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秋学期最新同步课件:新闻两则

文档属性

名称 2012年秋学期最新同步课件:新闻两则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9-23 12:58: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 泽 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毛泽东同志这首词最早发表在人民文学出版社
一九六三年十二月版《毛主席诗词》。
1、新闻两则
毛泽东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作者简介
毛泽东(1893-1976),
字润之,湖南韶山人。政
治家、军事家、思想家、
伟大的革命导师。
主要作品都收集在
《毛泽东选集》中。
一、预习展示,目标定向
1、请给下面红色的字标上正确的读音。
阻遏( )
芜湖( )
荻港( )
溃退( )
歼灭( )
绥靖( )( )
瑰宝( )
负隅顽抗( )
高屋建瓴( )
è


kuì
jīan
suí
jìng
guī

líng
páng

气势磅礴( )( )
2、读准下列多音字的音:
荻( )港 锐不可当( )
获( )得 当( )真
要塞( ) 歼( )灭
阻塞( ) 阡( )陌
堵塞( ) 纤( )维
溃( )退
匮( )乏
馈( )赠

huò
dāng
dàng
sài

sāī
jiān
qiān
xiān
kuì
kuì
kuì
3、请解析下面的词语:
高屋建瓴
负隅顽抗
气势磅礴
阻遏
溃退
悍然
——形容居高临下,无法阻挡的有利形势。“瓴”,古代一种盛水的瓶子。
——垂死挣扎,顽固抵抗。
——形容气势雄伟壮大。
——阻止
——败退。“溃”,溃败。
——蛮横的样子。
新闻背景
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解放军坚决执行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举行了规模空前的全面大进攻。中国人民解放军于21日凌晨发起了渡江战役。我们今天学的这篇消息,就是毛泽东同志当时满怀豪情写的一则全面报道前线战况的新闻稿。
学习目标
文体上 新闻的特点和知识
题材上 战争的主题和思想
语言上 用语的准确和精炼
关于新闻
(1)消息的基本要求:让事实说话,内容真实准确,不能虚构或夸张;报道迅速及时;简明扼要。 (2)结构的五部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3)消息的六要素:时间、人物、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二、自主探究,知能整合
九江
江阴
安庆
芜湖
九江
江阴
安庆
芜湖
中路军
西路军
东路军
(35万)
(30万)
(35万)
感知课文,完成表格:
渡江区域 地点 时间 兵力 战况
中路军
西路军
东路军
长江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
二十日夜起二十四小时内
30万人
突破防线,已渡30万人
九江、安庆段
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至发电时止
35万人
所遇抵抗微弱,已渡三分之二
芜湖至江阴
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至发电时止
35万人
遇较顽强抵抗,激战,歼灭、击溃敌人,大部已渡江
三、合作互助,研讨释疑
1、你预习本上的问题解决了吗?
2、再读主体部分,为什么按中、西、东的顺 序叙述?分述三路战况,为什么能一气呵成?
中路军首先发起渡江战役;
西路军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合起来议论原因;
东路军所遇敌军抵抗较为顽强。 战势由弱到强。
层与层间过渡自然,找出过渡段。
四、归纳延伸,反思升华
语言特色
1、语言精练
2、夹叙夹议
3、详略得当
五、达标检测,反馈矫正:
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文的体裁是:
2、新闻的结构是: 、 、
、 、 。
3、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文的导是: 。
主体部分分 个层次。
4、新闻要素是: 、 、 、
、 、 。
新闻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渡江区域

标题
导语
主体
背景
结语
时间
地点
人物
起因
经过
结果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同学们,还记得新闻的五部分和六要素吗?
检查预习
负隅顽抗 撰写 皖 绥 靖
yú
zhuàn
潢川 鄂 豫 濂 聿
wǎn
xiù
suí
è
wén
宛县 星宿 阻遏 阌乡
huáng

lián
è

wǎn
jìng
负隅顽抗( ) 悍然拒绝( )
角落
蛮横的样子



蒋介石
理清《中原我军解放南阳》的结构
第一层是导语:
概述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指出南阳守敌
弃城南逃的背景、时间。
第二层是背景资料:
1、用两则史料说明南阳自古以来在军
事上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第三层是主体:
2、回顾过去一年蒋介石从重视南阳到
放弃南阳的变化,勾勒出蒋军全局
溃败的背景。
1、由河南全省基本解放进而回顾一年多来南线人民解放军取得的伟大胜利。
2、预言南阳逃敌王凌云前途黑暗。
二、自主探究,知能整合
速读课文,在文中圈点批注内容的六要素,整体把握新闻的内容。
自去年七月,南阳人民解放军开始向敌后进军,大量歼敌,扩大并巩固了根据地,壮大了人民武装,彻底孤立了敌人,南阳守敌王凌云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从此河南全境除若干据点外,全部为我解放。
人物:
中原我军
时间:
1948年11月4日下午
地点:
南阳
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三、合作互助,研讨释疑
1、你的问题都解决了吗?
2、比较下边每组中的两个句子,说说哪一句好,为什么?
a 、我们在所有的江淮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不仅生了根,而且枝叶茂盛了。
b、我们在所有的江淮汉区域,不仅建立了稳固的根据地,而且扩大了根据地。我们的根据地不仅巩固了,而且赢得了人民群众衷心的拥护。
a句表达效果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语言生动形
象,森林的形象,枝叶茂盛的形象,生机勃勃,富有气势。
3、《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概述了一年多来人民解放军的战绩,你能总结出这篇新闻的语言特色吗?
(1)语言简洁、准确、生动
(2)采用大手笔,笔力纵横
两则新闻的主题
两则新闻所报道的渡江战役和南阳解放的胜利,都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阶段的伟大胜利。
历史的记录告诉我们:
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伟大的奇迹;
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
中国革命胜利来之不易。
四、归纳延伸,反思升华
五、达标检测,反馈矫正
1、给加点字注音。
溃退( ) 歼灭( ) 督战( ) 芜湖( )
签订( ) 取缔( ) 对峙( ) 要塞( )
2、 根据拼音写汉字。
堵sè( ) 阻è( ) suí靖( ) 欢dù春节( )
3、为下面这则新闻主体部分的内容,拟一条一句话新闻。(不超过30字)
溪洛渡和向家坝是金沙江上拟建设的两个梯级电站,其水电资源分别是1200万千瓦和600万千瓦,两者之和接近三峡工程,已经列入国家开发计划。金沙江中段和下段一共可以建12个梯级电站,总装机接近6000万千瓦,是三峡工程的3倍多。
三峡总公司已经被确定为溪洛渡和向家坝两个项目开发的主业单位。他们计划在2001年底完成溪洛渡电站的可行性研究,并报告国家审查;2003年完成向家坝项目的前期工作,以期在三峡工程结束时,根据电力市场和资金平衡情况,进行有序开发,实现建设三峡工程、开发长江流域的目标。〔思路点睛:首先分析语段,找出层次;然后找出关键语句,概括信息要点。〕
新闻的一般知识:
新闻,又称消息,通常分为动态新闻、综合新闻、典型报道和新闻述评四类。其中动态新闻是报纸、广播最常用的一种。它报道的是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新成就。
新闻的作用:报道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
新闻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新闻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
新闻的写法:主要是叙述,有时兼有议论、描写。
新闻的特点:观点鲜明、内容真实、报道及时、语言简明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