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同步练习:第一单元(3份)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课标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同步练习:第一单元(3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9-23 07:22:03

文档简介

第二课 雷雨
时间:45分钟 满分:52分
一、积累运用(12分)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讣告/朴素 灾难/困难 伺候/侍候
B. 薄弱/停泊 处所/发怵 角逐/诡谲
C. 宿敌/夙愿 悭吝/纤细 磊落/擂鼓
D. 懈怠/机械 帷幕/纬度 吊唁/谚语
2.下面横线上所填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我问过许多那个时候到过无锡的人,我 派人到无锡打听过。
那个时候在无锡的人,到现在不是老了就是死了。活着的多半是不知道的,
忘了。 也许你会知道。三十年前在无锡有一家姓梅的。
A.也 可是 或者 不过 B.就 可是 就是 不过
C.也 虽然 或者 因为 D.就 虽然 就是 因为
3.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2010年9月24日,是中国现代话剧的奠基人、著名剧作家曹禺先生诞辰100周年,不少地方都举行了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
B.曹禺通过周、鲁两家八个人物由于血缘纠葛和命运巧合而造成的矛盾冲突,向我们展示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资产者家庭的罪恶。
C.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科技创新要“以人为本”,这就需要我们的科技工作者改善“公益类科技就是低端技术”的偏见,从制度上着手大力打造“民生科技”。
D.一次性用品已经成为文明生活质量的标志,但是由于回收管理不及时、消费者随意丢弃以及产品本身降解困难等原因,造成了日益严重的白色污染。
4.下列语句重新排序后,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关于这一点,创作者本人也从不隐讳:“我是一个忘恩的奴仆,一缕一缕地抽取主人家的金线,织成了自己丑陋的衣服,而否认了这些褪了色的金丝也还是主人家的。”
②而这一伟大的剧作,与古希腊悲剧在很多方面都有着相似之处。
③这便是创作者为其注入了中国传统文化因素,使其中国化了的产物。
④正如曹禺自己所说的那样,《雷雨》在继承了古希腊悲剧某些因素的基础上,也有自己独特的改造与发展。
⑤《雷雨》是现代中国戏剧史上的奇葩,无论在情节结构、主题思想,还是在艺术技巧的运用上,都是同时代乃至后代的剧作家难以企及的。
A. ⑤②④①③ B. ④③②①⑤ C. ⑤②①④③ D. ④③①⑤②
二、阅读鉴赏(36分)
(一)阅读文本选段,完成5~8题。(16分)
周朴园 (忽然)好!痛痛快快的!你现在要多少钱吧?
鲁侍萍 什么?
周朴园 留着你养老。
鲁侍萍 (苦笑)哼,你还以为我是故意来敲诈你,才来的么?
周朴园 也好,我们暂且不提这一层。那么,我先说我的意思。你听着,鲁贵我现在要辞退的,四凤也要回家。不过——
鲁侍萍 你不要怕,你以为我会用这种关系来敲诈你么?你放心,我不会的。大后天我就会带四凤回到我原来的地方。这是一场梦,这地方我绝对不会再住下去。
周朴园 好得很,那么一切路费,用费,都归我担负。
鲁侍萍 什么?
周朴园 这于我的心也安一点。
鲁侍萍 你?(笑)三十年我一个人都过了,现在我反而要你的钱?
周朴园 好,好,好,那么你现在要什么?
鲁侍萍 (停一停)我,我要点东西。
周朴园 什么?说吧。
鲁侍萍 (泪满眼)我--我——我只要见见我的萍儿。
周朴园 你想见他?
鲁侍萍 嗯,他在哪儿?
