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四年级上册 第十五课《刻印的乐趣》课件(21张PPT)+教案+说课课件+说课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美版四年级上册 第十五课《刻印的乐趣》课件(21张PPT)+教案+说课课件+说课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1-11-15 10:15:21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刻印的乐趣》教学课件
美术人美版 四年级上册
新知导入
课 题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
课堂练习
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微信扫码,打开小程序,手机查阅,随时随地找资源!
微信扫码,打开小程序,手机查阅,随时随地找资源!!!
版权声明
21世纪教育网w.21cnjy.com(以下简称“本网站”)系属深圳市二一教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
旗下网站,为维护本公司合法权益,现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作出如下郑重声明
本网站上所有原创内容,由本公司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安排专项经费,运营规划,组织名校名师创作完成,
著作权归属本公司所有。
二、经由网站用户上传至本网站的试卷、教案、课件、学案等内容,由本公司独家享有信息网络传播权,其作品
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本网站不保证其内容的有效性,凡因本作品引发的任何法律纠纷,均由上传用户承担法律责任
本网站仅有义务协助司法机关了解事实情况
三、任何个人、企事业单位(含教育网站)或者其他组织,未经本公司许可,不得使用本网站任何作品及作品的
组成部分(包括但不限于复制、发行、表演、广播、信息网络传播、改编、汇编、翻译等方式),一旦发现侵权,本
公司将联合司法机关获取相关用户信息并要求侵权者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四、一旦发现侵犯本网站作品著作权的行为,欢迎予以举报。
举报电话:4006379991
举报信息一经核实,本公司将依法追究侵权人法律责任!
五、本公司将结合广大用户和网友的举报,联合全国各地文化执法机关和相关司法机关严厉打击侵权盗版行为
依法追究侵权人的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
特此声明
深圳市二一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2
囚9
A

命的彘
北宋平民发明家半升总结了
历代雕版印刷的丰害的实践经验
经过反复试验,在宋仁宗庆历
年间(公元1041-1048)制成了胶泥
活字,实行排版印刷,完成了印
刷史上一项重大的革命

雕版印刷在印剧史上有活化石之称,扬
州是中国雕版印刷术的发源地之一,是中国国
内唯一保存全套古老雕版印刷工艺的城市,国
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雕版印刷是在一定厚度的平滑的木板上
粘贴上抄写工整的书稿,薄而近乎透明的稿纸
正面和木板相贴,字就成了反体,笔划清晰可
辨。雕刻工人用刻刀把版面没有字迹的部分削
去,就成了字体凸出的阳文,和字体凹入的
石阴文截然不同。印刷的时候,在凸起的字体
上涂上墨汁,然后把纸覆在它的上面,轻轻拂
拭纸背,字迹就留在纸上了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第15课《刻印的乐趣》教学设计
课题 15.刻印的乐趣 单元 第十五单元 学科 美术 年级 四年级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古代印刷术的知识,学习刻印的技巧、方法和步骤。技能:学习正确的刻印方法和步骤,刻制美丽的图案,装饰美化生活。2.能力目标:通过欣赏作品、观察示范、理解文字、艺术实践等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刻印和组织图案的方法。3.情意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体验到刻印的乐趣,体会将艺术创作融入生活的情趣。养成踏实、认真的学习态度,形成热爱祖国优秀文化传统的价值观。
重点 学习刻印的方法和步骤,刻制漂亮的图案。
