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商业

文档属性

名称 中国古代的商业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9-23 15:36: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8张PPT)
农耕时代的商业
《课程标准》: 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了解重农抑商政策及其影响。
必修二 经济成长历程
必修二 · 农耕时代的商业
商业活动
货币
商品
商人
政策
城市
商路
基础梳理
你知道“商人”名称的由来吗?
中国人很早就学会经商。商朝人善于经商,周武王灭商后,商朝遗民为了维持生计,东奔西跑从事商业活动,从而形成固定的职业。周人就称他们为“商人”,这个职业被称为“商业”,一直沿用到今天。
探究一:请同学们根据时间提示找出相应朝代商业发展情况。
一、商业发展概况
原始社会末期
商朝
周朝
春秋战国
隋唐
宋代
元代
明清
A、私商为主,黄金白银成为货币,都会兴起
B、商贸繁盛,世界级大都会,外贸繁荣
C、广泛流通纸币;商业发展步入新高峰
D、物物交换,原始商业
E、 “工商食官”,政府统一管理
F、纸币出现,集镇、夜市兴盛
G、商业市镇的兴起,贵金属货币推广
农副产品商品化,区域大商帮形成
H、职业商人、货币产生
刀 币
温故知新
时间 发 展 情 况
原始社会末期
商朝
周朝
春秋战国
隋唐


明清
以物易物
出现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
“工商食官”
私商为主,黄金白银成为货币,都会兴起
商业活动蓬勃发展(都会、对外交往)
出现世界最早的纸币;集镇、夜市兴盛
广泛流通纸币;商业发展步入新高峰
商业市镇的兴起,贵金属白银推广。
农副产品商品化,区域大商帮形成。
晋商、徽商
闽商、宁绍商人
乔家大院
票号
你认为一个成功的商人应该具备哪些素质?
商人——商业的灵魂
山西商帮--义中取利,信誉第一 ;
徽州商帮--贾而好儒,财自道生;
福建商帮--自强不息,爱拼会赢 ;
广东商帮--敢想敢干,敢为人先 ;
山东商帮--重土乐安,诚实守信;
宁波商帮--灵活善变,开拓创新;
龙游商帮--海纳百川,宽以待人;
洞庭商帮--审时度势,稳中求胜;
江西商帮--广泛从业,小本经营 ;
陕西商帮--追求厚利,既和且平
你认为一个成功的商人应该具备哪些素质?
向善
诚信 创新
开拓
文化 开放……
商人——商业的灵魂
材料一 古代的“城”是统治者居住的地方,是政治中心,“市”是商品交换的场所,最初只是城内很小一部分。一个城市的重要性取决于它在政治体系中地位。
材料二 东市买骏马,
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
北市买长鞭。
——《木兰辞》
周秦迄唐时期的城市
材料三 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唐六典》
这段时期的“市”具有怎样的特点
政治、军事功能为主;严格的时间和空间限制。
二、城市的繁荣
图一唐长安城
图二 北宋汴京
1、从上述的平面图你判断是什么朝代的?
2、居住在这两个城市的居民,哪个更方便?为什么?