周朴园 他现在在楼上陪着他的母亲看病。我叫他,他就可以下来见你。不过是--(顿)他很大了,——(顿)并且他以为他母亲早死了的。
鲁侍萍 哦,你以为我会哭哭啼啼地叫他认母亲么?我不会那么傻的。我明白他的地位,他的教育,不容他承认这样的母亲。这些年我也学乖了,我只想看看他,他究竟是我生的孩子。你不要怕,我就是告诉他,白白地增加他的烦恼,他自己也不愿意认我的。
周朴园 那么,我们就这样解决了。我叫他下来,你看一看他,以后鲁家的人永远不许再到周家来。
鲁侍萍 好,我希望这一生不要再见你。
周朴园 (由衣内取出支票签好)很好,这是一张五千块钱的支票,你可以先拿去用。算是弥补我一点罪过。
侍萍接过支票,把它撕了。
周朴园 侍萍。
鲁侍萍 我这些年的苦不是你拿钱就算得清的。
5.文中加点的“这一层”指代的内容是什么?(2分)
6.从文中画线的两句话中,可以看出周朴园对鲁侍萍的到来是怎样理解的?请简要分析。(4分)
7.当鲁侍萍提出要见周萍时,周朴园为什么要断断续续地说“他很大了”“以为他的母亲早就死了的”这样的话?你是怎样理解的?(4分)
8.周朴园为什么一直提到钱?为什么在“我们就这样解决了”之后,他还要签好五千块钱的支票给鲁侍萍?(6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20分)
周朴园 (不高兴地)不。你最好现在喝了它吧。
繁 漪 (忽然)四凤,你把它拿走。
周朴园 (忽然严厉地)喝了它,不要任性,当着这么大的孩子。
繁 漪 (声颤)我不想喝。
周朴园 冲儿,你把药端到母亲面前去。
周 冲 (反抗地)爸!
周朴园 (怒视)去!
(周冲只好把药端到繁漪面前。)
周朴园 说,请母亲喝。
周 冲 (拿着药碗,手发颤,回头,高声)爸,您不要这样。
周朴园 (高声地)我要你说。
周 萍 (低头,至冲前,低声)听父亲的话吧,父亲的脾气你是知道的。
周 冲 (无法,含着泪,向着母亲)您喝吧,为我喝一点吧,要不然,父亲的气是不会消的。
繁 漪 (恳求地)哦,留着我晚上喝不成么?
周朴园 (冷峻地)繁漪,当了母亲的人,处处应当替孩子着想,就是自己不保重身体,也应当替孩子做个服从的榜样。
繁 漪 (四面看一看,望望朴园又望望萍。拿起药,落下眼泪,忽而又放下)哦!不!我喝不下!
周朴园 萍儿,劝你母亲喝下去。
周 萍 爸!我--
周朴园 去,走到母亲面前!跪下,劝你的母亲。
(周萍走至繁漪面前。)
周 萍 (求恕地)哦,爸爸!
周朴园 (高声)跪下!
(周萍望着繁漪和周冲,繁漪泪痕满面,周冲全身发抖)
叫你跪下!
(周萍正向下跪)
繁 漪 (望着周萍,不等周萍跪下,急促地)我喝,我现在喝!(拿碗,喝了两口,气得眼泪又涌出来,她望一望周朴园的峻厉的眼和苦恼着的周萍,咽下愤恨,一气喝下!)哦……(哭着,由右边饭厅跑下。)
(节选自《雷雨》第一幕)
9.从以上所给文段中找出能反映周朴园强迫繁漪吃药的目的的一句话。(2分)
10.人物的台词是话剧的灵魂。试分析画线部分的台词反映了周朴园怎样的性格。(6分)
11.请分析这场戏是如何巧借舞台说明来展示繁漪心理变化的。(6分)
12.根据文意,结合《雷雨》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繁漪这一艺术形象的认识。(6分)
三、表达交流(4分)
13.2010年恰逢中国戏剧大师曹禺诞辰100周年,为缅怀这位中国话剧史上的大师,由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以及上海戏剧学院演艺中心联合出品的全新解读版话剧《雷雨》于8月19日至8月22日在安福路288号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艺术剧院内
连演四场。下面是这次演出的戏剧海报。请用简明的文字,对这一演出海报的设计加以赏析。(不超过80字)(4分)
《雷雨》参考答案:
1.A. 2.A. 3.B. 4.C.
