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地理 上册 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单元测试 A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 上册 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单元测试 A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5.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11-15 08:45: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单元测试 A 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4*15=60分)
1.下列关于世界人口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口密度大的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B.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的地区,人口稀少
C.世界各大平原都是人口稠密地区
D.发达国家人口增长快
2.下列属于世界人口稀疏地区的是(   )
A.亚洲东部 B.印度半岛
C.青藏高原 D.欧洲西部
3.肤色、眼色都很浅,头发天生是波浪状,鼻梁高、体毛较多的人种是(  )
A.白色人种 B.黄色人种
C.黑色人种 D.棕色人种
4.非洲北部、亚洲西部主要分布着(   )
A.白色人种 B.黑色人种
C.黄色人种 D.棕色人种
5.下列关于世界人口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人口密度大的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B. 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的地区,人口稀少
C. 世界各大平原都是人口稠密地区
D. 发达国家人口增长快
6.下列对世界人口、说法搭配正确的是( )
A. 西亚——白种人——佛教——发展中国家
B. 巴西——黄种人——西班牙语——发展中国家
C. 欧洲西部——白种人——基督教——发达国家
D. 中国——黄种人——汉语——发达国家
7.下列四种语言中,不是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的是( )
A. 汉语 B. 阿拉伯语 C. 日语 D. 英语
8.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地区的居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以共同的宗教信仰为纽带,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该宗教是(  )
A.基督教 B.天主教
C.伊斯兰教 D.佛教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阿拉伯人主要使用阿拉伯语,信奉伊斯兰教
B.印度人主要使用法语,大多数人信奉基督教
C.俄罗斯人主要使用俄语,以信奉佛教为主
D.中国人主要讲汉语,以信奉基督教为主
10.拉丁美洲使用的语言主要是(  )
A.英语和法语
B.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
C.英语和西班牙语
D.法语和葡萄牙语
11.下列关于世界人种、语言与宗教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汉语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语言
B.因纽特人属于黄色人种
C.黑色人种分布最多的是北美洲
D.佛教是世界上信徒最多的宗教
12.一般来说,山区的聚落比平原地区的聚落(   )
①规模大 ②规模小 ③平面形态“团块状”明显 ④平面形态“条带状”明显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西亚和北非地区的大多数房屋墙壁厚、窗户小、色浅,这是因为(   )
A.受传统文化影响的缘故
B.为了适应炎热干燥、多风沙的气候
C.受宗教影响的缘故
D.防冬季的寒冷
14.居住在农村的人们主要从事的生产活动是(  )
A.商业 B.服务业
C.耕作 D.工业
15.传统的聚落建筑风格不可避免地打上各地自然环境的烙印。关于下列地区的民居的说法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是( )
A. 西亚—高架屋 B. 北京—四合院 C. 北极地区—冰屋 D. 黄土高原—窑洞
非选择题(共40分)
16.某探险队于6月至7月,经图示路线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地理探险考察,途经①、②、③、④四地。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探险考察时,队员们发现人口分布稠密的地区有   。
(2)②地区人口   ,主要原因是   。
(3)④地区人口   ,主要原因是   。
(4)③地区降水   ,是造成这里人口   的主要原因。
(5)探险考察过程中,探险队员曾遭遇“狂风暴雨”袭击,这个地点最有可能是   。
17.读“世界人种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和印度北部的主要人种是   种人。
(2)除亚洲外,还有   洲和   洲的黄种人较多。
(3)黑种人主要分布在   洲,美洲也有一部分黑种人,他们是欧洲殖民者从   洲贩卖去的黑种人的后代。
(4)欧洲、北美洲的主要人种是   种人。
(5)阿拉伯人属于   种人,因纽特人属于   种人。
(6)非洲国家人口增长过快,产生的问题有   。(两条即可)
18.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三者之间的关系: 。
(2)人口增长的快慢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有关。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有 (填大洲具体名称),D处人口稀少的自然原因是: 。
(3)与A、B比较,C地的居民以 种人为主,主要信仰 教。
(4)我们的同学正在学习英语,如果你会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到哪些地方去可以自由的玩耍而不受语言的限制?(至少列举2个国家,不可直接填图中序号,需写出具体名称。)
19.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聚落划分为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两大类,图甲所示的为   聚落,图乙所示的为   聚落。
(2)按照聚落的划分,图丙中A、B、C三处聚落均属于   聚落,三处聚落选址的共同点是   。
(3)A、B、C三处最可能优先发展为城市的是   ,理由是   。
(4)聚落C附近森林资源丰富,如果在C处建一造纸厂是否合理 为 什么
20.如图是卫星拍摄的我国部分及周边地区夜景照片(图中亮色部分为灯光),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说说从照片中可以看出哪些地理现象或地理事物(请任写出3个)。
(2)分别写出乙、丙和丁所指示的我国地形区名称。
乙:________三角洲、丙:________盆地、丁:________高原.
