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2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1)
一、单选题
1.(2021·嘉兴)某人因经常不吃早餐,导致胆汁不能正常排放,并因此产生胆结石而致胆管堵塞。胆管堵塞后会直接影响消化的营养素是( )
A. 淀粉 B. 蛋白质 C. 纤维素 D. 脂肪
2.(2020九上·拱墅期末)豆浆是一种老少皆宜的营养食品。每百克豆浆部 分营养物质含量如表所示(单位:克)。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蛋白质 糖类 脂肪 维生素A
1.80 1.10 0.70 0.015
A. 豆浆中的蛋白质在人体的胃部被消化成氨基酸 B. 豆浆中的糖类可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C. 豆浆中的脂肪可被人体直接吸收利用 D. 豆浆中的维生素A只被人体的小肠壁吸收
3.(2021九下·西湖开学考)胃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下列有关胃的形态和功能表述错误的是( )
A. 胃是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分,利于暂时贮存食物
B. 胃壁中有发达的平滑肌层,能不断蠕动促进食物与胃液的混合
C. 胃壁中有胃腺,能分泌胃液,胃液具有杀菌、消化等作用
D. 胃腺分泌的胃液中含有消化酶,能完全消化食物中的脂肪
4.(2021九下·慈溪月考)如图为人体消化系统局部的示意图,下列哪一器官的功能与提供血糖调节或血糖浓度的相关性最低?(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5.(2021·定海模拟)下表是某同学在做“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实验中的相关记录,该实验表明酶的催化作用( )
试管 加入物质 温度 加入碘液
1 淀粉糊+唾液 37℃ 不变蓝
2 淀粉糊+唾液 0℃ 变蓝
A.需要适宜的 pH B.需要适宜的温度 C.具有专一性 D.具有高效性
6.(2021·金华模拟)肠道显微胶囊是一种用于诊断胃肠道疾病的可吞咽式小型设备(如图),患者将智能胶囊吞下后,它即随着胃肠肌肉的运动节奏依次通过消化道的各个结构,同时对经过的胃肠道进行连续摄像。结合图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显微胶囊可依次经过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
B.显微胶囊可进入结构④,④分泌的消化液对蛋白质进行初步的消化
C.显微胶囊可进入结构②,②分泌的消化液含消化脂肪的消化酶
D.显微胶囊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7.(2021·江北模拟)宁波天一广场前有一个大型芝麻汤圆的雕塑。汤圆是宁波著名的特色小吃之一,它由糯米、猪油、黑芝麻制作而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糯米在胃中被消化分解成麦芽糖后进入小肠
B. 猪油在肝脏被消化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后进入小肠
C. 芝麻含有丰富的油脂容易使人发胖,因此人不需要摄入脂肪
D. 消化吸收的营养物质通过血液循环系统运送至全身组织细胞
8.(2021·桐乡模拟)下列实验中,实验试剂及用具与使用目的不相符的是( )
实验名称 实验试剂及用具 使用目的
A 制作洋葱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 生理盐水 维持细胞正常形态
B 唾液淀粉酶的催化 碘液 检验是否存在淀粉
C 植物的光合作用 酒精 溶解叶绿素
D 探究不同食物所含能量多少 切碎干燥的花生仁 便于充分燃烧
A.A B.B C.C D.D
9.(2021·江干模拟)根据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下列有关小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小肠长约5-6米,是消化系统中最长的一段,有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
B. 小肠绒毛使得小肠内表面积增加了600倍,大幅度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
C. 小肠肠壁含有平滑肌层,能使小肠蠕动,有利于食物和消化液充分混合
D. 小肠壁上含有丰富的消化腺,能分泌出多种消化液,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10.(2021·宁波模拟)如图是小肠内和植物根尖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的小肠绒毛和植物根毛的共同点有( )
A. 都增大了吸收面积 B. 都属于器官 C. 构成的细胞都有细胞壁 D. 都能吸收大分子有机物
11.如图表示食物中某种有机物在消化道内的消化情况。据此推断该有机物是( )。
A. 蛋白质 B. 淀粉 C. 维生素 D. 脂肪
二、填空题
12.(2021·温岭模拟)某同学未吃早餐,到上午第四节课,脸色苍白、浑身无力,校医给他喝了一杯红糖水,一段时间后情况得到缓解。
(1)这是因为________是人体的主要供能物质。
(2)红糖水主要在________中被消化和吸收。
(3)蔗糖被分解成葡萄糖的过程是________(选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13.(2020九上·金华期中)下图是人体内某化学反应的图解,其中英文字母代表物质,数字表示反应前、中、后的过程。
(1)图中代表酶的是________ .