5.是不是“敲诈”这个问题。
6.周朴园对鲁侍萍的到来是十分害怕的,他认为鲁侍萍是来敲诈他的,于是他“突然”明白了,说:“痛痛快快的!你现在要多少钱吧!”当鲁侍萍表示不是来要钱时,他又接着问:“那么,你现在要什么”,可见周朴园一直认为鲁侍萍是来敲诈勒索的。
7.周朴园对鲁侍萍提出见周萍的要求感到意外,一时不知所措,他担心鲁侍萍会在周萍面前揭开他的虚伪,破坏他“幸福”“体面”的家庭,故而断断续续地说出上述一段话。
8.在周朴园眼中,金钱至关重要,他认为一切问题都可以通过金钱解决,所以他一再提到钱。最后他签好的支票也并不是想解决鲁侍萍的养老问题,而是想收买鲁侍萍的感情,稳定这个罪恶的家庭,不至于因鲁侍萍的揭穿而崩溃。
9.繁漪,当了母亲的人,处处应当替孩子着想。就是自己不保重身体,也应该替孩子做个服从的榜样。
10.反映了周朴园的专横跋扈。作为封建家庭的一家之长,为维护自己的权威身份、说一不二的地位、上下尊卑的秩序,他不惜用威逼手段使妻子就范,根本不考虑家庭成员的感受。
11.舞台说明提示了繁漪痛苦、复杂的心理变化:繁漪被逼吃药,内心痛苦之极,但仍然消极地反抗;“声颤”“恳求”显示了她不愿屈从于丈夫淫威的努力;但在周朴园强迫之下,内心的桀骜使她表现得很激烈,“忽然”叫四凤拿走,“忽而又放下”;最终,面对周朴园叫周萍下跪,强忍住心头怨愤“一气喝下”。
12.繁漪是《雷雨》中的一个主要人物。她的性格是矛盾复杂的。繁漪有自己的憧憬和对幸福、爱情的追求。但她被禁锢在封建家庭的牢笼里,18年来呼吸不到半点新鲜空气,人性受到了压抑,残酷的精神折磨渐渐地把她变为乖戾、抑郁甚至阴鸷的人。她追求的是属于资产阶级个性解放范畴的爱情婚姻的自由,希望“得到一个男人真正爱她的女人”的生活。她执拗地追求自己的幸福,又损害了别人的幸福;她毁灭了别人,也毁灭了自己。繁漪这个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就在于通过尖锐的戏剧冲突,揭露了带有封建性的资产阶级家庭的罪恶,激起人们对不幸的妇女悲惨命运的同情和对人的地位、人的尊严、人的权利的深沉的思考。
13.这幅海报以城堡和闪电为背景,配之以“两个家庭八个人物,一天之内恩怨情仇”的说明,用醒目的黑色大字“雷雨”告知演出的内容,给人以震撼心灵的视觉冲击。第1课 窦娥冤
时间:45分钟 满分:52分
一、积累运用(12分)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看觑(qù) 罪愆(qiān) 燕侣莺俦(shòu)
B.绣闼(tà) 提防(tí) 当垆涤器(lú)
C.忤逆(wǔ) 阑珊(shān) 披枷带锁(jiā)
D.恓惶(xī) 田畴(chóu) 湛湛青天(zhè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3分)
A.动地惊天 顺水推船 错堪贤愚 两泪涟涟
B.左侧右偏 前合后揠 孤身只影 吞声忍气
C.怕硬欺软 啼啼哭哭 怨气冲天 负屈衔冤
D.苌弘化璧 望帝啼鹃 古陌荒阡 委实冤枉
3.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全对的一组是( )(3分)
①怎不将天地也生(产生)埋怨
②不提防遭刑宪(刑罚)
③错堪(分辨、判断)贤愚枉(徒然)做天
④待我嘱咐他几句话咱(自己)
⑤我窦娥向哥哥行(“这边”“那边”或者“这里”“那里”)有句言
⑥你去那受刑法尸骸上烈(烧)些纸钱
⑦只当把你亡化的孩儿荐(推荐)
⑧官吏每(每每、常常)无心正法
⑨断送(丧失、毁灭)出古陌荒阡
⑩兀的(那里)不是我媳妇儿
A.①③⑤⑦ B.②④⑥⑧ C.②③⑤⑥ D.⑦⑧⑨⑩
4.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自从窦天章上朝取应之后,一直杳无音信,直到窦娥含冤被杀后,才再次出现,这也给主人公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悲哀。
B.我本是要把这本小说当废品扔掉的,听说他们需要这本书,我便顺水推船地把它送给了他们,让他们着实高兴了一阵。
C.困难从来是欺软怕硬的,只要我们具有坚韧不拔的精神、刻苦好学的勇气,任何困难都将为之望而却步。
D.现代住房讲究采光与通风,但有的装修却弄巧成拙,将许多本来光线充足的房间搞得不明不暗,通风效果也大受影响。
二、阅读鉴赏(32分)
(一)阅读文本选段,完成5——7题。(13分)
【正宫】【端正好】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
【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刽子云)快行动些,误了时辰也。(正旦唱)
  【倘秀才】则被这枷纽的我左侧右偏,人拥的我前合后偃。我窦娥向哥哥行有句言。(刽子云)你有甚么话说?(正旦唱) 前街里去心怀恨,后街里去死无冤,休推辞路远。
  (刽子云)你如今到法场上面,有甚么亲眷要见的,可教他过来见你一面也好。 (正旦唱)
  【叨叨令】可怜我孤身只影无亲眷,则落的吞声忍气空嗟怨。(刽子云)难道你爷娘家也没的?(正旦云)只有个爹爹,十三年前上朝取应去了,至今杳无音信。(唱)早已是十年多不睹爹爹面。(刽子云)你适才要我往后街里去,是什么主意?
