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电荷 摩擦起电同步练习题2021-2022学年鲁科版九年级物理(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11.1电荷 摩擦起电同步练习题2021-2022学年鲁科版九年级物理(有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1-16 12:19: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1.1电荷 摩擦起电同步练习题2021-2022学年鲁科版九年级物理
一、单选题
中考专用文具袋内装有直尺、圆规、铅笔、圆珠笔、三角板和橡皮擦子,这些都是我们必备的学习用具。如图所示,如果在、两个金属夹子之间分别连入下列学习用具,再闭合开关,则可以使小灯泡发光的是
A. 金属圆规 B. 木铅笔壳 C. 塑料尺子 D. 橡皮擦子
如图所示,用导线把灯泡、电池和四种物品分别相连,灯泡一定不发光的是
A. 铝汤匙
B. 铁螺丝钉
C. 铜钥匙
D. 塑料笔外壳
现有三个轻质小球,实验发现其中任意两个小球相互靠近未接触都相互吸引。由此可判断
A. 两个小球带负电,一个小球带正电
B. 两个小球带正电,一个小球带负电
C. 一个小球带正电,一个小球带负电,一个小球不带电
D. 一个小球带电,两个小球不带电
有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甲球带正电,将甲与乙、丙靠近时,它们相互作用的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乙球一定带负电,丙球可能带正电
B. 乙球一定不带电,丙球可能带负电
C. 乙球可能带负电,丙球一定带正电
D. 乙球可能不带电,丙球一定带负电
各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和,使带电,不带电可以看到的金属箔张开,的金属箔闭合实验一:用带有绝缘柄的金属棒把和连接起来,如图甲所示实验二:用橡胶棒把和连接起来,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实验一中:有一部分电子通过金属棒从移动到了
B. 实验一的现象是,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的角度减小
C. 实验二中:有一部分电荷通过橡胶棒从移动到了
D. 实验二的现象是,验电器的金属箔由闭合变为张开
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和,使带上负电荷,可以看到的金属箔张开,的金属箔闭合。用带有绝缘柄的金属棒把和连接起来如图所示,观察到的金属箔张开的角度减小,的金属箔由闭合变为张开。则、连接起来的瞬间
A. 验电器的金属箔能够张开是因为带上了异种电荷
B. 正电荷由转移到
C. 金属杆中的电流方向是由到
D. 金属杆中的电流方向是由到
下列有关摩擦起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上
B. 失去了电子的物体带负电
C. 两个物体相互摩擦创造了电荷
D. 两个物体原子核发生了转移
油罐车后面都有一条拖地的铁链,其作用是
A. 发出响声,提醒其他车辆和行人注意
B. 向外界散热
C. 作为油罐车的标志
D. 把电荷导入大地,避免静电造成危害
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验电器和,带正电,不带电。现用金属棒连接验电器和,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电荷从验电器流动到验电器 B. 电荷从验电器流动到验电器
C. 验电器得到正电荷 D. 验电器得到正电荷
下列现象产生的原理与验电器制造原理相同的是
A. 电视机屏幕容易粘上灰尘
B. 冬季梳头发时,头发越梳越蓬松
C. 冬季梳头发时,头发随梳子飘起
D. 冬季脱毛衣时,毛衣发光并噼啪响
二、填空题
丝绸与玻璃棒摩擦,丝绸会带 电荷,如果将丝绸与一个带负电荷的轻质小球靠近,它们之间会互相 填“吸引”或“排斥”.