(2)从图中1和2可以反映出酶具有________性。
14.(2021·丽水)鸡蛋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材,但鸡蛋中的沙门氏菌可能会引起食物中毒。沙门氏菌最适宜繁殖的温度为37℃,在70℃条件下只能存活5分钟。
(1)鸡蛋的主要营养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
(2)常温条件下,鸡蛋内的沙门氏菌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刚产出的鸡蛋含有沙门氏菌 B.鸡蛋内的沙门氏菌数量是不变的
C.常温放置的鸡蛋宜在10天内食用
(3)为防止沙门氏菌感染,鸡蛋食用前可以用________的方法杀菌。
15.如图所示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三大类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的消化情况。横坐标表示人体消化道的某些部分,纵坐标表示各营养物质中未消化部分所占的百分比。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D区域代表的消化器官名称是________。
(2)图中甲所指的营养物质名称是________,乙消化后的最终产物是________。
(3)在小肠内,胆汁能使脂肪变成微小颗粒,从而增加脂肪与消化液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这一过程属于________性消化。
三、实验探究题
16.某同学想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他进行了三种处理,如图所示:Ⅰ.将馒头碎屑与唾液放入①号试管中,充分搅拌;Ⅱ.将馒头碎屑与清水放入②号试管中,充分搅拌;Ⅲ.将馒头块与唾液放入③号试管中,不搅拌。
(1)以“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为变量时,________和________ 是一组对照实验。
(2)若将3支试管都放入37℃的温水中,5~10分钟后取出,滴加碘液并摇匀,最终会发现________号试管不变蓝 ,这是因为________。
(3)①和②号试管都进行了充分搅拌,这相当于口腔中________的作用。
(4)①号试管和②号试管进行对照实验,是为了探究________对馒头的消化作用。
17.(2021九上·乐清月考)人体内有很多种酶,不同的酶催化体内不同的化学反应。
例如过氧化氢酶能催化H2O2分解形成H2O和O2 , 这种酶在马铃薯体内也存在。某同学将马铃薯块茎磨碎、过滤得到提取液进行了三次实验:
实验Ⅰ:在温度30℃的条件下,取等量提取液分别加到四支盛有等量H2O2溶液、pH分别为3、5、7、9的试管中,结果每一支试管都产生气体。请回答:
(1).实验在30℃下进行的原因是 。
(2).实验Ⅱ:将加入四支试管中的马铃薯提取液的量减半,重复实验Ⅰ。分别测定实验Ⅰ、Ⅱ中H2O2在相同时间内的含量变化,绘制成如图所示曲线,请回答:
曲线A是实验 (选填“Ⅰ”或“Ⅱ”)的结果。
(3).曲线A和B中,H2O2的含量的最低点位于横坐标同一位置的原因是 。
18.(2021·宁波模拟)大菱鲆是我国重要的海水经济鱼类。研究性学习小组尝试对大菱鲆消化道中的蛋白酶的活性进行研究。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测量消化液的酸碱度可用pH试纸,其具体操作是________。
(2)查询资料得知,18℃时,在不同pH条件下大菱鲆消化道各部位蛋白酶活性如图1,则由图可知,在各自最适pH下,三种蛋白酶催化效率最低的是________。
(3)资料表明大菱鲆人工养殖温度常年在15~18℃之间,学习小组假设:大菱鲆蛋白酶的最适温度在15~18℃间。他们设置15℃、16℃、17℃、18℃的实验温度,探究三种酶的最适温度。实验结果如图2,据此能否确认该假设成立,并说明理由?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2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1)
一、单选题
1.(2021·嘉兴)某人因经常不吃早餐,导致胆汁不能正常排放,并因此产生胆结石而致胆管堵塞。胆管堵塞后会直接影响消化的营养素是( )
A. 淀粉 B. 蛋白质 C. 纤维素 D. 脂肪
【答案】 D
【解析】要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一日三餐要按时进餐,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饮暴食,食物中摄取的各种营养素与身体对这些营养素的需要达到平衡,既不缺乏,也不过多。
