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高二鲁科版必修三3.3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8

文档属性

名称 地理高二鲁科版必修三3.3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8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2-09-23 10:32:03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以南水北调为例
我国水资源、煤、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空间分布有何突出特点?
南水北调
西气东输
西电东送
晋煤外运
南 水 北 调
【学习目标】
1、了解南水北调工程的必要性及其实施路线。
2、通过对南水北调影响的分析,掌握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3、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的能力。
4、让学生形成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自觉节约用水,保护环境。
1.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 位,其空间分布特点 ,时间分布特点 .
2.我国缺水最严重(人均水资源低于1000立方米)的省区有哪些?
从空间分布看,主要位于我国的 和 地区。
3.我国南方水 地 (多少);北方水 地 (多少);
水土配置不合理。
4.南水北调工程水源地为 流域,为什么选择该流域作为水源地?
5.南水北调工程有三条线路,即 线、 线、 线,说出三线的调入区、调出区。
1.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 位,
其空间分布特点 ,
时间分布特点 .

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
2.我国缺水最严重的省区有哪些?从空间分布看,主要位于我国的 和 地区。
华北
西北
宁夏
山西
河南
山东
河北
北京
天津
辽宁
3. 我国南方水 地 (多少);北方水 地 ,水土配置不合理。




4.南水北调工程就是把 流域的水调到缺水严重的 和 地区,为什么选择该流域作为水源地?
西北
长江
华北
3、长江上游靠近西北干旱地区,中下游
与最缺水的华北平原相邻。
2、长江年径流稳定,年内径流的季节
分布也较北方各河流相对均衡。
1、长江流域是我国丰水区,径流量大。
4. 为什么选择长江流域作为水源地?
“ 大”
“稳”
“近”
东 线
中 线
西 线
5.南水北调工程有三条线路,即 线、 线、 线,说出三线的调入区、调出区。
南水北调的路线和方案
东线
中线
西线
南水北调路线



2002年12月27日开工建设
2003年12月30日开工建设
正在勘探研究中
探究一:
南水北调工程为什么首先实施东线工程?
(结合三线方案比较表格)
南水北调三线方案比较
比较项目
东线工程
中线工程
西线工程
可调水量
(大小)
水源地水质
(好差)
地势对调水线路的影响
(能否自流) 黄河以南 ,需抽水,黄河以北 。
有无现有设施可利用(工程量) 有 可利用,工程量小 有三峡水库和丹江口水库可利用,但沿线需挖通道,工程量大 无
探究一:南水北调工程为什么首先实施东线工程?
南水北调三线方案比较
比较项目
东线工程
中线工程
西线工程
可调水量
(大小) 大 较大 较小
水源地水质
(好差) 较差 较好 最好
地势对调水线路的影响
(能否自流) 黄河以南不能,需抽水,黄河以北能自流 能自流 能自流
有无现有设施可利用(工程量) 有 京杭运河可利用,工程量小 有三峡水库和丹江口水库可利用,但沿线需挖通道,工程量大 无
探究一:南水北调工程为什么首先实施东线工程?
南水北调工程率先建设
的是东线工程,为什么?
利用京杭运河,工程量 小; 地势低平,工程难 度小
下游干流水量大,取水有保证
京津唐、山东半岛用水紧张
南水北调工程建成后,将有效解决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的
问题,实现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水资源的合
理配置,统筹规划调水区和受水区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和生态效益。
专家在线:南水北调工程将为京津冀“解渴”
探究二:
南水北调工程对调入区、调出区及沿线各产生哪些有利、不利影响?(以东线为例)
有利影响
不利影响
“调入区”居民
“调出区”居民
沿线居民
有利影响:促进北方地区可持续发展
社会
效益
经济
效益
生态
效益
改善投资环境,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
缓解争水矛盾, 利于社会安定
促进经济发展
生态良化
美化环境
控制地面沉降
不利影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东线为例)
1、对长江的影响
——径流量减少
影响下游水质
影响长江航运
2、对输水沿线地
区的影响
影响水生生物
土壤盐碱化
3、对调入区水质
的影响
疏浚长江河道
枯水期减少调水 
加强生态保护
完善排水设施
污水调入
先治污后通水
南水北调工程对调入区和调出区
及沿线有利和不利影响
影响 有利 不利
对调入区
对沿线
对调出区
社会效益: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缓解争水矛盾,有利于社会安定
经济效益:大大促进经济发展
生态效益:美化环境,缓解地下水位 大幅度下降趋势和漏斗面积进一步扩大,控制地面沉降
加剧土壤盐碱化
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本身就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促进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对洪涝起有限的分洪作用;有利于提高水质。
长江径流量减少,影响下游水质和航运
同上
地势低洼处加剧土壤盐碱化;
对水生生物的生长带来不利影响;
沿线污水排放会降低水质
归纳总结
分析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的影响时,主要应该从哪些方面分析 ?
一般从三个方面(即经济、社会、生态),主要对两个地区(即调入区、调出区)分析其有利和不利方面的影响。
讨论:“南来之水,能用多久?”
——我们该怎么办?
对策:
1、节水优先、治污为本的原则,统筹协调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
2、国家提出“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原则。
选择解决问题的最优措施,确定工程方案
分析措施实施的影响,趋利避害
了解资源分布状况及各区域的地理背景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分析思路与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
地理背景:
工程方案:
深远的影响:
答案:
1.D 2.A 3.C
4.(1)地表径流
(2)京杭运河
(3)A
(4)节约用水
防治水污染
保护生态环境
跨流域调水的实施可以改变一个国家的经济命
运,对促进国家经济地理平衡、安定团结和社会稳
定具有重大意义。无论从当代还是从后代子孙的利
益来看,南水北调工程都将是中华民族水利史的新
篇章,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史这部巨著的新一页。
东线概况:
中线概况:
西线概况:
大西线调水工程,也称朔天运河.在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基础上,再修一条运河,
把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的水调入长江,以弥补长江水源的不足,这样,雅
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长江和黄河就通过运河和水库群沟通, 把水从世界屋
脊一直调到中国的首都北京.另外,还可以让水自流到新疆乌鲁木齐和塔克拉玛干
地区,向大西北输水,让柴达木,塔里木,准葛尔的沙漠戈壁变为塞北江南.多余
的水量200亿立方米将出口哈萨克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