西

北宋汴京比唐长安的优势:
商业街、夜市等 ——打破市场时地限制,市场扩大
瓦子 ——娱乐综合场所
自由的格局
整体上:城市商业空前繁荣,市民生活丰富方便
答案要点提示
宋《清明上河图》
材料: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一些城市,如棉纺织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运转码头汉口等……
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
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兴起
城市的繁荣知识总结
周至唐代城市中的市
时间:
地点:
特点:
典型:
宋代城市中的市
时间:
地点:
特点:
典型:
有时间控制
凡县治以上的城市才
有,在城中特定位置
时间空间上受官府严格控制
打破时间的限制,夜市、晓市
分散在城中,城郭和
乡村也允许设市(草市)
明清:
市镇商业繁荣
时间空间上打破限制
唐长安坊市制
城市的功能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
城市的经济功能加强
宋汴京街市制
城市发展概况
1、城市布局的变化
2、外贸枢纽城市的发展
3、城市布局的变化---工商业市镇的兴起
周——唐代:商贸在时间和空间上受严格限制
典型:唐都长安的坊市制
宋代以来: 商贸在时间和空间上突破限制
典型:北宋都城汴梁 坊市制被突破 夜市出现
丝绸之路枢纽:
陶瓷之路港口:
敦煌、楼兰、龟兹等
广州、泉州、明州、杭州、扬州等
棉纺——松江 冶铁——佛山
制瓷——景德镇 转运——汉口、朱仙
丝绸——盛泽镇
明清时期:
结合教材阅读下列历史现象
1.农业为“本业” ,商业为“末业”。——战国
2.上农除末。 ——秦
3.“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算缗” 、“告缗” 。 ——汉
4.“禁商贩、仆役、倡优、下贱不许服用貂裘”,商人贩卖货物必须取得路引,否则“重则杀身……”,承担名目繁多的商税。禁止民间出海贸易。——明 5.初期海禁很严,前期仅四口通商后只有广州一处。 ——清
讨论思考:1.假如你是处于各个时期的商人,你觉得会受到哪些方面的限制? 2.你认为这种政策对当时社会的发展是利还是弊?说明你的理由。
重农抑商
三、重农抑商
重农抑商
1、产生:战国时期,重农抑商政策崛起
2、发展:秦汉时期
3、松动:中唐以后
4、强化:明清时期。
重农抑商
1、产生:战国时期,重农抑商政策崛起
原因
①商业的不稳定性及商人流动性大等特点,与强调耕战、加强中央集权的思想相矛盾。
②法家强调抑商
2、发展:秦汉时期
(1)秦朝:继续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上农除末,黔首是富)
(2)汉朝:
原因:
表现:
结果:私营工商业者受到打击
民生凋敝,商人囤积牟利。
①严格贬低商人地位(不准穿丝绸,不得乘坐
马车) ②对商人征收重税。
3、松动:中唐以来
原因:①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业的繁荣。
②唐政府政策的开明
表现:
结果:
①朝廷鼓励海外贸易,
②官商分利政策的实行
商人的地位得到提高。
4、强化:明清时期。
1、原因
①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空前活跃,封建制度渐趋衰落。②为了维持封建专制统治——根本原因
2、表现
①固守农本思想,对商人进行盘剥;
②禁止民间出海贸易。
严重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导致中国日益落后
2、结果
三、重农抑商政策变化知识框架
战国前:
战国—秦汉:
中唐以来:
明清:
——商业得以迅速发展。
——沉重打击了民间商业。
但有利于中央集权和统一。
—商人地位有所提高。
商业繁荣。
——严重阻碍资本主义萌
芽的发展。导致中国
日益落后
重视与鼓励
重农抑商
鼓励外贸、官商分利
重农抑商、限制外贸
政策
影响
评价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
解题思路:
实施前期(明清以前):积极作用是主要的.
实施后期(明清以后):消极作用是主要的.
经济上:
政治上:
文化上:
有利于稳定小农经济
有利于促进封建王朝的发展
对古代文学和艺术的发展产生影响
明清时期束缚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是
近代中国落伍的重要根源。
能力提升:探讨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1、起源早,是农耕经济的补充处于从属地位
2、阶段特征明显。各时期发展不平衡。
3、对外贸易发达(丝绸和陶瓷之路)
4、受重农抑商政策的束缚,发展道路曲折。
5、商业经济发达、商人群体活跃。
6、流通领域:宋元纸币、明清白银。
必修二 · 农耕时代的商业
(起源)
(阶段)
(外贸)
(政策)
(群体)
(货币)
课堂小结:
必修二 · 农耕时代的商业
(起源)
(阶段)
(外贸)
(政策)
(群体)
(货币)
(1)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概貌?
商业的发展
城市的繁荣
(2)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3)重农抑商政策的原因及影响?
商业的不稳定性及商人流动性大
原因:
影响:
积极、消极
朝代 货币发展情况
商周时期
春秋战国
北宋出现
元朝
明清
出现最早的货币
黄金、白银开始成为货币
出现最早的纸币——交子
不允许金银流通,纸币广泛流通
广泛使用白银
货币的发展
新石器晚期和夏朝:使用天然贝壳
商周时期:出现骨币、铜贝等人造贝币
铜贝
骨贝
(商)耸肩尖足弧裆型空首布
春秋战国时期:货币形态多样化
圜钱
铜空首布
金贝
刀 币
郢 爰
秦朝:统一币制,以“半两钱”通行天下,奠定此后铜钱的基本形制
统一货币
半两钱
圆形方孔钱奠定了此后2000多年中国铜钱的基本形制
五铢钱
大观通宝
至正通宝
永通万国
泰和重宝
洪武通宝
开元通宝
大清铜币
北宋时期: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川蜀地区商业交易极为繁盛,但
政府强制推行笨重的铁钱,“小钱
每十贯重六十五斤,折大钱一贯
重十二斤。街市买卖至三五贯,
即难以携持。”
元代宝钞
元朝:纸币作为主要货币推行,是世界上最早推行纯纸币流通的政权
蒙文大元通宝
明清时期:形成以银为主、以钱为辅的钱、银并行的货币流通制度
银元
户部官票
明铜钱
铜币
我们的人民币也会成为文物!
当今,金融领域正在发生一场新的革命,网络汇兑,磁卡存折,电子货币替代了传统货币。若干年后,我们现在使用的钱币将退出流通领域作为文物展览,供人们参观浏览。
丝绸之路
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楼兰在历史
舞台上只活跃了四五百年便在公
元4世纪神秘消亡。百年来,楼兰
一直是中国乃至世界各地探险
家、史学家、旅行家研究考察的
热点。楼兰美女、楼兰
古墓、楼兰彩棺…一个
又一个楼兰之谜诱惑着
所有的人们。
3000年前的美女栩栩如生的楼兰女尸
楼兰遗址
楼兰古城想象复原图
敦煌莫高窟
流淌了数千年的大漠
明珠——敦煌月牙泉
现在却面临干涸的威胁
中国四大名镇
河南朱仙镇
广东佛山镇
湖北汉口镇
江西景德镇