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体内物质的运输(1)课课练(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4.3 体内物质的运输(1)课课练(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11-15 11:20:10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3 体内物质的运输(1)
一、单选题
1.人的血液组成包括( )
A. 血清和血细胞 B. 血浆和血细胞 C. 血浆和红细胞 D. 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2.构成我们人体的组织细胞每时每刻都和毛细血管中的血液进行物质交换,细胞由此不断地进行着自我更新。面对这一事实,你认为毛细血管不应该具有的特点是( )
A. 分布极广 B. 管壁极薄 C. 血流缓慢 D. 管径较粗
3.下列关于血液各种成分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血浆能运载血细胞 B. 红细胞能运输氧
C. 白细胞在骨髓和胸腺中形成 D. 血小板能吞噬细菌
4.人的心脏共有四个腔,其中腔壁最厚的是( )
A. 左心室 B. 右心房 C. 左心房 D. 右心室
5.(2021·南湖模拟)我国提倡公民义务献血。献血时一般从献血者肘窝处的静脉中采血,而非动脉采血(如图)。对此,下列解释中错误的是( )
A.静脉在皮下的分布大多较浅
B.静脉管径较大,管壁薄
C.静脉内血流速度较快
D.静脉采血后容易止血
6.(2021·余杭模拟)如图所示为心脏、血管的示意图,其中“→”表示血流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流出的血液一定为动脉血 B. 血液流经丁后一定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C. 血液流动的方向:甲→乙→丁→丙 D. 血液流动的速度由快到慢:乙→丁→丙
7.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涂片图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含有细胞核,能吞噬入侵的病菌 B. ②数量最多,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C. ③主要成分是水,能运输养料和废物 D. 输血时血型不合,④会凝集成团
8.(2021·温州模拟)下面是小王在医院做血常规检查的摘录结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项目, 测定结果· 参考值 备注 单位
红细胞(RBC) 2.3 4.0~5.5 ↓ 1012个/L
血红蛋白(Hb) 90 120~160 ↓ g/L
白细胞(WBC) 37 4~10 ↑ 109个/L
血小板(PLT). 180 100~300 109个/L
A. 从小王静脉血管中抽取血液做血常规检查
B. 如果给小王动脉输液,因为动脉压力太高,血液可能会从血管内往瓶子中流
C. 根据检测结果可推测小王可能患贫血症
D. 显微镜观察小王的血液涂片可发现血小板最多
9.(2021九下·西湖开学考)如图为心脏工作某一阶段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②和④处于舒张状态 B. ②和④泵出来的血液量不相等
C. ①和③与静脉相连,流回的都是静脉血 D. 此时房室瓣关闭,动脉瓣打开
10.(2020九上·余杭期末)如图是人体心脏与某血管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血液由c向a流动,则该血管内流的是静脉血
B.若血液由a向c流动,则该血管可能是动脉也可能是静脉
C.若b处为静脉抽血时针刺入部位,应在a点处扎紧胶皮管
D.若受伤后鲜红的血液从b处喷出,应马上结扎c处止血
11.(2020九上·拱墅期末)小乐完成“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和“制作和观察血涂片”等实验后,做出的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甲中,血管a中血液流动的速度最小
B. 甲中,血管b的管壁最薄、管径最大
C. 乙中,细胞①在毛细血管中一般排成单行通过
D. 乙中,低倍显微镜下可观察到三种血细胞的形态和数量
二、填空题
12.(2021·台州)同一现象背后往往隐藏着不同的科学道理。如图为某同学在不同情况下手背的对比图,乙图中鼓起的血管是 (填血管名称)。关于血管鼓起的成因可能有:
Ⅰ.血液流动是 (选填“单”或“双”)向的、当手腕或前臂处血管被挤压时,血液流动受阻,血管鼓起。
Ⅱ.剧烈运动时,产热增加,为加快散热,以维持体温恒定、血管 (选填“舒张”或收缩”)。血流量增大。血管鼓起。
13.(2021·柯桥模拟)下图是血管内血压、血液流速及各类血管总面积的曲线图和心脏结构示意图,据图分析在A-F中属于毛细血管的是 (填序号),2 号血管血压 1 号血管血压(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