【解答】假如胆管被堵塞,影响脂肪消化,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2020九上·拱墅期末)豆浆是一种老少皆宜的营养食品。每百克豆浆部 分营养物质含量如表所示(单位:克)。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蛋白质 糖类 脂肪 维生素A
1.80 1.10 0.70 0.015
A. 豆浆中的蛋白质在人体的胃部被消化成氨基酸 B. 豆浆中的糖类可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C. 豆浆中的脂肪可被人体直接吸收利用 D. 豆浆中的维生素A只被人体的小肠壁吸收
【答案】 B
【解析】营养素为维持机体繁殖、生长发育和生存等一切生命活动和过程,需要从外界环境中摄取的物质。营养素必须从食物中摄取,能够满足机体的最低需求,即生存。
【解答】A、蛋白质在胃只能初步消化,在小肠中被消化成氨基酸;故A错误;
B、糖类是人体生理活动能量的来源;故B正确;
C、脂肪要被消化成脂肪酸和甘油才能被习题吸收利用;故C错误;
D、维生素A不用消化可以直接吸收,不仅仅是在小肠处被吸收;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3.(2021九下·西湖开学考)胃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下列有关胃的形态和功能表述错误的是( )
A. 胃是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分,利于暂时贮存食物
B. 胃壁中有发达的平滑肌层,能不断蠕动促进食物与胃液的混合
C. 胃壁中有胃腺,能分泌胃液,胃液具有杀菌、消化等作用
D. 胃腺分泌的胃液中含有消化酶,能完全消化食物中的脂肪
【答案】 D
【解析】胃是人体的消化器官,位于膈下,上接食道,下通小肠。胃的上口为贲门,下口为幽门。
【解答】A、胃具有收缩和膨胀的功能,用来暂时储存食物;故A正确;
B、胃壁的蠕动有助于胃液与食物充分接触,有助于消化;故B正确;
C、胃腺分泌的胃液,是盐酸,强酸性能够杀菌、消化;故C正确;
D、胃部分泌的胃液只能初步消化蛋白质,不能消化脂肪;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4.(2021九下·慈溪月考)如图为人体消化系统局部的示意图,下列哪一器官的功能与提供血糖调节或血糖浓度的相关性最低?(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 C
【解析】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大肠(盲肠、阑尾、结肠、直肠、肛门)等部。胰岛素是由胰脏内的胰岛β细胞受内源性或外源性物质如葡萄糖、乳糖、核糖、精氨酸、胰高血糖素等的刺激而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
【解答】A.甲是肝脏,肝脏能够合成肝糖原,同时肝糖原也可以分解从而参与血糖调节,A不符合题意。
B.乙是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经过小肠后,血糖浓度升高,B不符合题意。
C.丙是胃,胃只吸收水、无机盐、酒精,与血糖的浓度调节无关,C符合题意。
D.丁是胰腺,胰腺具有内分泌部和外分泌部,其内分泌部是胰岛,分泌的胰岛素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糖的代谢,具体说,它能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浓度,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5.(2021·定海模拟)下表是某同学在做“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实验中的相关记录,该实验表明酶的催化作用( )
试管 加入物质 温度 加入碘液
1 淀粉糊+唾液 37℃ 不变蓝
2 淀粉糊+唾液 0℃ 变蓝
A.需要适宜的 pH B.需要适宜的温度 C.具有专一性 D.具有高效性
【答案】 B
【解析】实验中试管1和试管2作对照,其他条件都相同,控制唯一的变量就是温度,该实验为探究温度对酶的催化作用的影响。
【解答】由表格可知,试管1加入淀粉不变蓝,而淀粉遇到碘液会变成蓝色,但试管1不变蓝,说明试管1中已经不存在淀粉,试管2会变蓝,说明试管2中含有淀粉,经过两个试管的对比,它们唯一不同的变量为温度的不同,实验结论为酶的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6.(2021·金华模拟)肠道显微胶囊是一种用于诊断胃肠道疾病的可吞咽式小型设备(如图),患者将智能胶囊吞下后,它即随着胃肠肌肉的运动节奏依次通过消化道的各个结构,同时对经过的胃肠道进行连续摄像。结合图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显微胶囊可依次经过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
B.显微胶囊可进入结构④,④分泌的消化液对蛋白质进行初步的消化