难点 刻印图案的完整性与线条的流畅性。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一、新知导入出示图片:印章引入观看图片,说一说这是什么?多媒体出示课题,板书课题:刻印的乐趣 观看回答 激发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 二、新知讲解1.引导启发出示问题:说一说,你知道或者了解我们国家的印刷术吗?2了解印刷术印刷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印刷术的发明极大地加速了信息和知识的传播、推动了人类文明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因而被称为“文明之母”,这是中华民族为人类社会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你知道印刷术是谁发明的吗?四大发明都有哪些?北宋平民发明家毕升总结了历代雕版印刷的丰富的实践经验,经过反复试验,在宋仁宗庆历年间(公元1041-1048)制成了胶泥活字,实行排版印刷,完成了印刷史上一项重大的革命。指南针(轩辕黄帝)、造纸术(蔡伦)、火药(孙思邈)、印刷术(毕升)。四大发明中与印刷术相关的另一项发明你知道是什么吗?(活字印刷术、雕版印刷)3.了解雕版印刷雕版印刷在印刷史上有"活化石"之称,扬州是中国雕版印刷术的发源地之一,是中国国内唯一保存全套古老雕版印刷工艺的城市,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雕版印刷是在一定厚度的平滑的木板上,粘贴上抄写工整的书稿,薄而近乎透明的稿纸正面和木板相贴,字就成了反体,笔划清晰可辨。雕刻工人用刻刀把版面没有字迹的部分削去,就成了字体凸出的阳文,和字体凹入的碑石阴文截然不同。印刷的时候,在凸起的字体上涂上墨汁,然后把纸覆在它的上面,轻轻拂拭纸背,字迹就留在纸上了。4.作品欣赏佛经卷首插图唐代。你能说一说这幅插图的刻工吗?这幅刻印精美的插图以精良的刻工和浓重的印刷墨色,充分地显示了中国唐代印刷的高超水平。宋版书《资治通鉴》 宋代字体端庄,雕版精良,纸墨上乘,为中国宋版书的代表。小知识: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史书,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及重要的地位。是北宋司马光主编,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5.古代印章的用途古代印章在皇帝和官员中是表明官职或官员的象征;在商业中是关邑通行用的印;还用于封检物品凭信时的检封、封泥或者泥封。6.现代印章的用途现代印章在书画中起着均衡画面构图,丰富画面效果的功能;是作为个人身份的一种证明手段;还是各单位的公章,还是各种证件的印章。7.思考讨论说一说,生活中的那些材质适合做刻印的材料?有一定硬度的东西。橡皮、胡萝卜、石膏板等。印章的材质:宝石、玉石、玻璃、象牙、钢章、塑料、木头等。8.认识印章的刻法说一说,刻印方法中的图案或是文字是怎样呈现出来的?要刻去什么?保留什么?一种是白文刻法,刻去笔画,留着周围。一种是朱文刻法,保留笔画,把周围刻掉。提示:如果刻字制版时要写反字,刻完的字印出来才是正的。9.思考与讨论:说一说,刻字时有什么小奥秘?怎样才能把字写成反字?可以找一个比较透明的纸正着写,然后进行翻过来转印的方法完成。三、合作探究小组讨论:说一说刻印的步骤是什么?1.描图。2.转印。3.雕刻。4.试印。5.整理。6.印制。小体验:说一说胡萝卜的刻印方法是什么?1.刻。2.印。小体验:说一说石膏板的刻印方法是什么?(用橡皮刻纹样)1.刻。2.上色。3.完成作品小提示:刻版时,若右手走刀,左手应该在刀口下方。为确保安全,左右可戴手套。四、课堂练习:(出示课件图片及音乐)提出创作要求:选择适合的材料、图案、文字,用刻印的方法设计制作藏书票或书签。教师指导制作五、课堂总结:自评:说一说自己用什么材料刻印的什么内容?互评:说一说谁的作品构思巧妙,印制得干净、整洁?教师点评:评价以鼓励为主,也要提出相应的建议,有待于学生对绘画水平的提高。学生总结:说一说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这节课学习的快乐是什么?教师总结:总结学生学习掌握情况。六、作业布置利用刻印的方法刻一个图案印在生活用品上,装饰美化我们的生活。 根据问题回答了解学习思考回答欣赏学习了解雕版印刷以及制作欣赏作品认识古代印章的用途了解现代印章用途学习刻印的材料学习白文和朱文讨论学习小组合作研究体验创作根据要求进行刻印组织语言介绍给同学们听。评价同学作品总结学习内容 提高学生语言组织能力提高对印刷术的认识,掌握印刷术知识提高知识的了解加强学生对雕版印刷的认识和四大发明的了解了解雕版印刷内容加强对作品欣赏、分析的能力认识古代印章的用途,掌握更多知识掌握现代印章的用途学习了解印章的材料,为刻印打下基础掌握印章的刻法提高思考讨论能力,掌握知识提高合作能力感受刻印的乐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语言组织能力提高学生评价能力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总结能力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了解了刻印的知识,知道了印章的用途,学习了刻印的方法,认识了印章的材质,能根据学习内容设计不同的印章。
板书 15.刻印的乐趣印刷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印章的材质:宝石、玉石、玻璃、象牙、钢章、塑料、木头刻法:一种是白文刻法,刻去笔画。一种是朱文刻法,保留笔画。刻印的方法:1.描图。2.转印。3.雕刻。4.试印。5.整理。6.印制。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11张PPT)
《刻印的乐趣》说课稿
美术人美版 四年级上册
课 题
说内容
说教材
说学情
说教法
说过程
说板书
说作业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微信扫码,打开小程序,手机查阅,随时随地找资源!
微信扫码,打开小程序,手机查阅,随时随地找资源!!!