(正旦唱)怕则怕前街里被我婆婆见。(刽子云)你的性命也顾不得,怕他见怎的?(正旦云)俺婆婆若见我披枷带锁赴法场餐刀去呵,(唱)枉将他气杀也么哥,枉将他气杀也么哥。告哥哥,临危好与人行方便。
 (卜儿哭上科,云)天哪,兀的不是我媳妇儿!(刽子云)婆子靠后。(正旦云)既是俺婆婆来了,叫他来,待我嘱付他几句话咱。(刽子云)那婆子,近前来,你媳妇要嘱付你话哩。(卜儿云)孩儿,痛杀我也。(正旦云)婆婆,那张驴儿把毒药放在羊肚儿汤里,实指望药死了你,要霸占我为妻。不想婆婆让与他老子吃,倒把他老子药死了。我怕连累婆婆,屈招了药死公公,今日赴法场典刑。婆婆,此后遇着冬时年节,月一十五,有瀽不了的浆水饭,瀽半碗儿与我吃;烧不了的纸钱,与窦娥烧一陌儿。则是看你死的孩儿面上。
5.对【滚绣球】一曲,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段曲词使用了不少古白话,如“日月”“鬼神”“天地”,这些词语和今天的意思一样,显得通俗而且生动。
B.这段曲词以天地象征现实,以鬼神象征统治者,以盗跖和颜渊分别象征坏人和好人,另外还使用了呼告、对偶、反问、反复等修辞手法,使语言平实、形象,又符合窦娥的反抗个性。
C.这段曲词表达了主人公窦娥在绝望中因愤恨而抗议,揭露出现实的普遍不合理现象,否定了掌握人间的贫贱富贵、生死寿命的统治者的公正性。
D.这段曲词运用大量的修辞手法委婉曲折地表达了主人公窦娥对不公社会的满腔怨愤,体现了曲词具有浓郁抒彩的特征。
6.从节选的这段剧本看,窦娥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简要概括说明。(4分)
7.窦娥临死前反复叮嘱婆婆要祭奠她,是出于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19分)
《窦娥冤》第四折(节选)
(窦天章云)带那蔡婆婆上来。我看你也六十外人了,家中又是有钱钞的,如何又嫁了老张,做出这等事来?(蔡婆婆云)老妇人因为他爷儿两个救了我的性命,收留他在家养膳过世;那张驴儿常说要将他老子接脚进来,老妇人并不曾许他。(窦天章云)这等说,你那媳妇就不该认做药死公公了。(魂旦云)当日问官要打俺婆婆,我怕他年老受刑不起,因此咱认做药死公公,委实是屈招个!(唱)
【梅花酒】你道是咱不该,这招状供写的明白。本一点孝顺的心怀,倒做了惹祸的胚胎。我只道官吏每还复勘,怎将咱屈斩首在长街!第一要素旗枪鲜血洒,第二要三尺雪将死尸埋,第三要三年旱示天灾,咱誓愿委实大。
【收江南】呀,这的是衙门从古向南开,就中无个不冤哉。痛杀我娇姿弱体闭泉台,早三年以外,则落的悠悠流恨似长淮。
(窦天章云)端云儿也,你这冤枉我已尽知,你且回去。待我将这一起人犯,并原问官吏,另行定罪,改日做个水陆道场,超度你生天便了。(魂旦拜科,唱)
