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呼唤生命教育 学案(粤教版必修4)
一、积累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漠视/蓦然 竭尽/断碑残碣 咯血/一针见血
B.遗憾/撼动 销蚀/战火硝烟 间隔/间不容发
C.践踏/饯行 皈依/坂上走丸 折射/宁折不弯
D.泛滥/蓝本 欺侮/谆谆教诲 禁受/情不自禁
解析:读音分别为,A项,mò,jié,xiě;B项,hàn;xiāo,jiàn/jiān;C项,jiàn,guī/bǎn,zhé;D项,làn/lán,wǔ/huì,jīn。
答案:A
2(2012·北京,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位明星曾带给观众很多快乐,不少“粉丝”竞相模仿他的表演,但这次他因醉酒驾车而触犯法律的行为却不足为训。
B.下午,今年的第一场春雨不期而遇,虽然没有电视台预报的降水量大,但还是让京城一直干燥的空气变得湿润了一些。
C.伴着落日的余晖,诗人缓步登上了江边的这座历史名楼,极目远眺,晚霞尽染,鸿雁南飞,江河日下,诗意油然而生。
D.这本应是一场实力相当的比赛,然而北京国安足球队经过90分钟与对手的激战,却兵不血刃,最终以3∶0取得胜利。
解析:此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既要考虑成语的基本义,也要结合上下文考虑它的语境需求、感彩、范围大小、词义轻重和搭配等。A项, “不足为训”指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B项,“不期而遇”指没有约定而意外相遇。适用对象为人,不能用于“春雨”。C项,“江河日下”比喻情况一天天地坏下去,贬义词。语境中用来形容美景,属于贬词褒用。D项,“兵不血刃”形容未经战斗就轻易取得了胜利。与语境“经过90分钟与对手的激战”不合。
答案:A
3(2012·新课标全国卷,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人才培养的质量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得好不好的重要因素,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课题。
B.为了更好地提高服务质量,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为旅客创造和谐的候车环境、快乐的人性化服务。
C.这种感冒新药经过在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开封等地医院的400多个病例中临床试用,80%反映确实有疗效。
D.校庆在即,学校要求全体师生注重礼仪,热情待客,以带给从全国各地回母校参加庆祝活动的校友感到宾至如归。
解析:B项,宾语残缺,“坚持以人为本”后加“的原则”,搭配不当,“快乐的人性化服务”前加“提供”。C项,主语残缺,“80%”后加“的病人”。D项,句式杂糅,“以带给”与“感到宾至如归”是两个句子,不应该放在一个句子中。
答案:A
4下列句子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生命的某些时刻,不仅 ,而且 ,让外界的阳光、气流,挟带着人间的复杂滋味,任其涌入,当然是必要的,也往往会给我们带来生命中最直接的快感。但是,在生命的更多时段,还是以心灵之窗的百叶帘,把内心的光线与氛围调节在对自己最恰切的状态吧。如果外界泻入的光线太强,就把百叶帘合拢一些,保持一派安谧平静; 。你那心灵小木屋的窗户还没有安装百叶帘么 !
