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全一册化学 第四单元 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 第三课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全一册化学 第四单元 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 第三课时(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11-15 07:08: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 课题4化学式和化合价
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一、教材分析
《化学式的相关计算》,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课题4化学式与化合价》中的第三部分 ,课标中对本部分的要求是利用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进行物质组成的简单计算,包括计算相对分子质量、计算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和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这些内容是初中生应掌握的基本计算,也是教学中的重点,这些计算必须建立在对化学式意义的理解透彻基础上,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研究物质的组成,以此为基础达到能看懂某些商品的标签或说明书上标注的物质成分的含量,是本部分的难点,也是重点。
二、学情分析
1.初二学生初次接触化学,学生对从微观世界研究宏观物质从定性到定量,有一定难度。
2.初次接触化学计算,缺少解决问题的化学思维;课题内容单一、枯燥,部分学生可能学习兴趣和欲望不高。
3.了解了相对原子质量、掌握了化学式意义,初步具备进行有关相对分子质量计算的理论基础,具有一定的计算技能。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相对分子质量、质量分数的涵义;
2.掌握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组成物质各元素的质量比的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
2、能看懂某些商品的标签或说明书上标注的物质成分的含量
过程与方法
通过从微观到宏观的层层递进的分析方法,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所求问题,更好的掌握求解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体验到化学知识理论体系的系统性和严谨性,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检成功的喜悦。
通过熟悉物质化肥的情景,体会化学与生活的息息相关。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相对分子质量、组成物质各元素的质量比、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的基本计算。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计算的方法和掌握规范的计算格式。
五、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播放推销化肥的视频,提问:假如你是化肥店老板,你会通过什么办法来判断这个广告的真伪? 观看视频,思考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意识到化学离我们并不遥远,从生活走进化学。
明确项目目标 出示项目目标: 1.会根据化学式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2.会根据化学式计算组成物质的各元素质量比及某一元素的质量分数 倾听,明确学习目标 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项目一、根据化学式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热身1.说说水的化学式的意义。 热身2.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组装水分子模型,并描述一个水分子的构成。 热身3.原子的质量很小,为了记忆和计算的方便,原子的质量通常用什么来表示?(相对原子质量) 2.分子的质量也很小,那么我们如何来表示分子的质量呢? 思考,回答 通过几个问题将之前学习过的多项知识进行复习,使学生体会到化学理论的系统性和严谨性,更是通过问题的铺垫使学生更容易的掌握要学的新知识。 并培养学生类比、分析的能力。
一 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1(闯关).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叫作相对分子质量。 2.出示例题:计算水的相对分子质量。 3 (乘胜追击).课堂练习 硝酸铵(NH4NO3)和尿素CO(NH2) 2 是一种常见的氮肥,请计算出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 4(展示) 学生板演,规范解题格式。点拨注意事项。 5.(总结) 相对分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和 学习水的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注意到计算的格式。 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 小组讨论总结 通过水的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的学习,将其迁移到其他的类型题中,并在完成习题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 为防止学生机械的模仿,引导学生自己根据化学式的意义进行计算。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找到解题的规律
项目二、根据化学式计算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及某元素质量分数 根据化学式计算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及某元素质量分数 1.引导学生思考 一个水分子中,氢原子与氧原子的质量比是多少? 一个水分子中,氢原子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用求一袋水果中苹果的质量分数让学生理解一个水分子中,氢原子的质量分数) 2.追问:一个水分子中,氢原子与氧原子的质量比等于水中H、O元素的质量比吗? (引导学生通过以下图片来理解此问题。) 3.引导学生总结 4.小组合作,完成以下任务,找学生上台板演。 (1)求出NH4 NO3 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 (2)求出CO(NH2) 2 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百分数前保留一位小数) (3)讨论并归纳物质组成元素质量比和某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 5.引导学生总结 元素质量比=(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 分析并求解。 得出结论:只要是水分子,不论多少个,其氢、氧原子的质量比均不变。 计算,注意到计算的格式。 小组讨论。 通过日常生活中简单具体的实例来帮助学生学习复杂抽象的问题,降低了难度。 让学生明白计算原理,一个水分子中氢原子相对质量总和与氧原子的相对质量总和的比即是水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通过水中氢、氧元素质量比计算的学习,将其迁移到其他的类型题中,并在完成习题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使学生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喜悦。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找到解题的规律
学以致用 交流展示 1.再次出示问题:假如你是化肥店老板,你会通过什么办法来判断这个广告的真伪? 2.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3.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有意识的去识读标签。 学生思考回答 倾听,思考 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引导学生认识化学与生活的关系,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从化学走向生活。
四、总结 1.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本课所学的三类题型,并总结出如何解决这三类问题的方法。 引导学生认识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铺垫】本课题所学内容不仅是之前知识的延续更是会对以后化学方程式相关知识的学习起到重要作用。 总结本课知识。 认识本课所学知识的重要性。 认识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强化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认识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说明本课题承上启下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更多知识的学习和探究欲望。
六、板书设计
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1.相对分子质量
2.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
3.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