【鸳鸯煞尾】从今后把金牌势剑从头摆,将滥官污吏都杀坏,与天子分忧,万民除害。(云)我可忘了一件,爹爹,俺婆婆年纪高大,无人侍养,你可收恤家中,替你孩儿尽养生送死之礼,我便九泉之下,可也瞑目。(窦天章云)好孝顺的儿也。 (魂旦唱)嘱付你爹爹,收养我奶奶,可怜他无妇无儿谁管顾年衰迈。再将那文卷舒开,(带云)爹爹,也把我窦娥名下,(唱)屈死的招伏罪名儿改。(下)
8.在本折中,除窦娥申诉冤情外,她的哪些品性也得到了比较明显的体现?(4分)
9.作者借窦娥之魂的口唱出:“这的是衙门从古向南开,就中无个不冤哉!”这在剧中起什么作用?(4分)
10.作者让窦娥发下三桩誓愿并应验,此处又让窦娥的冤魂诉冤并雪冤,这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作者为什么一再这样处理?用两点来说明。(6分)
11.对于这折戏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梅花酒】既是答窦天章的问题,也是对黑暗社会的质问,并以三大誓愿应验证实了冤情。
B.“你道是咱不该”中“不该”指的是“认做药死公公”,再次引出了窦娥对冤情的怨愤和倾诉。
C.【鸳鸯煞尾】一曲表明窦娥比她的父亲对社会的黑暗认识得更深刻,因此劝他杀尽贪官污吏为“万民除害”,而不说“为朝廷效力”。
D.本选文的曲词与道白搭配得非常好,曲白相生,通俗自然,道白引出曲词,曲词解释道白,推动情节发展。
E.作者在处理矛盾冲突时,采取了与统治者彻底决裂的态度,使悲剧更具有社会性。
三、表达交流(8分)
12.《窦娥冤》中有两句唱词,两个版本文字不同,试分析其优劣。(4分)
《古名家杂剧》本:“地也,你不分好歹难为地;天也,我今日负屈衔冤哀告天!”
《元曲选》本:“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13.《西游记》的成书过程与《水浒传》《三国演义》等书类似,其故事都是经过长期的流传和多人创作,最后由一个作家进行总结性再创作后完成,请根据以下图表所示的情况,补充下面文段中A、B两处空缺的内容。要求:内容完整,语言简洁,语意连贯。(4分)
唐太宗是僧人玄 《大唐西域记》
奘到天竺取经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宋代取经故事
在民间流传 《唐三藏西游记》
元代至明初有了更 杨景贤的《西游记》杂剧
成熟的话本小说
吴承恩完成《西游记》
《西游记》的许多故事都是来源于民间流行的神话传说,唐僧取经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唐太宗时僧人玄奘历经千辛万苦到天竺取得梵文佛经,他的门徒据此写成《大唐西域记》。到了宋代,民间说话人已经把取经故事作为说话专题,《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A ,元代至明初的《唐三藏西游记》属于 B ,元末明初人杨景贤的《西游记》杂剧表明取经故事早已在舞台搬演,但艺术水平远不如吴承恩的《西游记》高。
《窦娥冤》参考答案:
1.C. 2.C. 3.C. 4.D. 5.C.