①洞开窗扉
②卷起百叶帘
③如果外界一时阴雨绵绵,就点燃你的心灯,把你的心灵小木屋照得和平时一样明亮
④如果外界的风力太大,就把窗户关紧,减少对你的冲击
⑤请你毫不犹豫地动手把它安装好
⑥莫迟疑,快动手,赶紧把它装上
A.①②③⑥ B.①②④⑤
C.②①③⑥ D.②①③⑤
解析:②与①构成递进关系,因此②在①之前。前文语境有前后转折(“但是”)对照的语意,因此第三空选择与“如果外界泻入的光线太强”句意相反或相对的句子为宜,后文亦有“心灵小木屋”等语,加之③运用比喻手法比④句更鲜明生动,故应选③。⑤⑥意思相同,前有问句,后有“感叹号”,⑤句子太长语气舒缓,不如⑥连用短句,短促有力,语气果断,故选⑥。
答案:C
二、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8题。
生命教育不能缺位
李建凤
任何生命的逝去都会让人痛惜,一个年轻生命的凋零尤其让人扼腕不已。
9月7日上午,陕西省城固县第一中学一名高一学生在学校学生宿舍楼内上吊自杀。据了解,这名男生只有15岁,今年刚刚考入城固一中高一年级。该生还留有一封遗书,大致意思说:由于父母对其期望值很高,在考进城固一中后,感到学习压力非常大,学校的环境无法适应,所以选择了离开。
近年来,青少年自杀事件频频发生,屡见不鲜:
2010年8月30日,西南林业大学一名大二学生代同学补考时被监考老师发现,在写下检讨书后,跳滇池自尽。
2010年6月17日,河北省石家庄市庄园小学一名五年级学生,放学后在家中上吊自杀。
2009年12月17日,深圳市光明新区长圳社区一出租屋内,一名13岁的六年级小学生在家中用校牌绳上吊自杀。
……
孩子都是父母的宝贝,辛辛苦苦养这么大,一夕之间失去,痛苦可想而知。但在悲痛之后,不禁沉思:他们为什么会选择自杀来逃避现实 为什么对自己的生命这么不珍惜
尽管每起事件发生的原因各不相同,但透过事件不难发现其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即生命教育的缺失。若有到位的生命教育,他们又怎么可能如此决绝地将最可宝贵的东西轻易抛弃
家庭教育是生命教育必不可少的环节和重要组成部分。现在的家长大都把孩子捧在手心里,在教育上不惜重金,给孩子报这样的补习班,报那样的特长班,目的是想让孩子多学知识,多掌握些本领,以期将来孩子能出人头地。但很多家长往往会忽视了最为根本的教育——生命教育。如果生命都没了,何谈成龙成凤
生命教育,当是唤起生命意识、培养生命智慧、追求生命价值的教育。它首先是“人最重要、生命第一”的教育。人为万物的尺度,生命是人最宝贵的东西,故而生命高于一切,一切必须为生命让路。对于任何人来说,自己的生命最宝贵,他人的生命最应敬畏。生命教育的首要目的,就是要让这样一个生命意识深入骨髓。
先有生命意识的觉醒,然后才有生命智慧的摸索与习得。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不可能没有磕磕绊绊,甚至会遭逢命运的大起大落。生命意识觉醒的人自然懂得,不是任何东西都值得以生命相搏。要教育孩子在遭遇挫折时,直面困难,而不是选择逃避和放弃。作为一个人,活着不仅仅是自己的事,不仅要为自己负责,也要为亲人负责。
热爱生活,珍视生命,绝不是一句话这么简单。
(摘自2010年9月10日《东营日报》,有删改)
5文章开头画横线的句子有何作用
解析:根据这句话出现的位置和与下文的联系作答。
参考答案:表明自己对生命特别是年轻生命的逝去的痛惜之情,引出下文,引起读者的关注。
6文章前半部分所列举的事例有何作用
解析:联系后半部分内容和文章的主旨作答。
参考答案:列举现实生活中触目惊心的青少年自杀事件,表明年轻生命的凋零令人痛惜,引起人们对青少年自杀原因的思考,强调生命教育不能缺失。
7作者为什么认为“生命教育不能缺失”
解析:从文章前半部分所举事例的严重性和后半部分的深入分析中可总结出答案。