14.(2021·下城模拟)阅读下列信息,回答问题。
信息一:窦房结位于右心房上部,内含起搏细胞,起搏细胞能自发地产生神经冲动并传导到整个心脏,激起心跳。某些窦房结病变患者需要安装心脏起搏器。
科学家处理成熟的体细胞得到诱导多能干细胞,并培育成起搏细胞等不同类型的细胞,人工培育的起搏细胞已成功激起大鼠心脏跳动,未来有望替代心脏起搏器。
信息二:科学家将菠菜叶的叶肉细胞去除,留下叶脉,再接种心肌细胞,使其依附生长,并将类似血液的液体注入叶脉,向细胞输送营养,几天后这些心肌细胞存活并出现自发性收缩。
(1)在答题卷的图中用圆圈标志出窦房结的大致位置。
(2)在实验条件下培养的诱导多能干细胞经过细胞分裂和________过程发育成起搏细胞等不同类型的细胞。
(3)将菠菜叶脉转化为“心脏血管”,利用了叶脉中的________组织将营养运送到心肌细胞。而人体心脏的营养和氧气是由冠状动脉输送的,冠状动脉从主动脉根部流出,逐级分支形成毛细血管,经过物质交换,血液变为________血,流回右心房。
三、实验探究题
15.(2021·越城模拟)同学们在资料上查到:用电流刺激蛙心胜的迷走神经时,发现蛙的心脏跳动减慢。对此,他们提出了两种假设:
假设1:迷走神经受电流刺激后,电流信号造成心脏跳动减慢;
假设2:迷走神经受电流刺激后,分泌某种物质使心脏跳动减慢。
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们设计如图装置实验进行了探究。
实验步骤:
①取甲、乙两个正常跳动的蛙心脏,用插管把它们连接起来,剪去蛙心脏乙的迷走神经;
②向蛙心脏甲中注人液体X(能维持蛙心跳动但不影响跳动频率),并流动起来,使两蛙心脏中充满液体X,测量两个蛙心的心率;
③ ▲ , 再次测量两个蛙心的心率。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与人体心脏相比,蛙心内部也存在确保血液流向的类似结构,要使液体X顺利进入心脏乙,插管应插人心脏乙的________ (选填“动脉”、“静脉” 或“毛细血管");
(2)步骤③中“ ▲ ”处应填写的操作是________;
(3)实验前剪去蛙心脏乙的迷走神经是为了________;
16.血液中的红细胞源源不断地为人体组织细胞输送氧气。血浆中无机盐含量的相对稳定对于维持红细胞正常的结构与功能至关重要。因此,为患者输液治疗时必须考虑生理盐水的浓度。请完善下列相关实验。
【探究目的】________。
【实验材料】载玻片、试管、滴管、消毒棉球、一次性采血针、氯化钠溶液、柠檬酸钠(抗凝剂)等。
【实验步骤】①取5支洁净的试管,分别加入2mL浓度依次为0.5%、0.7%、0.9%、1.1%、1.3%的氯化钠溶液,并各加入2滴________。
②用一次性采血针刺破经________后的无名指,用滴管取血。
③向试管内各滴入1滴血液,摇匀,放置5min。
④分别取试管中混合液各1滴,置于5个洁净的载玻片上做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镜检,观察________有何变化。
【实验结果】①在浓度为0.5%、0.7%的生理盐水中红细胞吸水胀破。
②在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中红细胞形态没有明显变化。
③在浓度为1.1%、1.3%的生理盐水中红细胞失水皱缩。
【实验结论】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3 体内物质的运输(1)
一、单选题
1.人的血液组成包括( )
A. 血清和血细胞 B. 血浆和血细胞 C. 血浆和红细胞 D. 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答案】 B
【解析】研究血液的组成常采用血液分层的办法,即在血液中加入抗凝剂(如柠檬酸钠),静止一段时间后,血液会发生分层现象。
【解答】血液是流动在心脏和血管内的不透明红色液体,主要成分为血浆、血细胞。血液分层后上面的部分是血浆,呈淡黄色,半透明;下面的部分是血细胞,其中呈暗红色,不透明的是红细胞,红细胞与血浆之间,有佷薄的一层白色物质,这是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浆和血细胞的容积大约各占全血的一半.因此血液分为两部分: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B符合题意。
故选:B
2.构成我们人体的组织细胞每时每刻都和毛细血管中的血液进行物质交换,细胞由此不断地进行着自我更新。面对这一事实,你认为毛细血管不应该具有的特点是( )
A. 分布极广 B. 管壁极薄 C. 血流缓慢 D. 管径较粗
【答案】 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毛细血管的结构、功能。