6.这段文字表现了窦娥性格的两个方面:一是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一是具有善良贤孝的美好品质。
7.(1)这正体现了窦娥难以舍别婆婆,表现了她对婆婆的挂念;(2)安排婆婆做这些事,是让婆婆有所寄托,以免婆婆孤独痛苦或生轻生之念;(3)可以增强悲剧气氛;(4)白发人送黑发人,白发人祭奠黑发人,更加突出社会的黑暗,无公道可言。
8.在戏剧的结尾部分,窦娥请求父亲收养蔡婆婆,同时告诫父亲为民除害,替天子分忧,表现了窦娥孝顺、善良的品性。
9.起到深化和拓展主题的作用,说明那时社会冤狱的普遍性。
10. ①增强控诉力量,解释社会黑白颠倒的社会本质。②寄托了人们除恶雪冤的美好愿望。
11.CE。(C项【鸳鸯煞尾】一曲窦娥确实看到了社会的黑暗,对父亲说的话也是她善良性格的体现,但不能说她“比她父亲对社会的黑暗认识得更加深刻”。E项,作者并没有采取与统治者彻底决裂的态度)
12.《古》本不如《元》本好。《元》本在语气上比较强烈,能够体现窦娥对天地的指责和否定,突出了人物的反抗精神,使人物形象更加高大。
13:A.便是当时说话人使用的话本 B:比《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更成熟的话本小说。第三课 哈姆雷特
时间:45分钟 满分:52分
一、积累运用(12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脚镣(liáo) 鲁莽(mǎng) 冥冥(míng) 诡计(guǐ)
B.枭雄(niǎo) 藩属(fān) 棕榈(lǘ) 国玺(xǐ)
C.篡夺(cuàn) 嗣位(sì) 戕害(qiāng) 蟊贼(máo)
D.淆乱(xiáo) 禀赋(bǐn) 辞藻(zǎo) 繁文缛节(rù)
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关于这个问题,他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但这种见解只是拾人牙慧而已,并非创见。
B.其实我又何尝不是呢,吵完之后,自己都觉得莫名其妙,又没办法收场,只好灰溜溜地出来了。
C.我的作文交上去之后,老师拿起他的大笔,删除了里面的繁文缛节,这样一来,精练多了。
D.在企业发展的初始阶段,陈师傅搞了几项技术革新,被誉为革新大师,真是当之无愧!
3.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出于对北极地区气候、环境、资源等方面长期考察,中国科学探险协会决定在斯瓦尔巴韦德群岛建立中国伊力特·沫林北极科学探险考察站。
B.将于2013年建成的京沪高速铁路,将会大大提高列车的运行速度、载货量和乘客人数,进一步缓解京沪间的交通运输压力。
C.6月1日14时,一架载有228人的法航空客A 330起飞不久后与地面失去联系。事故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客机上航速测量仪出现故障引起的。
D.台风“凡比亚”过后,相关部门要认真做好巡查和泄洪排涝工作,防止退水时溃堤、垮坝、山体滑坡造成新的灾害,防止再度发生人员伤亡的事件。
4.根据语境,下列排序最为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19世纪之前,欧洲就出现了长达两百年的“中国热”。
② 现在到欧洲旅游,不少景点都能发现中国式建筑。
③ 中国其实有不逊于任何民族的优秀文化。
④ 伏尔泰曾说:中华文明昌盛发达的时候,部分欧洲人“还只是一群在森林中流浪的野人”。
⑤ 回顾历史,可受启发。
A. ④⑤①②③ B. ④⑤③①② C.③④①②⑤ D.③⑤①②④
二、阅读鉴赏(30分)
(一)阅读文本选段,完成5——8题。(15分)
国 王 我想我的判断不会错。你们两人的技术我都领教过;但是后来他又有了进步,所以才规定他必须多赢几着。
雷欧提斯 这一柄太重了;换一柄给我。
哈姆莱特 这一柄我很满意。这些剑都一样长吗?
奥斯里克 是,殿下。(二人准备比剑)
国 王 替我在那桌子上斟下几杯酒。要是哈姆莱特击中了第一剑或是第二剑,或者在第三次交锋的时候争得上风,让所有的碉堡上一齐鸣起炮来;国王将要饮酒慰劳哈姆莱特,他还要拿一颗比丹麦四代国王戴在王冠上的更贵重的珍珠丢在酒杯里。把杯子给我;鼓声一起,喇叭就接着吹响,通知外面的炮手,让炮声响彻天地,报告这一个消息,“现在国王为哈姆莱特祝饮了!”来,开始比赛吧;你们,裁判员,留心看啊。
哈姆莱特 请了,先生。
雷欧提斯 请了,殿下。(二人比剑)
哈姆莱特 一剑。
雷欧提斯 不,没有击中。
哈姆莱特 请裁判员公断。
奥斯里克 中了,很明显的一剑。
雷欧提斯 好;再来。
国 王 且慢;拿酒来。哈姆莱特,这一颗珍珠是你的;祝你健康!把这一杯酒给他。(喇叭齐奏。内鸣炮。)
哈姆莱特 让我先赛完这一局;暂时把它放在一旁。来。(二人比剑)又是一剑;你怎么说?