参考答案:频发的青少年自杀事件存在的共性问题,即生命教育的缺失。生命教育是最根本的教育。生命高于一切,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自己的生命最宝贵,他人的生命最应敬畏。先有这种生命意识的觉醒,然后才有生命智慧的摸索与习得。生命教育能使孩子在遭遇挫折时,直面困难,而不是选择逃避和放弃。
8对“热爱生活,珍视生命,绝不是一句话这么简单”这句话,你如何理解
解析:可联系本文和自己的生活实践作答。
参考答案: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不可能没有磕磕绊绊,甚至会遭逢命运的大起大落。要有深刻的生命意识,才会敬畏生命,珍视生命。生命教育需要社会和家庭的共同努力。珍视生命需要自己有强烈的生命意识和责任感,要有直面挫折和困难的勇气。
三、表达交流
9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写两个句子。要求话题合理,句式相同或相近,修辞手法相同,内容有意蕴。
如果不赋予时间以创造性的价值,它就像小溪的流水,只能带走凋零的青春花瓣,而不能浮起成就的远洋货轮。
解析:仿写语句时要做到选择合理的话题,运用恰当的比喻,后半部分要运用两个比喻句正反对比,语句通顺连贯,意蕴与原句相符。
参考答案:(1)如果不给激情以理性的约束,它就像脱缰的骏马,终将坠入生命的悬崖,而不是奔向人生的通途。(2)如果不给行动以理想的指引,它就如失去方向的船只,容易偏离人生的航道,而不能抵达成功的彼岸。
10(2012·四川卷,18)阅读下面的材料,概括要点回答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缺少“什么”。不超过25字。
4月23日,“2011大学校长全球峰会”在清华大学举行。其中,“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成为热议的话题。多位大学校长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中国顶尖大学在吸纳拥有国际学术背景人才、借鉴发达国家的教学制度和成功经验等方面缺乏全球化视野;许多人安于现状,在科研方面全方位地紧盯世界一流水平的意识不够,仅满足于在国内获奖或在国内刊物上发表论文。他们建议,政府主管部门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为学校营造出宽松的发展环境;全社会对于大学发展应抱有平和的心态,少一些急功近利。
解析:概括要点首先要清楚这段材料的层次,知道材料围绕什么表述,又从几个方面回答这一问题。这段材料是从四个方面回答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缺少的东西,找出这四个方面的关键词就可以了。
参考答案:全球化视野、追求卓越的意识、宽松环境、平和心态。呼唤生命教育
教学目标:
1、训练考察语文听力能力,及采集信息点的能力
2、理解生命教育的意义并学会珍惜生命。
3、探讨了解生命教育的基本方法和内涵。
教学重点:
理解生命教育的意义并学会珍惜生命。
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教学设想:
为了达到培养速读和快速收集信息能力的目的,采用事先不预习课文的方法。
教学方法及步骤:
一、简要说明上本节课的相关规则(本课是一篇较简单易懂的时评文章,其中涉及相关知识和有关定义,通俗易懂,用来作为训练学生的语文听力能力的材料比较适合。)
相关规则:一、学生分为四大组,要求请准备好纸笔,作记录;二、听朗读相关文章及课文第一部分;然 后提出问题,题目将分为必答题和抢答题两种;必答题答错不得分,抢答题大错倒扣同题分值,以此类推 ,完成全部题目后,计算分数,选出优胜组。三、活动完成后,然后翻开课文,将刚才的问题有重点的写 在课文相应处。