C.显微胶囊可进入结构②,②分泌的消化液含消化脂肪的消化酶
D.显微胶囊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答案】 C
【解析】图中①食道,②肝脏,③大肠,④胃,⑤胰腺,⑥小肠。
【解答】A、人体的消化道从上到下,依次是: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所以显微胶囊可依次经过口腔→咽→食道→胃→小肠,检测胃肠疾病,A不符合题意;
B、显微胶囊会由食道进入④胃内,④胃可以分泌胃液,胃里的蛋白酶能对蛋白质进出初步消化,B不符合题意;
C、肝脏位于消化道外,因此显微胶囊不能进入②肝脏,C符合题意;
D、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肠道显微胶囊能够连续摄像,因此它的镜头属于凸透镜,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7.(2021·江北模拟)宁波天一广场前有一个大型芝麻汤圆的雕塑。汤圆是宁波著名的特色小吃之一,它由糯米、猪油、黑芝麻制作而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糯米在胃中被消化分解成麦芽糖后进入小肠
B. 猪油在肝脏被消化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后进入小肠
C. 芝麻含有丰富的油脂容易使人发胖,因此人不需要摄入脂肪
D. 消化吸收的营养物质通过血液循环系统运送至全身组织细胞
【答案】 D
【解析】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小肠是主要的吸收场所,能够吸收大部分的水、无机盐、维生素和全部的氨基酸、葡萄糖、甘油和脂肪酸。小肠内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有利于消化。
【解答】A、糯米在口腔被消化分解成麦芽糖,A不符合题意;
B、猪油在肝脏被消化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后进入小肠,脂肪的消化从小肠开始,肝脏分泌的胆汁能将脂肪乳化,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才能被小肠绒毛中的毛细血管吸收,B不符合题意;
C、脂肪也是重要的供能物质,属于贮备能源物质,人体需要摄入脂肪,C不符合题意;
D、小肠的长度和结构特点使它具有巨大的表面积来吸收营养物质,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被构成小肠绒毛壁的一层上皮细胞所吸收,而转运到小肠绒毛腔内的毛细血管中被送回血液,因此消化吸收的营养物质通过血液循环系统运送至全身组织细胞,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8.(2021·桐乡模拟)下列实验中,实验试剂及用具与使用目的不相符的是( )
实验名称 实验试剂及用具 使用目的
A 制作洋葱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 生理盐水 维持细胞正常形态
B 唾液淀粉酶的催化 碘液 检验是否存在淀粉
C 植物的光合作用 酒精 溶解叶绿素
D 探究不同食物所含能量多少 切碎干燥的花生仁 便于充分燃烧
A.A B.B C.C D.D
【答案】 A
【解析】(1)制作洋葱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需要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
(2)淀粉遇到碘液会变蓝色。
(3)酒精起到脱色的作用,叶片逐渐由绿色变为黄白色。
(4)食物燃烧放出热量。
【解答】A、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时,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保持洋葱内表皮细胞的形状,A符合题意;
B、由于淀粉遇到碘液会变成蓝色,因此可以用碘液检测淀粉是否存在,B不符合题意;
C、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步骤中,需要用到酒精,可以溶解叶绿素,C不符合题意;
D、根据花生仁充分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能探究不同食物所含能量多少,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9.(2021·江干模拟)根据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下列有关小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小肠长约5-6米,是消化系统中最长的一段,有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