雷欧提斯 我承认给你碰着了。
国 王 我们的孩子一定会胜利。
5.文中加点的“国王”和“他”都是国王自指,换成“我”好不好?(3分)
6.国王对哈姆莱特曾说过他看好雷欧提斯,为什么在这里却对王后说“我们的孩子一定会胜利”?(4分)
7.文中加点的“这一个消息”指什么?为什么国王要用如此排场预祝哈姆莱特的胜利?你是怎样理解的?(4分)
8.雷欧提斯明明知道比剑是一场阴谋,也知道自己使用的剑锋上涂有毒药,为什么在比剑的第一、二回合却让哈姆莱特占了上风?(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15分)
第五幕
第二场 城堡中的厅堂(节选)
(内军队自远处行进及鸣炮声)
哈姆莱特 这是哪儿来的战场上的声音?
奥斯里克 年轻的福丁布拉斯①从波兰奏凯班师,这是他对英国来的钦使所发的礼炮。
哈姆莱特 啊!我死了,霍拉旭;猛烈的毒药已经克服了我的精神,我不能活着听见英国来的消息。可是我可以预言福丁布拉斯将被推戴为王,他已经得到我这临死之人的同意;你可以把这儿所发生的一切事实告诉他。此外仅余沉默而已。(死。)
霍 拉 旭 一颗高贵的心现在碎裂了!晚安,亲爱的王子,愿成群的天使们用歌唱抚慰你安息!——为什么鼓声越来越近了?(内军队行进声。)
      (福丁布拉斯、英国使臣及余人等上。)
福丁布拉斯 这一场比赛在什么地方举行?
霍 拉 旭 你们要看些什么?要是你们想知道一些惊人的惨事,那么不用再到别处去找了。
福丁布拉斯 好一场惊心动魄的屠杀!啊,骄傲的死神!你用这样残忍的手腕,一下子杀死了这许多王裔贵胄,在你的永久的幽窟里,将要有一席多么丰美的盛筵!
使 臣 甲 这一个景象太惨了。我们从英国奉命来此,本来是要回复这儿的王上,告诉他我们已经遵从他的命令,把罗森格兰兹和吉尔登斯吞两人处死;不幸我们来迟了一步,那应该听我们说话的耳朵已经没有知觉了,我们还希望从谁的嘴里得到一声感谢呢?
霍 拉 旭 即使他能够向你们开口说话,他也不会感谢你们;他从来不曾命令你们把他们处死。可是既然你们都来得这样凑巧,有的刚从波兰回来,有的刚从英国到来,恰好看见这一幕流血的惨剧,那么请你们叫人把这几具尸体抬起来放在高台上面,让大家可以看见,让我向那懵无所知的世人报告这些事情的发生经过;你们可以听到奸淫残杀、反常悖理的行为、冥冥中的判决、意外的屠戮、借手杀人的狡计,以及陷入自害的结局;这一切我都可以确确实实地告诉你们。
福丁布拉斯 让我们赶快听你说;所有最尊贵的人,都叫他们一起来吧。我在这一个国内本来也有继承王位的权利,现在国中无主,正是我要求这一个权利的机会;可是我虽然准备接受我的幸运,我的心里却充满了悲哀。
霍 拉 旭 关于那一点,我受死者的嘱托,也有一句话要说,他的意见是可以影响许多人的;可是在这人心惶惶的时候,让我还是先把这一切解释明白了,免得引起更多的不幸、阴谋和错误来。
福丁布拉斯 让四个将士把哈姆莱特像一个军人似的抬到台上,因为要是他能够践登王位,一定会成为一个贤明的君主的;为了表示对他的悲悼,我们要用军乐和战地的仪式,向他致敬。把这些尸体一起抬起来。这一种情形在战场上是不足为奇的,可是在宫廷之内,却是非常的变故。去,叫兵士放起炮来。
(奏丧礼进行曲;众舁尸同下。内鸣炮。)
注 :①福丁布拉斯:挪威王子。此时为争夺一小块土地率兵与波兰作战刚刚归来。
9.节选的这段文字紧接课文戏剧的结尾部分,哈姆莱特在临死之际为什么要求好友霍拉旭“此外仅余沉默而已”?(3分)
10.“使臣甲”的出现是不是多余?为什么?(3分)
11.福丁布拉斯这一角色在《哈姆莱特》一剧中着墨不多,为什么在戏剧的结尾再让他出现?谈谈你的理解。(4分)
12.下列有关对《哈姆莱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哈姆莱特》一剧展示的冲突主要是围绕哈姆莱特与国王克劳狄斯之间的冲突进行的。