二、运用相关资料导入(要求学生认真听朗读材料并在材料中采集信息,完成相应的练习。在此过程中适 时完成相关必答题,本环节的设置主要是让学生在听中训练采集信息的的能力及基础知识的落实)
三、听课文朗读第一部分,完成抢答题1、2。
四、学生速读第二部分(2自然段)完成抢答题3、4。同样方法完成第二部分剩余内容。
五、学生齐读课文第三部分,完成抢答题11、12。
六、师生共同小结归纳文章结构,明确议论文的“三段式”特点。
七、师生共同推导出时评文章的特点——强烈的争对性。(以上环节的设置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快速收集 信息的能力。同时,运用抢答方式不但可以加快上课进度,又可以让学生在比较轻松的氛围中接收知识,事半功倍)
八、研究探讨开放型训练。(本训练的设置主要检验学生掌握和运用本课知识情况,也能训练学生的表达 和归纳能力)
唤生命教育 王 玉
据2000年4月在北京举行的第二届中美精神病学学术会议上的一份资料显示,在中国,抑郁症及自杀造成的负担之和已排在各种疾病的首位。15岁至35岁人群死亡的第一位原因是自杀。尤其令专家震惊和关注的 是,近两年,青少年自杀呈明显的低龄化趋势。
翻翻既往的媒体报道,青少年自杀的事例为数不少,近一年多发生的就有以下十几例:
中侦网讯:2001年11月20日,新疆石河子122团中学初三(3)班4名花季少女,在开完家长会的当天下午相约喝老鼠药自杀。其中两名因抢救无效死亡,一名女孩至今仍躺在医院急救室里,另一名幸存的女孩事 发后休学在家。据悉,11月10日,石河子122团中学公布了期中考试成绩,并排了名次。这4位女生名次排在年级的后面,由于害怕家长责骂,她们便商议一起服老鼠药自杀寻求解脱;2001年11月初,呼和浩特市14岁初中生凯钦因为钢笔水甩在老师身上1次而不是老师说的4次,选择以自杀方式来挽回自己的尊严;
2001年10月28日,天津师范大学计算机系一名学生因不堪忍受病痛和绝望的折磨以及经济拮据造成的心理 负担,从学校新楼10层的一间教室跳下,当场死亡;2001年10月25日,由于不忍父母负担过重,广州市一名14岁女孩留下遗书吞药自杀;2001年6月、7月,长春、深圳16岁女中学生不堪中考压力服毒服药自杀,后深圳女孩被救;
2000年8月,因家境贫寒产生自卑心理的吉林省一女生卧轨自杀;
2000年7月,因家长不让玩游戏机,广东省顺德市一初三男生上吊自杀。
广州一名中专学生在毕业前夕吊死在教室的门框上,据分析可能与找工作受挫有关。这名学生成绩不太好 ,曾有两门功课不及格,而接收单位要求出示成绩单,这可能使他产生了很大的心理压力而最终轻生;浙江一位高中生在家吞食化学物品后,经抢救无效死亡。男生的死令校方和家长均感不解。他的老师回忆 说,这名学生只是最近考试成绩有所下降,另外在一个星期前曾因打碎教室玻璃赔过10元钱。所有的人都 不明白究竟是什么事导致了男孩自杀;山东农村一名三年级小学生因为老师的两记耳光而自杀。这名小学生与同桌发生矛盾,老师对两人进行了批评,并打了他两耳光,小学生跑回家后服敌敌畏而死;
成都一初二学生在家中悬梁自杀。据他的伯父分析,可能是因为孩子三天没交数学作业,老师让其回家叫 家长到学校,孩子不敢告诉家长,思想压力过大,超过了孩子的承受力,所以采取了如此偏激的行为;顺德市一名初三男生为一台游戏机而上吊。这名学生向同学租借了一台游戏机,但是被爸爸藏了起来,当 晚,妈妈让他早点睡,告诉他明天爸爸会把游戏机还给他。夜里,这个孩子上吊自杀了,他留下遗书:“ ……你们把我逼上绝路……可恶的爸爸……”所有的事例都令人震惊和痛惜,特别是他们的年龄只有18岁、16岁、15岁、12岁……最小的一位只有9岁 !
究竟是什么让他们选择了在花一样的年纪结束自己的生命?
