的钱买一些笔袋。每个3.2元。还可以买多少个同样的笔袋?
(120-65.8)÷3.2=16.9375≈16(个)
答:还可以买16个同样的笔袋 。
巩固练习
400÷75=5.33…≈5(副)
答:最多可以买5副乒乓球拍。
6.一副乒乓球拍75元,体育老师带了400元,要为学校买乒乓球拍,最多可以买多少副乒乓球拍?
巩固练习
1.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根据实际的需要计算结果不管小数部分是多少,都要舍去尾数取整数,这叫做去尾法。
2.去尾法与我们以前所学的“四舍五入”求近似数的方法不同。
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取商的近似值.
本课小结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