B. 小肠绒毛使得小肠内表面积增加了600倍,大幅度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
C. 小肠肠壁含有平滑肌层,能使小肠蠕动,有利于食物和消化液充分混合
D. 小肠壁上含有丰富的消化腺,能分泌出多种消化液,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答案】 D
【解析】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其中,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其特点是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约5-6米,有许多皱襞和小肠绒毛,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有肠腺分泌肠液,肠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小肠绒毛壁和小肠毛细血管壁都很薄,都只有一层细胞组成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解答】 A、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约5-6米,增加了吸收的面积;不符合题意;
B、 小肠内表面有皱襞和小肠绒毛,增加了吸收的面积;不符合题意;
C、 小肠壁内有平滑肌,收缩能够引起小肠蠕动,利于消化 ,不符合题意;
D、 小肠内有肠腺,能分泌肠液,肠液中有多种消化酶, 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0.(2021·宁波模拟)如图是小肠内和植物根尖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的小肠绒毛和植物根毛的共同点有( )
A. 都增大了吸收面积 B. 都属于器官 C. 构成的细胞都有细胞壁 D. 都能吸收大分子有机物
【答案】 A
【解析】成熟区的表皮密生的茸毛即根毛;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
【解答】成熟区的细胞向外突起形成根毛,增加了根吸水的表面积,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小肠很长,长约5~6m,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因此小肠绒毛和植物根毛的共同点有都增大了吸收面积,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1.如图表示食物中某种有机物在消化道内的消化情况。据此推断该有机物是( )。
A. 蛋白质 B. 淀粉 C. 维生素 D. 脂肪
【答案】 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食物消化的过程。
【解答】食物中的淀粉在口腔中被分解为麦芽糖,未被分解为葡萄糖,进入食道,再到胃里,胃里的蛋白酶能对食物中的蛋白质进行初步分解,食物进入小肠后,食物中的淀粉被彻底分解为葡萄糖,因此根据图中所示判读该有机物为淀粉,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二、填空题
12.(2021·温岭模拟)某同学未吃早餐,到上午第四节课,脸色苍白、浑身无力,校医给他喝了一杯红糖水,一段时间后情况得到缓解。
(1)这是因为________是人体的主要供能物质。
(2)红糖水主要在________中被消化和吸收。
(3)蔗糖被分解成葡萄糖的过程是________(选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答案】 (1)糖类(合理即可)(2)小肠(3)化学变化
【解析】(1)人体六大营养素包括水、无机盐、蛋白质、糖类、植物、维生素。
(2)小肠是人体食物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3)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主要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的产生。
【解答】(1)红糖水中含有糖类物质,而人体主要功能物质是糖类。
(2)小肠是人体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因此红糖水主要在小肠中消化和吸收。
(3)蔗糖被分解成葡萄糖的过程有新的物质产生,因此属于化学变化。
故答案为:(1)糖类(2)小肠(3)化学变化
13.(2020九上·金华期中)下图是人体内某化学反应的图解,其中英文字母代表物质,数字表示反应前、中、后的过程。
(1)图中代表酶的是________ .