这真让人感到不可思议!我们的教育给了我们的孩子什么东西?如何才能阻止青少年自杀呢?专家认为, 生命教育对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重要了。学校教育应该补上这一课。
一、 内向、抑郁的孩子易自杀: 学习压力大、师生关系差、家庭问题多、早恋失败是心理专家和教育专家一致认定的导致青少年自杀 的主要原因。除了外部环境问题,究其根本是青少年对压力和挫折的心理承受力差。
中国健康教育研究所心理健康咨询中心设有一条心理咨询热线,在热线设立之初曾作过一次统计,在 前9个月打进热线的2700人中,146人曾尝试自杀或想自杀,其中80%多是中小学生。由此可见,在有心理小学生中,存在自杀倾向者不在少数。 在这些孩子中有一个大致的规律,即大城市的孩子心理 问题大都与情感有关,如早恋、父母离异、师生关系等。心理问题大多出在两个极端:一种是家境不好、人成绩差的孩子,他们往往自卑,破罐破摔;一种是家境好、成绩好的学生,他们则过分自负,只能听表扬,受不得一点批评、委屈。问题与性格也大有关系,徐主任说,有自杀倾向的孩子往往是内向、抑郁的性格。对上述一些大中学生自杀实例作过分析后,总结自杀原因有:早恋被干涉、集体自杀、考试作弊、成绩差 、教师诬陷讽刺、对毕业分配失望等。在这些自杀案例中表现出的人格缺陷为怯懦、抑郁、孤僻、狭隘悲观、被动、依赖、敏感、淡漠、多疑、冲动、焦虑、自卑等。
二、心理教育与文化教育并举:
如何才能阻止青少年自杀呢?专家认为,心理教育对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重要。培养健康的心理不仅是预防之本,而且会令孩子受益终生。现在的中小学生绝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优点突出,但也有很多人任、自私、脆弱、独立精神差、承受挫折的能力差。这些都不是思想品质问题,而是心理健康问题,所以需要心理教育来解决。
如今,心理教育课已走进了不少学校的课堂,据悉,教育部即将讨论心理教育指导纲要,要求有条件的大 中城市开设中小学生心理建康教育课。在日前由精神卫生专家、社会学家、教育家等各方专家参与的预防自杀讲习班上,起草了中国国家自杀预 防策略草案,草案中呼吁社会各方积极参与预防自杀,降低自杀率。会上一位精神病学专家特别提出了青
少年自杀干预策略:减轻学习负担;举办父母学校,改变父母对子女不切实际的期望;对教师、家长进行 青少年心理知识普及教育,改变学校思想教育方式,改善家庭教育及亲子关系;特别关注问题家庭的子女 ;对中学生进行性知识教育。
三、 尊重生命,呼唤生命教育:
古语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杨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人从一出生就注定是一个社会人,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和亲人朋友相关联。珍爱自己的生命,也就是 给他人以关爱。关于生命的话题,那是一个永远没有结局的省略。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自己失去了对生命的渴望。成长是痛苦的,就像竹节拔高,需撕裂身体,去达到生命的高度。
成长、死亡,这好像是一条轨迹,所有的人都必须按照这样一个程序生存,于是这样一个近乎于呆 板的程序使得每一个人的表情很单调,有时甚至处于一种麻木的状态。生与死并不是鲜明的对立概念,它 使广大的青少年熟视无睹,对生没有惊喜,对死也没有恐惧。我们每一位成人都应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教育应该给孩子什么?现代教育呼唤的是“全人”的教育,要求我们关爱学生,要求我们关注到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要求
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生命”——生命特点、生命情感、生命欲望、生命目标……总之,现代的优质教育应 该是能为学生的最优发展提供“适应性空间”的教育,为培养学生未来的品性、意志、精神奠基,也就是 为每一个生命的成长奠基!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都有自己强烈的“生命欲”。这种“生命欲”需要在教育者的正确 引导下,在集体活动中不断地互相碰撞、冲突、迸发火花,激发了他们的内驱力,从而产生了一股源源不 竭的生命“活水”,在活动过程中又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张扬,最后走向成功。真正尊重学生的生命需要,理解学生的生命情感,更为重要的是,为“生命体”日后的成长奠基——学生 学会了热爱集体、自我管理、尊重他人、珍爱生命、与人沟通、团结合作、坦然面对挫折、努力实现自身价值……所有这些意志和品质,将会陪伴他一生,使他终身受益。
现代教育倡导“平等、民主、合作、互动、并进”的师生关系。当学生作为鲜活生动的“生命体”,生命 地位得到承认,生命价值得到尊重,生命质量得到提高的同时,教育者的生命质量也得到了升华。我们呼唤这样的生命教育,为每一个生命的成长奠基!(共28张PPT)
你认为世界上最宝贵的是什么?