B.通过这一个古老的宫廷仇杀的故事,对以克劳狄斯为首的专制王朝进行了无情的揭露。
C.戏剧让哈姆莱特的好友霍拉旭贯穿戏剧的始终,见证哈姆莱特的一切行事与思想,有线索作用。
D.戏剧中克劳狄斯、王后、哈姆莱特、雷欧提斯,乃至奥菲莉亚以死亡结束,含有无情的讽刺意味。
E.有人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这充分说明哈姆莱特这一艺术形象的魅力和复杂性。
三、表达交流(10分)
13.按要求把下列短语组织成句子,可适当增删词语。
原籍江苏 八岁学戏 京剧旦角艺术大师 梅兰芳 震动 生于北京 十一岁登台 中国以至全世界 逝世
组织成一个长单句。(3分)
组织成三个连贯的短句。(3分)
14.“名著导读”是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新增的版块。必修一至必修四出现的“名著导读”篇目为《论语》、《大卫·科波菲尔》、《家》、《巴黎圣母院》、《红楼梦》、《高老头》、莎士比亚戏剧、《谈美》。请为其中的一部名著写一段推介语。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80字。(4分)
《哈姆莱特》参考答案:
1.C. 2. C. 3.D 4.D
5.不好。因为原文更能凸显出国王的尊贵身份,表示国王地位的至高无上以及对这次比剑的高度重视。
6.前者是为了激起哈姆莱特的好胜心,使比赛激烈;后者是防备毒剑之计不成功,为毒酒之计铺垫。
7.文中加点的“这一个消息”是指哈姆莱特比剑胜利、国王为哈姆莱特祝饮的消息。国王用如此排场预祝哈姆莱特的胜利实际是一箭双雕之计,既想刺激哈姆莱特的斗志,又想借此机会除掉哈姆莱特或雷欧提斯。这段文字充分显示了国王的狠毒、奸诈、阴险。
8.比剑中,第一、二回合,雷欧提斯由于一时不能下决心杀死哈姆莱特,因此他出手比较犹豫,被哈姆莱特占了上风。
9.哈姆莱特和国王克劳狄斯虽然已两败俱伤,鱼死网破,但是王室继承权的问题和贵族之间的斗争并没有结束,这是哈姆莱特对好友的告诫和关心。
10.不多余。戏剧借使臣甲之口,说出了这次比剑结果的悲惨,同时与上文哈姆莱特偷换国书的故事照应。
11.福丁布拉斯虽然不是主要人物,却发挥了意想不到的作用:他的话为哈姆莱特盖棺论定最为合适;同时也完结剧本,使人物各有其归宿,用福丁布拉斯继承王位,暗示了哈姆莱特的胜利。
12.CD.(C项,“霍拉旭”不是线索;D项《哈姆莱特》是著名的悲剧,并不是所有人的死亡都具有讽刺意味)
13.示例:(1)原籍江苏,生于北京,八岁学戏,十一岁登台的京剧旦角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的逝世震动了中国以至全世界。(2)京剧旦角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原籍江苏,生于北京。他八岁学戏,十一岁登台。他的逝世震动了中国以至全世界。
14.示例:《巴黎圣母院》是法国作家雨果的代表作,它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巴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既有对上流社会黑暗内幕的揭露,更有对社会底层民众痛苦磨难的展示;既有全景式的社会生活的描摹,也有特写式的弱小群体的呼号。美丽的吉普赛女郎爱斯梅拉达、外表丑陋内心炽热的敲钟人卡西莫多,是世界文学画廊中焕发着人性光辉的不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