如图所示,用餐巾纸摩擦吸管可以使其带电,这是________现象;现用另一带电的物体靠近吸管带电的一端,发现它们互相排斥,说明:它们带的是________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
小萌用塑料梳子梳头时,发现头发会随梳子飘起来,头发与梳子相互吸引说明它们______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梳子是______选填“导体”或“绝缘体”
三、实验探究题
有关静电现象的小实验:
当甲乙两个通草球出现如图所示情形时,若甲带正电,则乙带______电。
如图所示,用餐巾纸摩擦吸管可以使其带电,这是______现象;现用另一带电的物体靠近吸管带电的一端,发现它们互相排斥,说明:它们带的是______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
用一根摩擦过的气球靠近空易拉罐,如题图所示,发现空易拉罐向气球方向滚动,这是利用了带电体具有______的性质。
下表是研究摩察起电得出的物体带电次序,表中任何两种物体相互摩擦时,次序在前的带正电,次序在后的带负电。
研究资料 石棉 玻璃 羊毛 木棉 石蜡
研究资料 羊毛 尼龙 木棉 火碱 树脂
由表中可知玻璃与石棉摩擦后,玻璃将带______电选填“正”或“负”;羊毛对电子的束缚能力要比木棉______选填“强”或“弱”。
学习了导体和绝缘体知识以后,同学们决定利用实验来判断橡皮、钢尺子等常见物体是否是导体,小红设计了如图所示电路图。
按照电路图接实物时,开关应该处于______状态。
在图中,按照图电路图,用笔画线表示导线,连接相应电路。
将被检测物体分别接入、间,通过观察______来粗略判断物体是否为导体。
小刚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电路图,将不同物体接入、间,来判断这些物体是否为导体,请分析这种方法是否可行______,理由是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解析】解:常见的导体包括:人体、大地、各种金属、酸碱盐的溶液等。题中金属圆规是导体,所以开关闭合后小灯泡能发光的是。
故选:。
要使小灯泡发光,在金属夹之间必须接入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是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是绝缘体。
此题考查哪些物体为导体,属于识记的内容,比较简单,特别需要记住的是铅笔芯是导体。
2.【答案】
【解析】解:铝汤匙、铁螺丝钉、铜钥匙都是导体,能使电路形成通路,塑料笔外壳是绝缘体,不能使电路形成通路。
故选:。
根据导电性的不同,材料可分为导体,半导体,绝缘体三大类,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导电性能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叫半导体。
本题考查了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对于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可以联系它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来记忆,不要死记硬背。如塑料,橡胶,陶瓷等常用来制作用电器的外壳,以防止触电,它们都是绝缘体;而电线芯用金属来做,因为金属容易导电,是导体,酸碱盐的水溶液都是导体。
3.【答案】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物体带电情况的综合判断,根据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和带电体的性质能吸引轻小物体分析。
根据电荷间的作用规律、带电体的性质,结合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利用题目中告诉的金属球之间的作用规律即可确定三个金属球的带电情况。
【解答】
由题可知,三个轻质小球任意两个小球相互靠近未接触都相互吸引。
若两个小球带负电,一个小球带正电,或者两个小球带正电,一个小球带负电,则一定会出现带同种电荷的两个小球互相排斥;所以不可能是三个小球都带电,故A、B错误。
C.若两个小球带异种电荷,另一个小球不带电,则两个带异种电荷的小球靠近时相互吸引,同时两个带电小球都会吸引不带电的小球,故C正确。
D.若两个小球不带电,另一个小球带电,则两个不带电的小球靠近时不会相互吸引,故D错误;
故选C。
4.【答案】
【解析】解: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由题图可知,甲、丙两球相互排斥,故甲、丙两球应该带同种电荷,因为甲球带正电,所以丙球一定带正电;又甲、乙两球相互吸引,则乙球可能带负电,又因为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所以乙球也可能不带电。
5.【答案】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了电流的形成、验电器的原理和物体的导电性,知道绝缘体不容易导电,金属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是解析此题的关键。
在金属中,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验电器是利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工作的;
容易导电的物体是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是绝缘体。
【解答】
、已知带电,不带电。若带正电,用带有绝缘柄的金属棒把和连接起来,的一部分电子转移到,正负电荷发生中和,的金属箔张开的角度减小;若带负电,用带有绝缘柄的金属棒把和连接起来,的一部分电子转移到,的金属箔张开的角度减小。故A错误,B正确;
、橡胶棒是绝缘体,电荷无法通过橡胶棒从移动到;验电器的金属箔没有变化。故C、D错误。
故选:。
6.【答案】
【解析】解:
A、验电器的原理是同种电荷相斥,所以,验电器的金属箔能够张开也是因为带上了同种电荷,故A错误;
B、原来验电器带负电,即有多余电子,验电器不带电,即不多电子、也不少电子,所以当用金属棒连接和时,一部分电子会从运动到,则验电器中的金属箔由于有多余电子而带上了负电荷,故B错误;
、据可知,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是到,由于电子带负电荷,所以电流的方向是由到,故C正确,D错误。
故选:。
验电器的原理是同种电荷相斥;
据带正电或负电的实质分析即可判断;
电流的方向与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此题考查了验电器的原理、电流方向的判断等知识点,是一道综合题。
7.【答案】
【解析】解:
、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上,并没有创造电荷,两个物体的原子核也不会发生转移,故A正确,CD错误;