为什么?
A、健康
B、生命
C、金钱
D、友谊
E、亲情
F 、爱情
G、自由
清华大学的刘海洋用浓硫酸泼动物园的狗熊
蹂躏动物,冷酷无知
悲伤母亲节——台湾艺人朱慧珍爱女坠楼自杀身亡
触目惊心——华南农大两周内发生4起学生跳楼身亡事件
某高中一女生奋力从高楼跳下,遗言称“压力大”
2012年5月26日,中山初三女生因与妈妈发生争吵从四楼跳下致重伤
9月10日是个什么日子?
世界预防自杀日
自杀每年造成约100万人死亡
张云飞
一、检查字音
销蚀( ) 滋( )养
凸( )显 虐( )待
泛滥( ) 践( )踏
皈( )依 挫( )折
shí
cuò
zī
tū
nüè
làn
jiàn
guī
二、赏析课文
探究一:
从文体角度讲这是一篇议论文,那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
探究二:
根据作者的观点,为什么要“呼唤 生命教育”,分论点有那些?用了那些论证方法?
探究三:
压力过大,人们感到自己的生存受到威胁,那怎么样才能让人们幸免于难呢?
探究一:从文体角度讲这是一篇议论文,那 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
加强生命教育
探究二:根据作者的观点,为什么要“呼唤生命教育”,分论点有那些?用了那些论证方法?
⑴生命是人生最宝贵的东西。
常见论证方法:
⑵生命的价值要求我们关注生命、热爱生命、珍惜生命。
⑶21世纪人的生命意识凸显。
举例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道理论证
探究三:压力过大,人们感到自己的生存受到威胁,那怎么样才能让人们幸免于难呢?
从生命教育做起
1、生存教育
2、生命价值教育
3、死亡教育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三、理清思路
议论文的常见结构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请遵循这一模式,划分段落层次,理清文章结构。
(1)摆出现象,指出生命教育
的不够。
(2-7)倡导生命教育的依据和
现实背景。
(8)如何进行生命教育。
四、讨论交流
1、列举身边或古今中外,能执着地追求生命、珍惜生命的事例。
贝多芬、霍金、司马迁、张海迪等
2、回想自己的经历,哪些时候,因为什么原因,你特别感受到生命的珍贵或脆弱?
学业欠佳
病痛的折磨和绝望
经济拮据造成心理负担
自卑心理
家庭危机
……
产生了心理问题
轻生自杀
导 致
挫折打击
青少年时期遇到的挫折打击
表达交流
假如你是一名谈判专家,你该如何劝阻一个想自杀的青少年?
至少三点
1、高考落榜
2、失恋
3、找不到工作
五、情感熏陶
欣赏达人秀《用脚弹钢琴的人》,感受生命的奇迹
“最美教师”张丽莉
六、小结
无论残疾人还是健康人,心灵若是堆满垃圾,心胸容易狭隘;心灵若是一尘不染,心胸则无限宽广。学习这篇文章,最主要是懂得生命教育的重要性,要感受生命的可爱,懂得用微笑面对每一天,每一个人,每一次失败,要关注生命、热爱生命和珍惜生命。只有这样,我们的生命才能绽放出绚丽的光彩!
七、拓展延伸
以“生命”为开头,根据例句仿写一句话。要求句式一致,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并有一定的思想意蕴。
例:
生命是翱翔的雄鹰,用它矫健的翅膀搏击广阔的天空。
生命是挺拔的青松,用它强劲的根系穿透坚硬的岩石。
生命是潺潺的流水,用它轻快的脚步趟过干枯的河床。
八、布置作业
阅读材料,发表你对生命的看法,不少于300字。
据《成都晚报》报道:日前川大华西附属医院急诊科接待了一位哭泣不止的妇女,医生在检查中发现,妇女的左手手臂有一处长约2厘米的刀伤伤口。根据妇女自己说,她是被她17岁的亲生女儿砍伤的,而原因仅仅是“我不让她去上网”。
热爱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