【解答】人体内的血管有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毛细血管手种类型,其中动脉血管管壁厚,弹性最大,管腔较小,血流速度快;静脉血管管壁较薄,弹性较小,管腔大,血流速度慢,管腔内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毛细血管分布极广,数量多,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腔最小,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极慢。因此毛细血管不应该具有的特点是管径较粗,D符合题意。
故选:D
3.下列关于血液各种成分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血浆能运载血细胞 B. 红细胞能运输氧
C. 白细胞在骨髓和胸腺中形成 D. 血小板能吞噬细菌
【答案】 D
【解析】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解答】血液包括血细胞和血浆,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浆的主要作用是运载血细胞,运输人体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红细胞无核,具有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的作用,血小板无核,具有促进止血和凝血的作用,白细胞较大有细胞核,白细胞具有保护和防御,吞噬病菌的作用,D符合题意。
故选:D
4.人的心脏共有四个腔,其中腔壁最厚的是( )
A. 左心室 B. 右心房 C. 左心房 D. 右心室
【答案】 A
【解析】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只有心房与心室是相通的,心脏的左右是不相通的,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
【解答】心脏壁越厚,肌肉越发达,收缩和舒张就越有力.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的毛细血管或肺部的毛细血管,而心房收缩只需把血液送入到心室.与各自的功能相适应,心室的壁比心房的壁厚.同样的道理,左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而右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肺,二者相比,左心室输送血液的距离长,与功能上的差别相适应,左心室的壁比右心室的壁厚.即心脏四个腔中壁最厚的是左心室,A符合题意。
故选:A
5.我国提倡公民义务献血。献血时一般从献血者肘窝处的静脉中采血,而非动脉采血(如图)。对此,下列解释中错误的是( )
A.静脉在皮下的分布大多较浅
B.静脉管径较大,管壁薄
C.静脉内血流速度较快
D.静脉采血后容易止血
【答案】 C
【解析】人体内的血管有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毛细血管三种类型。其中动脉血管管壁厚,弹性最大,管腔较小,血流速度快,其功能为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处去;静脉血管管壁较薄,弹性较小,管腔大,血流速度慢,其功能为将血液从全身各处输送到心脏去;毛细血管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腔最小,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极慢,数量最多,利于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
【解答】静脉是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静脉在皮下的分布大多较浅;静脉管径较大、管壁薄;静脉采血后容易止血,所以在输液时,针刺入的血管为静脉血管;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送到全身各部分去的血管,血管壁较厚、弹性大,血流速度快。
故答案为:C
6.如图所示为心脏、血管的示意图,其中“→”表示血流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流出的血液一定为动脉血 B. 血液流经丁后一定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C. 血液流动的方向:甲→乙→丁→丙 D. 血液流动的速度由快到慢:乙→丁→丙
【答案】 C
【解析】心脏主要功能是为血液流动提供动力,把血液运行至身体各个部分。血管是指血液流过的一系列管道。
【解答】A、从心脏左心室中流出的是动脉血,从心脏右心室流出的是静脉血;故A错误;
B、丁中红细胞单行排列通过,是静脉,血液流过小肠后,血液会变为静脉血,经过肺则会变为动脉血;故B错误;
C、甲是心脏中流出的血液,乙、丙是动脉,丁是静脉,因此血液流动的方向是甲→乙→丁→丙;故C正确;