版权声明
21世纪教育网w.21cnjy.com(以下简称“本网站”)系属深圳市二一教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
旗下网站,为维护本公司合法权益,现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作出如下郑重声明
本网站上所有原创内容,由本公司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安排专项经费,运营规划,组织名校名师创作完成,
著作权归属本公司所有。
二、经由网站用户上传至本网站的试卷、教案、课件、学案等内容,由本公司独家享有信息网络传播权,其作品
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本网站不保证其内容的有效性,凡因本作品引发的任何法律纠纷,均由上传用户承担法律责任
本网站仅有义务协助司法机关了解事实情况
三、任何个人、企事业单位(含教育网站)或者其他组织,未经本公司许可,不得使用本网站任何作品及作品的
组成部分(包括但不限于复制、发行、表演、广播、信息网络传播、改编、汇编、翻译等方式),一旦发现侵权,本
公司将联合司法机关获取相关用户信息并要求侵权者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四、一旦发现侵犯本网站作品著作权的行为,欢迎予以举报。
举报电话:4006379991
举报信息一经核实,本公司将依法追究侵权人法律责任!
五、本公司将结合广大用户和网友的举报,联合全国各地文化执法机关和相关司法机关严厉打击侵权盗版行为
依法追究侵权人的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
特此声明
深圳市二一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2
囚9
A

命的彘
刻印的乐趣
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过程说板书
“说教材”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古代印刷术的知识,学习刻印的技巧
方法和步骤。技能:学习正确的刻印方法和步骤,刻制美丽的图案
装饰美化生活。
2.能力目标:通过欣赏作品、观察示范、理解文字、艺术实
践等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刻印和组织图案的方法
3.情意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体验到刻印的乐趣,体
会将艺术创作融入生活的情趣。养成踏实、认真的学习态度,形成
热爱祖国优秀文化传统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是:学习刻印的方法和步骤,刻制漂亮的图案。
教学难点是:刻印图案的完整性与线条的流畅性。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第15课《刻印的乐趣》说课稿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美术教材上册、第十五课《刻印的乐趣》的授课内容,下面我着重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五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
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我确立阶段目标,本课《刻印的乐趣》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本课的内容是:旨在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版画知识,开阔版画创作视野,引导学生从版画的雏形阶段——拓印,到纸质媒材版画,再到本课用质地较软的材质进行刻印实践,步步深入地带领学生进入版画学习的天地,体验版画学习的乐趣。根据“造型 表现”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为了使学生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古代印刷术的知识,学习刻印的技巧、方法和步骤。技能:学习正确的刻印方法和步骤,刻制美丽的图案,装饰美化生活。
2.能力目标:通过欣赏作品、观察示范、理解文字、艺术实践等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刻印和组织图案的方法。
3.情意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体验到刻印的乐趣,体会将艺术创作融入生活的情趣。养成踏实、认真的学习态度,形成热爱祖国优秀文化传统的价值观。
明确了教学目标,本课的重难点也就显而易见了:
教学重点是:学习刻印的方法和步骤,刻制漂亮的图案。
教学难点是:刻印图案的完整性与线条的流畅性。
二、说“学情”
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接触过版画,了解了相关的知识,并对纸质版画有过两次实践活动,对版画表现出较为浓厚的学习兴趣。对于本课的学习,学生可能会面临如下困难:一是刻版时要刻去什么、留下什么,在操作时比较容易搞混,二是初次接触刀刻,力度把握不好,容易出现失误,造成图案不完整和线条不流畅;三是操作刀具时,如果持刀姿势不对,极易出现安全问题;四是在组织图案时,容易忽略美的法则。
三、说“教学法”
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课程设计注重人文关怀,侧重学生的体验过程,针对四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进行美术教学,通过各种情景创设,从而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并体验快乐学习的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通过多元评价和激励,引导学生积极创作与互动,体会大胆、想象和创作的快乐,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我主要采取设置情境教学方法,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他们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从而产生主动学习和创作的欲望。培养学生把课堂教学、生活实际和自己的绘画经验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主动地去发现我们周边的客观事物,做到生活源于艺术,而艺术又在生活中升华,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做到有的放矢。根据本课的特点,我还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通过多媒体视频、图片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习制作刻印的的方法。
