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夏朝
商朝
周朝
西周
东周
(前1046年——前771年)
春秋时期
(公元前770~前476年)
——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
战国时期
(公元前475~前221年)
——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前2070年——前1600年)
(前1600年——前1046年)
温故知新
第9课
秦指的是谁
为什么秦能
统一?
统一后
怎样做?
我们怎么看待
统一?
问题探究一:
结合教材 P44,归纳秦统一六国的原因?
战国形势图
渴望和平
国力强盛
雄才大略
咸阳
秦
公元前230—前221年
政治
文化
经济
交通
军事
奏折一:七国文字各异,各地民众看不懂下发的诏书。
奏折二:七国的货币和度量衡的标准不同,收上来的
赋税钱币各色各样、粮食多寡不等。
奏折三:七国车辆和道路的宽度不同,交通不便,诏书
不能及时到达各地。
奏折四:北方匈奴来犯,边境危机严重。
战国时期各国使用的文字
二、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便利政令的发布和民间交流,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文化的发展。
商品的交换更加便利,促进了经济发展;解决了各地换算之间的困难。
二、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加强了各地的交通往来,
促进了全国交通的顺畅。
二、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临洮
辽东
问题探究二:怎样评价秦的统一?
当堂检测
秦指的是谁
为什么秦能
统一?
统一后
怎样做?
我们怎么
看待统一?
1.梁启超:“天下之统一,势也。不统于秦,亦统于他国。”天下“统于秦”发生在( )
A.公元前356年
B.公元前230年
C.公元前221年
D.公元前202年
C
2.秦统一后,为维护皇权,巩固统治,加 强了对官员的监察管理。其中,中央分管监察百官的是( )
A.刺史 B.丞相 C.太尉 D.御史大夫
D
3.秦长城的东西起止点是( )
A.西起辽东,东到陇西 B.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C.西起咸阳,东到河套 D西起陇西,东到长平
B
4.皇帝成为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在中国沿用了两千多年,最先使用这个称号的是( )
A.刘邦 B.项羽 C.赢政 D.陈胜
C
5. 秦统一后在地方上推行的政治制度是( )
A.分封制 B.行省制 C.郡县制 D.邦国制
C
6、秦朝的都城是( )
A.镐京 B.洛邑 C.咸阳 D.阳城
C
7.秦始皇为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和维护国家统一所采取的措施有( )
①推行郡县制 ②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 ③车同轨 ④修筑长城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