(2)从图中1和2可以反映出酶具有________性。
【答案】 (1)A(2)专一
【解析】酶的作用特性有高效性和专一性,各种酶只有在最适宜条件下活性最高。过酸、过碱、高温都能使酶分子结构破坏而丧失活性,从酶的特点方面切入解题。
【解答】(1)酶是一类生物催化剂,只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从图中可以看出A反应前后不发生改变,所以A是酶。
(2)从图可以看出,A对B、C、D进行了选择,只对D物质的分解起催化作用,所以酶具有专一性。
故答案为:(1)A(2)专一
14.(2021·丽水)鸡蛋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材,但鸡蛋中的沙门氏菌可能会引起食物中毒。沙门氏菌最适宜繁殖的温度为37℃,在70℃条件下只能存活5分钟。
(1)鸡蛋的主要营养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
(2)常温条件下,鸡蛋内的沙门氏菌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刚产出的鸡蛋含有沙门氏菌 B.鸡蛋内的沙门氏菌数量是不变的
C.常温放置的鸡蛋宜在10天内食用
(3)为防止沙门氏菌感染,鸡蛋食用前可以用________的方法杀菌。
【答案】 (1)小肠(2)A,C(3)煮熟(或高温等)
【解析】细菌是指生物的主要类群之一,属于细菌域。也是所有生物中数量最多的一类。细菌的形状相当多样,主要有球状、杆状,以及螺旋状。
【解答】(1)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是小肠;
(2)A、由图可知,0天时,鸡蛋内的沙门氏菌个数不为0,说明刚产出的鸡蛋就含有沙门氏菌;故A正确;
B、由图可知,随着时间的改变,沙门氏菌的数量在改变;故B错误;
C、由沙门氏菌的数量变化曲线可知,10天后沙门氏菌的数量急剧增加,因此鸡蛋最好在10天内食用;故C正确;
(3)杀菌的常用方法是煮熟或高温;
故答案为:(1)小肠;(2)AC;(3)煮熟(或高温等)。
15.如图所示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三大类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的消化情况。横坐标表示人体消化道的某些部分,纵坐标表示各营养物质中未消化部分所占的百分比。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D区域代表的消化器官名称是________。
(2)图中甲所指的营养物质名称是________,乙消化后的最终产物是________。
(3)在小肠内,胆汁能使脂肪变成微小颗粒,从而增加脂肪与消化液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这一过程属于________性消化。
【答案】 (1)小肠(2)淀粉;氨基酸(3)物理
【解析】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其中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图中A表示口腔、B表示咽和食道、C表示胃、D表示小肠、E表示大肠、F表示肛门。
【解答】 (1)图中A表示口腔、B表示咽和食道、C表示胃、D表示小肠、E表示大肠、F表示肛门。所以图中的D区域代表的消化器官名称是小肠。
(2)甲是从口腔开始被消化,所以甲是淀粉。乙是从C胃开始被消化,所以乙是蛋白质,消化后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
(3) 在小肠内,胆汁能使脂肪变成微小颗粒,从而增加脂肪与消化液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乳化这一过程属于物理学消化。
故答案为:(1)小肠 (2)淀粉;氨基酸 (3)物理
三、实验探究题
16.某同学想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他进行了三种处理,如图所示:Ⅰ.将馒头碎屑与唾液放入①号试管中,充分搅拌;Ⅱ.将馒头碎屑与清水放入②号试管中,充分搅拌;Ⅲ.将馒头块与唾液放入③号试管中,不搅拌。
(1)以“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为变量时,________和________ 是一组对照实验。
(2)若将3支试管都放入37℃的温水中,5~10分钟后取出,滴加碘液并摇匀,最终会发现________号试管不变蓝 ,这是因为________。
(3)①和②号试管都进行了充分搅拌,这相当于口腔中________的作用。
(4)①号试管和②号试管进行对照实验,是为了探究________对馒头的消化作用。
【答案】 (1)①;③(2)①;淀粉转化成了麦芽糖(3)舌(4)唾液
【解析】为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消化,该实验设置了两组对照实验:①号试管和②号试管,变量为唾液,目的是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①号试管和③号试管,变量是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目的是探究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对淀粉的消化有促进作用。