2.活动探究法:通过引导启发 、了解印刷术 、了解雕版印刷、作品欣赏、古代印章的用途 、现代印章用途、思考讨论 、认识印章的刻法 、思考讨论、合作探究等环节加强对刻印知识的认识和了解,学习掌握刻印的刻法和刻印的方法,开始设计并进行刻印。
3.集体讨论法:小组讨论。
四、说“教学过程”
为了使学生都能在视、听、说、做、思等行为环节中经历美术的过程、体验审美的快乐,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设计的教学过程如下:
(—)新知导入
我首先设计了“创设情景——出示印章图片”这一环节,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我在教学一开始就出示印章图片把学生带入本节课的学习之中,为后面学习《刻印的乐趣》做好铺垫,并引出本课课题《刻印的乐趣》。
(二)新知讲解
在新知讲解这一环节,我设计了“引导启发 、了解印刷术 、了解雕版印刷、作品欣赏、古代印章的用途 、现代印章用途、思考讨论 、认识印章的刻法 、思考讨论”这九个环节,加以介绍。
1.引导启发
引导启发我以问题进行引导,让学生说一说对印刷术的了解这样在引入了解印刷术就更容易理解和学习了。
2.了解印刷术
通过讲解学习,让学生掌握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并了解印刷术知识,认识四大发明知识。
3.了解雕版印刷
通过图片和讲解让学生了解雕版印刷在印刷史上有"活化石"之称,扬州是中国雕版印刷术的发源地之一,是中国国内唯一保存全套古老雕版印刷工艺的城市,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明白雕版印刷是在一定厚度的平滑的木板上,粘贴上抄写工整的书稿,薄而近乎透明的稿纸正面和木板相贴,字就成了反体,笔划清晰可辨。
4.作品欣赏
欣赏两幅作品分别是唐代佛经卷首插图和宋代的宋版书《资治通鉴》通过欣赏让学生分析作品的精良刻工,激发学生欣赏和分析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5.古代印章的用途
通过古代印章的认识让学生了解古代印章的用途,对印章知识掌握的更多些。
6.现代印章用途
通过印章和文字让学生了解现代印章的用途。
7.思考讨论
通过观察思考,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适合做印章的材料,这样再认识印章的材质,学生就更容易学习和记忆了。
8.认识印章的刻法
通过图案对比讲解,让学生认识白文和朱文,一种是白文刻法,刻去笔画,留着周围。一种是朱文刻法,保留笔画,把周围刻掉。
9.思考讨论
通过图片展示刻字的奥妙,让学生掌握转印的方法,进行文字的设计。
(三)合作探究
出示图片让同学们进行小组交流、分析刻印的步骤,再通过体验刻胡萝卜和橡皮刻纹样,并通过讲解让学生明白刻刀的走向,确保学生安全。通过小组中交流、合作、在小组中探讨学习,使重、难点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中得到了解决,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课堂练习
为了给学生自由发挥、创造的空间,我设计了“艺术实践”这一环节,鼓励学生对作品进行创作,在创作过程中强调学生要求:选择适合的材料、图案、文字,用刻印的方法设计制作藏书票或书签。在学生创作作品时如遇到问题或是我发现问题时,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学会及时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五)课堂总结
课堂总结部分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展示评价”,第二部分是“课堂总结”。
1.“展示评价”的环节,在学生创作基本完成时,我采用学生自评为主,其他同学互评与教师点评为辅的方法而进行评价,从而使学生参与到评价中,培养学生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快乐。
⑴自评:说一说自己用什么材料刻印的什么内容?
⑵互评:说一说谁的作品构思巧妙,印制得干净、整洁?让他们在共同的参与过程中交流,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⑶教师评价:根据激励性的原则,及时肯定学生的作品和表现,保护他们的积极态度和创新意识。点评时要注意动手能力较弱、性格内向的学生应该给他们更多的展示机会,找出优点并发自内心的表扬、赞扬他们,使他们摆脱自卑心理,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这样全体学生也就都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2.课堂小结
最后是本节课的结束语,说到此处真是有种“意犹未尽,余味无穷”,在课程即将结束时,我会问学生:“说一说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这节课学习的快乐是什么?”学生学会从创作的快乐、成功的快乐、合作的快乐等方面进行回答,甚至会从老师和同学的评价中体会到快乐。本环节对快乐的回顾,更能加深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学习和体验,同时又是对这节课的总结和梳理。
六、板书设计
15.刻印的乐趣
印刷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印章的材质:宝石、玉石、玻璃、象牙、钢章、塑料、木头
刻法:一种是白文刻法,刻去笔画。一种是朱文刻法,保留笔画。
刻印的方法:1.描图。2.转印。3.雕刻。4.试印。5.整理。6.印制。
我比较注重直观、系统的板书设计,还及时的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理解和掌握。我的板书设计是以文字为主,突出了本节课学习内容,让学生对本节课知识掌握更深,记忆更清楚。
七、作业布置
利用刻印的方法刻一个图案印在生活用品上,装饰美化我们的生活。
结束语:
总之本节课我通过直观教学、精心设问、探究学习、艺术创作等环节,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强调把学生当成发现者、创作者,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进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互帮互助、参与和合作意识,实现了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真正做到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同步提高,完成了本节课的三维目标和、重点、难点等知识内容,使学生学有所成,学有所获。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五个方面的所有叙述,请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正,我的说课完毕。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