甲岛是我国的________岛,试从地形、人口和城市分布等方面,分析该岛东西部夜景差异大的原因.
21.下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山峰B位于乙村的_____方向;C地与山峰A的相对高度是_____米;量得甲、乙两村的图上直线距离是2.2厘米,则两地间的实地直线距离约是_______千米。
(2)D、E两处的地形部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FG与HI两河段中,水流较为湍急的是_______河段,判断依据是________。
(4)甲、乙、丙三个村庄中最有可能发展为城镇的是______村。请从自然条件方面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B 2.C 3. A 4. A 5. B 6. C 7. C 8. C 9.A 10.B 11.B 12.D 13. B 14. C 15. A
二.非选择题
16.(1)①
(2)稀疏,海拔高,环境恶劣
(3)稀疏,纬度高,气候严寒
(4)少,稀疏
(5)①
17.(1)白
(2)北美,南美
(3)非,非
(4)白
(5)白,黄
(6)资源短缺,交通拥挤,就业困难等
18.(1)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2) 欧洲/北美洲,D处处于沙漠地区,气候极端干旱,所以人口稀少;
(3)黄种人, 佛/伊斯兰(教);
(4)中国、美国、英国、印度等。(至少列举两个国家)
19.(1)城市,乡村
(2)乡村;地形平坦,沿河分布
(3)B,河流交汇处,交通便利
(4)答案:不合理。C处位于河流上游,建造纸厂会对下游造成水污染。
20.(1)人口分布、城市分布、海岸线分布;
(2)珠江;四川;青藏;
(3)台湾;西部是平原,人口稠密,城市众多,东部主要 是山地,地形崎岖,人口与城市较少
【解析】
【详解】
(1)图中亮色部分是灯光,说明有人口分布,因此从照片中可以看出人口分布、城市分布、海岸线分布等。
(2)读图可得,根据位置可知,乙是位于广东省南部的珠江三角洲,城市人口密集地区,丙是四川盆地,丁是人口稀少的青藏高原,是人口稀疏地区。
(3)由图可知,甲是台湾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图中所示台湾岛西部地区比东部地区明亮区范围大,其原因是西部是平原,人口稠密,城市众多,东部主要 是山地,地形崎岖,人口与城市较少。
【点睛】
本题考查我国人口分布的有关知识。
21.东南 332 1.1 陡崖 山脊 HI HI河段等高线密集,坡度大,水流更急 甲 地形平坦、水源充足、靠近河流、交通便利等
【解析】
【详解】
(1)图中山峰B位于乙村的东南方向,C地海拔是300米,山峰A的海拔是632米,两地的相对高度是332米;图中1厘米代表实际500米,量得甲、乙两村的图上直线距离是2.2厘米,则两地间的实地直线距离约是1.1千米。
(2)由图可知,E处是由多条等高线重合在一起的陡崖,E是等高线向低处凸出的山脊。
(3)FG与HI两河段中,水流较为湍急的是HI段,因为这里等高线更密集,表示坡度更大,水流更急。
(4)甲、乙、丙三个村庄中最有可能发展为城镇的是甲,因为这里地形平坦、水源充足、靠近河流、交通便利等。
【点睛】
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有关知识,要知道如何通过等高线判断山地地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