B、摩擦起电时,一个物体失去电子,而另一个物体得到电子,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故B错误。
故选:。
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并没有创造电荷。
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实质都电子发生了转移,只是感应起电是电子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个部分。摩擦起电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8.【答案】
【解析】 油罐车在行驶过程中易产生静电,所以油罐车后面都有一条拖地的铁链,其作用是把电荷导入大地,避免静电造成危害,、、C错误,D正确。选D。
9.【答案】
【解析】解:
、由题知,带正电,不带电,用带有绝缘柄的金属棒把和连接起来,则上的一部分电子会通过金属棒转移到上,得到电子,与正电荷相互抵消一部分,带的正电荷会减少从而张角变小,而因为失去电子也带上了正电荷,的两金属箔带上同种电荷使金属箔张角变大,故A错误,B正确。
、由上面分析知,验电器得到电子,失去电子,而不是正电荷的移动,故CD错误。
故选:。
人们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所以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相反。
本题的目的是考查对验电器使用原理,在金属导体中,能够自由移动的电荷是负电荷自由电子。
10.【答案】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验电器的原理,验电器是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制作的,其用途是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解答】
验电器是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制作的,
A.电视机屏幕容易粘上灰尘,这是由于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的缘故,故A不符合题意;
B.冬季梳头发时,梳子与头发摩擦,即头发也带电,且头发带的是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相互排斥,所以头发越梳越蓬松,故B符合题意;
C.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塑料梳子与头发相互摩擦,发生了电荷的转移,从而使梳子和头发分别带上异种电荷而互相吸引,所以头发随梳子飘起,故C不符合题意;
D.冬季脱毛衣时,毛衣发光并噼啪响,这是由于摩擦起电后的放电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1.【答案】负
排斥
【解析】略
12.【答案】摩擦起电同种
【解析】
【分析】
用摩擦的方法使得物体带电,该现象称为摩擦起电现象;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知道摩擦起电的定义,并知道电荷间的作用规律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解答】
如图所示,用餐巾纸摩擦吸管可以使其带电,这是摩擦起电现象;
现用另一带电的物体靠近吸管带电的一端,发现它们互相排斥,说明:它们带的是同种电荷.
故答案为:摩擦起电;同种。

13.【答案】异种 绝缘体
【解析】解:当梳子和头发相互摩擦时,梳子和头发带有异种电荷,由于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所以头发会随着梳子飞起来。
梳子不容易导电是绝缘体
故答案为:异种;绝缘体。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本题考查了生活中的摩擦起电现象,这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现象,注重了物理和生活的联系,是中考常考的问题。
14.【答案】正 摩擦起电 同种 吸引轻小物体 负 弱
【解析】解:当甲乙两个通草球出现如图所示情形时,说明甲乙带同种电荷,若甲带正电,则乙带正电。
用餐巾纸摩擦吸管可以使其带电,这是摩擦起电现象,现用另一带电的物体靠近吸管带电的一端,发现它们互相排斥,说明:它们带的是同种电荷。
用一根摩擦过的气球靠近空易拉罐,如图所示,发现空易拉罐向气球方向滚动,这是利用了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表格中次序在前的带正电,次序在后的带负电,说明后者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强,获得电子。玻璃与石棉摩擦后,玻璃将带负电。羊毛排在木棉之前,木棉带负电,羊毛到正电,说明羊毛对电子的束缚能力要比木棉弱。
故答案为:正;摩擦起电;同种;吸引轻小物体;负;弱。
电荷间的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利用摩擦使物体带电的过程叫摩擦起电。
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摩擦起电的原因是不同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本领不同,束缚本领弱易失去电子,束缚本领强则获得电子。
理解电荷间的作用规律、摩擦起电的原因,知道带电体的性质,可解答此题。
15.【答案】断开 灯泡的亮度 不可行 若被检测物体是导体,且电阻很小,开关闭合后造成电源短路,损坏电源
【解析】解:在连接实物图时,开关要处于断开状态;
根据电路图,电流从电源正极出,经过开关、方向,依次连接各个电路元件,完成实物连接图,如图所示:
将被检测物体分别接入、间,若被检测物体是导体,容易导电,灯发光;若被检测物体是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灯不发光;所以可以通过观察灯泡的亮度来粗略判断物体是否为导体;
利用图电路图,将被检测物体分别接入、间,若被检测物体是导体,且电阻很小,开关闭合后造成电源短路,损坏电源。
故答案为:断开;如图所示;灯泡的亮度;若被检测物体是导体,且电阻很小,开关闭合后造成电源短路,损坏电源。
为了保护电路,在连接实物图时,开关要断开;
根据电路图,按照电流方向,依次连接各个电路元件,完成实物连接图;
将被检测物体分别接入、间,若被检测物体是导体,容易导电,灯发光;若被检测物体是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灯不发光;
利用图电路图,将被检测物体分别接入、间,若被检测物体是导体,且电阻很小,开关闭合后造成电源短路,损坏电源。
本题考查了实物图的连接、连接时注意事项、判断是否是导体的方法、短路的危害,属于基础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