D、动脉血流速大于静脉血,因此丙的血液流速大于丁;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7.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涂片图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含有细胞核,能吞噬入侵的病菌 B. ②数量最多,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C. ③主要成分是水,能运输养料和废物 D. 输血时血型不合,④会凝集成团
【答案】 D
【解析】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血涂片示意图,①白细胞,②红细胞,③血浆,④血小板。
【解答】A、①是白细胞,有细胞核,白细胞能身体中的吞噬病菌,若是身体的某个部位发炎,白细胞的数量会大大增加,A不符合题意;
B、②红细胞中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的蛋白质,它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B不符合题意;
C、③是血浆,主要成分是水,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C不符合题意;
D、输血时血型不合,③红细胞会凝集成团,阻塞血管,发生危险,因此输血时应该以输同型血为原则,D符合题意。
故选:D
8.下面是小王在医院做血常规检查的摘录结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项目, 测定结果· 参考值 备注 单位
红细胞(RBC) 2.3 4.0~5.5 ↓ 1012个/L
血红蛋白(Hb) 90 120~160 ↓ g/L
白细胞(WBC) 37 4~10 ↑ 109个/L
血小板(PLT). 180 100~300 109个/L
A. 从小王静脉血管中抽取血液做血常规检查
B. 如果给小王动脉输液,因为动脉压力太高,血液可能会从血管内往瓶子中流
C. 根据检测结果可推测小王可能患贫血症
D. 显微镜观察小王的血液涂片可发现血小板最多
【答案】 D
【解析】血常规是指通过观察血细胞的数量变化及形态分布从而判断血液状况及疾病的检查,随着检验现代化、自动化的发展,现在的血常规检验是由机器检测完成的。
【解答】A、血常规检查的抽血,抽的是静脉血;故A正确;
B、动脉压力太高时,大于外界气压时,血液可能会被压入瓶子中;故B正确;
C、由检查结果可知,红细胞、血红蛋白偏低,可能有贫血症;故C正确;
D、小王的血液中血小板数量在参考值范围内,是正常的;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9.如图为心脏工作某一阶段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②和④处于舒张状态 B. ②和④泵出来的血液量不相等
C. ①和③与静脉相连,流回的都是静脉血 D. 此时房室瓣关闭,动脉瓣打开
【答案】 D
【解析】心脏主要功能是为血液流动提供动力,把血液运行至身体各个部分。人类的心脏位于胸腔中部偏左下方,体积约相当于一个拳头大小,重量约250克。
【解答】A、血液从动脉流出心脏,②和④处于收缩状态;故A错误;
B、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因此其进入心脏的血液量和流出心脏的血液量是相等的;故B错误;
C、①和③与静脉相连,但③是肺静脉,流的是动脉血;故C错误;
D、血液流出心脏,为了防止血液倒流入心房,房室瓣处于关闭状态,动脉瓣打开血液进入;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10.如图是人体心脏与某血管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血液由c向a流动,则该血管内流的是静脉血
B.若血液由a向c流动,则该血管可能是动脉也可能是静脉
C.若b处为静脉抽血时针刺入部位,应在a点处扎紧胶皮管
D.若受伤后鲜红的血液从b处喷出,应马上结扎c处止血
【答案】 C
【解析】动脉的血流速度较快,针刺后容易发生危险;毛细血管的管径太小,不利于刺入;静脉分布较浅,管壁薄,弹性小,血流速度慢,因此输液时常选用静脉血管。三种血管的特点如图:
血管类型 功能. 分布 管壁特点 管腔特点 血流速度
动脉 把心脏中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 大多分布在身体较深的部位 较厚、弹性大 较小 快
毛细血管 进行物质交换 数量多,分布广 非常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很小,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 最慢
静脉 把血液从全身各处送回心脏 有的分布较
深,有的分布
较浅. 较薄,弹性小 较大 慢
【解答】A、血液由c向a流动,则该血管静脉,肺静脉内流的是动脉血,不符合题意;
B、若血液由a向c流动,则该血管是动脉,可能是主动脉,也可能是肺动脉,不符合题意;
C、 若b处为静脉抽血时针刺入部位,应在a点处扎紧胶皮管,可以阻止血液流向心脏,达到抽血,符合题意;