【解答】(1)加入馒头碎屑,相当于牙齿将食物切断、撕裂、磨碎,将馒头碎屑和唾液混合,相当于舌的搅拌; 以“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为变量时,①和③是一组对照实验。
(2)在37℃左右的条件下,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最高, 5~10分钟后,①号试管的淀粉被淀粉酶转化为麦芽糖,加入碘液不变蓝。
(3)①和②号试管都进行了充分搅拌,这相当于口腔中舌的搅拌作用。
(4)①号试管和②号试管进行对照实验,实验的变量是唾液,目的是为了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故答案为:(1)①;③ (2)①; 淀粉转化成了麦芽糖 (3)舌 (4)唾液
17.(2021九上·乐清月考)人体内有很多种酶,不同的酶催化体内不同的化学反应。
例如过氧化氢酶能催化H2O2分解形成H2O和O2 , 这种酶在马铃薯体内也存在。某同学将马铃薯块茎磨碎、过滤得到提取液进行了三次实验:
实验Ⅰ:在温度30℃的条件下,取等量提取液分别加到四支盛有等量H2O2溶液、pH分别为3、5、7、9的试管中,结果每一支试管都产生气体。请回答:
(1).实验在30℃下进行的原因是 。
(2).实验Ⅱ:将加入四支试管中的马铃薯提取液的量减半,重复实验Ⅰ。分别测定实验Ⅰ、Ⅱ中H2O2在相同时间内的含量变化,绘制成如图所示曲线,请回答:
曲线A是实验 (选填“Ⅰ”或“Ⅱ”)的结果。
(3).曲线A和B中,H2O2的含量的最低点位于横坐标同一位置的原因是 。
【答案】 (1)30℃是过氧化氢酶的适宜温度[排除温度变化(或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Ⅱ
(3)同一种酶的最适pH值是一定的,不会由于浓度的不同而改变(或过氧化氢酶的最适pH为7,不会由于酶浓度的不同而改变)。
【解析】(1)任何一种酶的生物活性都有适宜的温度,而30℃是过氧化氢酶活性最强的适宜温度;
(2)马铃薯提取液数量减半,那么它们对过氧化氢的催化作用效果减小。即在相同的pH溶液中分解的过氧化氢数量减小,而溶液中过氧化氢的含量会增大,据此分析;
(3)根据酶的生物活性和溶液pH的关系分析解答。
【解答】(1)实验在30℃下进行的原因是:30℃是过氧化氢酶的适宜温度[排除温度变化(或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实验Ⅱ:将加入四支试管中的马铃薯提取液的量减半,重复实验Ⅰ。分别测定实验Ⅰ、Ⅱ中H2O2在相同时间内的含量变化,绘制成如图所示曲线,请回答:曲线A的含量更高,应该是实验II的结果。
(3)曲线A和B中,H2O2的含量的最低点位于横坐标同一位置的原因是:同一种酶的最适pH值是一定的,不会由于浓度的不同而改变(或过氧化氢酶的最适pH为7,不会由于酶浓度的不同而改变)。
18.(2021·宁波模拟)大菱鲆是我国重要的海水经济鱼类。研究性学习小组尝试对大菱鲆消化道中的蛋白酶的活性进行研究。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测量消化液的酸碱度可用pH试纸,其具体操作是________。
(2)查询资料得知,18℃时,在不同pH条件下大菱鲆消化道各部位蛋白酶活性如图1,则由图可知,在各自最适pH下,三种蛋白酶催化效率最低的是________。
(3)资料表明大菱鲆人工养殖温度常年在15~18℃之间,学习小组假设:大菱鲆蛋白酶的最适温度在15~18℃间。他们设置15℃、16℃、17℃、18℃的实验温度,探究三种酶的最适温度。实验结果如图2,据此能否确认该假设成立,并说明理由?________。
【答案】 (1)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消化液滴到pH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pH值。(2)肠蛋白酶
(3)不能,由图可知随着温度升高酶的活性逐渐增强,酶活性的最大值没有出现。
【解析】(1)根据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的正确操作方法进行解答。
(2)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对其底物具有高度特异性和高度催化效能的蛋白质或RNA。酶的催化作用有赖于酶分子的一级结构及空间结构的完整。若酶分子变性或亚基解聚均可导致酶活性丧失。
【解答】(1)测量消化液的酸碱度可用pH试纸,其具体操作是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消化液滴到pH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pH值。
(2)图1可知,三种酶的活性最低的是肠蛋白酶。
(3)由图2可知,酶的活性随着温度的升高一直在增强,没有出现降低的点,因此不能得出大菱鲆蛋白酶最适宜温度。
故答案为:(1)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消化液滴到pH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pH值(2)肠蛋白酶(3)不能,由图可知随着温度升高酶的活性逐渐增强,酶活性的最大值没有出现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