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这封信的内容,掌握作者对圆明园的评价。
2.体会作者的情感:对圆明园的赞美和对侵略者的谴责;体味作者的博大胸怀和高尚风格。
3.培养学生爱国图强,尊重和热爱全人类文化成果的情感。
【重点·难点】
1.掌握作者对圆明园的高度评价,对英法联军强盗行为的谴责。
2.激发学生爱国图强,尊重和热爱全人类文化成果的情感。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860年10月,历史记载了羞耻的一页,英法联军以其强盗般的卑劣行径掠夺并焚毁了我们的“万园之园”——圆明园。“一炬毁名园,千古江山留恨迹。”昔日恍若月宫,金碧辉煌的皇家园林如今成了断壁残垣、芳草萋萋的一片废墟。(请同学们打开书看文中的插图。)举步其中,步履沉重;叩问历史,回声重浊……此时,从遥远的国度传来了正义的质问,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现在,我们就一同去聆听一番。
二、指出预习作业中存在的问题
1.强调两个字词的读音
珐琅fà láng 劫掠jié lüè
2.着重指出四个字的字形
眼花缭乱 不可名状 赃物 制裁
三、合作探究
(一)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的前3自然段,找一找雨果眼中的圆明园是什么样的。
明确:先总评:称圆明园是“世界奇迹”。肯定其艺术价值在世界上的地位(是幻想艺术的最高成就)。
接着与巴特农神庙相比较,指出圆明园的艺术性质和成就:①圆明园是东方幻想艺术中的最高成就;②圆明园几乎集中了超人的民族的想象力所能产生的成就;③圆明园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
然后具体讲述园中的建筑材料、建筑、陈设、装饰、园林景观;耗费劳动巨大。(是人类文明的结晶。)
最后讲圆明园是属于全人类的亚洲文明杰作。(亚洲文明的剪影。)
2.雨果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这件事是怎样评价的?请同学们放声朗读5至9自然段,找出表达雨果观点的概括性语句。
明确:“感谢您给了我这样一个抗议的机会。”(抗议侵略者的行为)
“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认为他们是非正义的)
“我希望有一天,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持否定态度)
“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这是真正的野蛮)(这句话用了反语)
【小贴士】反语:故意使用与本来意思相反的词语或句子来表达本意的修辞手法。多用在揭露、批判、讽刺等方面。
引导学生在文中找出其他使用反语的句子加以品析,体会反语的作用。
明确:作者使用反语活画出了强盗的丑态,讽刺了侵略者的卑劣行径,彻底揭穿了他们强盗的面目。
(二)合作探究
1.雨果对圆明园的被毁进行了义正辞严的历史总结,你如何看待他的这种态度?
明确:①雨果的立场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没有站在法国的立场上,而是站在全人类的立场,饱含着浓厚的人道主义精神。(“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
②雨果谴责了法国政府,和统治者的卑劣行径划清了界限,有着博大的胸怀和高尚的品格。(“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
③雨果的做法体现了他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珍视,对中国人民的尊重。他是一个胸怀宽广、公正无私、尊重他人的人。
2.雨果在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同学们,你们认为作者的这个夙愿怎样才能实现呢?
明确:中国国力的增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为自古以来都是弱国无外交,只有强盛的国家才能维护自己的尊严。……
四、拓展阅读
请同学们阅读下面文章,思考:圆明园是否应该重修?残破的圆明园对今天的炎黄子孙有何作用?
圆明园祭
冯 峥
那天很冷,我却刻意要到圆明园去。朋友们都劝说,圆明园没有什么可看的,只是几块烂石头,我说,你们不懂我的心。
北风凄厉,草木萧疏,断壁残垣,一览无余。
然而,在凄厉的风雨声中,我却分明听到悠悠钟声百鸟唱啁(音“周”);透过萧疏草木,我看见了圆明之娇,长春之美,万春之秀,300亩园林春意正浓;断壁中,我看见了乾隆的题诗;残垣中似见文渊阁的浩瀚藏书……
我听见了来自法国130年前的一个深情的声音……一个近乎超人的民族所能幻想到的一切都汇集于圆明园;……只要想象出一种无法描绘的建筑物,假如有一座集人类想象力之大成的灿烂宝库,以宫殿庙宇的形象出现,那就是圆明园……
啊,一个惜墨如金的世界文豪,用了无所不极的文字来称赞她!以至100多年后仍引起人们振颤的新的共鸣。
然而,对于玉焚香陨了的美人,祭奠者越是抒以赞美,痴情者越是悲伤,正如白居易写《长恨歌》、汤显祖写《还魂》……引得多少痴情男女欲悲欲死!此刻面对圆明园,我就是这种心情。
我的心在哭,悲哀着美的逝去。
我听见圆明园在哭泣,哭了100多年:以至我在遥远的南方也时常听见。
圆明园在哭,哭护花无力;圆明园在泣,泣其悲惨遭遇渐被忘怀。
我和圆明园在同声一哭!
有好心人曾慷慨施舍,要把圆明园重修建。
不管好心人如何慈悲,可我总要与刽子手杀死杨虎城后,在他英骸上建筑花圃这残酷的事实联想;我甚至联想到有人要把杨玉环的玉骨支起来,再披上半透明的比基尼。
这是历史的悲哀!
他们看不见圆明园的额头上“耻辱”两个黑字,他们听不到一个在屈辱中哭泣的母亲对她儿孙的声声嘱托以及希望着争气的未来。
站在这写满血字的废墟上,我面对现实,拼搏未来!
我见到了萧疏草木之上有苍郁的青松,冲天傲雪;我见到了熏烟的巨石峥磷屹立,傲骨常在!
100多年前,方才唱赞诗的雨果先生坚信:总有这样一天——解放了的而且把身上的污浊洗刷干净了的法兰西,将会把自己的赃物交还给被劫夺的中国。
而我永远相信:有志气的炎黄子孙,决不会让那屈辱的历史重演!一定会在这古老的土地上巍然屹立,奔向辉煌的未来!
五、课堂小结
雨果站在全人类的立场上,盛赞了东方传奇——圆明园,以及这一“世界奇迹”的创造者。他握住文明和野蛮的标尺,使用反语的修辞手法,义正辞严地谴责了英法联军的强盗行径,体现了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雨果的正义质问也提醒了我们勿忘国耻,奋发图强,决不让历史重演!
六、作业
1.结合学完本文的感想给雨果回一封信谈谈自己的看法。
2. 课下读余秋雨的《废墟》和张晓惠的《哭泣的圆明园》,思考应该怎样对待历史。
【板书设计】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雨果
赞美圆明园 “世界奇迹”
谴责侵略者 反语
胸怀宽广 正直无私 尊重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