D、受伤后鲜红的血液b喷出说明是动脉出血,应立即结扎近心端a处止血,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1.小乐完成“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和“制作和观察血涂片”等实验后,做出的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甲中,血管a中血液流动的速度最小
B. 甲中,血管b的管壁最薄、管径最大
C. 乙中,细胞①在毛细血管中一般排成单行通过
D. 乙中,低倍显微镜下可观察到三种血细胞的形态和数量
【答案】 C
【解析】动脉是指从心脏发出不断分枝成小动脉,而最后止于组织内的血管,它将血液由心脏运送至身体各处,由于内部压力较大,血流速度较快。静脉是收集回流血液入心脏的血管,常同相应的动脉伴行,数目比动脉多,管径较粗,容血量多。血细胞又称“血球”,是存在于血液中的细胞,能随血液的流动遍及全身。
【解答】A、血管a是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小动脉,动脉中血液流速较快;故A错误;
B、由图可知,b是毛细血管,其管壁薄,管径最小;故B错误;
C、细胞 ①是红细胞,毛细血管中红细胞是单行通过;故C正确;
D、低倍显微镜下只能看到红细胞和白细胞,血小板太小观察不到;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二、填空题
12.同一现象背后往往隐藏着不同的科学道理。如图为某同学在不同情况下手背的对比图,乙图中鼓起的血管是 (填血管名称)。关于血管鼓起的成因可能有:
Ⅰ.血液流动是 (选填“单”或“双”)向的、当手腕或前臂处血管被挤压时,血液流动受阻,血管鼓起。
Ⅱ.剧烈运动时,产热增加,为加快散热,以维持体温恒定、血管 (选填“舒张”或收缩”)。血流量增大。血管鼓起。
【答案】 静脉;单;舒张
【解析】静脉是收集回流血液入心脏的血管,常同相应的动脉伴行,数目比动脉多,管径较粗,容血量多。体温调是指温度感受器接受体内、外环境温度的刺激,通过体温调节中枢的活动,相应地引起内分泌腺、骨骼肌、皮肤血管和汗腺等组织器官活动的改变,从而调整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使体温保持在相对恒定的水平。
【解答】手背上鼓起的血管是静脉;当手腕或前臂处血管被挤压时,血液流动受阻,血管鼓起,说明此处血液流动是单向的;当剧烈运动时,产热增加,散热也会增加,这时血管会舒张,从而增大血流量,增加散热;
故答案为:静脉;单;舒张。
13.下图是血管内血压、血液流速及各类血管总面积的曲线图和心脏结构示意图,据图分析在A-F中属于毛细血管的是 (填序号),2 号血管血压 1 号血管血压(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
【答案】 D;高于
【解析】人体内的浒关有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毛细血管三中类型,毛细血管的特点: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官腔最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极慢,毛细血管数量最大,分布广,面积大,有利于物质交换。
【解答】根据毛细血管的特点,图中D为毛细血管,A为大动脉,B为小动脉,C为微动脉,D为毛细血管,E为小静脉,F为静脉。1为上下腔静脉,2为主动脉,3为肺动脉,4为肺静脉,2主动脉血压高于1上下腔静脉。
故答案为:D;高于
14.阅读下列信息,回答问题。
信息一:窦房结位于右心房上部,内含起搏细胞,起搏细胞能自发地产生神经冲动并传导到整个心脏,激起心跳。某些窦房结病变患者需要安装心脏起搏器。
科学家处理成熟的体细胞得到诱导多能干细胞,并培育成起搏细胞等不同类型的细胞,人工培育的起搏细胞已成功激起大鼠心脏跳动,未来有望替代心脏起搏器。
信息二:科学家将菠菜叶的叶肉细胞去除,留下叶脉,再接种心肌细胞,使其依附生长,并将类似血液的液体注入叶脉,向细胞输送营养,几天后这些心肌细胞存活并出现自发性收缩。
(1)在答题卷的图中用圆圈标志出窦房结的大致位置。
(2)在实验条件下培养的诱导多能干细胞经过细胞分裂和________过程发育成起搏细胞等不同类型的细胞。
(3)将菠菜叶脉转化为“心脏血管”,利用了叶脉中的________组织将营养运送到心肌细胞。而人体心脏的营养和氧气是由冠状动脉输送的,冠状动脉从主动脉根部流出,逐级分支形成毛细血管,经过物质交换,血液变为________血,流回右心房。
【答案】 (1)(2)分化(3)输导;静脉
【解析】心脏主要功能是为血液流动提供动力,把血液运行至身体各个部分。分化是指在分裂基础上晚近获得的多细胞生物个体因生存行为分工而在个体体内细胞之间形成的形态与功能的差异。静脉血一般指体循环(大循环)中静脉中流动的血液以及在肺循环(小循环)中右心室到肺动脉中的血液。
【解答】(1) 窦房结位于右心房上部,图中左上方;
(2)干细胞形成起搏细胞,属于细胞分化过程;
(3)血液吸收营养物质后转变为静脉血;
故答案为:(1);(2)分化;(3)静脉。
三、实验探究题
15.同学们在资料上查到:用电流刺激蛙心胜的迷走神经时,发现蛙的心脏跳动减慢。对此,他们提出了两种假设:
假设1:迷走神经受电流刺激后,电流信号造成心脏跳动减慢;
假设2:迷走神经受电流刺激后,分泌某种物质使心脏跳动减慢。
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们设计如图装置实验进行了探究。
实验步骤:
①取甲、乙两个正常跳动的蛙心脏,用插管把它们连接起来,剪去蛙心脏乙的迷走神经;
②向蛙心脏甲中注人液体X(能维持蛙心跳动但不影响跳动频率),并流动起来,使两蛙心脏中充满液体X,测量两个蛙心的心率;
③ ▲ , 再次测量两个蛙心的心率。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与人体心脏相比,蛙心内部也存在确保血液流向的类似结构,要使液体X顺利进入心脏乙,插管应插人心脏乙的________ (选填“动脉”、“静脉” 或“毛细血管");
(2)步骤③中“ ▲ ”处应填写的操作是________;
(3)实验前剪去蛙心脏乙的迷走神经是为了________;
【答案】 (1)静脉(2)用适宜强度电流刺激甲蛙心脏的迷走神经
(3)排除迷走神经对乙蛙心跳产生的影响 (4 )若实验结果为 ,则假设2成立。 蛙心甲跳动先破慢,随后蛙心乙跳动也减慢
【解析】青蛙一类动物的心脏分为左、右心房和单一心室。与人类心脏一样,青蛙心脏的心房与静脉相连,心室与动脉相连,且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心迷走神经节后纤维末梢释放的乙酰胆碱作用于心肌细胞膜上的M型胆碱能受体后可引起心率减慢。
【解答】(1)与人体心脏相比,蛙心内部也存在确保血液流向的类似结构,要使液体X顺利进入心脏乙,插管应插入心脏乙的静脉。
(2)该实验提出的假设是迷走神经受电流刺激后,电流信号或分泌某种物质造成心脏跳动减慢,因而步骤③中应用适宜强度电流刺激甲蛙心脏的迷走神经,以观察蛙心乙跳动是否减慢。
(3)实验前剪去蛙心脏乙的迷走神经,这样可排除蛙心脏乙迷走神经对其产生的影响,以确保观察到的现象只与接受刺电流刺激的蛙心脏甲有关。
(4)由于注入蛙心脏甲中的液体通过导管流入到剪去迷走神经的蛙心脏乙,若随着蛙心脏甲跳动减慢,蛙心脏乙跳动也减慢,则说明蛙心脏甲的迷走神经分泌了某种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随着液体流入蛙心脏乙,造成了蛙心脏乙跳动减慢。
故答案为:(1)静脉;(2)用适宜强度电流刺激甲蛙心脏的迷走神经;(3)排除迷走神经对乙蛙心跳产生的影响; (4 ) 蛙心甲跳动先减慢,随后蛙心乙跳动也减慢
16.血液中的红细胞源源不断地为人体组织细胞输送氧气。血浆中无机盐含量的相对稳定对于维持红细胞正常的结构与功能至关重要。因此,为患者输液治疗时必须考虑生理盐水的浓度。请完善下列相关实验。
【探究目的】________。
【实验材料】载玻片、试管、滴管、消毒棉球、一次性采血针、氯化钠溶液、柠檬酸钠(抗凝剂)等。
【实验步骤】①取5支洁净的试管,分别加入2mL浓度依次为0.5%、0.7%、0.9%、1.1%、1.3%的氯化钠溶液,并各加入2滴________。
②用一次性采血针刺破经________后的无名指,用滴管取血。
③向试管内各滴入1滴血液,摇匀,放置5min。
④分别取试管中混合液各1滴,置于5个洁净的载玻片上做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镜检,观察________有何变化。
【实验结果】①在浓度为0.5%、0.7%的生理盐水中红细胞吸水胀破。
②在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中红细胞形态没有明显变化。
③在浓度为1.1%、1.3%的生理盐水中红细胞失水皱缩。
【实验结论】________。
【答案】 确定适合于人体的生理盐水浓度;柠檬酸钠;消毒;红细胞形态;适合于人体的生理盐水浓度是0.9%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如何确定适合于人体的生理盐水的浓度的实验.可以从红细胞在不同浓度的生理盐水的变化方面来切入。
【解答】血浆中无机盐含量的相对稳定,对于维持红细胞正常的结构与功能至关重要.因此,为患者输液治疗时必须考虑生理盐水的浓度,因此该实验的 【探究目的】 :确定适合于人体的生理盐水浓度。
【实验步骤】 柠檬酸钠有防止血液凝固的作用.取5支洁净的试管,分别加入2ml浓度依次为0.5%、0.7%、0.9%、1.1%、1.3%的氯化钠溶液,并各加入2滴柠檬酸钠,是为了防止血液凝固,影响观察。
②为了防止采血部位感染,以及污染血液,要用碘伏消毒.因此故用一次性采血针刺破经消毒后的无名指,用滴管取血。
④分别取试管中混合液各1滴,置于5个洁净的载玻片上做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镜检,观察红细胞有何变化。
【实验结论】 为了保证红细胞原有的形态,维持人体血液(红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根据红细胞的形态变化,得出的结论是:适于人体的生理盐水浓度是0.9%。
故答案为:确定适合于人体的生理盐水浓度;柠檬酸钠;②消毒;④红细胞形态;适于人体的生理盐水浓度是0.9%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